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藏互译中的藏区地名错写误译现象探析 ---以部分村名及景点作为案例阐述
作者:仁蚌·尼玛顿珠
来源:羊兄乐园微信公众号
时间:2021-04-12 09:58:27
点击数:
【摘要】地名是一个地域文化的载体,地名不仅仅是单纯的语言符号,更是一种社会文化符号,深受时代背景和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藏区地名汉藏互译中存在的一些被错写误译的案例,阐述地名错写误译现象对区域文化发展带来的影响与危机。故此,正确认识地名翻译所承载的历史使命感,纠正并杜绝此类现象,从藏区地名汉藏互译中实现文化正确传递的重要性。
【关键字】汉藏互译;地名 错写误译
前言
西藏申扎尼阿木底旧石器遗址的最新考古成果证明,早在3万年前就在青藏高原腹地有人类居住。[①]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任何一个民族都不是单独孤立存在,都离不开邻边民族及国家的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其中翻译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藏族的翻译始于唐朝初期,在历时1300年的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汉藏译人译著,汉藏两种文字的互译活动,促进了汉藏民族之间的互相交流、交往与交融,对我国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使汉藏民族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团结。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随着我区政治、经济、文化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汉藏翻译事业随之也有了更好更大的发展空间,汉藏翻译事业机构的完善、专业培训及填充人员编制等一系列工作逐年优化,创造了汉藏翻译事业的一片蓝天。尤其是我区在中央的关怀和全国的支援下,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文化领域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交往愈发频繁、愈显深入,使得藏区的翻译事业肩负着搭建各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重要任务。同时,面对不断纵深的文化融合与冲击,加之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文化知识领域凸显的信息量膨胀、知识碎片化,甚至信息真假难辨等问题也在翻译领域时有发生,西藏的翻译事业可谓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藏区地名错写误译现象即是近年来出现的此类问题之一,笔者作为一名汉藏翻译工作人员,针对藏区地名汉藏互译问题,提出几点拙见。
一、藏区地名汉藏互译中的错写误译现象案例分析
藏区的山山水水都有名字,都有它神奇的传说,每一个地方都谱写着古老藏民的智慧,藏区地名翻译分为藏汉、汉藏两种,其中汉藏翻译其实是转化最初的藏文原貌,而不是重新编译新的名字。藏区地名汉藏翻译和藏汉翻译不同,藏汉翻译一般都是音译为主,主要讲究汉藏普通话为标准,发音对比的同时选择不带歧义的字词规范后使用,如:ལྷ་ས། -拉萨、 རིན་སྤུངས།། -仁布,དིང་རི་-定日,但也有长时间的惯用约定俗成的,如:གྲོ་མོ།-亚东、དར་མདོ།-康定等。但是藏区地名汉藏翻译必须按照“约定俗成”或者“名从主人”的原则。上个世纪末,随着改革开放不断高涨,给汉藏翻译事业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出现了一批优秀的汉藏翻译人才和重要译著。但我们也不能否认那个时期出现的误译现象,导致了今天很多的汉藏地名翻译不规范的问题。然而,当下的翻译现状也不容乐观。年轻译人既不了解藏族历史文化,又对翻译工作的严谨性不强,在藏区地名汉藏翻译中主要使用音译为主的译法技巧,导致了大量地名拼写错误,毁掉了原有的名字及文化。下面从三个方面的案例分析西藏地名汉藏、藏汉翻译中的错写误译现象。
