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玛才旦拍片日志(二)
10月18日
开机第九天。天气晴朗。十点出发,一直到下午拍父亲洛桑群培教儿子仁青东主(扎东)射箭。两位专业演员的表演很投入,配合得很好,我们拍得也很细。下午四点多转场,去村庄拍第一场射箭比赛后父亲回家跟小孩的戏。小孩是当地中学学生。有着很好的表演天赋,一切顺利,感谢副导演们找到合适的演员。
拍摄现场
忙碌的《五彩神箭》剧组
主演练箭
拍摄现场
10月19日
开机已经步入第10天。天气晴朗。上午拍三位女演员烙果馍切和洛桑老师讲箭。昂拉果馍切,烙烤讲究,一个果馍切甚至用几百斤面,是用未经发酵的面粉掺和盐、油、牛奶合成面团,然后在地上挖一个小圆坑,坑顶垒些小土块成小窑,生火烧红土坑和小土块,塑成锅形,把成形的面团放入滚烫的土灰里,上面用热土轻轻压埋,利用土灰的热力烙烤。当土缝中散发出熟透的香气时,扒土取出,拂尽上面灰土,这就是色黄壳硬,不僵不酸,酥松可口。据说拉萨大昭寺里供奉有四周镶嵌白银、披挂哈达和绸缎的百斤昂拉果馍切。下午拍多布杰老师带着洛桑群培老师到尼玛家道歉。多布杰老师因在《可可西里》等电影中的精彩演出而享誉影坛。很高兴跟他合作。晚上拍仁青东主的过场戏,很短,但准备了两个多小时。摄影组辛苦。
三位女演员烙果馍切
果馍切出炉
拍摄现场
拍摄现场
[FS:PAGE]
10月20日
开机第11天。阴转晴。整天拍摄祭箭。我们的美术部门用几天的时间把祭箭台搭在高高的山顶。祭箭台很壮观,祭台里插满美术组制作的各种五彩神箭的道具。剧组早上七点半出发去现场。大人小孩齐力把沉重的器材搬上山顶时已经十点多。大家很团结,很努力。拍摄相当顺利,最终达到了我们想要的效果。兄弟们辛苦了!
祭箭拍摄现场
祭箭拍摄现场
祭箭拍摄现场
射箭队“全家福”
10月21日
开机第12天。晴。拍摄剧本中的第二次大场面。在直岗拉卡村黄河边的树林里,从树林中可以看到清澈而缓缓流淌的黄河,效果应该不错。剧组加群众演员近四百余人,这是我至今拍电影用过群众演员最多的一次,应该也是藏族母语电影史上至今用过群众演员最多的一次。拍了整整一天,两队的射手们配合得很好,保证了拍摄的进度。中午很多人没赶上第一拨午饭。还好后勤组及时补上了。感谢大家,明天还要继续努力!
开机第12天的重头戏
两组射箭队对决场景
两组射箭队对决场景
庞大的群众演员队伍
[FS:PAGE]
10月22日
开机第13天。晴。继续在直岗拉卡黄河边的树林里拍大场面。群众演员少了一些,但没影响拍摄。又是整整一天。演员们状态很好,一些动作完成得也很好。拍摄期间,我们也专门设计了一些后期特技的空间。老友尼玛太馆长和作家仁丹嘉措饰演电视台记者和摄像师,感谢他们一直以来的支持!这场戏还需要一天。
拍摄现场
拍摄现场
拍摄现场
拍摄现场
10月23日
开机第14天。晴。最后一天拍黄河边树林大场面。主要拍一些局部,不需要太多群众演员,却来了很多人。这些热情的群众演员对一些气氛很有帮助。下午四点多拍摄完树林射箭内容,松了一口气。后转到黄河边准备拍渡河,由于摩托艇不够,考虑到安全问题,没能拍成。收工比往常早了一些,各组准备第二天的戏。
拍摄现场
女主角登场
威武的安多小伙
渡黄河场景
10月24日
晴。开机刚好是半个月,但拍摄已经过半了。今天在尖扎县体育馆拍摄一场很重要的戏,演员是仁青东主和索朗尼玛。室内拍摄很方便,不用考虑很多天气的事情,也比较暖和。25日到27日索朗尼玛不在剧组,原想一天时间会比较赶,但拍摄很顺利,按计划完成所有拍摄内容。比较轻松的一天!
室内拍摄
拍摄现场
剧组人员
拍摄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