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川滇行 感受多元文化

作者:拉吉卓玛 来源:青海湖网 时间:2011-06-15 10:33:00 点击数:

川滇行 感受多元民族文化
                               ——海南州藏语文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川滇考察一行侧记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一语道出了保护多元文化的价值所在。近几年,文化作为一项软势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化成为了我们生活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挖掘、沿袭传统文化;适应、创造城市文化;关注、热爱民族文化。各个地域或民族的饮食、服饰、建筑、宗教、教育和艺术等等方面所饱含的文化内涵都各不相同,体现出了鲜明独特的地域文化或民族文化,从而有了地区之别、民族之分。文化,让大千世界变得如此丰富多彩、包罗万象,更让各个民族血脉相通、生生不息。
  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光辉历史,时至今日,丰富多样的文化瑰宝始终是这个神秘国度的美丽面纱。我国有56个民族,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其中,25个少数民族聚集在云南省。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我国独有的民族文化特色,以及加强与兄弟民族间的交流和学习,并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的认识和继承灿烂的民族文化,2011年5月19日至6月2日,海南州藏语文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携青海湖网络信息中心一行共16人,在短短的两周时间内顺利的完成了川滇一带一次难忘的文化之旅。
  第一站来到了美丽的蓉城——成都,考察团一行人受到了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的盛情款待,当四川省民族古籍办主任龙彦女士从海南州藏语委办才洛主任手中接过沉甸甸的藏汉双文《海南州地名文化释义》一书时,感慨的说道:“前两年就听才洛主任说贵单位在编纂这样一本书,没想到已经出版发行了,可喜可贺。你们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推出这样一本精致权威的海南州地名书籍,为当地地名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值得我们学习。”接着,才洛主任向四川省民族古籍办的同志们简单的介绍了海南州藏语委办近年来在古籍整理、出版等方面所作的工作,以及此次川滇一行的目的,并邀请四川省民族古籍办的同仁们来海南州做客,感受海南州独特的民族风情和地域文化。龙彦主任愉快的接受了邀请,并介绍了四川省民族古籍办的基本情况。她说:“我办成立于1984年,专门负责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抢救、整理的政策研究、规划制定、组织、协调、指导以及服务工作。并相继在各有关市、州、县建立健全了组织机构,初步形成了民族古籍工作搜集整理网络。四川是一个多民族、多语种的大省,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第二大藏区和惟一的羌族聚居区,是我国少数民族古籍资源十分丰富及民族古籍抢救、整理任务繁重的省份之一。据不完全统计,现存于四川地区的各类少数民族古籍49万余册(函),其中藏文29万册(函)、彝文19万册(函)、其他少数民族古籍1万余册(函),流散于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口碑更是难以胜计。到目前为止,我办组织搜集、整理、出版和胶印的民族古籍达200多种,民族古籍出版物中有76种获奖,尤为突出的是,四川省出版界获得国家级图书奖和提名奖的26部书中,我办组织出版的少数民族古籍类就有7部,其中藏文古籍《藏族历算大全》、《显迷文库》、《德格印经院藏传木刻版画集》分别获得第四、第五、第六届国家图书奖,《中国彝族》获第十二届中国图书奖,彝文古籍《彝文典籍目录》、《彝族尔比词典》获得国家图书提名奖,藏文古籍《四部医典详解》获得第五届中国民族图书一等奖;编辑出版了《中国南方回族文化教育资料选编》系列丛书十二卷和《中国南方回族清真寺资料选编》,以及苗族古籍《苗族古歌》和《四川苗族文化志》。为学术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典籍资料,为各族人民奉献了难得的文化精品。在汶川5·12大地震时期,我办始终将完成《羌族释比经典》(已荣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藏族古译文献宝典》、《中国彝族谱牒选编-四川卷》(已荣获中国版协科技出版工作委员会和中国西部地区优秀科技图书评委会颁发的第十六届中国西部地区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三大项目,作为帮助灾区人民重建精神家园的重要举措,积极组织专家、学者有计划地潜心从事项目工作,确保这三大项目得以顺利出版。标志着四川省民委古籍办成立以来组织编撰的最大系列文献,内容厚重,影响深远,可以称之为古籍办的镇办之宝。填补了全国乃至世界羌、藏、彝族文化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白,凸显出四川民族古籍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按照“5·12”大地震后国家和四川省上有关抢救保护羌族文化的总体要求,抓紧启动羌族原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系列《羌族释比图经》和《羌族萨朗》的搜集整理出版工作。四川省民族古籍工作多次受到国家民委等有关部委领导和四川省领导的充分肯定。 ”


