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藏历新年文艺晚会
日前,2012青海藏历年晚会《龙腾雪域》已经录制完成,我们又可以在春节期间欣赏到今年藏族歌舞和小品节目等的经典之作。近几年,青海广播电视台推出的的藏历年晚会逐渐形成品牌,在宣传藏文化、引领藏区文化娱乐生活、丰富年节期间的电视荧屏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青海、甘南、阿坝、西藏自治区等藏民族聚居地观众非常喜爱的一档文艺节目,观看青海藏历年晚会已经成为过年期间一道必不可少的年节大餐,为越来越淡的年味增添了浓浓地节庆气息。
自1993年第一台藏历年文艺晚会录制播出迄今,青海广播电视台已成功举办16届藏历年文艺晚会。青海藏历年晚会多次获得包括全国少数民族题材电视“骏马奖”一等奖在内的共计5项国家级奖和7项省部级奖。成为全国电视文艺知名品牌。
每年的9月份,藏晚节目组就开始一系列的筹备工作,其中一项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通过电视、网络、报纸和广播等媒体,向社会各界征集包括歌曲、民歌、弹唱、相声、小品、乐队、组合等最新创作的藏语作品。征集作品要求其内容健康向上,突出民族和地域文化特色,尤其要体现艺术性,并营造节日喜庆的文化氛围。经过两个多月的征集后,筛选出符合晚会主题的作品,并进入一个月时间内的紧张排演阶段,一般在12月中下旬完成录制工作。
历届藏晚以其质量高、大腕多、节目精彩而著称,想在录制现场一睹明星风采的观众也越来越多,以至于每年晚会的入场券到达了一票难求的程度。去现场观看藏晚要求着民族服饰,而且和在电视机前观看晚会不同的是,能够直观的感受到各个环节的参与者在现场组织、协调、发挥、应对问题等等方面的能力和方式方法,深切感受到电视人的幸苦。现场卡壳重来的现象也是时有发生的,主持人之间的对说、演员的出场退场、摄像师的机位和摇臂的控制都要做到天衣无缝。一台庞大的晚会需要台上台下方方面面的配合到位,灯光到烟雾,还有背景,甚至观众鼓掌都得准确反应。
[FS:PAGE]
青海2008藏历土鼠年新年文艺晚会资料图片
对2008年的藏晚依然记忆犹新,来自北京的雪山朗玛组合、阿佳组合与来自四川的当红歌手根呷、黑帐篷组合,以及玉树的酥油花组合为晚会增色不少。小品剧《移动电话》作为语言类节目首次在晚会露面,该剧表现出的不为搞笑而媚俗、放弃艺术品位的自觉意识,说明藏语小品剧的创作日趋成熟,饱受观众喝彩。影视歌三栖明星蒲巴甲也专程参加了晚会,为热情的观众献艺,为全国的藏语电视观众寄语新年祝福。
参加2008年藏晚的演职员达百余人,黄南州民族歌舞、甘南州民族歌舞剧院承担了晚会歌伴舞的繁重工作。在晚会现场,近六百多人的观众观赏了精彩演出。当时任青海省副省长的吉狄玛加(现任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高度评价晚会的艺术品位,称赞有新突破,晚会群星荟萃,异彩纷呈, 是一次空前的盛会。
[FS:PAGE]
青海2009藏历土牛年新年文艺晚会资料图片
与历届藏晚相比,2009年名为《相聚春天》晚会不但荟萃全藏区民族民间丰富多彩的文艺形式,有藏族歌坛明星如泽旺(《宫庭酒歌》)、卓玛加(《故乡》)、阿山、央金拉泽(《心声》)、德庆旺姆等人。另外,还有应广大观众的要求前来参加晚会的四川德格降央卓玛(《吉祥的酥油灯》)。语言类节目有安多藏语相声宗师曼拉杰的小品《格萨尔牧马人之三》(黑颈鹤),曼拉杰父女(女儿冈拉普卓)同台与来自英格兰的约翰联袂演出。彭措加的相声《喜事》;四个组合:玉树的三江源兄弟组合(《阿妈的嘱托》);北京的阿佳组合(《美丽家园》)、雪山朗玛组合(《歌舞的海洋》);云南迪庆的天籁组合(《欢乐今宵》),而且新人涌现:康区的动感荣伊(《深情的弦子》);西藏阿里的歌手关却才让(《渴望和谐》);青海同德的少年歌星才让东主(《懂得你的心》);青海民族学院野狼摇滚(《心爱的姑娘》)。
2009藏历土牛年新年文艺晚会与历届晚会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一、节目入选方式有改变。首次专程赴西藏,四川实地筛选节目。二、有首次来自藏区最远的西藏阿里地方的节目;三、演出节目悉数藏语;节目形式多样,亮点频现:现代摇滚、弦子、姐妹组合、弹唱配舞蹈,酒曲齐唱等。整台总结起来有“五最”:节目品种最全。语言类小品、相声珠联璧合、群体大场面弹唱与现代摇滚相得益彰;节目主题涵盖最广泛:从民族民间文艺到主流环保意识、针砭时弊,褒扬和谐文化林林总总;参与节目的演员年龄差距最大。9岁孩童与六旬老人联袂献艺;晚会组织的节目所反映出来地域文化特色幅射最广。从首都北京到云之南的“香巴拉”,从阿坝、甘南到卫藏地区的拉萨到山南,从工布到阿里,从炉霍弦子到藏戏唱腔演绎,从安多弓之舞到喜迎牛年的欢庆场面无一不异彩纷呈,金相玉质;演员阵容强大,构成最多。从军人到普通百姓、教师,从外籍演员到在校学生,从参加历届晚会的演艺明星到第一次登台的新面孔将在土牛年亮相藏语电视荧屏,来自云南、青海、西藏、甘肃藏区和北京的二百多名演员参加了晚会演出。晚会风格形式多样,节奏明快,昂扬时代主题。值得一提的是,2009青海藏历年晚会《相聚春天》获得了,2009年11月在贵州省贵阳市举行的“第九届百家电视台优秀电视文艺节目”总结表彰活动中综艺节目类的二等奖。