(一)实地标牌中的错写误译现象分析
为更好地阐述藏区地名错写误译现象,笔者对西藏仁布县为主的其他部分地区作了调研。(1)西藏日喀则仁布县切娃乡奴达村的写法而言,“努达村”汉文的写法已经非常规范,一直使用“努达”很少有人出错。但在各级的汉文材料翻译成藏文的时候,努达村的地名被写成“ནུབ་མདའ་གྲོང་ཚོ་”其意思为西面山谷下部村庄,如今村委会的门牌也挂有“ནུབ་མདའ་གྲོང་ཚོ་”,实际上现在的努达村是吐蕃第一任国王聂赤赞普时期的西藏王室六大氏族中的努卜氏人民居住地方的下部,该氏族的藏文写法是“གནུབས་”,地名也是氏族的名字而得来,因此,正确写法应该是“གནུབས་མདའ་གྲོང་ཚོ་”。(2)后藏绰普寺地名路标上写有“ཁྲུའུ་ཕུ་དགོན་”,该寺的汉译名字更为离谱,写成“楚布寺”,完全与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主庙名字相同。绰普寺是公元十三世纪绰普译师强白所创建,该寺的名字也是创建者的人名而得来,绰普译师强白的藏文写法是ཁྲོ་ཕུ་ལོ་ཙྰ་བ་བྱམས་དཔལ།因此,该寺的其正确写法是“ཁྲོ་ཕུ་དགོན་”。(3)坐落在西藏亚东县堆纳乡境内的多庆措(རྡོ་ཆེན་མཚོ་)其名字是由于该湖泊位于堆纳乡多庆一带而得名,汉文“多庆措”仅仅是藏文的音译词语,并无其他意思,但近年来大力开发西藏旅游事业,当地为吸引游客,把沿用已久的汉文湖名改为“多情措”并立有石碑、建设旅游观光点,误导游客正确了解西藏文化,这种相关部门的不负责任行为,既是对藏文化的正确认识带来极大的影响,也是因崇尚藏文化而旅行到西藏的游客来讲,也是极大的不尊重。(4)坐落在西藏阿里日土县多玛乡乌江村境内的“措木昂拉”现取名为“班公湖”,事实上汉文的“班公湖”和藏文的མཚོ་མོ་ངང་ལྷ།音与译俩方面没有任何关联,也不是约定俗成的地方名字。据当地老人介绍在日土县日土村热角境内有一座小湖泊,叫སྤང་སྒུར་མཚོ།(邦贡措),“措木昂拉”与“邦贡措”自古是两座湖泊,但如今当地把“措木昂拉”的名汉文名字写有“班公湖”并在湖边立石碑名字,这个离奇古怪的命名,毁掉了两个湖泊的真实历史。
(二)汉藏地名词典中的错写误译现象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在翻译前辈学的辛勤努力下,藏区翻译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出版了《汉藏大辞典》为主的很多翻译工具书,这些书籍为后来的翻译工作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随着翻译行业的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不同版本的藏区地名汉藏词典陆续问世,但由于种种因素,本因一地一名的地名词典,在不同的编审及不同的出版社出现了完全不一样的写法,这使广大翻译界人员参考使用翻译工具书带来很大的困难,这种不统一的地名词典的推广不仅对翻译界没起到作用,而且对历史地名文化遭受极大破坏。(1)仁布县仁布乡རི་ལུང་སྦུག而言,在中国藏学中心出版的《西藏地名》中写有“日龙普--རི་ལུང་སྦུག”[②],在民族出版社出版的《西藏自治区行政村名及寺院山川名汉藏对照》中写有“日朗布--རི་གླང་སྦུག”[③],在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汉藏对照新词术语》中写有“日龙布--རི་ལུང་སྦུག”[④];(2)西藏仁布县“江嘎”达村,在《汉藏对照新词术语》中写有“江嘎--རྒྱང་མཁར།”[⑤],在在中国藏学中心出版的《西藏地名》中写有“江嘎--རྒྱལ་མཁར། ”[⑥],在《西藏自治区行政村名及寺院山川名汉藏对照》中写有“杰嘎--རྒྱལ་མགར།”[⑦]。(3)西藏山南市隆子县“杂日”乡,其中的杂日是该地区一座著名圣山及山脚下地区的名字,十二世纪末,藏传佛教噶举派藏巴甲热也协多吉始说此山为佛教密宗胜乐金刚圣地。该山名的正确写法在《汉藏大辞典》、《新编正字》、《学生藏文词典》上都写有“ཙ་རི་”,根据当地人的介绍这个写法是自古传下来,并在长期的生活中一直惯用,因此杂日乡的正确写法应该是“ཙ་རི་ཤང་”但以上三个词典中都写有“རྩ་རི་ཤང་”。类似这种,不同汉藏对照词典中地名不统一的现象极为严重,但目前西藏的汉藏互译人广泛使用这些不一样的版本、不一样的写法,出现了一地多名,使人无法正确了解该地真实文化。
