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藏绣产业发展探讨
藏绣作品“释迦牟尼”
近年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海南州委州政府坚持以农牧民增收、农牧区发展为目标,把藏绣文化作为农牧区特色产业加以开发和培育,从而使藏绣文化产业在解决农牧区剩余劳动力就业、增加农牧民收入、繁荣城乡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弘扬藏绣优秀文化,使我州藏绣文化产业能够持续、健康、规范、快速得到发展,从而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建设小康及构建和谐海南做出更大贡献,海南州布绣嘎玛民族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经广泛调研、充分沟通的基础上,结合州委、州政府有关领导的讲话精神,提出了加快海南州藏绣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一些不成熟的探讨意见,以便能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
一、我州藏绣文化发展背景
海南藏绣至今有1200多年的历史,在当代藏传佛教艺术传承中,已是很少见到的一种艺术品了。藏绣艺术是与苏绣、湘绣齐名的一个刺绣艺术,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的刺绣派系之一,是藏族文化艺术百花园中一朵璀璨夺目的奇葩,是藏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和时代变迁的过程中,海南藏绣不断吸收中原文化、中西亚文化及藏传佛教文化中各种艺术表现手法,借鉴各种优秀刺绣流派的先进针法和先进工艺,逐步演变成一种具有浓郁地方民族特色的艺术珍宝。海南藏绣具有表现手法灵活、艺术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突出、色彩和谐艳丽、线条明快流畅、针法独特活泼、绣工精致细腻的风格,艺术效果逼真,给人以质朴真实之感,每一幅藏绣作品都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海南藏绣主要流传在我州的贵南、共和、贵德、兴海、同德县5县。传统藏绣作品主要靠制作藏绣唐卡及各种藏传佛教寺院经幡挂帘等宗教用品和制作藏族妇女辫套、服饰、鞋帽等民族服装服饰用品两大类传承至今。现代海南藏绣还根据市场需求设计的各种题材藏绣更加包罗万象,无所不包,藏獒、藏羚羊、牦牛等青藏高原特有动物和各种现代人物、建筑、风景等题材的作品成为现代海南藏绣所反映的主要内容 。尤其是许多图案巧妙地组合成互相缠绕、互相纽套的和谐布局,反映出团结友爱、互不分离的民族性格,成为时代发展的新潮,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2010年“贵南藏绣”被列入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海南藏绣的优秀代表。2014年,海南州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中国藏绣艺术之乡”,贵南县被授予“中国藏绣生产基地”称号。
加快促进海南藏绣产业发展的主要理由:一是海南州历来主要居住人口是移民人口,而且移民历史不长,文化沉淀不足,从而能够形成文化产业的文化项目极少。就目前而言,藏绣是唯一能够实现有群众基础而且能带动农牧民妇女广泛参与的产业化项目。二是藏绣文化艺术从历史上看,过去中国的西藏及甘肃、四川、云南、青海各藏区均有少量藏绣艺术存在,随着时代变迁,加之重视开发不够和传承的缺失,到新中国成立初期这些地区的藏绣文化就很少有人知晓,己成为传说中的故事。而海南州境内的藏绣文化曾一段时期也濒临灭绝的境地,但还是有幸被传承下来,并成为农牧民家户中生产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它的珍贵就在于它己成为海南州独有的、不可多得的独门艺术。正如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庆善于2009年6月19日来我州调研在评价贵南藏绣文化产业发展时说:“把贵南藏绣作为一个品牌,作为一个地方文化名片打造出来,贵南县委县政府是非常有战略眼光的,藏绣是非常有特色的传统文化产品,是祖先留给我们的财富,它色彩艳丽,风格粗犷,很值得发扬广大”。因此,作为中国藏绣文化艺术之乡的海南州来说,应以这些耀眼的荣誉和评价作为新的起点和动力。只要我们紧紧抓住机遇,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就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成效。