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寻找智美更登》:低调的华丽 平静的深邃
作者:唐璐璐
来源:tntgirl的博客
时间:2009-06-18 10:28:39
点击数:
《寻找智美更登》剧照:神秘蒙面女
继《静静的嘛呢石》之后,万玛才旦导演第二部纯藏语对白的剧情长片《寻找智美更登》问世了。很多人或许对“智美更登”这个名字很陌生。“智美更登”是八大藏戏之一《智美更登》中的主要人物。这部藏戏取自佛经故事,塑造了智美更登王子乐善好施的形象,宣扬了慈悲与宽容的精神,智美更登也由此成为藏族精神世界的某种象征。
本片延续了导演朴实、冷静、自然的风格,不追求电影表现技巧的多元,而是用最简洁的镜头语言,记录下一个个完整的故事,呈现出藏区生活的真实面貌。以前关于*的影像多少都有点神秘色彩,万玛导演用最真诚的心揭去了这层面纱,解除历史的误读与遮蔽,还原了藏区生活的质感。影片一开始的画面近乎凝固,只有逐渐传来行驶的汽车声和渐强的藏族音乐标识影片的进行。汽车在蜿蜒的公路上盘旋,高原民族的生活画卷由此展开。炊烟袅袅,村落在巍峨的群山间铺开;河水潺潺,流淌着岁月的安稳。门前的小孩热情地朝陌生的汽车挥手,老人虔诚地转经不停。出于真实表达的目的,彻底摆脱汉族人视角和对藏族猎奇的心态,全片采用实景拍摄和纯藏语对白。如同伊朗电影大师阿巴斯般的写实风格,带我们走进了原汁原味的藏族生活世界。
认真观片后,就知道我的标题并非悖论。影片的情节和表达看似简单,却意蕴深邃。在平淡无奇的镜头下,呈现了一个“戏中戏”的结构;在波澜不惊的记录下,多条线索已悄然展开,充满着叙事张力;在对最日常的生活表现中,悄然完成了对宏大主题的思考。
关于爱情:刻骨铭心的华丽转身
影片最易为观众感知的就是关于爱情的叙述,这是一部关于爱情的电影。汽车一路行驶,导演们在寻找智美更登演员的途中,从另一面读解了这个古老的故事。王子智美更登和妃子曼达桑姆的爱情故事流传千年,他们的爱情在王子施舍妻儿与眼睛的过程中展示了宽容与大爱的美。
作为剧中主要人物的老板,其初恋故事贯穿寻找的过程。取自生活原型的故事,非职业演员的表现,不事雕琢,让人感觉亲切自然。影片导演给予讲述人和故事本身最大的尊重,用朴素的镜头语言保持了故事的完整性。看上去云淡风清的讲述,却可以想象当初是怎样的撕心裂肺。用老板自己的话说:这个女孩儿,“带走了我一生全部的爱,到现在也忘不了她。”老板以前是个僧人,还俗以后遇到喜欢的女孩儿,两人海誓山盟。无奈现实弄人,等他赚到足够的钱去提亲时,女孩已嫁为人妇。讲述中既有两人相识、相恋的甜蜜,也有相爱却不能厮守的心碎,感染着听故事的每个人,同时也让人自觉或不自觉地返观自身的感情态度。当一行人到达故事女主人公现在的家门时,老板、导演、摄影师和蒙面女孩都伫立不动,没有多余的语言,只是抬头静望她的家门,有仪式般的庄严。每个人都在这个仪式中,完成了对爱情认知的一个转变或是升华,这是一次特殊的“成人礼”。老板一个华丽的转身,宣告仪式的结束,把大家从无限的回忆中拉回现实,谁都清楚,他早已心碎满地。这个转身的震撼一直持续到影片结束,蒙面女孩对于爱情态度的转变也正是受老板初恋故事的影响。即使结局有时并不完美,老板和他的初恋情人最终并未走到一起,但相信谁都不会后悔有这样一段铭心刻骨的经历。正如老板自己所说,爱情有时候就是一种神秘的感觉,所以在歌舞厅里,他会为了维护蒙面女孩对爱情的执着追求而与不相信有真爱的醉酒歌手发生激烈冲突。接近尾声时,老板接到了妻子的电话,言语间满溢对妻儿的关心、爱护,流淌着温暖,他收获了新的幸福。这是美好的希望,爱情对每个人来说,都会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选择宽容与放手,未尝不是真爱。
