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西藏大学在藏学研究中取得的新成绩

作者:丁玲辉 来源:藏学网 时间:2008-12-18 09:55:34 点击数:
一、紧密结合传统学科优势,开展藏学研究
    西藏大学紧密结合人才培养和传统学科优势,开展藏学研究。近几年来,学校不仅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科研运行机制、管理措施和经费等方面,为学校藏学研究提供了保障。西藏大学充分发挥在地缘、资源、人才和学科建设,以及传统学科等多方面优势,努力拓展藏学研究领域,在研究中以中国藏学研究所、文学院、经管学院、公共教学部、旅游与外语学院等为主体;以传统藏语言文学、藏族历史、藏族音乐、藏族美术四个硕士点为依托,广    大教师紧紧围绕西藏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加强具有西藏特色的藏学研究。
    近年来,学校获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的课题有:《西藏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概况与研究》、《西部开发过程中的西藏民族教育和社会稳定问题研究》、《藏汉语亲属关系研究》、《西藏民族地区农牧民选举现状调查研究》、《西藏民族地区近(现)代化发展历程研究》、《青藏铁路那曲段经济带建设研究》、《西藏民族手工业保护与发展研究》、《西藏跨越式发展中的产业结构问题研究》、《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化价值与意义研究》、《西藏地区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研究》、《西藏藏药产业的发展对策研究》、《西藏农牧区金融发展问题研究》、《教育公平与西藏教育发展研究》、《基于认证管理的西藏生态旅游资源保护研究》、《西藏地区藏、汉、英三语教学绩效分析与研究》、《清初蒙藏联合治藏及其意义研究》、《藏族大学生族群认同的跨文化教育研究》、《敦煌藏文语法研究》、《古希腊神话与藏族神话比较研究》、《基于西藏跨越式发展的科技进步战略选择研究》、《提高西藏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研究》、《藏族节庆习俗与可持续发展》等。
    获教育部立项的课题有:《西藏传统文化史研究》、《西藏传统文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西藏宗教艺术研究》、《藏族在校青少年思维发展特点研究》、《西藏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西藏地区革命化与现代化研究(定向西藏大学招标)》(教育部重大课题研究)、《西藏人力资源开发与教育创新研究》、《西藏现代寺院经济与西方教会经济比较》、《和谐社会视野中的拉萨社区管理研究》、《提高西藏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研究》、《藏族诗学理论的流变和现代构建研究》、《现代传媒与中国西藏的社会变迁》、《西藏地区大、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实验研究》、《汉藏传统翻译思想比较研究》等,艺术学院觉嘎博士申报的《传承与创造——西藏传统音乐的结构形态和结构技法在当代音乐创作中的应用》,获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资助,这是我区首次获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专项资金资助的高校。《西藏大学的开放合作与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藏文史籍《青史》重译项目等获韩国高等教育财团横向科研基金资助,《计算机藏文排序研究》获国际发展研究中心资助,《西藏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社区项目》获得世界自然基金会立项资助。《交通建设对藏区农牧民现代化的影响》、《西藏企业现代化与居民现代化的关系》获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科研课题招标立项。《藏族体格特征与西藏竞技体育发展研究》、《西藏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西藏农牧区体育发展研究》获国家体育总局立项资助。学校的《藏族唐卡勉唐》和《藏族唐卡钦泽派》列入2006年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学校还在《格萨尔王传》、西藏地方史、西藏民俗、西藏经济、藏族音乐、藏族美术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好成绩。尤其是《西藏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概况与研究》、《青藏铁路那曲段经济带建设研究》、《西藏人力资源开发与教育创新研究》、[FS:PAGE]《西藏民族地区近(现)代化发展历程研究》、《藏汉语亲属关系研究》、《国内外因明学比较研究》、《西藏跨越式发展中的产业结构问题研究》等课题研究,为西藏社会发展与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贡献。
    2004年以来,学校还通过课题研究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1项。《信息技术藏文编码字符集》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西藏地区乙肝疫苗失败率调查及其分析研究》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年,《藏族美术史略》、《中国藏学史(1949年前)》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藏传佛教对元代经济的影响》获国家民委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3项成果获首届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一、二、三等奖,3项成果获自治区“十五”教育科学研究优秀论文一、二、三等奖。通过课题研究培养和锻炼了队伍,广大教师把科研与教学相结合,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科建设,也提高了教师从事科研的能力,基本形成了一支以藏族为主体的,政治、业务过硬的藏学研究队伍。如文学院罗布博士入选、刘永文博士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类人选入选2006、2007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二、凝练学科方向,加强研究基地建设  