(三)地图中的汉藏地名错写误译现象
地图作为再现客观区域的形象符号模型,是信息传输工具之一。编图者须充分掌握原始信息,研究制图对象,结合用图要求,合理使用地图语言,将信息准确地传递给用图者。
藏民祖先在这片广阔富饶的青藏高原创造了十分辉煌的人类文明,西藏独特的人文风情,吸引着世界各地游客。一到旅游旺季地图的销量大、使用量广,西藏地图不仅在各大书店销售,而且在拉萨老城区为主要地段的旅游商行及户外旅游景区附近均有销售,但地图中所描绘的地名出现了不一样的用字,给地图使用者带来极大不便,甚至同一个地图上的同一个地名出现不一样的写法。如:仁布县切娃乡རྒྱལ་གཞོང་།在成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西藏自治区地图册》中写有“杰雄”[⑧],在星球地图出版社(国家一级出版社)出版的《西藏自治区地图集》中写有“借雄”[⑨];另外,在成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西藏自治区地图册》中把仁布县ཁུ་ལུང་མདའ།和ཁུ་ལུང་ཕུ།的汉文用字不一,写有“库龙达、苦龙普”[⑩],地图使用者误认为两个完全不一样的地方,实际上就是库龙一带的上部与下部;还有在星球地图出版社(国家一级出版社)出版的《西藏自治区地图集》中把仁布县姆乡的སྨོན་སྟོད།一词在地图上出现了两次,事实就是一个地方,但汉文的名字写了两个完全不一样的字样“姆堆和木堆”[11],这样使很多人自然误认为是两个不同地方。
以上行政村名、寺庙路标、旅游景点案例中既有藏汉错译,也有汉藏错译。这里特别说明的是藏区地名从汉文翻译成藏文问题,从历史的纵向来看,“汉藏地名误译”现象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在我国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随着各民族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相互交往与交融,普通话和汉字作为我国的官方语言和文字,很多藏区的地名已经在汉文中形成了较为固定的地名术语,当翻译人员遇到各个领域的翻译材料时,牵扯到很多藏区地名汉藏翻译,实际上藏区地名从汉文翻译到藏文,这本来是一个循环性的翻译工作。一个地名其最初就是藏文,译者无需针对汉文编译新的名字。但由于新生代翻译人员没有较强的翻译理论素养和其它领域的知识,出现大量的“汉藏地名错译”现象。导致了不仅翻译错误,而且对区域文化,乃至藏文化带来极大的影响。藏区地名的汉藏翻译,这个译出和译回出现的问题,在翻译界司空见惯,已不再是个稀奇的话题。但从一般有点藏文常识的人看来,始终觉得所犯错误低级可笑,且不容忽视。这样的误译现象事实上也普遍存在。
众所周知,地名翻译音译为主要方法,必须按照“约定俗成”原则,这是国际地名翻译惯例。关于这个理论体系方面,汉藏互译中也形成了较多的理论书籍。在《汉藏互译教程》中指明历史地名的译法和历史人名的译法一样,也应以“约定俗成”为主要原则,尽量少用新的音译。[12]在《汉藏语法比较与翻译》中也强调地名翻译要做到“约定俗成”,有的词语的拼写习用已久,固定成型的,不再改动或新造。[13]另外在《翻译理论新探》中写到“མི་མིང་ས་དང་དོན་མང་མིང་། སོར་འཇོག་སྒྲ་དང་འདྲེས་མར་སྒྱུར། མི་མིང་མེས་པོའི་བྱེད་པོར་བསྟུན། ས་མིང་སྔ་མའི་སྲོལ་ལྟར་བསྒྱུར།”[14]其意思是地名翻译要在音译的基础上遵循约定俗成的原则。事实上约定俗成的原则就是充分尊重祖先用智慧取下的名字,不能随意更改用字,要充分尊重自古以来流传下来的正确写法。地名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文化组成部分。我们没有认真分析研究该地名最初的来源,随便音译或者用其他文字的现象,毁掉了正确的历史文化、切断了一项重要的藏族文明发展研究线索。地名不因某种的需求而变更名字及用字,这是对人类文明的尊重、是对我国灿烂文化的尊重,是对祖先的尊重。
