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藏民族精湛的绘画艺术

作者:拉吉卓玛 来源:青海湖网 时间:2014-10-09 15:22:00 点击数:

  藏族绘画艺术,从原始时期到吐蕃时期经历了萌芽到成形的阶段;从“前宏期”接受外来美术形式内容到“后宏期”主动吸收外来美术营养,形成藏族美术特色,使其得到整体和全面的发展;从“勉唐”画派鼻祖门拉顿珠寄托自性中的宗教感情的美术古典情调,到丹增若布玛倡导并实践写生、写实的现实主义精神,更是藏族美术有意义的一次进步;“噶玛嘎孜”画派和“热贡”民间美术结合拉萨美术绘制基调,使藏传绘画艺术发展到成熟阶段,奠定了具有藏族特色的经典美术风格。藏族绘画艺术大致包括唐卡、壁画、藏族祥巴、坛城画等。


唐卡“绿度母”

  唐卡
  唐卡是在松赞干布时期兴起的一种新颖绘画艺术,即用彩缎装裱而成的卷轴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历来被藏族人民视为珍宝。
  唐卡多画于布或纸上,然后用绸缎缝制装裱,上端横轴有细绳便于悬挂,下轴两端饰有精美轴头。画面上覆有薄丝绢及双条彩带。涉及佛教的唐卡画成装裱后,一般还要请喇嘛念经加持,并在背面盖上喇嘛的金汁或朱砂手印。也有极少量的缂丝、刺绣和珍珠唐卡。唐卡的绘制极为复杂,用料极其考究,颜料全为天然矿植物原料,色泽艳丽,经久不退,具有浓郁的雪域风格。唐卡在内容上多为西藏宗教、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等,凝聚着藏族人民的信仰和智慧,记载着西藏的文明、历史和发展,寄托着藏族人民对佛祖的无可比拟的情感和对雪域家乡的无限热爱。
  唐卡的起源历史悠久,从公元7世纪有文字记载唐卡至今已经有1300年多的历史,唐卡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盛衰,融合,传承后,从地域上形成了四大主流画派。即:卫藏地区(西藏自治区)的勉唐画派,康巴地区(以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为中心、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的噶玛噶孜画派,安多地区(青海地区)的热贡画派和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的青直画派。
  唐卡,在罗桑嘉措以前都是民间画师供奉给寺庙的零散作品,从五世达赖起,成立了相当于画院的机构,唐卡创作进入了专门化创作时期。后七世达赖格桑嘉措时,成立了“拉日白吉社”,也就是官方性质的画院。这一举措,无疑推动了唐卡艺术的向前发展。唐卡绘制也逐渐出现许多流派,其中最有影响的是“门唐”(系药师佛像)派。院内的画师都有职称,画艺最高的称为“乌钦”。西藏绘画史上最后一名“乌钦”就是唐卡绘制大师扎西次仁先生。
  根据制作唐卡所用材料,可以将唐卡分为两大类。一类用丝绢制成的唐卡叫做“国唐”,另一种用颜料绘制的唐卡叫“止唐”。
  根据丝绢材料的不同,“国唐”也有以下五种:绣像“国唐”、丝面“国唐”、丝贴“国唐”、手织“国唐”、版印“国唐”。
  由于唐卡的画法多种多样,“止唐”也有很多种。人们主要是依据画背景时所用颜料的不同色彩来区分“止唐”的种类,其包括:彩唐、金唐、朱红唐、黑唐、版印“止唐”。
  不同风格的唐卡代表了西藏不同的画派,西藏的绘画流派可以分为:直孔唐卡、噶知派、钦泽派、噶尔热、杰居毕画派、旦鲁派、代热派、希岗巴、曼娘派、曼萨尔派、曼鲁派。
  唐卡最常见的尺幅是条幅形,底边留有很大的空白,尺寸一般是长75厘米,宽50厘米,除条幅形唐卡外,还可以看到横幅形唐卡:这种唐卡大幅的长1.10米,条宽约3.5米。
  唐卡画的形状,一般为竖长方形。中央画面称为“美龙”,是唐卡画的核心部分。画面四周多用黄红两色彩缎镶嵌,名为彩虹。下方正中镶一块方形的不同颜色的彩缎。画上有天杆,下方有轴。画的下方彩缎略成梯形,彩缎边沿嵌上红线或白线,轴的两端饰有纯银、象牙、玉石或铜质轴头,轴上雕有龙纹等图案,做工考究。整个画面覆盖着可以揭起的彩色绫子以保护画面,面上还压有两条等长的飘带。画面平常用绫子盖着,在展示时把绫子收在画的上方,有很好的装饰效果。

[FS:PAGE]