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主任龙彦女士介绍该办基本情况

  成都是座非常休闲的城市,它很繁华,也很惬意,喝喝茶、摆摆龙门阵之余考察团一行人朝拜了闻名遐迩的乐山大佛和普贤菩萨道场——峨眉山,感受到了汉传佛教在这片土地上的烙印和延续。同样也感受到了宗教场所被旺盛的旅游业逐步演变成商业化场所的危机,貌似朝佛成为一种旅游项目和体验生活,人们拥挤着留影、敬香、叩拜……就像赶时髦一样在导游的安排下完成着一项一项的规定动作,或许这也不是未尝不可的。在这个过程中,导游不知不觉的成为了一个团队的主角,他们会告诉大家,讨厌游客在车上睡觉;希望大家在购物点多逛一会儿;总是说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该花的时候就得花。还有貔貅这种象征进骗财的神兽成为整个旅游行业的宠儿,貔貅形象的各种促销饰物,以及各大景点门口端坐的貔貅石雕,潜移默化中让人们对钱财产生极大的兴趣,这样的精神导向对当地的文化形象产生极大的损坏,会让游客觉得当地人是不是太爱财了。所以营造一种高雅、明朗的旅游氛围对提成旅游品质至关重要。记得在峨眉山,卖一些竹制纪念品,有车模、日本娃娃和俄罗斯套娃等等,这些纪念品很让人费解,为什么峨眉山作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出售的纪念品却要做成外国人的形象,再说了中国人喜爱竹子,用竹子制作的礼品也应该散发着浓郁的中国特色、四川特色或者峨眉山的佛教文化特色。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体现的是当地的形象,所以需要注重其文化内涵,当被游客带回去后,不仅是一件赏心悦目的工艺品,更是保存了一份当地独特的文化渊源。


峨眉山万年寺

  乐山大佛总体给人留下的印象比较深刻。乐山大佛为弥勒佛坐像,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乐山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大佛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发髻1021个,耳长7米,鼻长5.6米,眉长5.6米,嘴巴和眼长3.3米,颈高3米,肩宽24米,手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背宽8.5米,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在大佛左右两侧沿江崖壁上,还有两尊身高10余米,手持戈戟、身着战袍的护法武士石刻,数百龛上千尊石刻造像,形成了庞大的佛教石刻艺术群。大佛左侧,沿“洞天”下去就是凌云栈道的始端,全长近500米。右侧是九曲栈道。佛像雕刻成之后,曾建有十三层楼阁覆盖,时称“大佛阁”,“大佛阁”宋时称“天宁阁”,可惜毁于明末的战乱,被张献忠的起义军焚毁。可以从大佛两侧的山崖上看到几十处孔穴,那是当年建造楼阁时,安置梁柱的地方。而今日,梁柱早已被拆除,而雄壮的大佛仍巍然屹立着。在乐山大佛顶部有一尊开凿大佛发起人——海通法师的塑像,据了解,海通法师是贵州人,结茅于凌云山中,而乐山地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水势相当凶猛,舟辑至此往往被颠覆,尤其每当夏汛,江水直捣山壁,常常造成船毁人亡的悲剧。海通法师见此立志凭崖开凿弥勒佛大像,欲仰仗无边法力,减杀水势,永镇风涛。于是,海通法师遍行大江南北募化钱财,开凿大佛。佛像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开始动工,当大佛修到肩部的时候,海通法师就去世了。之后由其弟子陆续进行修建,在经三代工匠的努力之下,至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前后历经90年时间才完工。乐山大佛具有一套设计巧妙,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对保护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大佛头部共18层螺髻中,第4层、第9层和第18层各有一条横向排水沟,分别用锤灰垒砌修饰而成,远望看不出。衣领和衣纹皱折也有排水沟,正胸有向左侧也有水沟与右臂后侧水沟相连。两耳背后靠山崖处,有洞穴左右相通;胸部背侧两端各有一洞,但互未凿通,孔壁湿润,底部积水,洞口不断有水淌出,因而大佛胸部约有2米宽的浸水带。这些水沟和洞穴,组成了科学的排水、隔湿和通风系统,防止了大佛的侵蚀性风化。大佛顶上的头发,共有螺髻1021个。远看发髻与头部浑然一体,实则以石块逐个嵌就。大佛右耳耳垂根部内侧,有一深约25厘米的窟窿,长达7米的佛耳,不是原岩凿就,而是用木柱作结构,再抹以锤灰装饰而成。在大佛鼻孔下端亦发现窟窿,露出三截木头,成品字形。说明隆起的鼻梁,也是以木衬之,外饰锤灰而成。大佛胸部有一封闭的藏脏洞。封门石是宋代重建天宁阁的纪事残碑。洞里面装着废铁、破旧铅皮、砖头等。