【关键字】汉藏互译;地名 错写误译
前言
西藏申扎尼阿木底旧石器遗址的最新考古成果证明,早在3万年前就在青藏高原腹地有人类居住。[①]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任何一个民族都不是单独孤立存在,都离不开邻边民族及国家的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其中翻译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藏族的翻译始于唐朝初期,在历时1300年的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汉藏译人译著,汉藏两种文字的互译活动,促进了汉藏民族之间的互相交流、交往与交融,对我国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使汉藏民族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团结。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随着我区政治、经济、文化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汉藏翻译事业随之也有了更好更大的发展空间,汉藏翻译事业机构的完善、专业培训及填充人员编制等一系列工作逐年优化,创造了汉藏翻译事业的一片蓝天。尤其是我区在中央的关怀和全国的支援下,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文化领域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交往愈发频繁、愈显深入,使得藏区的翻译事业肩负着搭建各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重要任务。同时,面对不断纵深的文化融合与冲击,加之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文化知识领域凸显的信息量膨胀、知识碎片化,甚至信息真假难辨等问题也在翻译领域时有发生,西藏的翻译事业可谓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藏区地名错写误译现象即是近年来出现的此类问题之一,笔者作为一名汉藏翻译工作人员,针对藏区地名汉藏互译问题,提出几点拙见。
一、藏区地名汉藏互译中的错写误译现象案例分析
藏区的山山水水都有名字,都有它神奇的传说,每一个地方都谱写着古老藏民的智慧,藏区地名翻译分为藏汉、汉藏两种,其中汉藏翻译其实是转化最初的藏文原貌,而不是重新编译新的名字。藏区地名汉藏翻译和藏汉翻译不同,藏汉翻译一般都是音译为主,主要讲究汉藏普通话为标准,发音对比的同时选择不带歧义的字词规范后使用,如:ལྷ་ས། -拉萨、 རིན་སྤུངས།། -仁布,དིང་རི་-定日,但也有长时间的惯用约定俗成的,如:གྲོ་མོ།-亚东、དར་མདོ།-康定等。但是藏区地名汉藏翻译必须按照“约定俗成”或者“名从主人”的原则。上个世纪末,随着改革开放不断高涨,给汉藏翻译事业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出现了一批优秀的汉藏翻译人才和重要译著。但我们也不能否认那个时期出现的误译现象,导致了今天很多的汉藏地名翻译不规范的问题。然而,当下的翻译现状也不容乐观。年轻译人既不了解藏族历史文化,又对翻译工作的严谨性不强,在藏区地名汉藏翻译中主要使用音译为主的译法技巧,导致了大量地名拼写错误,毁掉了原有的名字及文化。下面从三个方面的案例分析西藏地名汉藏、藏汉翻译中的错写误译现象。
(一)实地标牌中的错写误译现象分析