蒙面女孩儿卓贝是电影表达爱情主题的另一重要线索。最终我们也未能一睹她的芳容,只从剧团负责人的口中隐约知道她是村里最漂亮的女孩子,也是附近一带演曼达桑姆最好的一个,能把曼达桑姆演活了。她言语不多,但蒙面带给我们的神秘感,执着寻找前男友结果如何,都成为影片的悬念,使得影片吸引力大增。在老板讲述初恋故事的过程中,卓贝只是安静地倚着车窗,眼睛望向窗外的风景,然而从她变换的眼神中可以读到她的心思,她已沉浸于老板讲述的故事中,清楚地记得发生的每个细节。这一路,车窗外的风光无限,但导演拿捏有度,不会因为过多的风光渲染而削弱对现实思考的深度。卓贝的心理在悄悄变化。自她出现就在不断猜想女孩见到前男友的场面种种,最后蒙面女孩儿终于见到昔日的情人,但两人在学校操场嘈杂的环境中交谈不久即离去。追寻了一路,卓贝却最终选择坐上回村的汽车,放手离去,留给男孩一脸的迷茫和那条蒙面的头巾。她再也不需要这头巾了,一如老板的转身,她领悟了爱情的真谛。她做了一次真正的曼达桑姆,用最大的宽容去成全爱人,放开手,阳光灿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片中的导演也不例外。电影里,导演的手机多次响起,虽然每次铃声都是:“阿爸,阿妈来电话了。”但几次通话,却显示出导演情感变化轨迹。第一次铃声响起是在到达的第一个村子,虽然此行的目的是寻找智美更登的演员,但这时老板等人与村里演员的对话成为背景,镜头对准导演通话时来回的踱步,显出他些许的焦躁。并不能听清谈话的内容,但这无疑又构成爱情叙事的另一线索,导演家里出现了什么情况?第二次铃声响起,因为通讯信号不好,通话未成功。从车上人的谈话中我们知道,导演一路上电话不断,可能有一些家庭内部的事情需要处理。在纳隆村的小学校外,导演的手机铃声第三次响起,老板的故事有了结局,导演的态度也有了微妙的变化。虽然只是在心情上,仍可以看出宽容的美丽,不似之前的徘徊,他安静地站在大树下,仍然听不清内容,但接电话时第一句温情的回应,显示了其中的变化,没有之前的焦躁,多了份沉静。手机铃声作为一个象征,将家庭内部成员组成不断强调,阿爸、阿妈因为爱情而结合,婚姻中不可避免的会有很多小插曲,相互理解,用慈悲、宽容的心包容对方,才能维系稳定的婚姻家庭。智美更登这个古老传说的精神,在现代社会仍然可以作用于人的心灵。虽然到最后剧组也未能找到合适的演员,但导演本人却有了新的感悟和收获。
影片导演的叙事技巧值得称赞,不露声色地将戏剧冲突内化在安静的画面中,设置的悬念钓足了观众的胃口。也许直到影片结束,仍有人认为影片如白开水般淡而无味,什么内容都未表现。但用心去体会每个细节,就会发现,在低调的镜头下,几条线索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观众会被贯穿的线索深深吸引,跟着内部紧张的叙事一起行进,像隐形的人物一样加入他们的群体,关注他们的找寻。
关于电影:返璞归真的执着追寻
一位导演,一位摄影师,一个带路的老板和一个司机,就构成了这次寻找的主体。这无疑也是一部讲述电影的电影。寻找演员的艰辛,导演对主题的把握,拍摄前材料的累积等等,电影拍摄过程之种种,影片导演都真实地予以再现。对于导演之前的作品《静静的嘛呢石》,阿巴斯曾在接受采访时大大赞赏影片中对非职业演员表演的把握、场景的设置及音乐的选择。《寻找智美更登》为了保持藏区生活的本真,全部采用非职业演员,表现了创作态度上的真诚。虽然有的演员演出稍显生硬,但不影响因亲近而有的喜欢。
选择非职业演员对于影片的朴素表达是必不可少的,然而角色选取和拍摄的难度显然远远大于运用职业演员。在后来与万玛导演的谈话中了解到,正如电影中表现的对智美更登角色的找寻一样,影片中每个角色他们也都是千挑万选,走遍了各个村庄。例如,影片中的蒙面女孩,虽然她始终未露芳容,但眼神传递的信息很重要,所以她的出现也是千里挑一。由于非职业演员并未受过专业训练,要把他们的日常生活搬上银幕反而会有点紧张,尤其是对于片中出现的一些老人而言,最大的问题就是记不住台词,拍摄不得不一遍遍重复。原本计划不到一个月就可以完成的拍摄任务,持续了54天之久。万玛导演不乏幽默地表示:“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们不知道每天的开支有多大。”影片最后能呈现出如此完整统一的风格,人物塑造逼真而不事雕琢,我们可以想象电影人付出了多少艰辛。
影片中的场景选择也很有代表性。村落、城镇、寺院、学校、一望无际的草原,以点带面,白描般的呈现了整个藏区的生活世界。这个世界并非神秘莫测,与世隔绝的;相反,人情的温暖,慈悲宽容的处世智慧在我们每个人心中流淌,唤起人性的美好。
本片的镜头语言或许会被很多人诟病,没有太多修饰性的电影话语,大量采用中远景,长镜头,很少特写;节奏舒缓,没有太多切碎的画面,完整得像是一幅移动的风物图;全片没有特别强烈的戏剧冲突,将一些冲突与融合内化在画面的深层表达中。其实,这种返璞归真的表现手法是和电影表现的主题密切相关的,导演用一颗赤子之心要呈现藏区生活的质感,不是技巧的稚嫩,而是刻意为之,引导人们静心去读解一个质朴的民族,理解一种纯净的生活方式。对于被现代文明干扰最少的这片净土来说,任何复杂、变幻多姿的电影表达技巧都是多余的。电影的叙述如同罗兰·巴特提出的零度写作一样,真实得让每个观众能进出藏区生活的世界,仿佛都置身其中的一个角落,静静地参与了剧中的每个情节。