三是海南州布绣嘎玛民族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贵南县东格尔藏绣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海南州五彩藏绣、海南州和谐四瑞藏文化开发有限公司、兴海县安多藏绣产业公司以及贵德县圣宝唐卡艺术传播公司等企业的健康运营和贵德县布绣嘎玛艺博园、贵南东格尔藏绣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海南州五彩藏绣等产业园区的规模化建设,特别是能够在西宁、各县常年开店、连续几年藏绣出口创汇、又于今年7月成功出口香港地区总价值达11万元之多的海南州布绣嘎玛民族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确实起到了示范带动和引领作用。这些企业的规范运行,有力促进了全州藏绣文化事业的发展,湧现出众多经营藏绣文化的小企业和个体经营户,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和发展基础,使更多的农牧民和城镇剩余人员实现了就业。四是全州拥有上万人的藏绣艺人队伍,保障了正常的藏绣生产。特别是海南州安多藏绣职业学校的成立和运行,为今后培育大批藏绣艺人以及为藏绣规范化、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五是从国家层面看,党的十八大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产业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文化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因此,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就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努力推动其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这是一条必经之路和重要途径。从我州实际情况看,现在的藏绣发展与五年前的热贡艺术发展基本相一致。热贡艺术得到长足发展,主要得益于政府的全力支持和推动。如果我州也多措并举,积极鼓励、引导、支持、推动藏绣文化创造力和加大培育力度,藏绣文化产业必将成为我州的支柱性行业。这不仅是我州文化建设的一个战略重点,也是构建和谐海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前提。
综上所述,在当前国家倡导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以及我州藏绣文化已有的雄厚基础作支撑,加快发展的条件基本成熟。这不仅符合国家产业发展要求,更符合海南州调整结构、转型升级、促进发展的实际所需,并具有深刻的政治和经济意义。
[FS:PAGE]
藏绣作品“智慧剑”
二、藏绣产业发展现状
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到2014年年底,藏绣产业已覆盖全州5县32个乡镇,成立藏绣协会10家、藏绣产业园11家、以藏绣生产为主的工艺品企业达31家,212个行政村建立了生产基地,藏绣产业从业人员达6万余人,吸纳大中专毕业生就业8000余人,占行业总人数的13%。上述数据充分表明,藏绣产业的良好发展,实现了从最初的家庭经营向初具规模的实体经营转变,从零星的生产经营发展向优势产业布局转变,同时为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不但增加了群众收入、促进了社会和谐,又成功走出了一条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化之路。呈现出参与人数众多、群众收入稳定、实体不断增加、销路逐年扩张的特点和发展态势。目前,藏绣产业虽然发展前景广阔、前途无量,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一是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二是对处宣传力度不够。三是缺乏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四是建设资金不足、产品研发滞后。五是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
