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非遗展展品侧记
编者按: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青海省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展示活动也如期在海南州举行,当天在活动现场,邀请了众多全省乃至全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前来展示他们的展品,给当地居民带来一场“非遗”的饕鬄盛宴。
藏族安多服饰
藏族安多服饰
藏族服饰大同而小异,其中安多藏族服饰为一大支系,可谓是藏族服饰文化的一个侧面,它不仅美观大方,更体现出其贵重、豪华的特点。
因气候、环境、经济等条件所限,藏族喜着长袍,称藏袍。安多藏袍与其它地区藏袍样式几乎相同。做藏袍讲究用料,因材料、质地不同,大体上可分为氆氇袍、羔皮袍、羊皮袍、羊毛袍和单褂袍等。
衬衣为着藏袍的点缀,分大襟和对襟两种。用料及颜色按个自喜好,传统的有丝制品和棉制品。用桔黄和浅黄色为衬衣者,多为僧人或有佛缘者。款式多样,有平领、立领之别,领柱又分为单扣,双扣或三排扣,嵌深色压条为饰,以兽皮饰边则相当华丽。
安多藏族服饰是安多藏族人民在漫长历史进程中,对生活的执着追求和美好向往所展现出来的聪明才智。自然,也不排除不断吸收周边各族文化养分的基础上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安多藏族服饰体现整体藏族服饰文化的一个侧面,但它又在许多方面美化和壮大了藏族的服饰文化。
河湟剪纸
河湟剪纸
河湟地区是指黄河上游,湟水和大通河流域,横跨甘、青两省,是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在2000多年的多民族历史迁徙中,河湟地区逐渐形成了有自身地域色彩的文化艺术走廊,其中河湟民间剪纸文化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
河湟剪纸
河湟剪纸,与河湟民族的现实生活密切相连,具有很强的原生态文化,即向善的功利性、创作的自发性、诉求的娱乐性等视觉艺术特征。其题材除了沿袭古老的原始图腾纹饰及图样,也保留了古羌文化最早的文字符号和传统的思想理念。
河湟剪纸特点:一是构图融合传统技法和现代表现元素,呈现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和多元的民族文化;二是剪法处理上,追求线条流畅、形象飘逸灵动,突显民间艺术家鲜有的创作主体意识;三是手法灵活,技艺嬗变熟稔。
河湟剪纸被列入青海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贵南藏绣
贵南藏绣
贵南藏绣,又称为贵南针线,是以藏族装饰图案为中心内容的传统刺绣技艺,也是我国少数民族刺绣派别中最具影响力的艺术之一。
贵南藏绣来自于青海省海南贵南县,全县六个乡镇中有四个是贵南藏绣地主要分布地区,分别是沙沟乡、茫曲镇、茫拉乡和过马营镇,全县目前有藏绣艺人约400余人。因其传统藏绣的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因此贵南县被称为“藏绣之乡”。
在针法上,贵南藏绣有平针、串针、跳针、回旋针等十余种针法,其创作的各种图案色彩艳丽、线条流畅、人物活灵活现,做工精美绝伦,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在内容上,除了唐卡和传统图案外,还有山水、人物、动物等,是我国少数民族刺绣派别中内容最丰富的一种。
贵南藏绣,其实是雪域藏区农耕文化和藏传佛教结合的产物,凝聚着藏族妇女的智慧和创造,承载着青藏高原厚重的农耕文明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近年来,贵南藏绣文化中心以民间藏绣艺人为骨干,在民间传统藏绣技法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苏绣、湘绣的技法,进行大胆的技术改造和工艺创新,形成一种既保持了贵南藏绣传统、又具有浓郁的时代特色和现代内涵的艺术风格。
河湟皮影戏
河湟皮影戏