乐山大佛

[FS:PAGE]
  结束四川的行程,25日抵达春城昆明,开始了少数民族之乡七彩云南之旅。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根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分布的数据,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就有52个,其中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民族有26个,除汉族外,少数民族有25个。全省总人口约4192万人(1999年),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300多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3。25个少数民族包括: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壮族、苗族、僳僳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景颇族、藏族、布朗族、布依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蒙古族、水族、满族、独龙族。在这25种少数民族中,有15种少数民族是云南省独有,他们是白族、哈尼族、傣族、僳僳族、佤族、拉祜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阿昌族、基诺族、怒族、德昂族、独龙族。其中人口最多的是彝族,有400多万;人口最少的是独龙族,仅5500人。在短短几天时间内没有办法到达这25个少数民族的居住地一一考察,只能通过游览位于昆明市西南郊滇池之畔的云南民族村,去感受云南的少数民族风情。对云南的少数民族有了大致的了解后,考察团一行人踏上了前往大理、丽江和香格里拉的行程。


云南民族村的纳西族分支摩梭歌舞表演


云南民族村的彝族民居

  众所周知,大理苍山云弄峰下,有一个美丽的蝴蝶泉……“大理三月好风光,蝴蝶泉边好梳妆”……老电影《五朵金花》的插曲唱响了一个时代,美丽迷人的大理风光让人向往,温馨浪漫的蝴蝶泉传说令人无限遐思。当考察团一行人到达大理时,正值白族的“情人节”。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日——二十五日,蝴蝶相会的日子,就是白族民间的“情人节”。这一天,白族的男女青年,成群结队从四面八方汇集在蝴蝶泉边,对唱白族情歌,跳着“三节棒”的舞蹈。然而,这个情人节却是与众不同的情人节。白族的这个情人节不是未婚青年抠抠手心,互诉爱慕的节日,而是结婚之后的俗世男女的节日。不是夫妻之间举案齐眉,相濡以沫的延续,而是因不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有情而不能终成眷属的有情人之间的节日。而且,比牛郎织女隔河相望幸运许多,每年都有这么三天,任何人不得干涉议论,他们可以自由相会。已婚男女平时各过各的日子,两不相扰,过节时夫妻双方都可以和族人一路欢歌,一起跳舞,各自奔情人而去,将积年思念尽情倾泻。