这种返璞归真也是通过一种形式引导人们的思考。有时候机位并无改变,但画面的内容却非常丰富。以导演和卓贝商量演出的片段为例:摄影机就像我们每个人一样站在角落里,记录下最真实的状态。镜头没有移动,但每个人都在思考自己的问题。离镜头最近的导演,在质疑卓贝不揭面纱是不是因为相貌丑陋的缘故;第二个层次是静静伫立在门后的卓贝,她在想什么?由演唱智美更登的片段而更加思念她的前男友?第三个层次是围墙后的老板等人,在继续着他们的讨论。负责人作为导演和卓贝的沟通者,在两人间传递信息,他走进去询问卓贝是否有意愿出演电影中的曼达桑姆,导演站在门前不停地打火,抽烟,动作中毫不掩饰地流露出焦急的心理。所以,简单近乎于静态的镜头下,内在的层次却十分鲜明,充满着叙事的张力,表达着人物思想情感的变化。
本片延续了导演朴实、冷静、自然的风格,不追求电影表现技巧的多元,而是用最简洁的镜头语言,记录下一个个完整的故事,呈现出藏区生活的真实面貌。以前关于*的影像多少都有点神秘色彩,万玛导演用最真诚的心揭去了这层面纱,解除历史的误读与遮蔽,还原了藏区生活的质感。影片一开始的画面近乎凝固,只有逐渐传来行驶的汽车声和渐强的藏族音乐标识影片的进行。汽车在蜿蜒的公路上盘旋,高原民族的生活画卷由此展开。炊烟袅袅,村落在巍峨的群山间铺开;河水潺潺,流淌着岁月的安稳。门前的小孩热情地朝陌生的汽车挥手,老人虔诚地转经不停。出于真实表达的目的,彻底摆脱汉族人视角和对藏族猎奇的心态,全片采用实景拍摄和纯藏语对白。如同伊朗电影大师阿巴斯般的写实风格,带我们走进了原汁原味的藏族生活世界。
认真观片后,就知道我的标题并非悖论。影片的情节和表达看似简单,却意蕴深邃。在平淡无奇的镜头下,呈现了一个“戏中戏”的结构;在波澜不惊的记录下,多条线索已悄然展开,充满着叙事张力;在对最日常的生活表现中,悄然完成了对宏大主题的思考。
关于爱情:刻骨铭心的华丽转身
影片最易为观众感知的就是关于爱情的叙述,这是一部关于爱情的电影。汽车一路行驶,导演们在寻找智美更登演员的途中,从另一面读解了这个古老的故事。王子智美更登和妃子曼达桑姆的爱情故事流传千年,他们的爱情在王子施舍妻儿与眼睛的过程中展示了宽容与大爱的美。
作为剧中主要人物的老板,其初恋故事贯穿寻找的过程。取自生活原型的故事,非职业演员的表现,不事雕琢,让人感觉亲切自然。影片导演给予讲述人和故事本身最大的尊重,用朴素的镜头语言保持了故事的完整性。看上去云淡风清的讲述,却可以想象当初是怎样的撕心裂肺。用老板自己的话说:这个女孩儿,“带走了我一生全部的爱,到现在也忘不了她。”老板以前是个僧人,还俗以后遇到喜欢的女孩儿,两人海誓山盟。无奈现实弄人,等他赚到足够的钱去提亲时,女孩已嫁为人妇。讲述中既有两人相识、相恋的甜蜜,也有相爱却不能厮守的心碎,感染着听故事的每个人,同时也让人自觉或不自觉地返观自身的感情态度。当一行人到达故事女主人公现在的家门时,老板、导演、摄影师和蒙面女孩都伫立不动,没有多余的语言,只是抬头静望她的家门,有仪式般的庄严。每个人都在这个仪式中,完成了对爱情认知的一个转变或是升华,这是一次特殊的“成人礼”。老板一个华丽的转身,宣告仪式的结束,把大家从无限的回忆中拉回现实,谁都清楚,他早已心碎满地。这个转身的震撼一直持续到影片结束,蒙面女孩对于爱情态度的转变也正是受老板初恋故事的影响。即使结局有时并不完美,老板和他的初恋情人最终并未走到一起,但相信谁都不会后悔有这样一段铭心刻骨的经历。正如老板自己所说,爱情有时候就是一种神秘的感觉,所以在歌舞厅里,他会为了维护蒙面女孩对爱情的执着追求而与不相信有真爱的醉酒歌手发生激烈冲突。接近尾声时,老板接到了妻子的电话,言语间满溢对妻儿的关心、爱护,流淌着温暖,他收获了新的幸福。这是美好的希望,爱情对每个人来说,都会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选择宽容与放手,未尝不是真爱。
