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都兰热水血渭1号吐蕃大墓殡葬民俗文化考察

作者: 三木才 刘树军 来源:西藏考古微信公众号 时间:2020-06-02 09:24:35 点击数:
二  苯教文化信息拾零
      吐蕃时期苯教的殡葬仪轨非常复杂,我们无法列举大量的有关程序和规则方面的内容。据有关 专业人员介绍,都兰1号墓周边大约有60余座中小墓群,目前已被清理的墓中多有马、牛、羊等殉 葬动物的骨殖。在1号墓正前方的祭坛中的27座圆形祭祀坑和5条线形祭祀沟中,殉葬品为牛头、 牛蹄者13座,殉完整狗12只,线形祭祀沟里殉完整马87匹、羊120只、牛80头等。这些殉葬动物无一例外地印证了都兰1号墓的殡葬文化的原型是吐蕃王国时期的土著宗教——苯教殡葬文化。都兰 1号墓的殡葬文化源自苯教《十万龙经》殡葬仪轨。首先是羊(山羊、绵羊),被苯教视为通向死亡 之路的圣者和导亡灵者,它作为死者的赎身金。按照仪轨程序,它们在用来祭祀时,通常先屠宰然 后切碎,作为烧毁的供品,此外,苯教把绵羊描述成是用多种宝贵材料做成的。他们赞美绵羊,把 它提高到神话的地位。另一类重要的动物主要是由马匹代表的。但也有牦牛,混血奶牛(མཛོ་མོ)。苯教供品中,作为法术所需要的动物,除马、黑白绵羊、黑白牦牛外,狗也是重要的动物,特别 是母狗。在祭祀过程中,主要用这些动物的骨骼、肉、内脏、蹄爪、血、胆汁、脂肪。又如:现 出鹅作为陪葬品的现象,是因为苯教在殡葬时,视鹅为“念鸟”གཉན་བྱ།),称它为念苯唐唐杰凯(གཉན་བོན་ཐང་ཐང་གྱེར་མཁས)。它的殉葬与其他鸡、鸽等飞禽陪葬不同。牛、羊、马、狗等被誉为死者 的“亲属”、“亲近者”和“心爱的朋友”。之所以殉葬这些动物,是因为它们有“勇气”,或者它们 的道德品质是陪同死者前往冥地所必需的。
     1号墓祭坛中体现了苯教“九”文化和“十三”文化。“九”这个数字在苯教仪轨中与地界、天 界及教义有关。地界被认为从里到外共有九层(九重天),天界最初有九层,后来扩展为十三层。“十三”是苯教中的另一个吉祥数字。苯教的教义也被划分为不同的九乘(《九乘经论》)。在苯教, 有以“九”个为一组的人,如九位天神,九位色(གསེས)、九位王子、九位铁匠、九位父亲、九位苯 教徒;苯教有《苯教九乘》(བོན་གྱི་ཐེག་པ་དགུ་བ)土地神有“九宫”居地,山神有“世界形成之九 神”;吐蕃王国向本命神进献供品也讲究“九驮”什么什么东西。吐蕃第一位国王聂赤赞普(གཉའ་ཁྲི་བཙན་པོ) 从天登“九阶天梯”下凡吐蕃疆域等等。“九”不仅表示一种整体概念,也表示藏 民族的宇宙观。都兰1号墓的祭坛两边的圆形祭祀坑(一组13、一组14)。体现了“九乘”文化底 蕴,即9x3 =27。同时针对1号墓周边的某些特定的山、水,充分提示了祭祀“念(གཉན)”、“鲁(北)”、“拉(冬)”的苯教崇拜自然物体的文化原型。其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文化原型之一是祭坛 两边的圆形祭祀坑。墓右13座,墓左14座。“13” 体现了苯教“十三”信仰,它的主题思想是 “念”,对墓周边的山的崇拜。“14” 是相对于“13” 的差异数来提示对水的崇拜,主题思想是 “鲁”,对墓前方的河流的崇拜。同时,“九”又是由“十三”派生的,即苯教的天、地、教义都包 含在苯神“十三念神”(གཉན་པོ་མགུར་ལྷ་བཅུ་གསུམ)之中。如苯教山神沃德巩甲(འོ་དེ་གུང་རྒྱལ)是八位山神的父亲,八位山神和沃德巩甲合起来就是“世界形成之九神”。苯教认为冈底斯山是吐 蕃土著十三神的居地。通常称作“十三念神”,他们是由“世界形成之九神”外加(ཇོ་བོ་མཆིམས་ལྷ། ཇོ་བོ་ནག་སུམ། ཇོ་བོ་གཡའ་སྤང་།ཇོ་བོ་ལྷ་བཅུས)四位神灵组成,他们都与死亡和灵魂有关。所以 也叫本命十三尊。实际上他们都是些山脉。“世界形成之九神”也称作吐蕃君主本命神,这是由于它 们曾经保护过松赞干布、赤松德赞、热巴津(རལ་བ་ཅན)三大王家先祖世系。可以把山神们看作是依 附于赞普们身体的神。因此,本命神可看作是山神,这些神附于他们的身体上,就能使他们得到保 护和确保他们生存。但当本命神“拋弃他们的生命”时,便会导致受保护的人死亡。吐蕃王国的许 多藏王与贵族级的墓都依山面河,头山脚河。这种殡葬习俗与中原风水的“青龙”、“朱雀”有着本质上的文化差异。吐蕃的殡葬崇拜“念”、“鲁”,基于这种观念,才产生了王家的殡仪要在山上或靠 山依河地方举行的习俗。都兰1号墓及其周边的墓都遵循了这一传统定俗。因为在苯教看来,山水是 生命本原的所在地。这与中国传统的“堪舆术”、“相地术”、“阴阳术”以及晋郭氏的《葬书》中的 道学风水有着本质上的文化差异。