考察团一行人在大理古城留影


大理蝴蝶泉

  大理是白族自治州,为县级市,白族为主体民族.白族很注重养生,生活节奏比较慢,喜欢种植花草以求养心,他们喜爱白色,服饰和民居以白色为主,以及他们的建筑、雕刻和绘画艺术都是名扬古今中外的。白族基本上实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制。儿子成婚后即行分居,父母一般从幼子居住。同宗同姓不通婚,但例行姑舅表婚。有女无儿的可以招赘,无儿无女的也可以抱养同族弟兄的子女(过继)或养子。赘婿和养子要改名换姓,才能取得财产继承权。白族在元代以前全民信仰佛教密宗,受此影响白族地区盛行火葬。元代以后,因受内地汉族和汉文化的影响而改为土葬。丧葬仪式一般比较隆重。白族传统社会是一个具有多元宗教信仰的社会,人们曾信奉原始宗教、佛教、道教和本民族的本主信仰。释儒道“三教同源”“万法同宗”,三教相融合是白族宗教信仰的一大特点。其中本主信仰是白族全民信奉的宗教。本主一词的含义是“本境最高贵的保护神”。白族的本主是“人神兼备”的护卫神,是由原始的神巫崇拜发展而来的宗教。相较原始的神巫崇拜,本主信仰形成了以祖先崇拜、自然崇拜、英雄崇拜、图腾崇拜为完整体系的宗教,并使祖先崇拜、英雄崇拜构成了“本主宗教”的崇拜核心。佛教约于隋唐之际传入洱海地区,最初传来的是“婆罗门”和瑜珈密宗,密宗僧人称“阿阇黎”,所以又名“阿阇黎(阿叱力)”教,现在称其为“白族密宗”。盛行于南诏大理时期。大理国的22代皇帝中就有10位出家为僧。国中男女都读佛典、诗书,手不释珠卷,因此洱海地区很早就有“古妙香国”的称号。元明之后,大批汉族移民屯驻洱海地区,汉文化开始在洱海地区广泛传播,汉传佛教逐渐开始取代大理本土佛教(密宗)的地位。


白族三道茶表演


美丽的大理洱海

[FS:PAGE]
  “丽江是男人的天堂,女人的天下。”纳西族的胖金妹这样介绍道。丽江大多居住着纳西族,在他们的世界里女人创造的是物质财富,而男人在家专供琴棋书画,创造精神财富。在他们的审美中是以胖为美、以黑为贵,因此,团队中的几位彪形大汉在当地被视为美男子。丽江是很多人向往的地方,有着很多头衔:世界文化遗产地(“丽江古城”,包括古城区的古城及玉龙县的白沙古镇)、世界自然遗产地(“三江并流”保护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纳西东巴象形文字)、世界记忆遗产(纳西东巴古籍文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纳西东巴画和纳西族手工造纸技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等。


丽江古城

  据了解,丽江古城在南宋时期就初具规模,已有八、九百年的历史。丽江战国时属秦国蜀郡。汉属越郡。三国属云南郡。南朝为遂段县,大约在此时纳西族先民迁于此。唐时曾为姚州都督府地,后为吐蕃,南诏地,称桑川,属剑川节度。宋为大理善巨郡地,开始建城,忽必烈南征大理,以革囊渡金沙江后曾在此驻兵操练,“阿营”遗址仍在,当时居民已有千余户,至元十三年改为丽江路,丽江之名始于此,以依傍于丽江(金沙江古名) 湾而得名。明末已具规模,日渐繁荣,本地土司木氏所营造的宫室非常华美,徐霞客在游记中谓其“宫室之丽,拟于王者”,而丽江府“富冠诸土郡”。《明史云南土司传》则言“云南诸土官知诗书,好礼守义,以丽江木氏为首”。府城大研之名亦始于明代。以其位于丽江坝子中心,四周青山环绕,形似一巨砚,故名大研(砚)厢。清为丽江府。雍正元年(1723),改土设流,结束木氏土司元代以来的世袭统治。乾隆三十五年(1770),置丽江县。1961年成立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属丽江地区。1997年12月,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成功,填补了我国在世界文化遗产中无历史文化名城的空白。2003年4月,丽江撤地设市,将原丽江地区改设为丽江市,并将原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分为古城区及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丽江的文化在1723年清朝改土归流政策以后,便成为一个纳西文化和汉族文化的综合体,比起金沙江西岸中甸白地(纳西东巴教发源地)的纳西人和金沙江东泸沽湖地区的摩梭人,丽江坝区的纳西社区更多的受到了中原汉族文化的影响和同化,这种同化过程在1996年的大地震和此后旅游业的发展中逐步加速。


