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翻译研讨会侧记
7月23日至25日,由青海省民族语言翻译工作者协会主办,海南州藏语文工作委员会承办的,青海省第五次民族语文翻译学术研讨会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圆满举行。专家、学者和有关领导近一百多人出席大会。此次大会以“加强基础建设,促进母语服务”为主题,
23日下午,前往贵德的路上山花飘香。
23日下午,一路上景色怡人。
23日下午2时开始,全省受邀参会的专家、学者和有关领导陆续抵达贵德县河阴镇坐落在黄河南岸,圣宝匝(山名)对面刚刚竣工的安多地区最大的藏式餐饮娱乐中心——圣宝林卡。代表们兴高采烈,看不出丝毫旅途的疲惫,各个洋溢着喜悦的笑容,看到圣宝林卡独具特色的藏式风格更是赞不绝口。到下午18点左右,代表基本到齐,经过精心准备的宴会在19时准时拉开帷幕。圣宝林卡的大宴会厅内顿时高鹏满足,气氛热烈。承办方海南州藏语文工作委员会的工作人员身着藏装,向出席宴会的各位代表敬酒,席间宴会厅的舞台上圣宝林卡的演员们献上赋有地方特色的藏族歌舞节目,弹唱、则柔、安多服饰表演,以及几位代表的即兴演唱都为这次盛大的聚会增色不少。晚宴在热情、欢快、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并于22时顺利结束。
翻译研讨会代表下榻酒店圣宝林卡
23日中午,海南州藏语委工作人员在前台做接待准备工作。
23日晚,宴会现场。
24日上午9时至下午18时,第五次民族语文翻译学术研讨会在贵德县人民政府会议室举行。上午的会议由译协副会长角巴东主主持,青海省民宗委主任普日哇做了重要讲话;海南州索南加副州长向与会代表介绍海南州基本情况;译协会长戈明就藏语文翻译技巧等问题在研讨会现场作了重要发言;承办方海南州藏语委主任才洛向与会代表介绍海南州藏语委近几年的工作情况;海南州教育局介绍了海南州教育布局调整情况;贵德县旅游投资开发委员会副主任董富海向与会代表介绍贵德县近几年的旅游发展情况。下午的会议由译协会长戈明主持,专家学者具体就藏文数字的书写统一、藏文异体字的统一及藏文序号书写的统一等问题进行了学术交流。译协秘书长范公保(青海省翻译处)、恰嘎·多杰才让(作家、藏学专家、海南州文联主席)和卡毛加(青海省民族教材编译中心)等在研讨会现场交流论文。会议就加强民族语文法制建设,以及其规范化和标准化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从事民族语文翻译的工作人员提出具体要求。鼓励加强民族语文翻译、出版、教育、古籍整理和网络建设等工作。特别提出民族语文的网络建设对促进民族语文的快速、良好发展创造了有力的条件。
24日,翻译研讨会现场。
24日,海南州藏语委部分工作人员留影。
[FS:PAGE]
25日上午9时,在圣宝林卡会议室举行了译协理事会,会议由居·格桑(作家、藏学专家、果洛州藏语委主任)主持,范公宝做了此次研讨会的总结发言,再次强调从事民族语文翻译工作时一定要注重民族文化背景,保证翻译的准确、到位。并且理事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青海省民族翻译协会理事会及领导机构。上午11时,民族语文翻译学术研讨会的会议部分全部结束,承办方海南州藏语委在贵德县政府的协助下,安排代表们前往河西文昌庙、焕然一新的南海殿、河东珍珠寺等地进行参观。一路上代表们兴致高昂,每到一处老专家们为大家讲解其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贵德作为藏文化大背景下体现着中原小文化的一个多元文化和谐相处的高原古城,藏文化似乎应该作为其主流文化,这样才能显现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适合青藏高原特色的建设风格,但是目前对贵德藏文化渊源的发掘和展现方面做得不够,代表们在为贵德的好气候、好景致赞叹的同时,也为贵德(贵德藏语名称“赤嘎”)藏文化的流失感到遗憾和痛心……
25日,理事会现场。
25日,代表们参观河西文昌庙。
25日,在河西文昌庙代表们愉快的交谈。
结束一大圈的参观后,贵德县政府邀请与会代表前往河东大桥南岸的德央农家院品尝藏餐。在高原最美的季节,在清清的黄河边,在艳阳绿荫下,一丝凉风吹过,沐浴在农家淡淡地草香中,回味着贵德之行,有欣慰、有遗憾、有希望……总之,对于每一个参加此次研讨会的人来说,在愉快的行程中一定留下了一些需要慢慢咀嚼和思考的问题……
25日,代表们在珍珠寺。
25日,南海殿新建的喷水池。
25日,在南海殿的最高处眺望县城全景。
25日,代表们参观南海殿建设中的观音菩萨巨像。
回到恰卜恰,生活恢复到以往的状态,海南州藏语委周二上午的例行会议如期举行,会上才洛主任对此次承办青海省第五次民族语文翻译学术研讨会作了总结发言,他说,此次我们承办的第五次民族语文翻译学术研讨会得到了与会代表们的肯定,纷纷表示这次在贵德举行的翻译研讨会给他们留下了难忘的回忆,会议期间安排的对海南州教育布局调整、贵德旅游发展和海南州藏语委工作情况等的介绍是历届翻译研讨会未曾纳入过的内容,这种新思路、新突破,以及推介宣传海南的饱满热情值得学习和发扬。此次翻译研讨会的举办,海南州藏语委、贵德县委县政府的工作人员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和智慧,效果可圈可点。此次会议不仅对于与会代表是一次展示和交流的机会,对于工作人员更是一次锻炼和学习的难得机会,对促进民族语文的良好发展和促进与会人员个人的成长都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