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六集电视连续剧《醒悟》-青海藏语电视贺岁片

作者:程强 来源:青海湖网 时间:2008-01-20 10:37:11 点击数:
《醒悟》:青海藏语电视08藏历土鼠年新年最新奉献
《醒悟》:民族民间经典故事长足演绎的喜剧最新制作

编剧、导演、主演西德尼玛

这是青海藏语电视发展史上的一次划世代的出击——青海电视台藏语中心首次自主摄制完成第一部藏语电视连续剧;这是我国民族语电视创作的一次纪录——青海藏语电视首次对民族民间故事进行载体演绎的成功改编;这是一次对藏语电视工作者综合素质的全新检阅——从剧本选择到确定导演;从筛选演员到实地拍摄;从现场录音到后期剪辑配音,从场面调度到配音制作等一切环节尽在有条不紊的安排下紧锣密鼓地进行。六集电视连续剧拍摄周期从采景到实地拍摄仅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克服自然条件和拍摄费用的困难,发扬团结友爱、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团队精神。
2007年10月13日青海电视台藏语中心电视连续剧《醒悟》摄制组从西宁启程前往黄南拍摄。先后在黄南州同仁县吴屯村和曲库乎乡西卜沙村、泽库县合日乡境内拍摄,前期拍摄四十天,后期制作近四十天。拍摄期间,剧组中的汉藏成员团结友爱,通力合作,战胜了天气和伤病等种种艰难困苦,顺利完成了各项摄制任务,六集电视剧制成品已于年初全部通过审查,将在08年藏历土鼠年新年/春节期间安排播出。
这是一个源于藏族民间二十多个连缀的传统故事《说不完的故事》中的一个篇什《猪头卦师》改编的喜剧电视连续剧。剧组成员中的主要演员来自青海省六州的专业剧团,其中有国家级的著名演员如也包括民间有潜质的表演人才。