丽江古城墙壁上的纳西族东巴文

  位于丽江市以北25公里处的玉龙雪山是纳西族及丽江各民族心目中一座神圣的山,纳西族的保护神“三朵”就是玉龙雪山的化身, 至今丽江还举行每年一度盛大的“三朵节”。元代初年,元世祖忽必烈到丽江时,曾封玉龙雪山为“大圣雪石北岳安邦景帝”。玉龙雪山以险、秀、奇著称。玉龙雪山主峰扇子陡海拔5596米,直插蓝天,南北向排列的玉龙十三峰犹如一条腾空的巨龙,它不仅气势磅礴,而且秀丽挺拔,造型玲珑,还随着时令和阴晴的交替,景观也变幻无常,时而云蒸雾涌,玉龙乍隐乍现,时而碧天如水、万里无云,群峰象玉液刷洗,晶莹的银光,耀目晃眼;有时一条云带束腰,上面雪峰皎皎,下面岗峦碧翠。东方欲晓,峰顶早染晨曦,多彩的朝霞映上雪峰,白雪呈绯红状与霞光掩映闪烁;傍晚余辉把雪峰染抹得象披上红纱,云朵带着晚霞奇彩,飞归峰间谷壑,一弹之顷,变态无穷。
  纳西族系古羌人后裔,自西北河湟地区南迁,与土著融合而形成。秦汉至魏晋,纳西族已迁徙至大渡河、雅砻江流域,以游牧、畜牧为主。唐代,部分纳西先民沿雅砻江南下,抵达丽江。随后挥师南下,在洱海东部建立了第一个政权——越析诏。史称越析诏“地最广、兵最强,素为南诏忌”。越析诏为时不长被南诏所灭,纳西先民南下步伐由此止。越析诏的灭亡有两个原因:一是政治上唐王朝扶持南诏,以制衡吐蕃所造成的;二是经济上纳西先民当时仍处于游牧生活向农耕过渡阶段,经济形态仍不稳定,这必然导致了政治上的动乱。此后,纳西先民退回金沙江中游流域;500多年间,在唐王朝、南诏、吐蕃三大强势的夹缝间苦苦周旋,艰难生存。这种特殊的生存环境铸就了纳西族深沉坚韧、灵活机动的民族性格。同时,纳西族的文化受到这三大文化圈的润泽,以东巴文化为代表的民族文化由此滥觞。宋代,纳西先民的政治环境有了改善:北部的吐蕃王朝分崩离析;南诏也陷入了混乱;东边的宋王朝则穷于应付北方游牧民族,无力经略西南。“故自南诏以后,麽些之境,大理不能有,吐蕃不能至,宋亦弃其地,成瓯脱之疆,经三百五十年之久。”纳西族由此获得了一个难得的独立发展时机。在社会经济生产获得充分发展的同时(农耕文明已取代半耕半牧的生产状态),政治上分散的麽些部落渐趋统一;东巴文化体系逐渐宏大完善。  


丽江古城中的木府

  13世纪初,蒙古军队跨囊渡江,平定云南,给沉寂了五百年的纳西族带来了强烈的冲击,也提供了千载难遇的历史机遇:公元1276年,元在丽江设军民总管府,统领一府七州一县。使纳西族有了一个从容不迫、独立自主的发展空间。纳西各部落也在这一时期逐渐走向了统一,从此纳西族开始了一场宏大的民族文化体系的构建,在吸收白、藏民族的文化精华时,也接受了中原汉文化的润泽。   
  明代是纳西族最鼎盛的时期。明初,纳西首领阿甲阿得“率众归附”,并随明军征讨边疆,屡立战功,深得明太祖朱元璋嘉许,亲赐“木”姓,允其世袭丽江府土知府,予以积极扶持。明王朝的这种扶持政策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当时沉寂了一百多年的西藏势力又趋强盛,时常侵扰明朝边境,由此明王朝大力扶持木氏势力,视木氏国“辑宁边境”的重要力量。木氏土司挟王朝之威,养兵蓄锐,木氏作家群也名声鹊起。“纳西族从历史上处于被动地位成为主动进取的角色,在历史进程中产生了应有的影响。   
  清代以后,木氏势力渐趋衰微。原因是西藏又一次纳入中央王朝辖治的版图,使丽江失去了“西北藩篱”的政治区位优势,且木氏土司把持的庄园领主经济渐已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消极因素。1723年丽江实行改土归流,木氏土司此后一蹶不振,受益的是丽江经济,丽江的地主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手工业也渐趋繁盛,丽江古城的格局最终形成。殉情现象由此大量蔓延,丽江被外人称为“殉情之都”。   经过鸦片战争、辛亥革命,1949年7月1日,丽江和平解放。1961年成立丽江纳西族自治县。1996年,丽江发生7级大地震,死伤3200多人,经济损失达45亿元。1997年12月丽江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2003年6月,“三江并流”被评为“世界自然遗产”同年9月,纳西族东巴古籍被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2003年7月1日,丽江撤地改市,原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分成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和古城区。