布达拉宫壁画之五世达赖喇嘛经汤东杰布建造的曲吾山铁索桥情景

  壁画
  在西藏的宫殿、寺院都有绘制壁画的传统。
  壁画按绘画所表现的内容可分为:宗教画:有佛、菩萨、天王、度母、天女、密宗本尊和护法神等偶像画。还有辨经、羌姆、弘法、传经等宗教活动和表现宗教世界观的“坛城”画、“须弥山”图、“六道轮回”图;传记画:释迦牟尼佛传、大师传、法王传、藏王传等。这些壁画往往用几十以至几百幅连环画组成,表现人物的生平事迹;肖像画:有松赞干布、赤松德赞、赤热巴巾等藏王像,有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尺尊公主等后妃像,有达赖、班禅等高僧活佛像等;故事画:以猕猴变人最为著名。布达拉宫白宫东大殿、罗布林卡达旦米久颇章小经堂都绘有“猕猴变人”壁画;风俗画:壁画中还有许多画面,表现了藏族社会生活和各个方面,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和体育竞技活动,大昭寺主殿西壁南侧一组庆贺图有歌舞、乐器演奏、竞技表演,场面非常热烈。布达拉宫壁画中有赛马、射箭、摔跤、抱石等各种民间体育活动。桑耶寺主殿回廊中有一组民间杂技如马技、倒立、攀索、气功表演等;建筑画:西藏古代建筑壁画中,都有许多魏伟壮观的建筑形象画,如大昭寺、布达拉宫、桑耶寺、扎什伦布寺、萨迦寺、山西五台山等等;历史画:这类壁画,以史实为依据,着重表现历史上重大的政治事件和活动。如“文成公主进藏”故事,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都绘在醒目的位置。画面通过“使唐求婚”、“五难婚使”、“公主进藏”等场景,生动描绘了贞观十五年唐蕃联姻的历史事件。布达拉宫“五世达赖朝见顺治图”,记述的是公元1652年五世达赖“赴京”、“觐见”、“游乐”等各项活动和欢迎盛况。
   藏族壁画在构图布局方面,多采用“坛城式”和“回环式”的结构方法。“坛城式”主要用在画传、偶像和肖像作品中。每幅画的中心绘着至高无上的佛祖、菩萨、法王和高僧像等,周围便是陪衬人物。每一个画面单元之间,用山石、祥云、流水、花卉隔开。整个画面看上去,像是一个围着轴心运转的漩涡。这种构图方法,从宗教教义上理解,是一种“曼陀罗”结构,体现了佛教的宇宙精神;也是佛教“大圆满法”的追求。从审美意义上理解,使我们感受到一种运动的、均衡的、和谐的、多样统一的美。“回环式”主要用在具有情节性的历史故事、民俗民情的壁画作品中。它常常将历史故事和戏剧场面,分割成几个片段,在一个画面上表现出来。场面采用散点透视,情节发展顺序用“W”字形布局,回环往复表现出来,类似长篇连环画卷,铺成满壁满廊。每个片段之间拉开一定的距离,以山石树木、流水行云衔接,既情节分明,又气势连贯。表现出“宇宙生命整体性”的精神。
  在用色方面,藏族壁画色彩浓重,对比强烈,与整个建筑风格十分协调。所用颜料为天然矿物质和植物。取材用料考究,画作色泽饱满,经久不衰。藏族壁画的审美意义并不表现在运用某种技法、工具和五颜六色的颜料,而更重要的是传达出的情绪和精神,这正是体现了藏族画师较高的宗教艺术内涵。
  壁画,是建筑的整体结构的一部分,它本来就是服从于建筑总体的审美构想的,是建筑的装饰,而藏族壁画自身也作了装饰性和图案化的处理,采取的主要手段是几何变形。如《世界模式图》、《六道轮回图》,就是将人生的因果和宇宙的分布绘制在圆形和方形的图案中。藏族壁画的装饰性始终服从于两个目的,一是对“圆满”的追求,这既符合佛教的教义思想,也符合长期形成的藏民族审美趣味。二是为了观念的“象征”。如壁画《洞锥唐巴》,不直接描绘“三部主”,而是由手持的“三宝”:莲花(代表观音)、宝剑(代表文殊)、金刚(代表金刚手),巧妙组成图案。藏族壁画的装饰构图,反映了藏族艺术家在艺术的抽象和概括方面,已经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并在形象中蕴含一种理性精神。

[FS:PAGE]