皮影戏又名“灯影戏”、“皮影子”,是中国民间融戏剧、文学、音乐、美术为一体的一种古老而奇特的戏曲艺术。一块白布就是舞台,尺把长的小人在幕后被演员操作得得心应手,当灯光穿过皮影,白布另一侧便显现出色彩明艳、栩栩如生的人物、花鸟、楼宇等各种动态人物和静态事物,人物动作娴熟、花鸟形象逼真,素有“银灯映照千员将,一箱容下百万兵”的美称。
河湟皮影戏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流行区域主要分布在青海省西宁、大通、湟中、平安、互助、乐都、化隆、贵德及湟源、民和、循化等县市。
[FS:PAGE]
藏族夹棋
藏族夹棋
藏族夹棋,藏语音译为孜久,被列入青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盛行于西藏、青海地区的传统棋类,规则随各地略有不同,在藏族间颇受欢迎,有进行比赛。
关于藏棋的起源大致有以下四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在汉代,由居住在四川、青海一带的羌族同胞传入西藏;第二种说法是由古印度随着佛教文化于汉朝前后传入西藏;第三种说法是由西藏人民自己发明的;第四种说法是在三国时期由诸葛亮带入云南;又从云南传入西藏。
藏棋又叫“多眼棋”、“多目戏”。它实际上是由古代围棋(17×17道围棋)逐步演变而成,藏棋棋盘是由纵横17道等距离平行线垂直相交成的正方形。棋子分黑、白两色,比赛前要在棋盘固定位置交叉点上摆放12子(黑、白各6子)。藏棋下法与围棋有许多相同之处,也有独特之处,如打枪、裕裢、三碧、四碧、转拉萨、转棍、卡子、哈木等,既可二人对下,也可四至六人对下,藏棋没有让子之说,如果双实力相差甚远,一律用"贴目"的办法解决,具体"贴目"多少,赛前由双方商定。对局以前,要在棋盘上预先按固定的交叉位置,各放置六枚棋子,称为“座子”。除此之外,两者便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了。
撒拉族口弦
撒拉族口弦制作工艺
口弦是撒拉族人唯一的乐器,也是中国最小的民族古乐器之一,被列入青海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仔细端详,口弦长不足一寸,重不到5克,用红铜或铝打成细窄马蹄形状,中间放一根黄铜丝,尖端弯曲。
撒拉族口弦传承人演奏口弦
演奏时需噙含在口腔内,用上下牙夹住,簧片朝外用手指弹奏或簧片向里用舌尖弹拨,簧片在口腔内振动发声。
而最初,这种小巧的乐器并不用来演奏,它有着一种更浪漫的用途。过去,撒拉族结婚都是父母之命,男女双方不熟悉,洞房之夜便以口弦在枕头边弹奏做初次见面时的交流。由于口弦吹出的音量较弱,另一方就会俯身贴耳来听,因此撒拉族也把口弦称作“枕头琴”。
口弦的“非专业”性还体现在分类上,由于它的发音原理独特,既不是自由簧乐器,也不是管乐器,更不是弦乐器,所以至今,也未能正式归类。
藏族成人礼
藏族成人礼
成人礼(戴天头),是表示孩子已成年的仪式,指天为配,因此唤作“戴天头”。对藏族人来说,是他们自诞生仪式后的又一大礼。在海南地区藏族女孩子长大后举行“戴天头”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甚至比结婚礼仪还要隆重。
“戴天头”的习俗,具有严格的仪式规则、程序和要求。年龄段必须是女孩九岁到十九岁年龄中选择一个单数岁数。须请一位活佛或喇嘛打卦算卜,确定一个良辰吉日。
“戴天头”要经过四个环节或仪式,第一梳头辫发,第二祈福,梳头第二天(也即“戴天头”当日)清晨,“吾合玛”要坐在一条白毡上聆听喇嘛们为自己祈福诵经。第三“抢吾合玛”,到了“吾合玛”进家门的时候,举行“扎什早”仪式,意为“抢吾合玛”。第四宴客,藏族一般成年等仪礼上的最主要的客人叫做“阿香”(舅舅)。在经过一连串的礼仪之后,把“阿香”及客人们迎接入座,“吾合玛”家就要盛情款待客人们。期间,敬酒、唱歌、跳舞、送礼等活动。
目前,由于新婚姻观念的树立,提倡移风易俗,传统的婚姻观不断受到冲击和革新,包含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的少女“戴天头”仪式这样传统的文化濒临危机,在海南地区藏民族传统礼仪中已不多见,即使按传统举行“戴天头”仪式,程序已简化、内容趋单一,对这一习俗的抢救势在必行。