蒙面女孩儿卓贝是电影表达爱情主题的另一重要线索。最终我们也未能一睹她的芳容,只从剧团负责人的口中隐约知道她是村里最漂亮的女孩子,也是附近一带演曼达桑姆最好的一个,能把曼达桑姆演活了。她言语不多,但蒙面带给我们的神秘感,执着寻找前男友结果如何,都成为影片的悬念,使得影片吸引力大增。在老板讲述初恋故事的过程中,卓贝只是安静地倚着车窗,眼睛望向窗外的风景,然而从她变换的眼神中可以读到她的心思,她已沉浸于老板讲述的故事中,清楚地记得发生的每个细节。这一路,车窗外的风光无限,但导演拿捏有度,不会因为过多的风光渲染而削弱对现实思考的深度。卓贝的心理在悄悄变化。自她出现就在不断猜想女孩见到前男友的场面种种,最后蒙面女孩儿终于见到昔日的情人,但两人在学校操场嘈杂的环境中交谈不久即离去。追寻了一路,卓贝却最终选择坐上回村的汽车,放手离去,留给男孩一脸的迷茫和那条蒙面的头巾。她再也不需要这头巾了,一如老板的转身,她领悟了爱情的真谛。她做了一次真正的曼达桑姆,用最大的宽容去成全爱人,放开手,阳光灿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片中的导演也不例外。电影里,导演的手机多次响起,虽然每次铃声都是:“阿爸,阿妈来电话了。”但几次通话,却显示出导演情感变化轨迹。第一次铃声响起是在到达的第一个村子,虽然此行的目的是寻找智美更登的演员,但这时老板等人与村里演员的对话成为背景,镜头对准导演通话时来回的踱步,显出他些许的焦躁。并不能听清谈话的内容,但这无疑又构成爱情叙事的另一线索,导演家里出现了什么情况?第二次铃声响起,因为通讯信号不好,通话未成功。从车上人的谈话中我们知道,导演一路上电话不断,可能有一些家庭内部的事情需要处理。在纳隆村的小学校外,导演的手机铃声第三次响起,老板的故事有了结局,导演的态度也有了微妙的变化。虽然只是在心情上,仍可以看出宽容的美丽,不似之前的徘徊,他安静地站在大树下,仍然听不清内容,但接电话时第一句温情的回应,显示了其中的变化,没有之前的焦躁,多了份沉静。手机铃声作为一个象征,将家庭内部成员组成不断强调,阿爸、阿妈因为爱情而结合,婚姻中不可避免的会有很多小插曲,相互理解,用慈悲、宽容的心包容对方,才能维系稳定的婚姻家庭。智美更登这个古老传说的精神,在现代社会仍然可以作用于人的心灵。虽然到最后剧组也未能找到合适的演员,但导演本人却有了新的感悟和收获。
影片导演的叙事技巧值得称赞,不露声色地将戏剧冲突内化在安静的画面中,设置的悬念钓足了观众的胃口。也许直到影片结束,仍有人认为影片如白开水般淡而无味,什么内容都未表现。但用心去体会每个细节,就会发现,在低调的镜头下,几条线索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观众会被贯穿的线索深深吸引,跟着内部紧张的叙事一起行进,像隐形的人物一样加入他们的群体,关注他们的找寻。
关于电影:返璞归真的执着追寻
一位导演,一位摄影师,一个带路的老板和一个司机,就构成了这次寻找的主体。这无疑也是一部讲述电影的电影。寻找演员的艰辛,导演对主题的把握,拍摄前材料的累积等等,电影拍摄过程之种种,影片导演都真实地予以再现。对于导演之前的作品《静静的嘛呢石》,阿巴斯曾在接受采访时大大赞赏影片中对非职业演员表演的把握、场景的设置及音乐的选择。《寻找智美更登》为了保持藏区生活的本真,全部采用非职业演员,表现了创作态度上的真诚。虽然有的演员演出稍显生硬,但不影响因亲近而有的喜欢。
选择非职业演员对于影片的朴素表达是必不可少的,然而角色选取和拍摄的难度显然远远大于运用职业演员。在后来与万玛导演的谈话中了解到,正如电影中表现的对智美更登角色的找寻一样,影片中每个角色他们也都是千挑万选,走遍了各个村庄。例如,影片中的蒙面女孩,虽然她始终未露芳容,但眼神传递的信息很重要,所以她的出现也是千里挑一。由于非职业演员并未受过专业训练,要把他们的日常生活搬上银幕反而会有点紧张,尤其是对于片中出现的一些老人而言,最大的问题就是记不住台词,拍摄不得不一遍遍重复。原本计划不到一个月就可以完成的拍摄任务,持续了54天之久。万玛导演不乏幽默地表示:“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们不知道每天的开支有多大。”影片最后能呈现出如此完整统一的风格,人物塑造逼真而不事雕琢,我们可以想象电影人付出了多少艰辛。
影片中的场景选择也很有代表性。村落、城镇、寺院、学校、一望无际的草原,以点带面,白描般的呈现了整个藏区的生活世界。这个世界并非神秘莫测,与世隔绝的;相反,人情的温暖,慈悲宽容的处世智慧在我们每个人心中流淌,唤起人性的美好。
