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海南藏绣产业发展探讨

作者:杨录秀 来源:青海湖网 时间:2012-12-14 10:36:00 点击数:

  近年来,海南州藏绣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在推动地区经济、解决农牧区剩余劳动力就业增收、维护社会稳定、繁荣城乡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这些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因此,本文就藏绣文化及发展的前景,并针对目前我州藏绣文化发展的现状,在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的基础上,为积极培育推动海南藏绣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一些不成熟的对策建议,仅供上级领导参考。
  一、藏绣文化艺术及发展前景
  (一)、藏绣文化艺术。藏绣,是藏传佛教艺术中的一种艺术品种,源于公元9世纪,是继唐卡绘画之后的顶盛传统艺术,藏传佛教三大艺术: 即唐卡、藏绣、堆绣三种,唐卡与堆绣已列入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海南州贵南藏绣于2010年也己列入青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藏绣在当代藏传佛教艺术传承中,已是很少见到的一种佛教艺术品了,藏绣艺术是与苏绣、湘绣齐名的一个刺绣艺术,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的刺绣派系之一,是藏族文化艺术百花园中一朵璀璨夺目的奇葩,是藏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藏绣凝聚着藏族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承载着青藏高原厚重的农耕文明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做为一种民族民间工艺,藏绣表现手法灵活,艺术形式多样;具有色彩和谐艳丽、线条明快流畅、针法独特活泼、绣工精致细腻的风格,给人以质朴、真实之感,艺术效果非同一般;每一幅藏绣作品都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根据藏文有关文献记载,早期的藏绣主要采用绒线、毛线为主要原料在氆氇、皮革上绣制的。文成公主进藏后西藏历史上开始出现运用丝线布匹的藏绣在苯教法师的祭祀服装及祭祀旗帜、赞普王妃的服装制作中频频出现的记载不难看出,藏绣技艺在藏汉民族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日趋成熟。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藏绣不断吸收中原文化、中西亚文化及藏传佛教文化中各种艺术手法,借鉴各种优秀刺绣流派的先进针法和先进工艺,逐步演变成一种具有浓郁地方民族特色的青藏高原文化现象。传统藏绣作品主要靠制作藏绣唐卡及各种藏传佛教寺院经幡挂帘等宗教用品和制作藏族妇女辫套、服饰、鞋帽等民族服装服饰用品两大类传承至今。
  藏绣根据它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艺术表现手法、地区差异等情况可分为嘉绒藏绣、卫藏藏绣、阿里藏绣、安多藏绣等藏绣派系。其中安多藏绣又分为 “海南藏绣”和 “华热藏绣”两种。“海南藏绣”则主要流传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茫巴夏松地区(贵南地区)和郭梅部落地区(共和盆地)等为主的农业区。该地区先民均来自青海东部的化隆、循化、尖扎、热贡等地的噶玛咯部落后裔,传统藏绣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藏绣文化基础,素有妇女擅长针绣的传统习惯而被称为“藏绣之乡”,“海南藏绣”的优秀代表、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南藏绣”分布在这一地区,境内的沙沟乡、茫曲镇、过马营镇、茫拉乡是藏绣生产的主要分布区。“海南藏绣”在色线的运用上主要讲究色彩艳丽。绣女们在用色上无拘无束,十分大胆,用彩线尽情地抒发自己火辣辣的情感。在设色上多用原色而很少用过渡色,因而海南藏绣作品显得色相明快,彩度纯厚,对比鲜明,色彩强烈。许多绣品在黑底布料上直接用大红大绿色线绣成,出现高反差、强对比的效果。大部分藏绣采用细韧、明亮而又富弹性的绣线,因而绣品艳丽而有光泽。