三、加快藏绣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促进藏绣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组织保证。借鉴黄南州的做法,该州在2008年就成立了以州政府副州长为组长、州法制办、科技局、发改委、文体局、经商委、财政局、旅游局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热贡艺术产业化科技研发领导小组,有职有责开展热贡艺术的宣传和发展工作。早在80年代,该州政府就成立了“黄南州热贡艺术馆”、“黄南州热贡艺术研究所”。其主要职责是对热贡艺术的历史发展、艺人生平和作品分布、失落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挖掘、搜集、整理、征集艺术精品,做好热贡艺术的宣传,积极开展工艺美术研究和学术交流工作,负责培养后备艺术人才。长期以来,由于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热贡艺人们在艺术道路上,不断实践,技艺日趋娴熟,他们的足迹遍及青、藏、甘、川、内蒙及印度、尼泊尔、泰国等国家,给这些地区和国家留下了数以万计的精美艺术品,赢得了很高的声誉。由于誉及我国西北、西南及东南亚、欧美一些国家,美、日、德、泰、韩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的研究人员慕名前来考察,学习这一独特的艺术,已经成为黄南乃至青海主要的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州政府还化费大量资金,在北京建成了“北京热贡艺术博物馆”,长年累月凭借这个平台大力宣传、推介和展销,不断提升其影响力。与此同时,积极将热贡艺术成功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经多年的不懈努力,热贡艺术被打造成为独树一帜的艺术奇葩,在国内乃至世界文化领域中具有独一无二的资源优势,从而有力带动了黄南州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又如湟中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西宁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把青海湟中建设成为藏传佛教文化旅游圣地、西宁市民族民间工艺品展示中心和做大做强藏文化旅游产业”这一发展定位,立足丰富的文化资源,以“坚持先进文化方向,加快文化资源大县向文化产业大县迈进”发展目标为引领,多措并举,从各有关部门中抽调精干人员,成立专门工作班子,细化工作目标责任制,积极实施文化产业发展工程,以湟中农民画、堆绣、镶丝、雕刻(木雕、砖雕、皮雕)、铜银器、藏地毯、壁画、泥塑八种传统民间文化艺术为主体,冠以“八瓣莲花”文化艺术之美称,挖掘整理与引导扶持相结合,积极推动八种传统民间文化艺术走出农村和民间,向文化产业转变和发展。该县针对文化行业的特殊性,在政府出面帮助企业将“八瓣莲花”成功申报为中国驰名商标的基础上,又采取政府出资80%、企业出资20%的举措共同成立了湟中县八瓣莲花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促其企业发展。这一典型案例得到国家和省文化部门的支持,认为这是一种符合文化产业发展超前的一项创新举措。实践证明,通过近几年来的健康发展,湟中“八瓣莲花”特色文化产业之花开放的越来越艳,企业化、基地化、园区化的发展步伐越来越快,产业化、规模化、商品化的发展节奏越来越强,底蕴深厚、内容质朴、色彩艳丽、形式多样、适应市场的文化产业产品,深受艺术市场和人们的喜爱,产品订单从省内外雪片般飞来,成为湟中县乃至我省鲜亮的特色文化产业品牌,不仅使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吃上了“文化饭”,挣上了“文化钱”,也有力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和“文化湟中”建设。还有数不胜数的政府全力支持发展文化产业的成功案例。因此,为打响海南藏绣这一独有和珍贵的文化品牌,建议上级根据海南州实际,确定好加快海南州藏绣发展的定位。成立州县乡藏绣艺术研究及发展领导机构,选派有开拓创新、文化创意和责任心强的技术人才和经济人才进入领导班子。制定严格的工作职责和目标责任制,做到有职、有责、有权和有经费来开展工作,将打造国内唯一海南藏绣文化品牌的目标纳入日常的工作议程和正在编制的“十三五规划”之中。同时,要及时研究和解决藏绣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结合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全力推广藏绣艺术,通过广泛实地调研,进一步挖掘、搜集、整理和发现藏绣艺人和藏绣艺术精品。通过全州上下联动和扎实工作,力争在“十三五”期间把藏绣文化打造成自治州的支柱行业和中国驰名品牌,推动海南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FS:PAGE]
藏绣作品“黄财神”