本片的镜头语言或许会被很多人诟病,没有太多修饰性的电影话语,大量采用中远景,长镜头,很少特写;节奏舒缓,没有太多切碎的画面,完整得像是一幅移动的风物图;全片没有特别强烈的戏剧冲突,将一些冲突与融合内化在画面的深层表达中。其实,这种返璞归真的表现手法是和电影表现的主题密切相关的,导演用一颗赤子之心要呈现藏区生活的质感,不是技巧的稚嫩,而是刻意为之,引导人们静心去读解一个质朴的民族,理解一种纯净的生活方式。对于被现代文明干扰最少的这片净土来说,任何复杂、变幻多姿的电影表达技巧都是多余的。电影的叙述如同罗兰·巴特提出的零度写作一样,真实得让每个观众能进出藏区生活的世界,仿佛都置身其中的一个角落,静静地参与了剧中的每个情节。
这种返璞归真也是通过一种形式引导人们的思考。有时候机位并无改变,但画面的内容却非常丰富。以导演和卓贝商量演出的片段为例:摄影机就像我们每个人一样站在角落里,记录下最真实的状态。镜头没有移动,但每个人都在思考自己的问题。离镜头最近的导演,在质疑卓贝不揭面纱是不是因为相貌丑陋的缘故;第二个层次是静静伫立在门后的卓贝,她在想什么?由演唱智美更登的片段而更加思念她的前男友?第三个层次是围墙后的老板等人,在继续着他们的讨论。负责人作为导演和卓贝的沟通者,在两人间传递信息,他走进去询问卓贝是否有意愿出演电影中的曼达桑姆,导演站在门前不停地打火,抽烟,动作中毫不掩饰地流露出焦急的心理。所以,简单近乎于静态的镜头下,内在的层次却十分鲜明,充满着叙事的张力,表达着人物思想情感的变化。
《寻找智美更登》剧照:神秘蒙面女
关于文化:退而结网的深度思考
如果说爱情的线索是一根明线,引导人们读解影片;《寻找智美更登》更为成功的是将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碰撞、融合作为暗线贯穿始终,牵引我们的思维,体现着导演对当今社会转型的深度思考,提升了电影的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和历史价值。
相对于《静静的嘛呢石》来说,万玛导演将他的表现技巧推向一个极致,去表现更宏大的主题,即对人类情感的把握和对历史境况的认知。也因为这极致,可以想见人们对这部电影的争议。会有不少质疑的声音,但也会有很多朋友喜爱、欣赏这部电影至极如我。
这不是一部晦涩的电影,每个置身影片中的人都可以在真实感受藏族生活状况的同时,体验着现代文明逐渐渗入这片土地,与传统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一如流淌在村落间的河流,自然绵延。整部影片没有刻意安排现代与传统两种文明强烈的冲突;然而寻找过程中,看似简单的铺叙,却最深刻的表现了导演的良苦用心,无处不在的细节观照让这一主题棱角分明地凸显出来。
导演们到达第一个村落时与村长的对话就刻画了现代化过程中人们的生活状态:老说自己很忙,没时间回家。现代化条件下,很多人走出了之前的乡土社会,进入“外面”的世界,这是由传统到现代转型的必经阶段。生活忽然忙碌起来,原本井然有序的家庭生活有些被打扰,人们之间的关心也少了很多。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对传统社会的冲击自影片开始就表现出来。许久未有人烟的破废房间内,杂物堆积,藏戏的服装、道具无章地堆在角落,服装已经破损,布满灰尘。藏戏衰败的现状无情地被呈现出来。村子里以前扮演智美更登的演员现在去城里当了国家干部;扮演曼达桑姆的演员已为人母,抱着孩子与导演见面,而且由于耽误了打工赚钱的时间,她的丈夫需要支付误工费才让她过来。这个场景我们太习以为常了,付出必须有回报,以至不愿多花时间去思考。其实这个观念恰恰与是与智美更登故事表现的无私奉献,自我牺牲和慈悲宽容的处事原则相背离的。但传统并不是在现代观念冲击下不堪一击的,女子退回老板多给的钱,让我们看到了朴实善良的人性。
影片中,现代化对传统生活的冲击,对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影响无所不在。导演都在用生活中最消除戏剧性的事件来展示这个宏大的主题,没有任何编造的痕迹。藏剧团的新演员以前未演过藏戏,对藏文的把握也生疏模糊,只能规矩地跳着藏族的舞蹈。有年轻人怀着当演员的梦想,不会演藏戏,却可以极尽能事地模仿卓别林。最能代表宗教传统的寺庙中,小喇嘛们有趣地念着“A、B、C……”