  传统海南藏绣所反映的内容以各种花卉和佛像唐卡为主。因而人们对传统藏绣又称为“梅朵”既绣花的意思。从花卉图案纹样上看,以八瓣格桑花、赛乾花、雪莲花等青藏高原特有的小瓣花卉和牡丹花、荷花等祖国内地及印度等地传来的大瓣花卉为主。同时将吉祥八宝图、和谐四瑞图、六长寿图、婆罗门牵象图、蒙古勇士伏虎图等传统图案在藏绣作品中广泛应用。雍仲图、巴扎图、怀毕图等藏族传统吉祥图案用于各种藏绣作品的点缀装饰。佛像唐卡以释迦牟尼佛、佛本生记、四臂观音菩萨、文殊菩萨、白度母、绿度母、白伞王母、大威德金刚、时轮金刚、八财神等为主。也有为衬托唐卡而设计的山水风景、各种动物、寺庙建筑等内容。现代海南藏绣还根据市场需求设计的各种题材藏绣更加包罗万象,无所不包,藏獒、藏羚羊、牦牛等青藏高原特有动物和各种现代人物、建筑、风景等题材的作品成为现代海南藏绣所反映的主要内容 。海南藏族刺绣还有一个鲜明的特色就是藏绣装饰性极强,许多图案巧妙地组合成互相缠绕、互相纽套的和谐布局,反映出团结友爱、互不分离的民族性格,成为青海旅游商品市场最具特色的产品。
  (二)、藏绣文化发展前景。多年来,海南州藏绣工艺一直处于一种自然传承的状态,藏绣题材和内容也仅限于宗教用品和民族服饰上,藏绣的传承只是依凭对宗教的虔诚和对传统服饰的需要而已。近年来,为继承民族优秀传统工艺,保护发展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州县政府和文化部门注重生产性保护,通过成立实体等形式,加大了对藏绣的开发利用,使其逐步走上了可持续保护传承的路子,已成为在青海海南州仅有的独特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进入新时期,随着城乡广大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趋于返朴归真,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更加高涨。因此,海南州民族民间藏绣手工艺品开始走向市场逐渐火爆起来。从我州藏绣文化近年来的发展充分证明了藏绣手工艺品正在世界范围内走俏,显示出巨大的开发潜力,这就给我州专门经营藏绣的海南州布绣嘎玛公司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更为广大贫困农牧民群众实现就业、增加收入铺就了一条脱贫致富之路。目前,就我州藏绣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正在兴起的市场需求而言,仍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其发展的空间和前景十分广阔,应当积极培育和大力促进其发展。
  二、海南州藏绣文化发展现状
  “十一五” 以来,海南州贵南县不断加快生态畜牧业和城镇化建设步伐,通过农牧民进城定居,耕地、草场流转,牲畜作价入股,建立经济合作组织等形式,大力解决人力草畜矛盾问题,使一大批农牧区妇女从繁重的农牧业生产中解放出来。为增加这部分群众收入,贵南县委、县政府依托丰富的藏绣资源,大力发展藏绣产业,把藏绣与歌舞经济一并作为文化产业,确定了外向型以歌舞经济,内向型以藏绣经济为主的内外结合的“两条腿走路”发展模式,切实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组建藏绣协会、藏绣研发中心等中介机构,着力汇集全县藏绣艺人集中研发产品。同时,在政策引导、整合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为藏绣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在实际运行中由于没有一个正规的生产厂家来规范组织生产开展经营,藏绣生产仍处在小打小闹和无序竞争之中,既形不成生产规模又不能真正起到挖掘、培育、开发、保护、传承这一优势资源的作用,更不能在传统工艺上有大的创新性突破和形成大的产业链条。2008年9月,海南州布绣嘎玛民族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的成立和运行,从此使我州的藏绣生产开始进入了一个良好的发展轨道。
  (一)、基本情况和取得的主要成绩
  1、基本情况:
  海南州布绣嘎玛民族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8年 9月,是在原贵南县藏绣研究开发中心的基础上成立的,贵南县东格尔藏绣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为布绣嘎玛公司全资子公司。近年来,公司在各级党政领导的亲切关注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拓创新,奋力拼搏,带领广大员工经过几年不懈的努力,使企业得到了快速健康发展,目前己成为全国最大的一家藏绣研究开发与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内销兼出口型企业,也是青海省唯一一家文化产品出口企业。公司注册资金150万元,拥有“布绣嘎玛” 和“贵南藏绣”两个品牌,“布绣嘎玛”商标已获得青海省著名商标,公司被认定为青海省科技型企业。
[FS:PAGE]
  2、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是制定了良好的工作目标。公司旨在弘扬以藏绣为主的藏民族传统文化,通过挖掘开发藏绣文化艺术,力求藏族传统文化与商业的结合,并将藏族文化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是公司追求的最终目标。多年来,公司立足海南藏区丰富的民族民间藏绣文化遗产资源,本着“保护第一,合理开发”的原则,对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南藏绣”为代表的海南地方优秀民族传统文化进行生产性保护及开发,走出了一条符合海南实际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产业路子。文化产业在促进当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解决农牧区妇女劳动力就业、振兴地方经济、构建和谐海南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呈现出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开始走向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的发展之路。
  二是建立了一定的生产基地。公司经过几年的努力,在贵南、贵德、共和县三县建有5个藏绣生产基地、12个基层藏绣生产加工点。到目前,生产加工点已分布海南州16个村镇。在公司藏绣生产经营的示范带动下,藏绣加工点日益增多,就业覆盖面遍及全州5县近40个村,参与藏绣的农牧民人数超过了2000多人。公司的发展每年为藏绣人员创收400多万元,是海南州解决就业人数最多的一家民营文化企业。由此可见,藏绣已成为海南农牧民贫困群众增加经济收入的一个重要产业。
  三是优化了企业的生产模式。根据当地实际和藏绣生产的特点,主要采用两种生产模式:一种是以“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实行计件工资制。公司按照年度生产计划,结合群众刺绣的生产能力,对所要生产的系列产品图样实行“三统一”,即统一设计、统一配线、统一送货。经公司培训合格的藏绣农牧民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图案并与公司签订合同后在自家按要求制作。公司派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农牧户有重点的给予技术指导、设备维修、质量检查等工作提供全程服务,实现了把车间设在村级、加工点建在农牧户家里的目标。实行计件工资制的农牧民达300多人;另一种是“基地十农户”的生产模式,实行计时工资制。各生产基地建有培训室、精品车间、超大幅作品制作车间等,公司将农牧户家中的闲余人员按地域条件统一安排在各个生产基地进行生产加工。公司按刺绣人员的技能和熟练程度合理分工,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做到了按技能、按承担工种的大小取酬,从而调动了大家的刺绣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行计时工资的人员达到了170多人。以上进入两种生产模式的人员达到了470多人。生产模式的成功运行,彻底改变了当初藏绣生产极为分散又不好组织管理的种种弊病。农牧民群众除参与生产外没有任何风险,不承担任何费用。生产模式的进一步优化,既为从事藏绣的农牧民妇女参与农牧业生产受不到影响提供了方便,又为闲余的农牧民妇女提供了专门从亊藏绣生产的条件。就业岗位的稳定和群众收入的增加,公司在广大群众中得到了赞扬和一致好评。
