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都兰热水血渭1号吐蕃大墓殡葬民俗文化考察

作者: 三木才 刘树军 来源:西藏考古微信公众号 时间:2020-06-02 09:24:35 点击数:
四  曼荼罗(མཎྜལ)模拟“墓室”的文化含义
     都兰1号墓封土堆顶的近似等腰梯形的石砌墙以及中央的曼荼罗模拟形制的“墓室”,在吐蕃殡 葬文化含义中,它具有以下意义:
  ( 一)它的实际作用,即保护和加固主墓周边的封土堆。
  ( 二)它的殡葬定位意义。可以将等腰梯形墙看作影壁,它将墓室的前后左右分开,将墓室围起 来,起了将封土冢影遮盖和掩照的作用。
  ( 三)灵位的标志意义。以石砌墙围拢石砌圹墓室,体现了特殊人物的灵位之地的标志。
  ( 四)曼荼罗的特殊意义。曼荼罗坛场中心划分为九格。《国王遗教》中说:“藏王墓内九格;中央置赞普尸体,涂以金,墓内装满财宝。”其中所谓“九格”即指曼荼罗坛场形制的墓室的中 心。九室墓是吐蕃殡葬中最高的殡葬规格。都兰1号墓的石砌室形制是最典型的曼荼罗坛场模拟 形制的建筑,但墓室中央破坏严重,无法分辨是否设过“九格”。仅曼荼罗坛场模拟墓室这一迹 象,足以证明墓主的身份是藏王级的,这是许多吐蕃奴隶主贵族墓与藏王墓的等级形制所区分了 的实事,应该说是没争议的。墓在吐蕃时期的苯教中还称之为“四角八绳”。我们如今的帐篷也属 于“四角八绳”。这是古代吐蕃时期苯教的宇宙观。都兰1号墓顶已被盗掘,墓室的形制显而易见 是根据宇宙完美体现的曼荼罗这一主要概念的兴起及其“四角之洞主”居室理想化有关。在“四角”的墓顶内以建筑矩形石砌墙及曼荼罗坛场的墓室是表示空间的隐喻,是吐蕃人宇宙模式观点 的特征。那么,问题就在于“四方宇宙”模式如何以其最早变化了的形态,体现于具有上千年历 史的都兰1号墓中出自于苯教巫师们之手曼荼罗的文化原型,国外藏学研究专家认为很可能产生 于西藏。更确切地说,这是和西藏西部地区的巨石建筑相联系的,认为西藏的巨石文化同“苯” (བོན)的早期发展有关。7~9世纪,苯教九乘中的最高乘(大圆满等)已经存在于吐蕃,同 时,低级的乘(仪轨和故事)也与苯教巫师们及其诸辛(གཤེན)共同存在。藏学研究专家图齐 认为古代近东(以及伊朗)的宇宙模式观念更为古老,它后来传到了印度,并且也许是通过 “苯”传到西藏。紧接着又在曼荼罗中加以理想化了。墓穴中隐喻宇宙观的饰物的文化现象,不 仅在吐蕃时期常见,而且在东帕米尔伊朗塞种文化中也有类似发现。苏联学者B. A列特文斯基 研究过东帕米尔属于伊朗(塞种)文化创造者的一个很有意义的墓葬群落。他在一个墓穴中发 现了一个年代在公元前8~6世纪的纹饰铜牌,可与西藏苯教所用的法器相比较。这个帕米尔的 牌子使人联想起“苯”传统的所熟悉的反映北方香巴拉观念的图形,即各角连成对角线的内接方形。
     都兰1号墓顶的“墓室”的总体布局模拟了曼荼罗坛场的结构。符合藏学研究专家图齐所说 的“藏王墓常常属于十字架形的巨石建筑”这一类型。墓室文化形成了对世界结构的一种非常简 单的解释,它以相当数量的门普遍包括守护神等同心矩形建筑设计为基础。如陕西法门寺地宫的 曼荼罗布局。这是整个宇宙以及人体的象征性形象。如果石砌“墓室”的布局用横竖线或点简化 表示,则布局可示意为“十”或“::”,中心一点,四方四点,这部分代表着世界中心,也就是 出自空(它与纯洁的心相同)的五倍智力的表象。世间万物相互影响以及大世界小世界的统一标 志,墓室的东西南北四个耳室的门中应象征各有一位守护神,坛场的目的是揭示在一切众生与整 个世间中发生作用的秘密力的全图。它表达了存在之派生物的性质。墓室东南西北四个耳室的门 以及中央的“主室”,应该是五位苯教教法的智力表象象征。他们的名字根据建造“墓室”(坛 场)者的教派而定,不同教派者有不同的名字。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中央的“主室”与东耳室的 智力表象变换位置或者相互发生变化。南耳室、西耳室、北耳室则不变。根据坛场的传统,四个 方位(门)的次序应为南一东一北一西。按照苯教坛场仪轨分析,都兰1号墓顶的墓室不应当是 殡葬躯体的墓室。据知情者介绍,当年在此墓室中掘出丝绸、牛羊肉、木制人头俑像等。中央的 “主室”应是金刚大力(大日如来)的位置。从“法”的角度讲,中央象征“清净法界智”。因 此,这一个“墓室”很可能是“灵魂之舍”与“肖像之舍”。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