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都兰热水血渭1号吐蕃大墓殡葬民俗文化考察

作者: 三木才 刘树军 来源:西藏考古微信公众号 时间:2020-06-02 09:24:35 点击数:
五  周边墓葬群落概况
      都兰1号墓所在墓群坐落于察汗乌苏河两岸,南北山脚下,大中小型古墓分布很广。在1号墓周 边也有60余座中小型墓葬群。盗扰残损非常普遍。大部分封土外观为圆丘状。圆丘状墓封土结构较 为紧密,土质多为沙砾土,有些封土深处有檀木。许多墓室有石砌边圹,有的墓圹为长方形、梯形、方形灰黑色砖。还有以泥球作为墓室外圹的墓。
    独具风格的几种墓室是:
  (一) “回”字形墓室。主墓室边圹为石砌墙结构,呈方形,有墓门和龛门。门框为柏木。主墓 室外边再框以宽厚的碎石砌圹,高约0.5米,宽约1米余,其上一层一层用10厘米左右的泥球垒筑 十多层。总体布局呈“回”字,其上为封土堆。
  (二) 柏木墓框“回”字墓室。主墓室四边为少量石头砌成四壁。墓室底部为黏土层,石砌墓壁 口尚置柏木,高约0.5〜0.6米左右。柏木木框上面是2米高的纯黄土层,土层上部是1米左右高度 的石砌圹墓。主墓圹外围是另一层石砌墙,石砌墙与墓室之间有纯黄土封土堆,总体布局呈 “回” 字。
  (三) 台层式“回”字墓。主墓室为长方形,墓口沿砌石2〜3层。墓室口沿留有土台层,宽约 0.5米左右。其外围筑以圹壁,高约1米左右、土圹壁之上再砌高约1米左右的石墙,其上封土。总 体布局呈“回”字。
  ( 四)其他。有的墓室的结构为五六层粗细相等的柏木前后左右交叉垒置而成的墓圹。有的无墓 底垫置的棺墓,外围石砌墓圹。有的用经过粗加工的柏木交叉垒置成墓圹,无墓底垫置的棺墓。有 柏木为棺壁,木板为棺底的棺墓。
    我们对都兰1号墓周边的20余座已被考古研究所清理的中小墓群进行了走马观花式的观察, 未能系统考察和分析对比研究。这些墓群中有清理出的马、羊、山羊等家畜的骨殖,同时,也有 鱼、鹅等动物的骨殖发现。有些墓的石砌边圹石头上有清晰可辨的血斑遗迹。据说有些墓周围 灌有白土。许多墓中陪葬有桃核儿。还有一些墓中发现木炭等等。其中一条木简上写有(རྒྱལ་གྱྀ་ཕོ་བྲང་པ་གཉན་སྟན་རྩལ)字样。
    根据史料分析,年丹赞(གཉན་སྟན་རྩལ)者有可能是位勇士。吐蕃王朝制订的告身制度中,特别 规定的大告身等级中作战勇敢的勇士授阳虎皮肩章,在姓或名之前冠以“虎”字。木简上的人名, 不一定是墓主(死者)的名字,有可能是一位签字者的姓名。据有关专家统计,都兰墓群所出丝 绸中有残片350余件,不重复图案的品种达130余种,其中112种为中原汉地织造。其间北朝晚 期至初唐时期流行的丝绸数量较多。而这一时期的柴达木盆地被认为尚在吐谷浑国的有效控制下。据此有人认为,“丝绸持有者只能是吐谷浑人”。笔者不敢苟同这一观点,商品的流行年代 与制造年代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隋唐时期流行的商品不一定非要局限于该时期,更不一定非某 一区域的民族莫属。照上述逻辑推理,与隋唐丝织品一起出土的吐蕃时期的藏文字就更不好解 释了。至于墓周用白土灌注的迹象,证明被殡葬者是位死在疆场上的人。墓室中的木炭,与苯 教举行的类似“燎燔”的祭祀活动有关,对祭品进行焚烧所致。至于陪葬鱼和鹅等动物的现象, 其民俗文化原型在苯教殡葬仪轨的起源故事及教义中揭示得很清楚。另外,1号墓顶的石砌墓室 靠南处,紧挨墓的南缘与墓室之间,有一座4. 5米高的尖顶三角形封土堆,我们暂且称它为 “封土残丘”。它与曼荼罗形制的模拟石砌墓室相对应,甚至墓室的“十”字结构的一部分尚在 它的底部。有的人认为,它是1949年前马步芳军队盗墓时挖掘剩下的原来的整个墓顶的残余。它的高度就是墓的原高度。根据我们考察,认为这个残丘并不是马步芳军队盗墓前的整个墓顶的高度。它原来的大小很可能与墓室的面积等同,即它位于现在的梯形墙中央,作为墓室的独 立封土堆存在。马步芳军队盗墓时,挖掉了它的大部分。吐蕃时期的大型墓的墓顶往往有形似 小山的封土堆。称之为“地” (དེའུ་འབུར)如果不是挖掘所余的封土残丘的话,它很可能是 “地”这种类型。
原载《柴达木开发研究》2001年第6期)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