    近年来,围绕学校重点学科建设,在凝练研究方向上下功夫,已逐步形成了一定研究基础的学科方向,如艺术学院的“藏民族文化研究方向”;以工学院为依托,文学院等有关教师参加的“藏文信息化研究方向”;以经管学院为主体的“西藏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方向”;以理学院为主体的“西藏生物与环境保护研究方向”;以公教部为主的“西藏法制建设研究方向”和“西藏学生思想品德建设研究方向”;以医学院为主的“藏药基础与新药开发研究方向”和“西藏地方病与常见病防治研究方向”等。这些研究方向均与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科建设相结合。如教育部百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中国藏学研究所在“藏区现状与社会发展”方向上紧密结合西藏及其他藏区的民族、社会、经济、宗教、教育和历史文化等开展研究,为西部大开发和西藏和其他藏区的发展献计献策,以推动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藏族历史与汉藏关系》研究方向则着力于藏族历史和汉、藏关系以及西藏地区与中央政权之间内在关联性的探讨。此研究方向涵盖藏族历史、宗教、汉藏关系及西藏地方与历代中央政权关系等众多领域,分别涉及历史学、宗教学、民族学和考古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其综合性、交叉性也很强,尤其面对达赖集团的分裂斗争,此方向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西藏考古与藏文化艺术”研究方向以田野考古为基础,利用考古材料与文献史料相结合研究藏族文化艺术,用实物材料来证明西藏与祖国悠久的文化联系。
    为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学校加强了包括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基地——中国藏学研究所在内的,西藏大学人口研究所、西藏大学藏族艺术研究所、西藏大学经济研究所、西藏大学“格萨尔”研究所、西藏大学教育与心理研究所等藏学研究基地建设。目前,这些研究所都承担有国家和自治区的科研项目。
    三、加强学科建设,培养高层次藏学人才
    西藏大学在注意加强藏学研究中,十分注重学科建设,以培养高层次藏学研究人才。学校在学科建设中主要依托文学院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族语言文学)专业和中国少数民族史(藏族历史)专业来培养高层次藏学研究人才,这两个专业1998年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点。藏语言文学和藏族历史专业共招收了8届硕士研究生,毕业5届硕士研究生,培养了一批具有一定素养的高层次层次藏学研究生人才。
    在抓好学科建[FS:PAGE]设中,学校高度重视硕士学位授予点的师资队伍建设。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尽职尽责、热爱教学、热爱学生。学校还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各种措施,先后引进了博士1名、藏学硕士研究生6名;分别选送14名教师分别到内地高校攻读博士、硕士学位。15人次参加了在美国、挪威、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家举行的藏学研讨会;50余人次参加了在国内举办的各级各类藏学研讨会。通过引进人才和在职人员的进修深造以及参与国际国内学术讨论会,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素质、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2006年7月底学校召开了第五届全国高校藏语文教学工作研讨会,藏学研究暨东嘎•洛桑赤列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藏族语言文学、藏族历史学科研究方向不断拓宽,现已在藏族古代文学、近代文学、现代文学、文学理论、藏族古典诗学、藏语文研究与藏文信息处理研究、汉藏翻译、藏汉语言比较、语言学、藏族美学、藏族修辞学、《格萨尔传》、西藏地方古代史、西藏地方近代史、西藏民俗与文化史、吐蕃史、汉藏关系史、蒙藏关系史、西藏宗教发展史、西藏史学史、清代藏史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并且,已形成了几个具有鲜明学科特色和学科优势的研究方向。
    1.藏族古近代文学。该研究方向拥有一支老中青结合的教学和科研梯队,其中有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的老专家、老学者。学术带头人桑达多吉教授在《中国藏学》、《西藏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诗学闻思智囊》、《西藏风俗文化史》、《藏汉英敬语手册》等专著(译著)4部。
    2.藏汉语言比较。该研究方向拥有一批知名度很高的藏汉语言比较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在藏汉语言亲属关系、藏汉语法比较、藏汉语音比较、藏汉翻译史、藏汉翻译理论与实践等教学科研方面成绩突出,目前已成为我校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特色学科领域。学术带头人王志敬教授在《语言学研究》、《西藏研究》等期刊发表了《藏汉语述补结构中的同源格式》、《藏汉语结构类型的对立(英文)》等学术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等)2部,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
    3.藏语文研究与藏文信息。该研究方向是在原藏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上建立,主要在藏文文法、藏文正字学、藏文编码国家,国际标准的制定、藏文Windows平台开发、藏文输入法、藏文文字处理系统等教学科研方面独具特色,已经成为国内外藏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其研究在国际、国内相关领域具有领先地位,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和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
    4.西藏地方近代史。该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许广智教授,近年来发表了等10多篇学术论文;主持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科研项目3项,出版《西藏地方近代史》、《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5.西藏民俗与文化史。该研究领域在西藏民俗学、西藏风俗文化史、西藏文化概论、西藏石刻文化等教学科研方面取得了可喜成就。在这一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强俄巴•次央教授,多次参加国际藏学学术会议,先后发表《西藏著名女性宗教人物考》、《略述17世西藏著名藏医学家、教育学家强俄巴•囊索达杰》等学术论文30余篇,参与3项国际合作项目。其中,有些成果还被译成许多种文字,在国外引起强烈反响。她还通过挪威--中国西藏网这一平台,创办了西藏唯一的一所妇女研究机构---妇女研究所。该研究所从历史与民俗文化角度对西藏的妇女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6.西藏地方古代史。该研究领域在西藏地方古代史、吐蕃史、西藏分裂割据史、西藏古代文献资料选读、西藏宗教史、藏族史学史、[FS:PAGE]敦煌古藏文写卷、藏族金石录等方面独具特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