剧组成员在泽库草原

《醒悟》团队阵容

制片人航智在拍摄现场

拍摄现场
《醒悟》剧情梗概:
有个叫帕罗的懒汉,整天除了吃就是睡,不思进取,仅有的一点卦师的技能也被搁置、生疏,这样下去会坐吃山空。贤慧的妻子想了个法子;在河滩边的草丛中藏了一疙瘩酥油,还在酥油周围撒了点羊脂。妻子给那懒汉丈夫说“常言道,大男人三步之内发横财。起来上屋顶四处瞧瞧吧说不定能碰上好运,俗话又说男人睡多了要败给自己的敌人,女人睡多了要耽误家里的活计,我昨晚的梦好快去看看”。帕罗上了屋顶四处看了看。发现河滩那边的草丛有一些乌鸦盘旋,觉得稀奇,帕罗在河滩的草丛找到一疙瘩上好的酥油。懒汉喜出望外。心想妻子的话是不错的。把浮财带回家的帕罗又得到妻子的大大赞赏。踌躇满志的懒汉吩咐妻子备好鞍马猎犬弓箭干粮,声明要出去打猎。帕罗一夜兴奋得失眠;他憧憬着获得猎物后人们对自己的褒奖和赞许——从此他可以雪洗懒汉的恶名。帕罗出发去打猎。从一大早到中午连个灰兔的影子也没有,帕罗开始有些后悔——今天大概不是个狩猎的吉日吧。这时候前面出现了一只狐狸。猎犬像箭一样窜出去,那狐狸像闪电般奔逃。那狐狸啊跑猎狗追呀追的,眼看就要被撵上了,那狐狸哧溜一下钻进了一个洞。懒汉把弓箭绑到马鞍上把缰绳拴到狗身上,把帽子盖到洞口上,然后开始挖起来。那狐狸一惊,跳将起来顶着帽子跑开去。猎犬在狐狸后面猛追,帕罗的坐骑也跟着跑动,帕罗随后追赶。就这样你追我赶地最终还是追丢了猎犬追丢了坐骑。沮丧的帕罗气急败坏——这不是弯腰捡地上的石头丢了怀中的干粮吗,得不偿失啊!光着脑门的懒汉逢人就问:“有谁见到一个戴帽子的狐狸一只牵马的狗和一匹背弓箭的马”人们报以耻笑:大天白日一派胡言,真是个疯子。帕罗怏怏前行,到了一个庄子。远远见一些人聚集在一起,就走过去心想客气点说些好听的兴许能帮我。帕罗就说:神一样快活的人们啊,你们可曾见到一只戴帽子的狐狸一条牵马的狗和一匹背弓箭的马。那些人冲他的脸唾唾沫,骂道:我们正伤心得不得了,还说什么和神一样快活。骂完了又把他结结实实地揍了一顿。原来这户人家正在做超度法事。帕罗又到了一个村庄。远远看见一些人聚集在一起心想,上次说错话招打,这次得小心了。于是他走近人们说:鬼一样晦气的人啊,你们曾见到一只戴帽子的狐狸一条牵马的狗和一匹背弓箭的马。那些人正在迎亲,争先恐后地看热闹呢,听到他的一派胡言,就扒光了他的衣服赶出村子。被剥光了衣服的帕罗牙齿打着战嘴里不停地说“别刮风别刮风千万别刮风”。那些在碾场扬场乞求风神的人一听到他的话抄家伙要揍他,吓得帕罗落荒而逃。帕罗抱着双肩惊魂未定地嘴里念叨“刮大风刮大风”。附近印经院的工人正在晒印好的纸张,听到他说刮大风刮大风就骂骂咧咧地过来要揍他,吓得帕罗又逃开了。就这样心有余悸的帕罗又饿又累躲在一个王宫门前的草垛里和一头猪睡在一起。第二天早上帕罗听到啪的一声见一绿松石掉到草垛里,不一会儿从楼上下来一位女仆捡起那松石和在牛粪里抹到墙上并打了记号,这一切让帕罗看在眼里。不一会儿王宫里沸沸扬扬;人们到处寻找那块松石。帕罗声称他能算出那块松石的下落。于是人们给他穿上绸缎的华丽衣裳带他去见国王,国王盛宴款待了懒汉。国王问懒汉算卦需要什么东西做法器,懒汉想到那头和他一起分享草垛暖席的猪,就顺口说需要一个猪头、五色彩练和一点糌粑。帕罗口中念念有词煞有介事地做法,突然睁眼直奔王宫外的一堵墙边,用猪头打落了一块牛粪说这里面有那块松石。找到失物,国王大喜过望,宴请三天庆祝。国王问帕罗需要什么奖赏,回答只要一匹马一条狗弓和箭一套还要一张狐狸皮,另外国王还给了懒汉许多赏赐。如愿以偿的帕罗体面地回到家中,妻子满心欢喜。人们都说他是有神奇特异功能的“猪头卦师”,于是“猪头卦师”声名大振。以后的日子里,“猪头卦师”手持五彩猪头以自己的机巧和运气屡试不爽,在江湖博得了更多的浪名。“醒悟”的剧名源于这个故事改编的六集电视片中赋予的新的寓意——最终“猪头卦师”幡然悔悟,当着乡亲们的面丢弃了象征投机取巧的猪头“法器”,决心以自己辛勤的劳动改变生活!