      苯教崇尚九层天,认为在九层天之上,死去的人应与绵羊、马匹等牲畜同时在“上部翻越山口” (似指灵魂超度),在“下部涉过渡口”(似指中阴境界)。他们共同吃冬夏常青的草(隐喻生命和永 生)。“在喜地和喜山,有死亡之草和死亡之水,‘宠马’跟随仪轨绵羊与人共同翻越山口渡口,他们 来到了死域坟墓,那里的草冬天如夏天一样嫩绿,水新鲜清洁,人与绵羊婚合,他们在那里共同居 住”。苯教举行殡葬仪轨时,还要提示殉葬的马匹和绵羊等牲畜。嘱咐它们:在死人之域坟墓,你将 会找到冬天和夏天一样绿的稻草。在死人之乡,大家把酒斟在海螺汤匙中。在死人之墓地,有一眼 专为死者品尝的泉水,其水比美酒更为甘美;“不要以你的带丝(རྣ་ཚར)的耳朵远听,不要以你的猎 眼向远方看”。“在无路可通的地方寻一条路(指马匹)”。要求绵羊以犄角挑穿岩石。“在死者之地 坟墓,无论是生死的牲畜还是生死的人,二者是主仆”。“仪轨中使用的绵羊,你是无父者之父,无 母者之母,愿人由你而获生……愿人由你而赎命”。在殡葬仪轨中,绵羊作为时光的把握者进行殉 葬。如灵魂在中阴要渡过的所谓“七个山口”的阶段中,渡过每一个“山口”时,举行仪轨的绵羊 的三次哀叫声以及在这“有利的时光”、“人和马便钻了进去”。在殉葬过程中,认为殉葬的马匹运用 了“山口的勇气和渡口的宏量”,死者得以享受。在举行死者赎身仪轨的具体墓地,苯教巫师们还会 举行肖像仪轨。据传,都兰1号墓中曾经发现八个木制人头俑像。这想必是“肖像仪轨”的种类之 一,是在当初召回灵魂或生命的仪轨过程中制造的。习俗上这种仪轨是在三个早上、三个白天和三 个晚上,负责生命之本质的苯教徒极力恢复生命(招魂),然后把“灵魂之舍”和“肖像之舍”置 于死者身体之上,将长青草置于肖像中之后,开始建造灵魂城堡(墓)。风水的选择,自然是依山面 水,头山脚水。墓所依偎的大山和河水、平原等必须具备苯教仪轨的某些特定条件。
        都兰 1号墓的墓 址选择具备这种风水特定条件。其具体体现为:
  ( 一)山沟有满山的长青草,灵魂之山。当为1号墓背的山沟及垭豁中央的孤峰。
  ( 二)大平原之长青草,灵魂之平原。当为墓前方的察汗乌苏河岸草原。
  ( 三)山谷中之长青草,灵魂之山谷。当为1号墓背的血渭山谷。其次,墓顶象征对着山谷上 部,墓门象征对着河流,这是对死亡的中阴境界而言。对此,苯教仪轨认为“有山口的勇气和渡口 的宏量”的灵魂,如同游鱼渡河,进入墓门,又像飞鸟一样从墓顶飞出(中阴得度)。“山谷上部的 高级灵魂如同飞鸟一样共有十三只,山谷下部的低级灵魂如同游鱼一样共有十二条”。这是隐喻亡灵 及其枸葬宠物能或者不能灵魂得度。现实殡葬仪轨中选择的墓址依山面水,头山脚水的丧葬文化风 俗,主要预示了灵魂必须经过的“渡口”和“山口”。都兰1号墓周边的中小墓葬群,是以“位于天 与地的交界处”的“人之子”的大墓为中心,区别开了一种所谓的“高级灵魂”与“低级灵魂”的 殡葬形制。按照吐蕃时期的苯教殡葬仪轨,山的阳坡和阴坡的墓葬是以男女之间的对立相联系的。但与道教的“阴阳”不同的是男阴女阳。山的上部与下部、坡的阴面与阳面、山与河等等,都是以 双重结构联系的,埋葬者于其中占据一个位置。以飞鸟和游鱼的对立以及12和13中的差异作为代表,隐喻一种性别或亲属的对立,父与母或男与女的差别。由此,可以认为,都兰1号墓周边的中小 墓群的个别墓中出现鱼骨殖,鹅等飞禽骨殖也是遵循一定的仪轨文化原理的,而并非死者生前喜欢 吃这些动物,因此而加以陪葬。在墓的形制和分布方面,吐蕃时期的墓的结构有方形、长方形、梯形等。这类墓规模一般都比较大,圆丘形墓一般都比较小。圆形墓一般环绕在方形、梯形、长方形大墓的周围,都兰1号墓及周边的近百座中小型墓群的分布符合这种规律。一般而言,方形墓与圆丘 形墓之间的形制差异,揭示墓主等级高低或时代早晚的区别。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