藏族毡帽
藏族毡帽
毡帽是藏族最古老的一种帽子。藏族学者根敦琼培所著《白史》,就有古代安多玛贾绷若头戴毡帽的记载。至今,甘肃、青海有些地区仍有戴这种帽子的。它以白毛毡为原料,帽顶尖高,帽檐很小;制作简单。这种帽子有双重功能,一来白布在外可以反射阳光,二来白毡在内可以遮挡雨水和保暖。现代安多地区的红缨毡帽、工布地区的男式夏毡帽,基本形状仍是沿古老毡帽传下来的,只是用红缨、金花缎等加以了装饰。
藏帽除有着如同藏族服饰的华丽富贵与用料考究,作工精细,经久耐用等特点外,更能引人注目的是这一小宠物竟能表现出不同的审美情趣、地域特色、职业以及更加细致的社会地位、富裕程度、宗教流派等,真可谓藏族帽子是藏族文化的一个浓缩点。
[FS:PAGE]
彩粉坛城
彩粉坛城制作工艺
彩粉坛城原料
彩粉坛城,用矿物质彩色粉砂经过撒、堆、刮、吹等技法制作。坛城的图案主要依吉祥时轮的形状,分内外五层。外层宽广,饰以黄、白、红、黑、绿等彩色粉种,象征着土、水、火、风及宇宙,彩粉坛城制作原料珍贵,主要用红珊瑚、琥珀、绿松石、青金石、金粉等矿物。坛城工艺十分精湛,在宗教活动中用以祭祀、供奉、观瞻、修行,是藏文化中极为宝贵的一门独特的艺术。
唐卡
唐卡绘制
唐卡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译,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传世唐卡大都是藏传佛教和本教作品。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用明亮的色彩描绘出神圣的佛的世界;颜料传统上是全部采用金、银、珍珠、玛瑙、珊瑚、松石、孔雀石、朱砂等珍贵的矿物宝石和藏红花、大黄、蓝靛等植物为颜料以示其神圣。这些天然原料保证了所绘制的唐卡色泽鲜艳,璀璨夺目,虽经几百年的岁月,仍是色泽艳丽明亮。因此被誉为中国民族绘画艺术的珍品,被称为藏族的”百科全书”也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中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唐卡的绘制要求严苛、程序极为复杂,必须按照经书中的仪轨及上师的要求进行,包括绘前仪式、制作画布、构图起稿、着色染色、勾线定型、铺金描银、开眼、缝裱开光等一整套工艺程序。制作一幅唐卡用时较长,短则半年完成,长则需要十余年。
湟源排灯
湟源排灯
湟源排灯制作工艺
湟源排灯是流传于青海省湟源县的一种民间节日灯彩艺术。其产生可追溯至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当时内地客商云集湟源县城,湟源城内商铺为招揽顾客而纷纷制作名号招牌,招牌内插蜡烛,夜晚一点亮便熠熠生辉。后来各商铺的名号招牌制作得越来越精致华美,成为带有底座而形态图案各异的牌灯,横跨街道的大型排灯即是在牌灯基础上改制而成的。湟源排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充分体现了湟源排灯河湟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收藏价值和研究价值。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藏族扎木聂
藏族扎木聂
藏族扎木聂弹唱
“札木聂”又叫六弦琴,藏族传统的弹拨乐器。主要流传于拉萨、山南、阿里、拉孜(巴谐)、萨迦 、昂仁、定日等地。藏语可译意为“美妙悦耳的声音”, 是民间歌舞堆谐、囊玛和札木聂弹唱的主要伴奏乐器。亦可用于日常生活中的自娱自乐。扎木聂弹唱广泛流传于青藏高原,是青海藏族聚居区影响较大,流传久远的弹唱艺术。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扎木聂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藏族弹拨乐器。藏语"扎"是声音,"聂"为悦耳好听之意,"扎木聂"意为悦耳的琴声。 现代藏族社会的历史,在民族语言、音乐、演唱、舞蹈动作上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
