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中国藏医药文化博物馆

作者:拉吉卓玛 来源:青海湖网 时间:2010-07-20 09:59:00 点击数:

  中国藏医药文化博物馆是征集、保护、研究、展示发源于青藏高原地区的藏医药历史文化遗产、藏医药发展进程物证、珍贵文物和藏族文化艺术彩绘的综合性专业博物馆。是国家级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也是世界上惟一一座反映藏医药文化的综合性专业博物馆。


藏医药文化博物馆

  藏医药文化博物馆位于青海生物科技产业园区中心,主体建筑气势宏伟,内涵深邃,以天圆地方的古老主题,对藏式建筑风格高度抽象和再现,融藏族传统建筑风格与现代建筑艺术为一体,与管委会、园区广场形成“三位一体”统一和谐的城市标志性建筑群。博物馆占地面积约200亩,总投资1.2亿余元,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共3层,其中1层为文物库房、设备用房,2、3层为展厅。通过环境重现、唐卡雕塑、文物展示、高科技模拟等方式手法展出动植物、矿物标本2000多种,历代著名藏医药学家30多位、藏医学特有医学挂图80幅、1300年前传统藏医使用的外科器械180多件、藏医药学代表性典籍1000多部。
  目前开设有藏医史、曼唐器械、古籍文献、 藏药标本、天文历算、彩绘大观、藏族民俗、藏文书法八大展厅和药师千佛殿。作为藏族医药荟萃场所,高原文化的艺术殿堂,在这儿,可以遥望青藏高原悠久的文明之光,感悟弥足珍贵的藏医药文化,领略高原西部的古风遗韵,欣赏绚丽壮美的彩绘大观。
  藏医史展厅内按时间顺序对藏医药学发展的七个历史时期、28位历代著名藏医药学家的事迹作了详细介绍。通过塑像、文物、地图和大量的图片,图文并茂地介绍了藏医药悠久而灿烂的历史和丰富而博大的医药文献。


唐东杰布(1361--1458)他发明了能医治内科百病的
“洁白丸”和治流行性温疫的“红丸”等医方良药,
因而称为“唐东杰布”,意为千里平原上的王,他还首创了藏戏。

  曼唐器械展厅展出有精美的80幅医学唐卡和传统藏医使用的180多件外科手术器械。这些唐卡在世界医药学史上亦属罕见。通过这些唐卡和外科手术器械,系统而直观地介绍了藏医药学理论及其实践技术。这种独创的、以画卷形式进行医药教学的挂图和1300多年来使用的医疗器械,再现了2000多年前藏医就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的外科手术。尤其以照片的形式,介绍了数千年前藏医就进行过的穿颅手术,不仅显示了藏族先民的智慧,也充分证明历史悠久的藏医学外科手术技术的高超与精湛。


用唐卡的方式绘制的藏医教学挂图


藏医使用的医疗器械


博物馆内展示的4500年前的一例藏医开颅手术(样本)
[FS:PAGE]

  古籍文献展厅陈列了卷帙浩繁的藏医药文献中最具代表性的1000多函典籍,还展出了300多部当代藏医药学书籍和珍贵的古籍印版。通过古籍印板,《四部医典》、《月王药诊》、《祖先口述》、《四部医典蓝琉璃》、《晶珠本草》等著名典籍。


藏医学经书


刻着医学著作的经文


古老的医学经书

  藏药标本展厅展出有2000多件分布在青藏高原的动物、植物、矿物标本,品种繁多,种类齐全,令人目不暇接。其中有利用汞、金、银等原料经特殊工艺炮制而成的、被誉为“甘露精华之王”的“佐太”。还有已收入国家药物基本目录、受国家中药保护品种的七十味珍珠丸、仁青常觉等名贵成品药。展厅不但展示了藏药学名著《晶珠本草》中所收载药物中的精品,而且也成了高原生物学的一个最精彩、最集中的展示课堂。一件件标本、一幅幅照片,生动而直观地展现了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特殊的自然环境中生机勃勃的药物生长环境。