(二)加强舆论宣传。多方式强化宣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和热贡艺术相比,海南藏绣具有后发优势。目前,具有700多年历史的热贡艺术现正得到蓬勃发展,主要得益于当地政府的大力宣传和工作措施。海南藏绣有1200多年的发展历史,比热贡艺术早了500多年;同仁县的寺院密集区吾屯、年都乎、郭麻日、尕赛日等几个村,是热贡艺术的主要发祥地和集聚区,而尖扎、河南和泽库县少量存在。我州的贵南县是海南藏绣的主要发祥地,其他如贵德、同德、兴海、共和县由于文化的自然传承和生产生活的需要,古往今来都有藏绣的群众基础以至后来出现的众多的生产农牧户和生产基地,具有深厚的藏绣文化底蕴和地域广泛性。而且,主动参与藏绣的人数逐年呈上升趋势。如果我们的宣传到位、引导及时、措施得力,藏绣知名度就会迅速攀升并向更高层次迈进。但从目前海南藏绣与热贡艺术的知名度来比较,热贡艺术的声誉远远高于海南藏绣。实际与苏绣等中国“四大名绣”基本齐名并堪与唐卡相媲美的海南藏绣的工艺美誉度毫不逊色热贡艺术,只是宣传的氛围不浓、火候未到位而已。几年前,同仁县获得了“热贡艺术之乡”称号。2014年,海南藏绣被获得了“中国藏绣艺术之乡”称号,同时贵南县获得了“中国藏绣生产基地”称号。相比较,藏绣艺术力更大、更宽阔,表现民俗的东西更多,可谓包罗万象。所以,只要我们加深认识自有的、仅有的品牌、利用好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电视、网络、报刊以及相关部门多方式、全方位的宣传报道,以好的藏绣题材为典型引路、大造声势就一定取得较大成效。同时,积极参加省内外一切大型经贸推介洽谈活动和各类文化产品博览会,充分展示藏绣文化魅力。鼓励引导藏绣文化企业注重品牌建设,积极做好和申报县级好商标、州级知名商标、省级著名商标、国家级驰名商标的工作,不断提升品牌价值,努力走向市场、走出省门和国门。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广泛宣传报道和展示展览,藏绣文化就会名声大噪,就能够起到一谈青海就会马上联想到“海南藏绣”的宣传效应,把它真正打造成海南州乃至青海省一 张耀眼的的金名片。
(三)加强扶持力度。继续坚持“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培养和管理并举”的原则强化扶持力度。一是进一步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扎实开展藏绣民间艺人的普查、认定、建档等工作,建立数据库。出台相关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对民间藏绣艺术保护传承做出突出贡献的民间艺人进行表彰。同时,将“贵南藏绣”积极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将“海南藏绣”申报为青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二是将藏绣技能培训纳入党委、政府扶贫工作目标体系,进行统筹安排,并长期坚持。整合农牧、扶贫、就业、工会、妇联、残联、民宗委、文化、旅游以及三江源办等部门的培训资金,加大对藏绣技能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就目前而言,在全省范围内,能够正规培训的学校只有海南安多藏绣技能职业学校和海南州职业中学。因此,加大对这两个学校教学设施的完善和配备师资力量显得至关重要。三是要在原贵南藏绣研发中心的基础上,利用科技型企业的优势,尽快成立相应的产品研发领导小组,做到有办公地点、有开发规划、有技术骨干、有配套设备、有资金保障。研发产品要做到研发一批,储存一批,上市一批,并通过市场反馈,及时改进完善。四是积极做好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与合作。海南州位于丝绸之路南线,具有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多元化交融的特点,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同时带动藏绣产业融合发展具有一定优势。应该从鼓励文化企业多出口、对外文化交流广泛、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融合等方面,积极做好与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加大丝绸之路沿线文化产业项目建设,促进藏绣产业与其他文化旅游共同繁荣发展,更好地融入到我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当中。同时,把藏绣文化产业作为发展我州地区特色产业、拓宽就业渠道、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一项重要举措,列入州、县、乡三级政府重点扶持的产业,从规划、资金、人才、土地、税收等各个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不断增强藏绣产业发展后劲,着力打造藏绣民族艺术之乡。五是强化市场调研。既要在州內的生产基地开展调研,进一步掌握藏绣资源分布,又要在大城市、名胜古迹较多的城市和少数民族高度集中的城市开展市场调研,密切接触品牌大商场负责人,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建立营销关系,设立销售柜台,逐步打开市场并有计划的渗透到其它大中城市设立经销网点。