2008年6月7日,藏族扎木聂弹唱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FS:PAGE]
藏文书法
藏文书法
藏文书法撰写(德昂洒智)
藏文书法是藏族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元七世纪,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时期,大臣吞米·桑普扎在原有文字的基础上,吸纳古印度不同文字的优点,结合藏族文化,创造了完善的现用藏文字,随后出现了八大书法家,形成了八大书法体系。书法家琼布玉赤对“乌钦”字书法进行了科学的规范,后来成为最广泛使用的字体,被称之为“琼赤”(即琼布玉赤之书法)。后来“琼赤”分出“尼赤”派系,盛行于尼木地区。德格藏文书法是在卫藏书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立书法体式,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德昂洒智因源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德昂乡而得名,传承至今已200余年,共有七代传人。2008年,藏文书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加牙藏族织毯技艺
加牙藏族织毯技艺
加牙藏族织毯技艺
藏毯是青海藏族的传统手工织造品,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分为传统的康巴藏毯及将藏汉文化融为一体的安多藏毯。加牙藏毯正是属于安多藏毯,主要分布在在距西宁市26公里的湟中县加牙村及上新庄等地。
加牙藏毯的原材料采用的是世界上公认为优质的藏系绵羊毛,绒毛厚、光洁度好,加上其他天然环保的山羊绒、牦牛绒和驼绒,采用手工连环编结法,通过低温染纱、低温洗毯等工艺流程,织成色泽艳丽、弹性良好、不脱色掉毛的上好藏毯。
加牙藏毯品种繁多,有14个系列、70多个品种,主要以卡垫、马褥毯、炕毯、地毯为主,毯面较厚,花样新奇,做工精致,保留着传统藏毯边缘不缠线的特点。在早期时,织毯匠人并无设计图纸可参照,全按脑海中构思的图案进行编织,最后设计出的图案竟然与之前设计的完全一致,这番“凭空织造”的功夫非常令人惊叹。藏族先民们还在传统编织方法的基础上,发明了独特的连环扣,这一技艺使藏毯产品更具独特的艺术价值。
无论是从天然原材料的选取还是到织造工艺的实施,加牙藏毯都十分讲究,这使它具有天然环保的品质,适应了人们健康生活的需要,因而备受喜爱。
2006年5月20日,加牙藏族织毯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藏族黑陶烧制技艺
藏族黑陶
“藏族黑陶烧制技艺”其历史悠久,从考古发掘中,在金沙江、澜沧江流域出土的土陶器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而这样原始古朴的制陶手工艺还在藏族民间保留和传承。近年来,在世界文化旅游大环境下,对藏族黑陶烧制技艺慕名而来的世界各国人士越来越多,商贾也接踵而至,致使产品供不应求,使得黑陶制作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
藏族黑陶手工艺产品,根据不同的用途,大致可分为日常生活用品和宗教用具两大类,种类多大40余种。在藏区使用的各种餐具、炊具、茶具、酒具、饮具以及香炉、酥油灯等一应俱全,集古朴性与使用性、观赏性、工艺性为一体,体现了藏族民间制陶手工艺的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
湟中银铜器制作及鎏金工艺
湟中银铜器制作及鎏金工艺
湟中银铜器可分为银器和铜器加工制品。皆具有藏文化的艺术特色。2011年5月,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银器制品工艺精细,图案丰富、复杂,造型逼真,表现手法独特,湟中银器工艺有几百年的悠久历史,素以形薄、光亮、轻柔、质纯等特点而著称,以加工精美而见长,深受各族群众喜爱。
2008年,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