  四是加大了员工的培训力度。在省州县扶贫开发局的大力支持下,公司在短短的三年中先后开展培训班累计达13期39个多月,投入培训资金达80多万元,为参加培训的农牧民和部分城镇下岗、无业妇女发放生活、交通补助9万多元。共培训农牧民藏绣人员达650多人次。其中贫困农牧民占到总数的近65%,贫困人员就业率达到了95%以上。通过大量和持续培训,重点完成了藏绣工人就业前的培训。现已拥有了一支具有一定专业技术能力的藏绣和民族工艺品制作队伍,形成了以分散完成产品刺绣的初步工序到集中统一完成产品装裱的最终工序。有力保障了藏绣人员稳定的经济收入和公司的生产经营。
  五是开展了产业化扶贫带动。強化措施、因地制宜、点面结合对产业化扶贫开发起到了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为吸纳更多的农牧民参与到藏绣产业,公司不拘一格,除了运行好上述两种模式外,还采取“村企共建”和“整村推进”的方式开展产业化扶贫。2009年以来,公司与贵南县沙沟乡关塘村建立了“村企共建”关系。公司与村委会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下,现在该村118户村民几乎全部参与藏绣生产制作,绝大多数家庭只耕种少量农田和经营少量牛羊外,主要经济来源全靠藏绣工资收入;贵南县沙沟乡德茫村和贵德县尕让乡席及滩村民也有藏绣工艺生产的特长。为了满足这些村民的要求,公司及时拨出30万元流动资金,添置配备了足够的丝线、软缎、剪刀等材料,及时发放到有要求的家庭,满足了村民的实际需求。其中近一半的妇女由于常年参与藏绣生产,技能掌握的十分熟练,且绣制时间有保障,使她们的工资收入远远高于其他基地的藏绣工人,最低月薪也在2000元以上,最高可达3750元,在贵南县享有较高的评价;鉴于藏绣产业蓬勤发展的势头,贵南县委、县政府将位于加土乎村13.8亩的藏绣产业园出让给公司,要求公司投资225万元,建设一座功能齐全的藏绣生产基地,并解决该村所有适龄妇女的就业工作。目前已完成投资70万元。随着该项目的建成运行,加土乎村的170余人适龄藏绣女工将会全部实现就业。
  六是设立了省内外经销网点。本着立足国内市场,瞄准开拓国际市场的目标,先后在西宁、贵南、贵德、共和设立了直销点。在北京、上海、深圳、甘肃、五台山、拉萨等地设立了经销部。通过建立公司网站、电台、报刊、户外广告、宣传册、公交车体等媒体,大张旗鼔的广泛宣传和利用各种联络关系同境外商业人士进行积极的文化交流,为藏绣产品走出国门奠定了基础。藏绣作品自投放市场以来,深受国内外游客和藏绣爱好者的青睐,制作的《和谐四瑞图》、《安多服饰》等作品已远销到美国、英国、法国、日本、贝宁、肯尼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青海省塔尔寺和甘肃拉卜楞寺各大寺院均收藏有产自贵南的珍贵藏绣唐卡。2011年7月,公司生产的藏绣产品共33件在西宁海关报关并成功出口到美国,创汇23962美元,折合人民币为155490元。2012年已出口产品7.4万美元,这是青海省有史以来第一次出口的民族传统手工艺产品,填补了中国藏绣产品出口为零的空白,为青海海南贏得了荣誉。
  七是建设了布绣嘎玛艺博园。为做大做強藏绣产业,投资950万元在贵德县文化生态园区建设布绣嘎玛藏绣艺博园,该项目主体工程已全部封顶。于2013年建成后将打造更为上乘的旅游藏绣精品,安排更多的农收民群众和城镇失业及富余人员就业,不断满足市场需求和海南旅游事业的发展要求,进一歩发挥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八是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由于经济和社会效益成绩突出,2009年2月被省文化厅评为青海省文化产业示范园、2010年公司被省扶贫开发局评为省级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2011年1月作为全省20家扶贫开发“村企共建”优秀企业受到省扶贫开发局表彰、2011年10月被海南州政府认定为海南州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11年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授予全国扶贫开发先进集体、被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评为2012年度青海省文化产业发展先进单位、2012年“布绣嘎玛”商标被评为青海省著名商标、“贵南藏绣” 商标已被省文化厅评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青海省教育厅列入中等专业技术学校课程、被省旅游局评定为最具青海旅游产品、2012年被省科技厅认定为青海省科技型企业。2012年3月卓玛杰同志被海南州政府授予全州扶贫开发先进个人。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藏绣产业的发展,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有:
