logo

仝涛:考古材料所见吐蕃时期青海地区的佛教信仰

作者:仝涛 来源: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 时间:2020-03-03 09:52:20 点击数:

       (三)   勒巴沟内恰冈摩崖造像
 
       位于距沟口不远处,分布于相邻的三块岩石上,题材为大日如来、观世音与金刚手菩萨,皆为减地浅浮雕。在大日如来左上部有两通供养天女形象,为阴线刻(图3)。根据藏文题记推测年代为赤德松赞时期的841年,或为赤祖德赞在位期间的826—838年。
 


      (四)   勒巴沟内吾娜桑嘎摩崖造像
 
      位于勒巴沟内勒曲河南岸,距北端沟口约1.5公里,位于前两处石刻点之间,共有5组图像,主要为佛传故事。
 
      A组石刻上方岩面阴线刻一佛二菩萨,下方刻二菩萨和一只猕猴,右下角有一段古藏文题记,内容为描述“猕猴奉蜜”故事。第二段为描述释迦牟尼佛诞生故事,即B组石刻,位于A组右侧,刻画佛母摩耶夫人站于树下,右胁下方站立一尊小佛像,前方现一排莲花,左侧跪坐三面四臂的梵天,右侧为站立的帝释天。摩耶夫人身后刻人首龙身的龙王形象,佛母头顶两侧刻有三身飞天像。画面右侧下方有藏文题记,标明内容为《无量寿经》和经咒及持诵该经咒的功德(图4)。


 
      B组右侧为C组画面,上部刻坐佛及胁侍菩萨和弟子各一以及一尊跪坐供养状神像。左侧刻有一座汉式建筑,其内端坐三位吐蕃装人物形象。图像下方为藏文题记,内容为《圣薄伽梵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根据报告者分析,该经文与玄奘译本差异较大,而与吐蕃高僧法成的译本较为接近。
 
      D组位于C组右侧,中间刻有三尊立像,中间为释迦牟尼佛,两侧各立一菩萨,左侧为三面四臂的梵天,右侧为手举华盖的帝释天。梵天左侧有三位吐蕃装供养人,帝释天身后也有一身供养人。图像下方为乘坐六牙大象的普贤菩萨,左侧为骑狮的文殊菩萨。该图像表现的是释迦牟尼佛降自三十三天的场景。
 
       E组位于D组右侧,是该石刻点的最北端,面积最大,位置最高。最上方刻汉式歇山顶屋檐,其下端坐一佛和二胁侍菩萨,应为大日如来和金刚手、观世音菩萨。其下侧刻佛涅槃场景。佛侧卧于棺床上,其上方为龙王和众佛弟子,龙王和佛头后侧各有一株婆罗树。棺床下方刻有三四身跪坐人物,为首的是一吐蕃装人物,应为前来致哀的吐蕃王族家眷。整个图像下半部分刻画一佛二菩萨,均为坐姿,两菩萨身后各立一弟子。其下侧可以分辨出三尊菩萨坐像。下方为藏文题记,可辨“外道”“众外道魔变尽失”“听法”等字样。
 
       吾娜桑嘎石刻地点是近年来玉树地区吐蕃佛教摩崖石刻的最新发现,报告者依据图像风格和藏文题记,将该石刻地点的年代断为8世纪下半叶到9世纪上半叶,与周边的摩崖石刻年代接近。
 
       此外,在海西州都兰县热水乡察汗乌苏河南岸、露斯沟南侧的崖面上有一组摩崖石刻,许新国认为是5至6世纪的三佛题材,最近有学者认为仍属于吐蕃时期大日如来与二菩萨造像。
 
       玉树地区是整个青海地区吐蕃佛教摩崖石刻最为集中的地区,这显然与其位于唐蕃古道的重要交通节点具有密切的关联。其中贝纳沟摩崖造像所在位置后期建有文成公主庙,相传当年为文成公主入藏经过此地所刻图像,虽然石刻时代上有明显的不符,但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玉树周边区域的吐蕃佛教摩崖石刻分布数量较多,其中比较重要的发现包括四川石渠县照阿拉姆摩崖石刻造像(755—794,或804),须巴神山石刻群(755—794),西藏昌都芒康县仁达丹玛扎、扎廓西、孜许和朗巴朗则摩崖造像以及察雅县丹玛札摩崖造像(804)等。这些吐蕃佛教摩崖石刻无论是内容题材还是艺术表现形式,都具有非常明显的共同特征,学者们无一例外将它们当作一个整体来进行讨论。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