纳西族人家供奉的东巴神像

  一般认为,纳西族有两种传统文字,东巴文和哥巴文。东巴文(纳西象形文字),是一种兼备表意和表音成分的象形文字,文字形态比甲骨文还要原始。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仍然活着的象形文字。哥巴文是一种音节文字。他们信仰东巴教、藏传佛教等。丽江纳西族还普遍信奉“三朵”神,成为多种信仰的民族。而东巴教与藏族苯教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藏族和纳西族都起源于青藏高原,语言同属藏缅语族,山水相连,互相婚姻,在历史上有着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联系。纳西族民间至今仍保留着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特别是用古老的象形文字书写的东巴经卷中也记载着完整、系统的祭天文化。该文化是是纳西族文化中最古老、最原始的部分。纳西族的宗教文化源头可以追溯到西藏“象雄文化”。纳西族的东巴教巫师,象形文写作人“坐”形,头戴佛冠,读“本”,又称“本波”,意为“祭”或“念经”,与藏族“苯教”的意义相同。东巴教与苯教信仰的祖师也是同一个人,即丁巴什罗,藏语写作“敦巴兴饶”。东巴教受苯教的影响而发展的问题,除了名称相同、祖师相同、主要法器、某些神鬼名号、部分经书内容相同等之外,从宇宙三界的划分和神灵的分类基本如出一辙。
  在丽江,古城的细雨、黝黑的纳西族同胞、原始的信仰、江浙的商贩、摩梭人的手工彩条披肩,以及狂野的酒吧夜生活,就像一副动人的画卷深深地刻在了脑海。正如久美多杰的诗歌《在丽江古城》中写道:玉龙如此亲切/银装来自雪域/发呆不用付费/只要自己愿意/我和纳西兄妹/难辨藏人是谁……

[FS:PAGE]
  带着对丽江的那份不舍,考察团一行人沿着滇藏公路前往人人向往的香格里拉。途中距丽江域西北45公里处的石鼓镇金沙江猛然转向140多度,折身北上又东去,弯出了一个“V”形奇观,最终与澜沧江,怒江分道扬镳。金沙江古称丽水,为长江上游,发源于青海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中段,自古以盛产“金沙”得名。上游称通天河,从青海玉树县巴塘河口至四川宜宾眠江口叫金沙江,全长2308公里。宜宾以下称长江。金沙江经西藏于云南德钦县东北部德拉附近进入云南,在云南省境内全长1560公里,集水面积109026平方公里。金沙江流至丽江石鼓突然来了一个大拐弯折向北流,嗣后又折向东流,形成著名的“长江第一湾”。江口切穿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深切为坡陡谷深的大峡谷,即闻名的“虎跳峡”。


雄伟壮观的虎跳峡奇观

  虎跳峡奇观险而俊秀,过了桥便驶进了青藏高原,车开始爬坡,向东望,仍见白冠高高的哈巴雪山,雪峰下是过渡的岩石和草甸,再往下就是连绵的杉林了。刚才的金沙江便是迪庆州和丽江地区的分界。路边的河流越来越细,河谷渐宽了,出现了好几公里宽的坝地。五月初的高原草场才开始变绿,远处的树林中小花零星开放。两个多小时后,烈日下安静的香格里拉出现在了眼前。


