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姆故里之格萨尔遗迹
2010年9月24日至26日,应首届全国嘎嘉洛文化学术研讨会的邀请,和来自全国各地的20多名《格萨尔》专家学者一同到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参加会议。现在有些人不知“玉树”此名的来源是藏语,而在藏文表达中又音译“玉树”二字,《囊谦土司的历史》等书籍中明确叙述了玉树是藏语,意为“遗址”。
黑帐篷
说唱《格萨尔》
本人作为《格萨尔》研究人员,对玉树地区的有关《格萨尔》遗迹遗物和传说故事,以及说唱艺人等方面有所了解。有幸的是,此次出行可以进行实地考察。
青海玉树地区是三江源头,举世闻名的《格萨尔》史诗在这里有广泛的传承和发扬,有着嘎嘉洛僧姜珠姆之乡的美誉,是格萨尔文化的聚居地。玉树结古镇董叉家族所保存的岭董贝日尼玛尖参传来的一把弓箭和宝剑和格萨尔广场上的格萨尔黑铜像,玉树博物馆中保存了从达那寺和卡囊寺、切宗寺等寺院带来的的辛巴头盔、铠镜、格萨尔王和三十员大将的盔甲、丹玛头盔、格萨尔王的盾牌、格萨尔的十六圣地的手写经书、达荣晁杰的经书夹板,还有一千多年历史的长、仲、幼三系的三十员大将灵塔的照片,赛巴寺保存的长度为1.94米,宽度为0.06米的格萨尔王的宝剑等很多《格萨尔》遗迹遗物,而且也有达哇扎巴、才让索南、索南诺布、土登君乃等著名《格萨尔》说唱艺人,不幸的是,说唱艺人土登君乃在4.14地震中遇难。
祭湖
飒爽英姿
骑马祭湖
骑马祭湖
此次出行经过16个小时,与25日上午9时左右从西宁抵达目的地——治多。当时,在朦胧的细雨中迎接的人马在桑烟袅袅的广阔嘉洛草原上,手捧哈达等候着我们的到来,更有《格萨尔》说唱艺人在现场即兴表演。嘉洛草原上的各种各样的帐篷犹如天上的星星,接着一行人被迎进一顶大大的黑帐篷。据介绍,这顶帐篷搭了一个多月。
嘉洛草原是治多县境内最大的草原,是美的象征,那里到处传扬着珠姆的故事。那些看起来十分平凡的山水间,却留下了珠姆梳洗打扮的身影,留下了珠姆勤劳务牧的足迹,留下了她的仙姿舞步,那妙若仙乐的歌声彷佛至今回荡在大山深壑间。
遗址
珠姆的寄魂池
珠姆洗发池
25日下午,在治多县委县政府的组织下,跟随全国的《格萨尔》专家、学者一同参观和考察了县城境内的嘎嘉洛文化风物遗迹。
分别考察了珠姆的寄魂湖、洗发池等地。所谓的“珠姆”是《格萨尔》史诗中的主人公格萨尔王之妃。珠姆的寄魂湖藏语称“珠姆东日拉措”,水特别的清澈犹如一面镜子,当地的群众特地安排举行了祭湖仪式,很多骑手在抛洒着五颜六色的隆达围绕珠姆的寄魂湖,保佑人间无灾,幸福。珠姆的洗发池三面环山,谷口朝南。整个水池兀立在山谷的东坡。水池突起的周围是草地,在草地的中央静静地注视着风云变幻的天空。水池的正西方向摆放了许多石刻经文,大都是“六字真言”石刻。在当地群众也有这样的传说,谁要是一口气绕水池跑13圈,谁就能够在水池寻得当年珠姆留下的宝物。因为珠姆发辫上戴了许多珍珠宝石,这一汪泉水一直将宝物保存下来,它会送给那些有缘的人。为此,我试图跑了几圈却没有力气跑完,因为那儿的海拔高达4200多米。 (青海湖网特约记者 恰嘎·觉如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