剧情之一:帕罗在打猎路上歇脚


剧情之二:决定请猪头卦师算上一卦


群策群力设计一个动感场景

剧情之三:帕罗在家睡大觉,他的妻儿在地头劳动

工作一丝不苟的化妆师顾秀英在拍摄现场为演员补妆
[fs:page]
2007年月12月下旬,六集藏语电视连续剧《醒悟》在黄南州同仁县吴屯村封镜,记者走访了回到西宁的部分剧组成员,听到他们发自内心的诚挚的言谈:
编剧、导演、主演西德尼玛:剧本产生是在三年前的夏天。在小品创作的过程中,长期以来我一直在寻找一个特定的人物,这个人物应当是个喜剧形象,它来源于民族民间来源于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形象。于是我想到大家共认的藏族民间故事经典——《说不完的故事里》二十几个故事中的一个篇什《猪头卦师》,一个凭运气误打误撞的喜剧故事,人性涵盖极其丰富,我想这个形成文本的传统故事最好以现代媒体的多维形象展示,我着手创作电视剧本。首先《说不完的故事》据我了解有十几个版本。我通过阅读和间接了解,汇总了《猪头卦师》的三大方言区的文本,2004年开始写作,2006年完成电视剧本。我的工作是藏语影视剧配音导演。一直业余从事文学创作活动,也有大量的舞台/电视小品演出的经验。在日常工作中我萌发了进入专业院校学习影视剧导演的想法。我自费进入西安电影学院影视导演系学习导演艺术。07年经青海电视台藏语中心研究,最终决定摄制《猪头卦师》定名《醒悟》,初步定为上中下三集。我把剧本给我的老师刘活学和吴天明看,向他们请教。老师们首先肯定了我的剧本选择,但也说明喜剧的难度;镜头语言、表演、故事结构等,我在学校请教专业编剧的指导,三易其稿,并完成了分镜头剧本,藏语中心领导充分肯定了这个剧本。摄像邀请陕西电视台的王旭峰,他毕业于西安电影学院的摄影专业。这样做也有益于藏语电视工作者的学习和提高。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成立剧组,选择演员。这是青海电视台出资并投入人力组织拍摄的第一部藏语电视剧,一切工作都要求一丝不苟。拍摄好坏也关系到开风气之先。我们在青海省六州专业及业余范围通过目测、试镜等方式严格筛选,考量演员的表演功底、语言、个性等指标,最终确定了剧本情节要求的主要演员。考虑到剧本要求的故事场景,我们决定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环境相对优越的黄南地区拍摄。季节为什么选择在秋末冬初呢?这个季节色彩相对单调,偏黄的暧色调宜于烘托人物。镜头语言我和摄像商量用电影拍摄方式;动作、表情、环境为主,大全景、近景。