  1、传统艺人数量減少。过去由于长时间对当地民间艺术资源的忽视,艺人数量不断减少,加之现代市场经济的冲击,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学习和传承藏绣文化,手工藏绣制作群体不断萎缩,虽然布绣嘎玛公司成立后开展了一定力度的培训,抢救性的挖掘、开发与传承,但真正形成每个妇女群众自觉参与到藏绣行业尚待付出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
  2、生产规模有待提高。由于藏绣是纯手工制作,绣制一幅较大作品需要3个月左右的时间,一般作品也需要10天左右的时间,而且必须是天天要绣,因而形成工期长、产量少。尤其是牧区一到虫草采挖季节和农区春播秋收季节,也刚好是青海的黄金旅游季节,多数刺绣人员把主要的精力投放到了农牧业生产上,虽然时间不是太长,但直接影响了藏绣生产规模的提高和市场的需求,发展空间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3、产品研发较为滞后。长期以来,特别注重了传统绣品的制作和传承,而进一步的挖掘传统优秀作品做的较欠缺,收效甚微;由于企业缺乏高水平的研发专业人才,不但在原传统藏绣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不够,而且积极研发能够主动占领市场的新产品少的可怜。这既是优化产品的一个制约因素,也是导致企业长足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4、市场运作尚不完善。目前,公司在省內的西宁及州县建立了一些销售窗口,基本满足发展现状。但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设立的窗口只是一些小门店而已,真正进入有一定名气及上规模商场的几乎没有,这就给产品的特色宣传、特有的质量、档次、品牌效应都带来了局限性,既降低了特色产品的应有身价,又影响了销售收入的持续增长。藏绣产品在省外的市场运作基本处于初级运作阶段。
  5、建设资金严重匮乏。随着公司的发展,企业产生的经济效益积累及政府对小微企业的资金支持等全部投入到了生产基地的建设、基地的改扩建以及设备的更新、人员的培训、品牌的建设等诸多方面。尤其是贵德县布绣嘎玛艺博园的建设,总投资不少于约1000万元以上。这就给捉襟见肘、正在成长中的小微企业无疑是雪上加霜。因此,由于资金的严重匮乏,使得企业无力抽出资金办理应该办而不能办的更多事情。如以上前4条提到的对艺人培训、生产规模、产品研发、市场运作等方面只能维持现状,而难于有较大的突破,严重束缚了企业发展的手脚。
  6、藏绣生产多家经营。据初歩调查,近几年中我州除了“布绣嘎玛” 和“贵南藏绣” 两个品牌外,还有正在发展中的海南州五彩藏绣艺术有限公司和兴海藏绣等。这些小企业由于经营模式、资金短缺等各方面的主客观原因,发展前景渺茫。另外,在同一地域,经营同一民族文化,无序竞争的苗头已开始显现。长期下去,各自为政,缺乏交流,互为排斥,既形不成规模优势,也不利于将传统文化有效起到保护、开发及传承作用。因此,整合资源,以品牌为依托,集约生产、规模发展是保护弘扬优秀文化传承的最有效途径。
[FS:PAGE]
  三、今后的工作思路、奋斗目标及对策措施
  (一)、工作思路
  海南州藏绣文化发展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国內外市场为导向,以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为依托,以“保护第一、合理开发、积极传承、发扬广大”为原则,以广大农牧民群众实现就业、增加收入、脱贫致富和企业健康发展共同取得“双赢”为目标,整合资源,优化管理,开拓创新,加快发展;通过一系列工作措施,把藏绣产品打造成地方拳头产品,把布绣嘎玛品牌打造成中国驰名商标,为振兴海南经济和构建和谐海南做出应有贡献。
  (二)、奋斗目标
  到“十三五” 末,即到2020年末,利用8年的时间,全州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藏绣产业园5个,在现有贵南县、贵德县产业园的基础上新建共和县、兴海县、同德县产业园;全州建成基层藏绣生产基地30个,其中贵南县10个,贵德县8个,共和、兴海、同德县3县各4个;全州每年年产藏绣、唐卡等工艺品规模达到5万件以上,年按85%的销量计算,平均每件售价按1500元计算,年可实现销售收入约6400万元,实现利润1280万元,实现税金119.18万元;带动农牧民2000多户,户均年增加收入4.3万元。通过8年左右时间的艰苦创业,力争做大做強海南藏绣产业,辐射带动全州乃至周边藏区的广大农牧民妇女积极参与到藏绣产业中来,为实现共同富裕而努力奋斗。
