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藏族传统艺术经典壁画

作者:拉吉卓玛 来源:青海湖网 时间:2014-03-31 15:59:00 点击数:


文都寺壁画(摄影:拉吉卓玛)

  在西藏的宫殿、寺院都有绘制壁画的传统。
  壁画按绘画所表现的内容可分为:宗教画:有佛、菩萨、天王、度母、天女、密宗本尊和护法神等偶像画。还有辨经、羌姆、弘法、传经等宗教活动和表现宗教世界观的“坛城”画、“须弥山”图、“六道轮回”图;传记画:释迦牟尼佛传、大师传、法王传、藏王传等。这些壁画往往用几十以至几百幅连环画组成,表现人物的生平事迹;肖像画:有松赞干布、赤松德赞、赤热巴巾等藏王像,有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尺尊公主等后妃像,有达赖、班禅等高僧活佛像等;故事画:以猕猴变人最为著名。布达拉宫白宫东大殿、罗布林卡达旦米久颇章小经堂都绘有“猕猴变人”壁画;风俗画:壁画中还有许多画面,表现了藏族社会生活和各个方面,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和体育竞技活动,大昭寺主殿西壁南侧一组庆贺图有歌舞、乐器演奏、竞技表演,场面非常热烈。布达拉宫壁画中有赛马、射箭、摔跤、抱石等各种民间体育活动。桑耶寺主殿回廊中有一组民间杂技如马技、倒立、攀索、气功表演等;建筑画:西藏古代建筑壁画中,都有许多魏伟壮观的建筑形象画,如大昭寺、布达拉宫、桑耶寺、扎什伦布寺、萨迦寺、山西五台山等等;历史画:这类壁画,以史实为依据,着重表现历史上重大的政治事件和活动。如“文成公主进藏”故事,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都绘在醒目的位置。画面通过“使唐求婚”、“五难婚使”、“公主进藏”等场景,生动描绘了贞观十五年唐蕃联姻的历史事件。布达拉宫“五世达赖朝见顺治图”,记述的是公元1652年五世达赖“赴京”、“觐见”、“游乐”等各项活动和欢迎盛况。

[FS:PAGE]


贵德乜纳寺壁画(摄影:拉吉卓玛)

  藏族壁画在构图布局方面,多采用“坛城式”和“回环式”的结构方法。“坛城式”主要用在画传、偶像和肖像作品中。每幅画的中心绘着至高无上的佛祖、菩萨、法王和高僧像等,周围便是陪衬人物。每一个画面单元之间,用山石、祥云、流水、花卉隔开。整个画面看上去,像是一个围着轴心运转的漩涡。这种构图方法,从宗教教义上理解,是一种“曼陀罗”结构,体现了佛教的宇宙精神;也是佛教“大圆满法”的追求。从审美意义上理解,使我们感受到一种运动的、均衡的、和谐的、多样统一的美。“回环式”主要用在具有情节性的历史故事、民俗民情的壁画作品中。它常常将历史故事和戏剧场面,分割成几个片段,在一个画面上表现出来。场面采用散点透视,情节发展顺序用“W”字形布局,回环往复表现出来,类似长篇连环画卷,铺成满壁满廊。每个片段之间拉开一定的距离,以山石树木、流水行云衔接,既情节分明,又气势连贯。表现出“宇宙生命整体性”的精神。
  在用色方面,藏族壁画色彩浓重,对比强烈,与整个建筑风格十分协调。所用颜料为天然矿物质和植物。取材用料考究,画作色泽饱满,经久不衰。藏族壁画的审美意义并不表现在运用某种技法、工具和五颜六色的颜料,而更重要的是传达出的情绪和精神,这正是体现了藏族画师较高的宗教艺术内涵。
  壁画,是建筑的整体结构的一部分,它本来就是服从于建筑总体的审美构想的,是建筑的装饰,而藏族壁画自身也作了装饰性和图案化的处理,采取的主要手段是几何变形。如《世界模式图》、《六道轮回图》,就是将人生的因果和宇宙的分布绘制在圆形和方形的图案中。藏族壁画的装饰性始终服从于两个目的,一是对“圆满”的追求,这既符合佛教的教义思想,也符合长期形成的藏民族审美趣味。二是为了观念的“象征”。如壁画《洞锥唐巴》,不直接描绘“三部主”,而是由手持的“三宝”:莲花(代表观音)、宝剑(代表文殊)、金刚(代表金刚手),巧妙组成图案。藏族壁画的装饰构图,反映了藏族艺术家在艺术的抽象和概括方面,已经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并在形象中蕴含一种理性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