作为传统的延续,智美更登在现代生活中仍有活的表现。村里的老人嘎洛大叔,年轻时曾将妻子施舍给别人。老板问他如果有人需要他像智美更登一样施舍双眼,是否也愿意?老人不假思索地认为一定会施舍。因为这在他们看来就是理所当然,施舍从来都是从别人的角度考虑的,只要别人有需要,可以施舍自己的一切。然而,这种古老的施舍观念、慈悲精神与现代环境中的人们似乎有些格格不入。在歌舞厅中,这种冲突较为激烈。以前演过智美更登的醉酒歌手早已忘了藏戏的唱词,而且根本不喜欢智美更登这个人物。导演认为其中表现的无与伦比的慈悲、关怀、宽容和爱,被歌手认为是千篇一律的回答。他认为智美更登把自己的眼珠子施舍给别人,那是他自己的事,别人管不着。但是他凭什么把自己的老婆和孩子也施舍给别人?他哪来这样的权力?影片中一贯沉稳安静表现的冲突,借助歌手酒精的力量掀起了小小的高潮。的确,有些在宗教世界毋庸置疑的问题在现代法制社会却无法行通。随后,歌手又对蒙面的卓贝执着追寻的爱情表示不理解,并因此和同样执着的老板发生激烈的争论。并不太小的歌舞厅里,闪烁的灯光,喧闹的音乐,这个现代社会中人们宣泄情绪的娱乐场所,坐着一群寻找智美更登的人,这个场景的设置体现了万玛导演的匠心独运。经历着由传统到现代转型的我们,在这样的特殊时期必会见证两种文化的碰撞。现代化的趋势不可避免,但民族文化的精髓也需要传承,因此不得不考虑传统在现代化中的*、融合。
争论过后,继续出发,车窗外依旧是天高地阔的景象,澄净而明朗。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羊群星星般点缀,一对恋人甜蜜地坐在草地上,触手可及的画面传递着生活的质感和淡淡的诗意。到达藏戏之村的纳隆村,三个带着红领巾的小学生不错的演唱带给了我们希望。虽然扮演智美更登的小伙子说:“穿着戏服对着三个带着红领巾的小孩唱总觉得有点搞笑。”但这也是传统与现代融合,互相适应的表现。所以这部电影不似《*》般带给人传统文化即将没落的感伤,相反,给人以希望。影片结束时,片中的导演也未找到出演智美更登的合适演员,但这一路走来,带给他很多思考,他认为失去了对智美更登这个角色的把握和判断的能力。寻找智美更登仍在继续,这是一个“未完成”的主题,像影片中一直行进的汽车,它会一直在路上,留给人们更多的思考空间。
这部电影的寻找是社会转型期的思考,智美更登是传统文化的象征。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仅仅倡导旧传统的“复兴”是不适宜的,因为近百余年来各种现代文明的价值与观念一直不断渗入传统的中国,中国文化早已不能保持它原始的面貌。现在的问题只是我们怎样能通过自觉的努力以导使文化变迁朝着最合理的方面发展而已,使传统文化调整自己以适应现代的生活。片中的导演寻找智美更登,原初的目的也是想要复兴一种传统文化,但在现实生活中却难以还原传统本身,所以他很难用传统藏戏的方式对智美更登内涵进行表达,他必须探索新的形式,让传统的因子在现代生活中延续,使二者更为融洽。
从民俗学和人类学的角度看,一个民族传统观念的精髓是会传承不息的,即使生活变迁,它也会有新的形式去适应,会不断被更新、被延续。文化虽然永远在不断变动之中,但事实上却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可以尽弃其文化传统而重新开始。在现代科技强烈的冲击下,每一文化都会经过一个“传统”与“现代”互相激荡的历史阶段。每个民族的文化背景不同,这种激荡的过程与结局也彼此殊异。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并不是两个毫不相干的实体,尤其不是互相排斥对立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注重内在超越性的,认定价值之源虽出于天而实现则落在心性之中。老板、蒙面女孩、导演等人在寻找智美更登过程中获得的对于爱情的领悟,正是在内心上的一种超越。中国文化传统中这种内倾的偏向在现代化的过程中的确曾显露了不少不合时宜的弊端,但中国文化之所以能延续数千年不断也是受这种内在的韧力之赐。保持一种开放的心灵,平等地去认识现代与传统两种文化,是我们应有的态度。智美更登的故事流传已久,藏戏曾经是它传播的重要途径,古朴的表演能感动藏族的每个人;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这种表达的影响力在减弱,但只要人们能领悟这个故事传达的核心精神,总会有新的形式将它传承。老板、蒙面女孩、片中导演的选择是一种提示。