藏族祥巴

  藏族祥巴
  “祥巴”为藏语,意为木刻版画。藏族祥巴不同于藏族传统的佛经版画,也不同于近现代新兴版画,是当代画家在藏族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新的藏族版画,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强烈鲜明藏族特色的新版画。“藏族祥巴”不仅在绘制上采用独树一帜的表现方式,而且在颜料和用纸应用上也不断探索和创新,藏族祥巴的绘画颜料采用产于雪域高原的天然矿、植物原料,色泽纯正、品质优异,耐光极佳,耐候性极强,而藏族祥巴的用纸是用产生高原雪域的狼毒草、沉香等为主要原料,经数十道工序手工制作而成的藏纸,具有防腐、防蛀、防潮的特性。
  藏族祥巴的表现内容广泛而深刻,形式讲究手工刻绘,以张扬版画特有的“印痕”韵味。其汲取了传统与现代艺术的精粹,形成的独特艺术语言和视觉肌理,极大丰富了版画的表现力,给人强烈的现代美感。其艺术特征为:以线刻为基础,以传统唐卡浓郁的色彩为主调,充分吸收藏族艺术中无限丰富的符号和审美资源,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性、地域性、时代性以及艺术家们个人的创作风格。经典的祥巴作品能将“有意味的形式”演绎到一种崭新的境地:刀和笔的风骨相互衬托,色与质的情韵相映成趣,意与象的律动交相辉映,画面平实新奇、绚丽厚重、高妙深邃,给人强烈的心灵震撼。其作品不仅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明显的地域特色和雅俗共赏的大众精神,还以崭新的创作理念和视觉形态,突破了传统版画的审美模式,并以独立、独特、独创的艺术语言实现了对藏族传统版画的超越式深化,推动着当代中国版画的多元化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FS:PAGE]


坛城沙画

  坛城
  坛城源于印度佛教密宗、系密宗本尊及眷属聚集的道场,是藏传佛教密宗修行时必须供奉的一种对象。藏语中称"集阔",有"中轮"、"轮圆" 之意。在汉译时,坛城还有曼陀罗、坛场等不同的音译和意译。
  由于密教修法的内容不同,坛城的设置形式和内容也各不相同,极其复杂。为便于人们修行,后人据其内容以金、石、木、土等材料和绘画方式分别制成样式不同、大小不一的坛城,以表示不同的佛陀世界,陈设于佛堂,以供观想。它们大都以唐卡、壁画形式出现,在寺院的各殿墙壁上或天花板上都绘有精美的坛城。绘制坛城时必须尊奉固定的格式,造像的规格尺度都有明确规定,不得改动以免降低其神圣性。
  坛城就其平面可分为4种,即大坛城、三味野坛城、法坛城和羯磨坛城。大坛城以青、黄、赤、白、黑5种颜色,总集诸尊之坛城及其诸尊的形体,描绘诸尊。这5种颜色分别代表地、火、水、风、空;三味野坛城,不直接绘画诸尊的形象,而只是描绘诸尊的标识和手印,故以此直接诸尊的本誓念愿;法坛城,主要图画诸尊的种子真言和一切经的文字义理,表示诸佛、菩萨种子文字的坛城,故又称种子坛城。修行者见到代表诸佛、菩萨各自称的第一个梵文字母,就如同拜见诸尊一样;羯磨坛城,系描绘塑造诸佛、菩萨威仪事业的坛城,以及诸佛、菩萨的铸像、画像和捏像等雕塑。
  坛城的制作方式有许多种,可透过平面或立体形式表现,手绘、铜铸、沙砌、木雕,各具特色。坛城构图井然有序,方圆相间,几何结构精密,俨然世界的缩影。色彩则绚烂缤纷,光华夺目,深具特殊的艺术魅力。
  坛城沙画选用特殊细沙砌成。由于沙是构筑世界最基本的元素,沙坛城难建而易毁,美丽而脆弱,转眼就消逝,最能具体揭示世界"虚幻无常"的空性本质。所用的白沙,是以手工磨制特殊石头而成,其中有黄金、绿松石、玛瑙等贵重金属和矿石;再经染色,方才成为沙坛城的基本素材。共有白、黑、蓝、红、黄、绿六色,除白黑之外,余四色又分为深、中、淡三种层次,总共可调配成十四种颜色。一般而言,蓝、黄、红、绿、白五种基本颜色,对应着五方佛及五智。
  沙坛城的制作需要数名乃至数十位训练有素的僧人合作才能完成。制作之前,僧人会先在台座画好垂直线、对角线、圆形等几何图案,做为构图定位基础,然后描轮廓线,再从中间开始绘制,逐渐向外。每一个步骤,都谨遵佛陀所传密续如法制作,至今不变。制作沙坛城的僧人,都经过非常严格的训练,每一细节都须牢记,不可自创。依尺寸不同,需费时数日到数月不等。
  坛城沙画结构严谨,色彩丰富,借助沙粒这种富有层次感和厚重感的媒介,将宗教的意义表现得十分到位。这种独特的创作手法限制了太大的改动的可能,因此整个图画必须一气呵成,就像僧侣们将自己脑中的烂熟的世界观默写出来一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