国家一级演员拉吉玛出演角色

女主角青旺卓玛

剧组中年龄最小的演员卓玛加
 
 
[fs:page]
制片人航智:冬季的泽库草原天寒地冻,十月中旬摄制组出发到达拍摄地立即投入拍摄。摄制组寄住在牧户家,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吃过早饭,一直干到晚上七、八点,有时到夜半才收工。收工后编剧还坐在电脑前继续扩充剧本,有时灵感一来半夜爬起来叫醒摄像,一起商量剧情,有时也会激烈地辩论。剧组的吃苦精神也是一流的;老演员拉吉玛已是年过五旬的人了,还是国家一级演员,她拍戏累得昏厥病倒,打打吊针又坚持上戏。主要演员青旺卓玛也发生过昏厥,服用速度救心丸继续拍摄。主演西德尼玛因为道具靴子磁太小,脚趾化脓指甲脱落,打吊针消炎继续拍戏。剧组成员生病时,场记尖参就成为医生,打针护理一直忙到夜半。他在上青海民院前曾干过这一行,他的场记照样做得滴水不漏。导演说照尖参的场记单掐画面,分秒不差。
导演西德尼玛:他是个非常能干的制片人。一般制片人只是在片场转转。可航智从来不辞劳苦地忙碌,除了做好外联工作,还要与剧务主任张其慧往返二百公里到同德县买菜甚至做饭,有时候不顾寒冷天气用手和泥墙。看他的样子真像个打零工的。录音师才保的工作很累人,往往会在连续不断的工作后坐在椅子上睡着,看着让人心疼。摄像助理多杰才让手上都起了水泡还照样和摄像每天早起拍摄日出等景物。全剧组年纪最长,73岁高龄的顾秀英老师是青海话剧团的退休职工,国家一级化妆师。顾老师过去是青海话剧团藏语话剧队的化妆师。1958年,我省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也是独有的藏语话剧队,顾老师随藏语话剧队长年活跃在雪山、草原,深入牧区,配合建政工作,极大地丰富了藏族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化妆师顾秀英:藏族同胞为人厚道善良,讲人情不计得失的处世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话剧团我先后参加过藏戏《意乐仙女》、《藏王使者》的录像造型工作。当初剧组找上门来请我担任化妆师工作,听说是藏语电视第一次拍摄电视剧,又要到自己六七十年代战斗过的地方——泽库县,就一口答应了。老伴心存忧虑;一则担心我年事已高,况且泽库地方海拔又高身体吃不消,二来因为季节在冬天,寒冷难敌。我说服老伴毅然决然地加入剧组上了海拔三千五百多米的泽库草原。一干就是四十天。
制片人航智:我把剧组分成两个组:一个组选景搞外联,另一组拍摄,这样一来效率就大大提高。在这个剧组让我特别感动的是我们的化妆师顾秀英老师。她每天天不亮起床,为大家做这做那,理应是我们照顾老人,可在她那里首先是照顾全剧组的成员,像照顾自己的子女一样的情感。顾老师每天在寒冷的拍摄现场,站在瑟瑟寒风里为大家补妆,我劝她回住宿地休息避寒,可她说什么也不答应,她仍然坚持下来,及时为演员补妆,一丝不苟。全剧组都被她的精神感动,受到鼓舞。
导演西德尼玛:顾老师为演员的造型非常成功,我很满意!另外剧务主任小张作为女同志也是很不容易的。她身子单薄多病,除了剧组的事,有时候还要返回台里处理本职工作,两头忙。导演助理马海鸥是西安人,他极不适应青海牧区的生活,不习惯油腻的食物。天天吃方便面,四十天天天如此。有一天去黄南西卜沙乡一处地方拍摄日出,因为那个地方海拔较高,大家劝他马导不要去,可他坚持去,在一个高度发生强烈高山反应,大家再次劝他止步,马导举例说明陆川和冯小宁如何如何克服困难拍戏的例子说,你们做到的我也能做到,我就是死也值得。他这种敬业的德行确实值得我们藏人好好学习。
制片人航智:那些七十多岁的老人,一天到晚坐在那里,一天只有很少的一点报酬,而且不管饭。他们从来都是认真接受导演的场面调度,很不容易。我们在群众家里拍片,把人家家里的结构也改变很大,有时晚上拍戏很晚,这个人家就只能睡到羊圈里,我们很过意不去。拍摄组的工作进展顺利也与当地人民群众的理解与支持是分不开的。有很多群众骑马赶一天的路程来看拍戏,来看望自己喜欢的著名小品表演家“阿克西德”(尊称)。
化妆师顾秀英:制片人航智作为剧组负责人,在做好外联,协调导演做好日常安排,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外,他还兼做一切任劳任怨,甚至做厨师。有时成员生病,他半夜三更起来送病人上医院。大家对这个剧组领导作风和效率赞不绝口。航智他不但能迅速与当地政府沟通,为拍摄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障有力,他还联系当地政府的有关单位为贫困群众做好事;无偿拉照明线路,架设卫星地面接受器。
化妆师顾秀英:我以前也参加过好多剧组,唯有这个剧组让我感动:全剧组没有一个是闲着的,大家都在默默地做着一切,让人不好意思闲在一边啊。有人问起给我的报酬,我是不计报酬的,刚开始请我入伙到现在从来没问过报酬。一般草台班子里都是为个人得失整天吵吵闹闹的,可在这个剧组里我从没听到说有人提起利益两个字。没见过有谁喝酒或者打麻将,收工以后,不管多晚,制片摄像和导演在一起再次回放画面,分析表演、镜头效果,研究第二天的拍摄安排或是决定需要重拍内容。在剧组我那些造型工具都派上了用场,我用牛毛勾勒胡子。导演西德尼玛选择演员很准,他本人的表演也非常到位,他演卦师这个角色无可替代。特别是转塔那场戏与群众演员配合得特别默契、自然。群众对剧组也特别好,端茶送馍与剧组特别融洽。在牧区拍片的经历让我回想起六七十年代与群众的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情景。剧组的年轻人朝气蓬勃,吃苦耐劳又虚心好学,藏语电视后继有人。
剧组录音师/后期制作才保:我是录音师,兼管监视器、md和调音,同时还要在现场承担挑杆话筒的录音任务。因为是年代戏,白天的现场不能用,往往凌晨3、4点起来到外面补录环境声。虽然寒冷难耐,但坚持完成了自己的工作,心里很踏实。在剧组吃饭也往往得早饭后,等到晚上8点才能吃上饭。即使是这样,我从来没听到过怨声,大家都是吃点饼干,在自己的岗位上坚持做。
制片人航智:拍摄期间得到当地人民政府和党委的大力支持。黄南州人民政府、同仁县人民政府和泽库县人民政府先后来剧组慰问,问寒问暖,使我们剧组上下深受鼓舞。电视剧是综合的艺术,1-2分钟的画面需要整整一天的工作。拍摄现场的老百姓说,平时看电视觉得很轻松,没想到工作量这么大,电视工作看来也是不容易的。
导演西德尼玛:有意思的是,在拍摄打猎一场戏时,怎么解决动感、真实的画面,在外景地的寒风中大家正在发愁。天遂人愿真的出现了一只狐狸,我们拍下来,然后让道具南拉本设计,用在西宁买的一张狐狸皮前面穿铁丝牵引,就有了人追马,马随狗,狗撵狐狸的热闹戏。剧尾卦师悔悟那场戏,让现场群众感动得落泪,摄影师王旭锋说,要不是场景要求,他真想拍摄一个感人的全景。这部剧拟用遮幅式,黄金分割线的原理将使画面更趋唯美。本剧主题歌《醒悟》由青海著名作曲家桑德承担,用“折嘎”风格表现诙谐的调子。后期配音由青海民族影视译制中心和青海电视台藏语中心译制部合作完成。大家也是集中三天,加班加点完成的。后期也用了大约四十天,而制作才保也是连续工作没有一天间歇,确实不容易。这部剧从摄像到灯光、化妆造型、演员、甚至拍摄花絮的图片都是专业的,最小的演员9岁的卓玛加虽然是业余的,但特别上戏,都是一次过,有天赋的样子。吴景滔出演《父子》时也只九岁,他一举斩获台湾第43届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和第26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男配、最佳新人奖。吴景滔的文化环境为他的成才提供了丰厚的机遇。换一个环境,卓玛加说不定就是第二个吴景滔吧。参与拍摄的演员们都说自己通过这部片子也了解了舞台剧和电视剧的最大的不同,有了新的收获。
副导演多智合:剧组藏汉民族团结,特别是72岁高龄的化妆师顾老师在高海拔身体和精神状态那么好,还有灯光师于佩利老师的幽默都让全剧组特别受鼓舞。剧组做饭都是自己动手,饮用水就是泽曲河水。藏语电视人都是从实践中干出来的,这次拍摄电视剧,是个学习的好机会。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大家都是这个态度。