香格里拉的傍晚

  香格里拉县原名中甸县,藏语称“建塘”,相传与巴塘、理塘系藏王三个儿子的封地。据弦汉文史书记载:唐代属吐蕃神州都督地,吐蕃曾以中甸为前沿据点,经营并控制南诏七十年之久。元代为宣政院直辖地,明中叶后属云南丽江军民府,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设中甸厅,辖于云南省。1950年5月10日,中甸和平解放.归属丽江地区行署。1957年9月迪庆藏族自治州成立并设州府于中甸县。2001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香格里拉县城海拔高达3180米,地处青藏高原南缘,横断山脉腹地,是滇、川及西藏三省区交汇处,也是举世闻名的“三江并流”风景区腹地。总面积11613平方公里。香格里拉县除主体民族藏族外还有汉族、纳西族、彝族、白族等十几个民族,全县总人口近13万人,人口密度为10人/平方公里。


香格里拉标志性建筑——巨型转经筒

  香格里拉县城的建筑多为藏式风格,石木结构、三四层楼、檐窗绘彩,街道整洁,各种门牌一律书写藏汉两文。在县城西面三四公里有号称康区十三大寺的归化寺。县城外草场和田地连片,此地亦农亦牧。每家的房屋基本由大块木材建成,一般都有三四层,宽大如厦。每家房屋附近有一小块打谷场,场上立着晒青稞用的木架。
  2010年9月12日至16日,第六届康巴艺术节暨迪庆州民族团结节在香格里拉县隆重举行。云南迪庆州、四川甘孜州、青海玉树州和西藏昌都地区共同组成了康巴藏区,有着共同的文化底蕴和民俗特征。为加强四地州的文化交流和经济交往,整合文化资源,使康巴文化品牌成为国际性品牌,进一步延续传统友谊,促进共同发展。九十年代初经四地州共同协商,达成了定期举办“康巴艺术节”的协议,确定“康巴艺术节”是四地州共同的节日。康巴艺术节每四年举办一次,由各地州各自承办一次。第一届于1994年8月由青海省玉树州承办;第二届于1997年9月由云南省迪庆州承办;第三届于2000年10月由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承办;第四届于2004年8月由四川省康定县承;第五届于2007年8月由青海省玉树州承办。


香格里拉藏族人家

  一到香格里拉一行人开始兴奋不已,那首《香巴拉并不遥远》的老歌不由自主的挂在了嘴边,乘着激动劲儿直接去到当地的藏族人家做客。据了解,在当地人家如果插了一杆经幡说明是个普通家庭,如果插了两杆表明家中有出家的僧人,如果插了三杆那么这个家庭就是非常有威望的或者家中有喇嘛,以及曾经有过喇嘛。还有在当地人家中如果灶台上有三口锅就是说家中有三代人,如果有四口锅就说明是四世同堂。而做客的这个人家只插了一杆经幡,灶台上有四口连在一起锅灶,说明他们是一个美满幸福的四世同堂家庭。考察团一行人接过洁白的哈达,被请上木楼二层的大厅,两根粗大的柱子映入眼帘,还有大厅左侧的灶台和右侧雕花的壁柜,以及墙裙精美的壁画和唐卡都展示了康巴藏区的民居特色。在女主人卓玛大姐的热情招待下品尝了香浓的酥油茶、新鲜的奶渣,醇香的自酿青稞酒驱走了远行的疲惫,还有热气腾腾、营养丰富的松茸炖土鸡,以及金黄、鲜香的烤牛肉让远离故乡奔波数日的考察团一行人找到了家的感觉。锅庄的旋律在大厅中响起,在主人的邀请下大家开始尽情的舞蹈,当热烈的气氛达到一定程度后,家中的老阿妈在一阵欢呼声中动情的唱起了敬酒歌,考察团成员也毫不逊色,为大家演唱了安多山歌,一展海南人民的风采。接着,村里的姑娘和小伙子们献上了热情的弦子,大家唱着跳着,欢乐的的笑声交汇在一起。联欢活动持续到深夜十点左右,最后在祝福的歌声中告别了卓玛一家。
  次日,香格里拉阴雨绵绵,一些室外的行程被迫取消,在车中粗率的结束城区的浏览后按照行程匆匆离开了雨中的香格里拉,带着些许的遗憾完成了考察团一行人的全部行程安排,踏上返程之路。


香格里拉古街

  此次川滇之行给考察团的每一位成员都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记忆,对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继承和弘扬;各民族间的联系、差异、交流以及和谐相处等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认识,并将在各自的工作领域中加以改进和创新,为更好的推动本单位的发展打开了崭新的思路,更为本地区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