  (三)、对策措施
  根据以上工作思路及奋斗目标,拟采取的主要对策措施是:
  1、加强艺人队伍建设,为藏绣产业发展提供人力支撑。坚持“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培养和管理并举”的原则,不断加大藏绣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一要不断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扎实开展藏绣民间艺人的普查、认定、建档等工作,建立数据库。出台相关政策加大扶持力度,提高民间艺人的申报积极性,对从事或愿意从事藏绣事业的人员进行多渠道培训,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积极传承老一辈艺人藏绣技艺,将传承指标量化,建立考核制度,力争达到在每30个藏绣人员中就有1个具备民间艺人的目标,对民间藏绣艺术保护传承做出突出贡献的民间艺人进行表彰。二要积极整合培训资金,将农牧系统、扶贫、就业、工会、妇联、残联等部门的培训资金尽最大可能向藏绣培训倾斜,加大对藏绣人员的培训力度,改变以往培训资金多头使用,造成培训效果不明显、不协调的状况。三要将藏绣培训纳入当地政府扶贫工作盘子,统筹安排部署,并形成一种制度长期坚持。四要根据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的相关文件,应积极筹建藏绣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由于藏绣发展至今仍没有形成统一的藏绣标准,藏绣职业技能未列入青海省技能范围和鉴定中心。该校成立后,一方面为藏绣人员提供了稳定规范的学习基地,使藏绣人员经过几年不间断的学习,由初级技能逐步上升为中高级水平。二方面学校就有实力组织专业人才编写藏绣标准和藏绣教程,藏绣标准通过实际应用和纳入省级职业技能范围后,将藏绣工艺推向更高级的技术领域。通过这样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既保证了藏绣传统艺人的持久延续,也保障了藏绣队伍的发展壮大。
  2、努力提高生产规模,为规模化经营奠定坚实的基础。作为藏绣手工艺品其提高生产规模的前提就是拥有一支稳定的刺绣员工队伍作保障,而稳定的刺绣员工又必须由公司经营的产品市场作保证。所以,公司必须采取加強培训、強化营销、提高质量、技术改造等措施多管齐下,保证并稳定刺绣人员的就业岗位, 这样才能使生产量月月有提高、年年有进步,实现以规模推动产业效益,以产业效益惠及更多的群众受益、企业盈利。因此,在不断改善刺绣条件的同时,还要制定出台相关的鼓励政策,对完成或超过计划产量好、刺绣质量好、热爱刺绣的人员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以调动和带动更多的刺绣人员参与刺绣、创造收入,达到规模化生产的目标。
  3、积极改进藏绣工艺,为研发适销对路的新成品铺平道路。公司新产品的研发工作一直处于薄弱环节,跟不上发展需求,为彻底改变这一被动状况,必须要加大气力迎难而上。首先,要在原贵南藏绣研发中心的基础上,利用科技型企业的优势,尽快成立相应的产品研发领导小组,抽出专人负责此项工作。研发工作要做到有办公地点、有技术骨干、有配套设备、有资金保障、有开发规划;其次,要积极吸收和借鉴苏绣、热贡艺术等国内刺绣技艺,在突出地方民族传统藏绣特色的同时,因势利导更加注重传统生产工艺的大胆创新,做到古今结合、扬长避短,使藏绣内容更加丰富新颖,更加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第三就是要对研发的产品做到研发一批,储存一批,上市一批,通过市场反馈,及时改进完善。同时,从一开始就注重研发产品的质量,从设计品位、档次以及产品包装等都有显著的提高,逐步打造成为全省文化产业产品中的一个新亮点。政府要对产品研发成绩突出的研发人员也要给予精神及物质方面的重奖,鼓励其不断研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FS:PAGE]