摄影师王旭锋

副导演多智合

副导演马海鸥

副摄影师多杰才让在实践中认真学习

分秒不爽的场记尖参

录音师才秀太

拍片即情:大伙真是太累了,头一挨地就睡着了

演员多杰建赞

道具兼演员南拉本

演员公本加

演员建藏

剧务才旦加

演员罗哇

演员卡毛才让

演员万玛才让

后期制作:三天三夜的苦干仍需发扬团队精神

配音导演万玛加和录音仁青吉在工作

导演说戏
记者小评:看过240分钟的片子,感觉喜剧化故事的场面能吸引人,主演对剧中人物的内涵把握在表演上相得宜彰。又因为主演西德尼玛在藏语小品表演的人气很旺,所以笔者揣测观众对这部剧的审美期待也会很高。 “不能把果戈理降低到民众的欣赏水平,而是应该把民众引导到果戈理的水平。”(契柯夫)。对民众审美情趣的积极引导方面,剧本定名《醒悟》也表明这一意识吧。作品之外,藏语电视人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令人敬仰。民族团结携手共进的手足情谊感人!作为青海藏语电视第一部喜剧片小制作,在探索藏语电视发展的多途径的社会实践和文化实验的意义方面,局、台领导前瞻的眼光和藏语电视人探索的魄力永远大于一部电视剧的容量!这部片子在08藏历土鼠年新年播出,就是藏语电视给予广大藏语观众的节日礼品,也可以说是青海藏语电视奉献给广大观众的第一部贺岁片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