为更好地阐述藏区地名错写误译现象,笔者对西藏仁布县为主的其他部分地区作了调研。(1)西藏日喀则仁布县切娃乡奴达村的写法而言,“努达村”汉文的写法已经非常规范,一直使用“努达”很少有人出错。但在各级的汉文材料翻译成藏文的时候,努达村的地名被写成“ནུབ་མདའ་གྲོང་ཚོ་”其意思为西面山谷下部村庄,如今村委会的门牌也挂有“ནུབ་མདའ་གྲོང་ཚོ་”,实际上现在的努达村是吐蕃第一任国王聂赤赞普时期的西藏王室六大氏族中的努卜氏人民居住地方的下部,该氏族的藏文写法是“གནུབས་”,地名也是氏族的名字而得来,因此,正确写法应该是“གནུབས་མདའ་གྲོང་ཚོ་”。(2)后藏绰普寺地名路标上写有“ཁྲུའུ་ཕུ་དགོན་”,该寺的汉译名字更为离谱,写成“楚布寺”,完全与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主庙名字相同。绰普寺是公元十三世纪绰普译师强白所创建,该寺的名字也是创建者的人名而得来,绰普译师强白的藏文写法是ཁྲོ་ཕུ་ལོ་ཙྰ་བ་བྱམས་དཔལ།因此,该寺的其正确写法是“ཁྲོ་ཕུ་དགོན་”。(3)坐落在西藏亚东县堆纳乡境内的多庆措(རྡོ་ཆེན་མཚོ་)其名字是由于该湖泊位于堆纳乡多庆一带而得名,汉文“多庆措”仅仅是藏文的音译词语,并无其他意思,但近年来大力开发西藏旅游事业,当地为吸引游客,把沿用已久的汉文湖名改为“多情措”并立有石碑、建设旅游观光点,误导游客正确了解西藏文化,这种相关部门的不负责任行为,既是对藏文化的正确认识带来极大的影响,也是因崇尚藏文化而旅行到西藏的游客来讲,也是极大的不尊重。(4)坐落在西藏阿里日土县多玛乡乌江村境内的“措木昂拉”现取名为“班公湖”,事实上汉文的“班公湖”和藏文的མཚོ་མོ་ངང་ལྷ།音与译俩方面没有任何关联,也不是约定俗成的地方名字。据当地老人介绍在日土县日土村热角境内有一座小湖泊,叫སྤང་སྒུར་མཚོ།(邦贡措),“措木昂拉”与“邦贡措”自古是两座湖泊,但如今当地把“措木昂拉”的名汉文名字写有“班公湖”并在湖边立石碑名字,这个离奇古怪的命名,毁掉了两个湖泊的真实历史。
(二)汉藏地名词典中的错写误译现象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在翻译前辈学的辛勤努力下,藏区翻译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出版了《汉藏大辞典》为主的很多翻译工具书,这些书籍为后来的翻译工作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随着翻译行业的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不同版本的藏区地名汉藏词典陆续问世,但由于种种因素,本因一地一名的地名词典,在不同的编审及不同的出版社出现了完全不一样的写法,这使广大翻译界人员参考使用翻译工具书带来很大的困难,这种不统一的地名词典的推广不仅对翻译界没起到作用,而且对历史地名文化遭受极大破坏。(1)仁布县仁布乡རི་ལུང་སྦུག而言,在中国藏学中心出版的《西藏地名》中写有“日龙普--རི་ལུང་སྦུག”[②],在民族出版社出版的《西藏自治区行政村名及寺院山川名汉藏对照》中写有“日朗布--རི་གླང་སྦུག”[③],在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汉藏对照新词术语》中写有“日龙布--རི་ལུང་སྦུག”[④];(2)西藏仁布县“江嘎”达村,在《汉藏对照新词术语》中写有“江嘎--རྒྱང་མཁར།”[⑤],在在中国藏学中心出版的《西藏地名》中写有“江嘎--རྒྱལ་མཁར། ”[⑥],在《西藏自治区行政村名及寺院山川名汉藏对照》中写有“杰嘎--རྒྱལ་མགར།”[⑦]。(3)西藏山南市隆子县“杂日”乡,其中的杂日是该地区一座著名圣山及山脚下地区的名字,十二世纪末,藏传佛教噶举派藏巴甲热也协多吉始说此山为佛教密宗胜乐金刚圣地。该山名的正确写法在《汉藏大辞典》、《新编正字》、《学生藏文词典》上都写有“ཙ་རི་”,根据当地人的介绍这个写法是自古传下来,并在长期的生活中一直惯用,因此杂日乡的正确写法应该是“ཙ་རི་ཤང་”但以上三个词典中都写有“རྩ་རི་ཤང་”。类似这种,不同汉藏对照词典中地名不统一的现象极为严重,但目前西藏的汉藏互译人广泛使用这些不一样的版本、不一样的写法,出现了一地多名,使人无法正确了解该地真实文化。