  4、加快市场培育力度,为藏绣工艺品进入大商场做好准备。藏绣工艺品的市场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产品的知名度基本停留在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层面,尤其是在省外民间中了解藏绣工艺品的还为数不多。目前,公司除了本州县的藏绣直销部外,其在内地设立的经销网点仅只是小商店而已,与手工艺品的品位大相径庭,很不匹配,既吸引不起人们的注意,更不能认识和了解藏绣文化,成为打开内地市场的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所以说,建设培育藏绣文化产品市场迫在眉睫,既要加快建设、循序渐进,又不可急于求成,盲目发展。因此,一要加大宣传。除了积极参加省內外各种形式的经贸洽谈会、展销会、艺人表演会外,可在重要公路旁、城市繁华地段、车体、宣传画册、网络以至于在中央电视台等省内外媒体适当作一些精辟精彩的广告宣传,使藏绣产品逐步深入人心,为打开销路奠定基础;二要先在大城市、名胜古迹较多的城市和少数民族高度集中的城市开展市场调研,密切接触品牌大商场负责人,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建立营销关系,设立销售柜台,逐步打开市场并有计划的渗透到其它大中城市设立经销网点;三要充分利用藏绣工艺品在美国首次出口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毎年的出口量。同时,在己调研看好的纽约和洛杉矶城市设立具有一定档次的藏绣工艺品专卖店,常年营销,逐步扩大设点范围。力争在5年时间内,在美国、法国、贝宁、香港、澳门等国和地区建立至少1个以上具有档次的专卖店。对设立的各专卖店要配备具有较高素质的营销人员,做到设立一家,成功营运一家,为面向和做好更大的国际市场打好基础;四要及早抓好营销人员队伍建设,没有一支高素质的营销人员队伍,就很难打开或进入国内外市场。因此,营销人员队伍建设刻不容缓,必须抓紧抓实;五要继续采取由州旅游局组织邀请省内众多家旅行社与公司藏绣文化艺术宫签订旅游市场推介促销协议书的方式,使藏绣文化艺术品跻身夏都青海西宁旅游消费市场,搭建一个供国内外游客鉴赏和采购的良好平台。
  5、积极拓宽融资渠道,为藏绣产业做大做強提供资金支持。如上所述,藏绣文化企业不论是人才培训、产业规模、产品研发、市场建设还是技改项目等都离不开大量的资金作后盾,而企业的经营积累对正在滚动发展的企业而言只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目前,我州藏绣产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一要积极争取各金融部门的大力支持,以资产抵押和产权质押获取银行贷款;二要以适量额度入股的方式获取担保公司1:5的贷款额度;三要以科技型企业的优势申请科技专项资金的支持;四要依靠政府各有关部门以奖励性资金、财政扶持资金、专项资金等各种扶持形式不断加大对藏绣文化产业的资金投入力度;五要将藏绣文化发展列入州县乡3级政府重点扶持的产业,从规划、资金、人才、土地、稅收等各个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和支持力度,不断充实和增強藏绣产业发展后劲。通过以上资金等措施支持,做大做強藏绣产业,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6、下大气力整合资源,把藏绣文化打造成海南的拳头产品。我州经营藏绣文化手工艺品的企业也好、个体经营户也好,其数量或多或少由于经营的方式、目标、理念上的差异及长期的粗放经营都会导致藏绣手工艺品的无序竞争,弊多利少。因此,一要积极整合现有藏绣资源。对已注册或正在办理注册、虽未注册但也形成了一定经营能力的小微藏绣企业,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与企业间的了解沟通,在平等协商、认识一致、自觉自愿的前提下,采取强強联合、入股、合并、挂靠等方式从分散的粗放经营模式转化为紧密的集约经营模式,统一在品牌企业的旗下开展经营;对各乡镇所有经营藏绣的个体户也通过动员和引导,使他们主动加入到品牌企业,成为品牌企业旗下的一个藏绣生产点。对以上两种方式进入到品牌龙头企业后,实行统一人财物管理、统一生产计划、统一商标标识、统一装裱销售、统一利益分配,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同担的一个整体团队公司。同时,对以上两种方式进入到品牌龙头企业的企业或个体户的实有财产,可通过审计或评估的方法将资产作为股份也可作为工资在一个年度内逐月核发清楚;对进入的人员均安排到现有的职位,能力強的可安排到公司的重要岗位。通过资源的有效整合,在充分做好藏绣文化的保护、创新、传承的基础上,真正把藏绣文化打造成海南的文化拳头产品。