六是有效整合藏绣资源。对州内的其他藏绣点可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合作等方式,在平等协商、自觉自愿的前提下,采取入股、合并、挂靠等方式,加盟到品牌企业旗下开展经营,成为品牌企业的生产经营点,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同担的一个整体团队公司。可参考湟中县政府采取的“政府控股、企业参股、各企业具体营运”的做法。不断壮大经济实力。通过资源的有效整合,在充分做好藏绣文化的保护、创新、传承的基础上,真正把藏绣文化的特色优势发挥出来,从而将其打造成海南文化产业的拳头产品。七是充分发挥海南州工艺美术协会的职能。发挥政府和企业之间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促进自治州工艺美术行业的发展,繁荣工艺美术事业以及发展工艺美术行业的公益事业,推荐行业企业名牌、优质产品,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维护会员单位的合法权益。八是今后政府及有关单位在公务活动中需要有礼品相赠时,就首先将藏绣等民族工艺品作为海南的特色礼品相送,起到宣传海南及提升企业知名度的良好作用;九是加强文化产业园区生产、研发等应有功能。把园区建设作为文化产业增量发展的重要载体,以园区建设带动招商引资和产业聚集,推进文化资源有效整合。规划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形成集约化程度较高、产业链较长的文化产业集聚区。着力打造共和县藏文化产业创意园、贵南藏绣产业园、贵德县布绣嘎玛艺博园、海南州五彩藏绣和兴海县安多藏绣园区等,促进文化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合理分工。加强文化产业项目库建设,加大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力度,由单一的项目招商向园区、基地整体招商转变,将展会招商与专题招商、定向招商结合起来,推动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加大资金投入。由政府出面协调,积极争取国家各种扶持资金,借鉴黄南、湟中建设文化博物馆、非遗展示馆、研发基地和培训学校等必要设施的做法,规划建设海南藏绣综合文化馆、演艺馆以及研发基地等,以“放水养鱼”的扶持方式不断加大对藏绣文化产业园区的资金投入力度,引导州內有一定发展实力的藏绣文化企业进入海南藏绣文化馆、演艺馆进行销售展示,不断把藏绣文化产业发展推向新的台阶。
(四)认真落实领导讲话精神。2013年11月份州委书记张文魁在贵南县调研时强调:“要以打造特色经济为重点,大力发展歌舞藏绣等文化旅游产业。要大力发展藏绣经济,特别是要进一步加强改革创新,提升藏绣设计能力和技术水平,设计更多丰富多彩、易带好拿和适合大众的藏绣产品。”2015年3月11日,王萍副州长在全州文化体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去年,我们举全州之力,成功将我州申报为“中国藏绣艺术之乡”、贵南县为“中国藏绣生产基地”,这是有着深远意义的重大文化惠民工程,也是推动文化产业长足发展,实现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更是全面推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因此,今年我们要重点培育打造海南藏绣品牌,通过举办藏绣文化艺术节、产品推介会、藏绣图案征集赛等活动,依托电视、网络、手机、报刊等媒体,着力在扩大宣传、打造品牌、产品推介、市场竞争等方面,积极培育海南藏绣品牌在国外的知名度,真正把海南藏绣打造成全省文化产业中的重点品牌和拓宽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州委州政府领导的讲话寓意深刻,既高瞻远瞩,又切中实际,为大力促进藏绣文化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经济意义和很強的可操作性。从目前我州藏绣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看,一是上至党政领导、下至村民百姓,已基本形成了加快发展藏绣文化产业、打造藏绣文化品牌的共识。二是藏绣文化企业基本具备了一定的加快发展基础。如何以饱满的精神、得力的措施来贯彻好、落实好州委州政府领导指示精神已成为当前迫切的首要任务。(青海湖网通讯员 杨录秀 报道)
-
经济专题
海南藏绣产业发展探讨
近年来,海南州藏绣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在推动地区经济、解决农牧区剩余劳动力就业增收、维护社会稳定、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