(三)地图中的汉藏地名错写误译现象
地图作为再现客观区域的形象符号模型,是信息传输工具之一。编图者须充分掌握原始信息,研究制图对象,结合用图要求,合理使用地图语言,将信息准确地传递给用图者。
藏民祖先在这片广阔富饶的青藏高原创造了十分辉煌的人类文明,西藏独特的人文风情,吸引着世界各地游客。一到旅游旺季地图的销量大、使用量广,西藏地图不仅在各大书店销售,而且在拉萨老城区为主要地段的旅游商行及户外旅游景区附近均有销售,但地图中所描绘的地名出现了不一样的用字,给地图使用者带来极大不便,甚至同一个地图上的同一个地名出现不一样的写法。如:仁布县切娃乡རྒྱལ་གཞོང་།在成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西藏自治区地图册》中写有“杰雄”[⑧],在星球地图出版社(国家一级出版社)出版的《西藏自治区地图集》中写有“借雄”[⑨];另外,在成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西藏自治区地图册》中把仁布县ཁུ་ལུང་མདའ།和ཁུ་ལུང་ཕུ།的汉文用字不一,写有“库龙达、苦龙普”[⑩],地图使用者误认为两个完全不一样的地方,实际上就是库龙一带的上部与下部;还有在星球地图出版社(国家一级出版社)出版的《西藏自治区地图集》中把仁布县姆乡的སྨོན་སྟོད།一词在地图上出现了两次,事实就是一个地方,但汉文的名字写了两个完全不一样的字样“姆堆和木堆”[11],这样使很多人自然误认为是两个不同地方。
以上行政村名、寺庙路标、旅游景点案例中既有藏汉错译,也有汉藏错译。这里特别说明的是藏区地名从汉文翻译成藏文问题,从历史的纵向来看,“汉藏地名误译”现象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在我国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随着各民族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相互交往与交融,普通话和汉字作为我国的官方语言和文字,很多藏区的地名已经在汉文中形成了较为固定的地名术语,当翻译人员遇到各个领域的翻译材料时,牵扯到很多藏区地名汉藏翻译,实际上藏区地名从汉文翻译到藏文,这本来是一个循环性的翻译工作。一个地名其最初就是藏文,译者无需针对汉文编译新的名字。但由于新生代翻译人员没有较强的翻译理论素养和其它领域的知识,出现大量的“汉藏地名错译”现象。导致了不仅翻译错误,而且对区域文化,乃至藏文化带来极大的影响。藏区地名的汉藏翻译,这个译出和译回出现的问题,在翻译界司空见惯,已不再是个稀奇的话题。但从一般有点藏文常识的人看来,始终觉得所犯错误低级可笑,且不容忽视。这样的误译现象事实上也普遍存在。
众所周知,地名翻译音译为主要方法,必须按照“约定俗成”原则,这是国际地名翻译惯例。关于这个理论体系方面,汉藏互译中也形成了较多的理论书籍。在《汉藏互译教程》中指明历史地名的译法和历史人名的译法一样,也应以“约定俗成”为主要原则,尽量少用新的音译。[12]在《汉藏语法比较与翻译》中也强调地名翻译要做到“约定俗成”,有的词语的拼写习用已久,固定成型的,不再改动或新造。[13]另外在《翻译理论新探》中写到“མི་མིང་ས་དང་དོན་མང་མིང་། སོར་འཇོག་སྒྲ་དང་འདྲེས་མར་སྒྱུར། མི་མིང་མེས་པོའི་བྱེད་པོར་བསྟུན། ས་མིང་སྔ་མའི་སྲོལ་ལྟར་བསྒྱུར།”[14]其意思是地名翻译要在音译的基础上遵循约定俗成的原则。事实上约定俗成的原则就是充分尊重祖先用智慧取下的名字,不能随意更改用字,要充分尊重自古以来流传下来的正确写法。地名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文化组成部分。我们没有认真分析研究该地名最初的来源,随便音译或者用其他文字的现象,毁掉了正确的历史文化、切断了一项重要的藏族文明发展研究线索。地名不因某种的需求而变更名字及用字,这是对人类文明的尊重、是对我国灿烂文化的尊重,是对祖先的尊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