藏药标本

  天文历算展厅采用堆沙时轮坛城、天文历算工具、古籍、历代有突出贡献的藏历算学家雕像和现代化科技手段,再现场景复原和模拟藏族历算的日月星辰运行状况,演示它在藏历推算、天气预报、测定方位等方面作用与推算方法。天文历算学是藏民族的祖先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门自然科学,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史悠久,文献丰富,并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藏族人民的实际生活中应用范围很广,对藏族地区的农牧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天文历算同藏医药学有着直接关系,藏民族通过长期实践,得出“有算必有药,有药必有算”的辩证说法,如通过掌握外界气候变化、五行运行规律,来进行疾病的诊断、治疗,药材的采集、炮制等。即就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仍具有学习、研究、利用的价值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彩绘大观展厅是一处特别的展厅,其内永久性展出由当代藏族著名唐卡工艺美术大师宗者拉杰历时二十七年设计策划,组织400余位藏、蒙、汉、土族顶尖工艺美术师历时四年精心创作完成的《中国藏族文化艺术彩绘大观》长卷,该卷长618米、宽2.5米,以藏族传统绘画技艺用金粉、玉石、珊瑚等珍宝颜料精心绘制而成,已经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从宇宙起源到猕猴和岩罗刹女的结合而诞生藏人,再到原始社会、吐蕃王朝以及历代赞普,接着绘制有佛祖释迦摩尼的成佛之路和藏传佛教中的诸多菩萨、护法和活佛,以及圣者、贤人等,还有藏族经典故事图解、藏人生活、圣地、圣湖、神山的介绍、香巴拉的描绘,以及未来世界等等……可以说是丰富多彩、包罗万象,如果能掌握长卷的大概内容,整个藏民族的历史、信仰、思想、生活等等都能基本有所了解。在浏览长卷时,随着画卷布局来来回回的走动,毫不夸张的说,真是让人眩晕,尤其看着异彩纷呈的画作,目不暇接,画面之多,画卷之长,内容之丰富生动,都令人叹为观止。其中印象比较深的有十世班禅大师的画像,画作的风格与其他班禅大师的画像截然不同,突破传统手法,使作品显得栩栩如生,特别是大师的双眸,感觉直视着自己,那种亲切感就如同见到大师真身,让人心灵一阵。据说这位画师在绘制十世班禅大师画像时总是回避他人,独自完成,具体是怎样画出来的谁也没有见过。还有就是一副佛祖的画像,观赏者低于画作的位置往上看时,佛祖面带微笑,并且眼睛是闭着的,正面看,佛祖的眼睛是睁开着的,据介绍这是立体画眼睛的方法,而高于画作的位置从上往下看时,佛祖不笑,由此就说高于佛祖看佛像,佛祖就不高兴了……整幅作品由金粉与珊瑚颜料绘制。称为“金唐”还有很多经典之作,因为太多了都没能一一记在心里……


世界最长的唐卡


从下面的角度看这张唐卡,佛的眼睛是闭着的。


正面看,佛的眼睛是睁开着的。

  藏文书法展厅展出了许多珍贵的圣者笔记,各种名家创造的字体手笔,以及特殊的纸张和竹笔。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藏文字创制者吞米桑布札亲笔题写的六字真言,以及各种各样的藏文字体,甚至还有形似天珠(九眼石)的字体。
  民俗文化馆展出的各种藏族服饰、藏军装束、镀金马鞍、出土器皿、藏族人家模型、藏式家具、藏毯、藏刀、藏族饰品等等,让人情不自禁的感叹,藏文化之魅力无穷。西藏阿里地区被称为“孔雀”服的普兰服饰、安多贵德农区女性服饰、安多同德牧区女性服饰、安多果洛牧区女性服饰、康区玉树男女服饰、甘肃卓尼女性服饰、甘南拉卜楞女性服饰、拉萨男女服饰等等,都真实的再现了各个藏区的服饰特色,展示了各个藏区老百姓的服饰风采。还有藏族人家模型,木质建筑内女主人正在正中央灶火前忙碌,手边放着酥油桶,一旁和孩子玩耍的男主人看上去身强力壮,还有正坐着手拿烟斗的长者,面容的皱纹讲述着岁月的沧桑……精美的佛龛、大气的藏式沙发,充满韵味的陈设,古朴的藏家,让人留恋往返。高雅的绿松石、神奇的九眼石(据介绍天珠是古时藏人冶炼而制成,这种冶炼技术已经失传),藏王的纯金装饰物等价值连城的宝物都能一一观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