万玛导演一如董仲舒所说的“退而结网”,在静谧中,不动声色地完成了一个宏大主题的叙述,记录了在由传统到现代转型的特殊时期人们的思考,充满着人文关怀。在一个大片横溢,票房王道的时代,万玛导演能甘于寂寞,从热闹场中“退”下来,用简洁、朴素的电影语言描述一个真实的世界,在细腻的日常生活中表达着最深厚的人类情感,是值得人敬佩的。这种“退”并不是消极逃避,相反,从整个文化史的观点看,乃是最积极的进取。
如果说爱情的线索是一根明线,引导人们读解影片;《寻找智美更登》更为成功的是将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碰撞、融合作为暗线贯穿始终,牵引我们的思维,体现着导演对当今社会转型的深度思考,提升了电影的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和历史价值。
相对于《静静的嘛呢石》来说,万玛导演将他的表现技巧推向一个极致,去表现更宏大的主题,即对人类情感的把握和对历史境况的认知。也因为这极致,可以想见人们对这部电影的争议。会有不少质疑的声音,但也会有很多朋友喜爱、欣赏这部电影至极如我。
这不是一部晦涩的电影,每个置身影片中的人都可以在真实感受藏族生活状况的同时,体验着现代文明逐渐渗入这片土地,与传统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一如流淌在村落间的河流,自然绵延。整部影片没有刻意安排现代与传统两种文明强烈的冲突;然而寻找过程中,看似简单的铺叙,却最深刻的表现了导演的良苦用心,无处不在的细节观照让这一主题棱角分明地凸显出来。
导演们到达第一个村落时与村长的对话就刻画了现代化过程中人们的生活状态:老说自己很忙,没时间回家。现代化条件下,很多人走出了之前的乡土社会,进入“外面”的世界,这是由传统到现代转型的必经阶段。生活忽然忙碌起来,原本井然有序的家庭生活有些被打扰,人们之间的关心也少了很多。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对传统社会的冲击自影片开始就表现出来。许久未有人烟的破废房间内,杂物堆积,藏戏的服装、道具无章地堆在角落,服装已经破损,布满灰尘。藏戏衰败的现状无情地被呈现出来。村子里以前扮演智美更登的演员现在去城里当了国家干部;扮演曼达桑姆的演员已为人母,抱着孩子与导演见面,而且由于耽误了打工赚钱的时间,她的丈夫需要支付误工费才让她过来。这个场景我们太习以为常了,付出必须有回报,以至不愿多花时间去思考。其实这个观念恰恰与是与智美更登故事表现的无私奉献,自我牺牲和慈悲宽容的处事原则相背离的。但传统并不是在现代观念冲击下不堪一击的,女子退回老板多给的钱,让我们看到了朴实善良的人性。
影片中,现代化对传统生活的冲击,对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影响无所不在。导演都在用生活中最消除戏剧性的事件来展示这个宏大的主题,没有任何编造的痕迹。藏剧团的新演员以前未演过藏戏,对藏文的把握也生疏模糊,只能规矩地跳着藏族的舞蹈。有年轻人怀着当演员的梦想,不会演藏戏,却可以极尽能事地模仿卓别林。最能代表宗教传统的寺庙中,小喇嘛们有趣地念着“A、B、C……”
作为传统的延续,智美更登在现代生活中仍有活的表现。村里的老人嘎洛大叔,年轻时曾将妻子施舍给别人。老板问他如果有人需要他像智美更登一样施舍双眼,是否也愿意?老人不假思索地认为一定会施舍。因为这在他们看来就是理所当然,施舍从来都是从别人的角度考虑的,只要别人有需要,可以施舍自己的一切。然而,这种古老的施舍观念、慈悲精神与现代环境中的人们似乎有些格格不入。在歌舞厅中,这种冲突较为激烈。以前演过智美更登的醉酒歌手早已忘了藏戏的唱词,而且根本不喜欢智美更登这个人物。导演认为其中表现的无与伦比的慈悲、关怀、宽容和爱,被歌手认为是千篇一律的回答。他认为智美更登把自己的眼珠子施舍给别人,那是他自己的事,别人管不着。但是他凭什么把自己的老婆和孩子也施舍给别人?他哪来这样的权力?影片中一贯沉稳安静表现的冲突,借助歌手酒精的力量掀起了小小的高潮。的确,有些在宗教世界毋庸置疑的问题在现代法制社会却无法行通。随后,歌手又对蒙面的卓贝执着追寻的爱情表示不理解,并因此和同样执着的老板发生激烈的争论。并不太小的歌舞厅里,闪烁的灯光,喧闹的音乐,这个现代社会中人们宣泄情绪的娱乐场所,坐着一群寻找智美更登的人,这个场景的设置体现了万玛导演的匠心独运。经历着由传统到现代转型的我们,在这样的特殊时期必会见证两种文化的碰撞。现代化的趋势不可避免,但民族文化的精髓也需要传承,因此不得不考虑传统在现代化中的*、融合。