  7、不断强化品牌意识,把布绣嘎玛商标打造成中国驰名商标。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深入,市场竞争的愈加激烈,增强品牌意识,实施商标战略,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凸显它的重要作用。积极争创著名商标,不但是企业经营者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更是企业经营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因此,一要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品牌意识,就是要使产品的质量,市场占有率、市场覆盖率,企业文化、企业形象、企业信誉等方面都有全方位的提升。要牢固确立争创品牌的过程就是提升的过程,更是击败其他对手,在同行业中脱颖而出的过程。所以,要在现有公司品牌建设领导小组的基础上,充实人才,加强协调,全力抓好品牌培育的日常工作,并把品牌建设作为推动发展壮大企业的重要举措常抓不懈;二要充分发挥一切媒体作用,极力营造宣传声势,使越来越多的消费群认识布绣嘎玛藏绣文化和藏绣工艺品;三要着力提高产品质量,为市场提供质优价廉的新、优、名、特产品;四要加大力度培育不断完善市场,为产品在国內外市场提高占有率和覆盖率铺平道路;五要注重企业形象,通过企业文化建设等活动,依法经营,照章纳稅,把企业的发展与当地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紧密联系起来,做大做強产业,一如继往做好扶贫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贡献;六要制定品牌建设实施方案,从基础工作抓起,加大品牌建设投入力度,以全方位的工作提升,着力把布绣嘎玛商标打造成中国弛名商标。
  8、积极引导支持促进,为藏绣产业大繁荣营造良好发展氛围。海南州历史上就属于移民地区,文化积淀较为稀少,但我州的藏绣文化,不仅在州内,就在全国藏区而言,可称得上独树一帜、自成一家,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发展潜力。实践证明,藏绣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党和政府及各有关部门的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因此,一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青海省关于进一歩支持小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把藏绣文化产业作为发展我州地区特色产业、拓宽就业渠道、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一项重要举措,坚持从政策上引导、资金上支持、发展环境上优化。在州县乡由相关部门联合成立组织机构,指定专人抓此项工作,通过上下联动措施,积极营造全州抓好藏绣产业发展的氛围,促进藏绣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着力打造以藏绣为主的民族艺术之乡;二要把藏绣文化产业发展纳入当地经济发展目标,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检查、统一考核,把农牧民群众在藏绣产业上取得的收入、企业的出口创汇、安置的就业岗位等作为考核的主要目标任务;三要利用干部下乡宣讲中央一号文件等政策措施时作为一项惠农措施引导农牧区妇女,特别是贫困家庭和有刺绣能力的残疾人积极参与藏绣工艺,利用一切闲余时间进行刺绣创收。布绣嘎玛公司可无偿提供一切刺绣设备,并将刺绣人员登记造册,分期分批开展技能培训,使群众尽快尽早在自家门口实现就业。同时,通过努力,使每个刺绣妇女都成为藏绣手工艺品的刺绣能手、藏绣文化的挖掘者和传承人;四要尽快成立海南州工艺美术协会。该协会成立运行后,能充分发挥政府和企业之间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在促进自治州工艺美术行业的发展,繁荣工艺美术事业以及发展工艺美术行业的公益事业,推荐行业企业和名牌、优质产品,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维护会员单位的合法权益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成立协会十分必要,意义重大。五要加大投入,加快各县产业园和30个生产基地的建设,把藏绣文化产业发展推向一个新高潮,为全州的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添砖加瓦。(青海湖网通讯员 杨录秀 报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