争论过后,继续出发,车窗外依旧是天高地阔的景象,澄净而明朗。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羊群星星般点缀,一对恋人甜蜜地坐在草地上,触手可及的画面传递着生活的质感和淡淡的诗意。到达藏戏之村的纳隆村,三个带着红领巾的小学生不错的演唱带给了我们希望。虽然扮演智美更登的小伙子说:“穿着戏服对着三个带着红领巾的小孩唱总觉得有点搞笑。”但这也是传统与现代融合,互相适应的表现。所以这部电影不似《*》般带给人传统文化即将没落的感伤,相反,给人以希望。影片结束时,片中的导演也未找到出演智美更登的合适演员,但这一路走来,带给他很多思考,他认为失去了对智美更登这个角色的把握和判断的能力。寻找智美更登仍在继续,这是一个“未完成”的主题,像影片中一直行进的汽车,它会一直在路上,留给人们更多的思考空间。
这部电影的寻找是社会转型期的思考,智美更登是传统文化的象征。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仅仅倡导旧传统的“复兴”是不适宜的,因为近百余年来各种现代文明的价值与观念一直不断渗入传统的中国,中国文化早已不能保持它原始的面貌。现在的问题只是我们怎样能通过自觉的努力以导使文化变迁朝着最合理的方面发展而已,使传统文化调整自己以适应现代的生活。片中的导演寻找智美更登,原初的目的也是想要复兴一种传统文化,但在现实生活中却难以还原传统本身,所以他很难用传统藏戏的方式对智美更登内涵进行表达,他必须探索新的形式,让传统的因子在现代生活中延续,使二者更为融洽。
从民俗学和人类学的角度看,一个民族传统观念的精髓是会传承不息的,即使生活变迁,它也会有新的形式去适应,会不断被更新、被延续。文化虽然永远在不断变动之中,但事实上却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可以尽弃其文化传统而重新开始。在现代科技强烈的冲击下,每一文化都会经过一个“传统”与“现代”互相激荡的历史阶段。每个民族的文化背景不同,这种激荡的过程与结局也彼此殊异。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并不是两个毫不相干的实体,尤其不是互相排斥对立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注重内在超越性的,认定价值之源虽出于天而实现则落在心性之中。老板、蒙面女孩、导演等人在寻找智美更登过程中获得的对于爱情的领悟,正是在内心上的一种超越。中国文化传统中这种内倾的偏向在现代化的过程中的确曾显露了不少不合时宜的弊端,但中国文化之所以能延续数千年不断也是受这种内在的韧力之赐。保持一种开放的心灵,平等地去认识现代与传统两种文化,是我们应有的态度。智美更登的故事流传已久,藏戏曾经是它传播的重要途径,古朴的表演能感动藏族的每个人;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这种表达的影响力在减弱,但只要人们能领悟这个故事传达的核心精神,总会有新的形式将它传承。老板、蒙面女孩、片中导演的选择是一种提示。
万玛导演一如董仲舒所说的“退而结网”,在静谧中,不动声色地完成了一个宏大主题的叙述,记录了在由传统到现代转型的特殊时期人们的思考,充满着人文关怀。在一个大片横溢,票房王道的时代,万玛导演能甘于寂寞,从热闹场中“退”下来,用简洁、朴素的电影语言描述一个真实的世界,在细腻的日常生活中表达着最深厚的人类情感,是值得人敬佩的。这种“退”并不是消极逃避,相反,从整个文化史的观点看,乃是最积极的进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