2009青海藏语广电系统职工迎春联欢晚会资料图片
另外,当年除了推出09藏历土牛年新年文艺晚会外,还为广大观众奉献了青海藏语广电系统职工迎春联欢晚会,晚会节目形式多样:弹唱、歌舞、独唱、相声、小品异彩纷呈。晚会现场,新老藏语广电职工和与藏语广播电视结缘多年的老听众老观众几代人同台联袂,展示才艺,辞旧迎新,同声讴歌共话美好,台上台下其乐融融。
[FS:PAGE]
青海2010藏历金虎年新年文艺晚会资料图片
2010藏历金虎年新年文艺晚会《和谐家园》可谓聚合了三大方言区文艺形式,不乏亮点:东方卫视《加油!东方天使》总冠军曲尼次仁继“好男儿”蒲巴甲之后专程参加青海藏历新年晚会节目,独唱一曲《天上草原》,表达这位阿里姑娘对故土草原的深切眷恋。另有甘南牧羊女仁青带来她入围“亚太音乐榜”的《格桑花开》;拉萨的丹增独唱《新房》;拉萨的格桑曲珍独唱《扎西秀》。云之南的桑布扎新组演绎藏文字母《藏文字母歌》;白马组合《白马情歌》;梅朵组合《走进春天》;智格尔组合《我和草原》;还有老组合再次登台:阿佳组合《藏家女孩》;高原红组合《我的故乡》。晚会亮点还在于表演形式的丰富如多声部演唱安多“则柔”、酒曲和弹唱以及节庆文化民俗场景表现,如开场舞《新年吉祥》。三大方言区的民俗风情演绎比如舞蹈《新年》;语言类节目有南拉本(民间俗称“阿爸切切”)的相声《拉干恰若》,通过藏族传统乐器和现代乐器的“对话”,表现新旧文化观念的碰撞与沟通;藏晚常客、著名藏族艺术家曼拉杰携小品《音乐家与朗诵者》参加藏晚演出。作为藏文化传承中的藏戏相应地在这场晚会中有不凡的表现:青海藏剧团的《欢歌妙舞》中对面具的强调属新创。《和谐家园》晚会在突出、强调三大言区各自和气质方面做了一些精心的编排如开场、结尾和主题舞蹈《小虎仔闹新春》等。
晚会的特色简要总结有三点:一、民族民间舞蹈《唐卡》、《莫兰》,演绎民俗风情的新创;突出安多民间文艺形式如“则柔”、酒曲、弹唱的“人民性”;二、青海藏语电视作为主流文化的引领者,不断推介文艺新人,给人以不断的新意。三、藏戏在藏文化传统的艺术品相中占据重要地位,所以2010年藏晚借用发挥藏戏这一文化的面谱艺术元素。整场晚会和谐欢乐,充满歌舞动律和新年喜庆气氛。
[FS:PAGE]
青海2011年藏历金兔年大型文艺晚会《锦绣雪域》资料图片
2011年藏历金兔年大型文艺晚会《锦绣雪域》荟萃了来自青海、西藏、甘肃、四川、云南等藏区的27个精彩节目,突出表达了青海玉树3.14特大地震和甘肃舟曲8.8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对党和政府的无限关怀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的感恩之情。整台节目场面热烈,节奏明快,节目内容以及全体演职人员的表演情感真挚,感人肺腑。晚会采用安多藏语播出,由于晚会深受全国藏区以及海外藏胞的欢迎,节目组沿用了以往藏历年文艺晚会的做法,邀请西藏、四川(康巴地区)两地著名主持人,与青海主持人共同支持节目,用藏语安多、西藏、康巴三种方言和汉语、英语串联整台节目,在节目内容上,同样充分体现不同方言区的文化特色和文化背景,兼顾汉语观众和海外观众,从而达到了立足安多,广泛影响整个藏区乃至海内外的目的。
晚会编导特别邀请玉树县扎西达通村村委主任才娃。在玉树地震现场,这位基层领导与在现场指挥救灾工作的省委书记强卫进行碰头礼的感人场面通过电视传向全国,感动了亿万观众,至今让大家记忆犹新。晚会通过玉树籍歌手演唱感恩歌曲《美丽的玉树我的家》和现场采访才娃相结合的方式,将这一感动继续延续,成为整台晚会的一个动情点。晚会虽然以较大的板块和时间表现玉树特大地震和舟曲泥石流灾害的内容,但并没有沉溺于这种悲伤的气氛中,而是倡导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化悲痛为力量的坚定信念,从而保持了新年晚会热烈祥和的节目气氛。
晚会小品《冬虫夏草》呼吁草原生态环境和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引起了现场观众的强烈共鸣。西藏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巴桑,藏族男高音歌唱家村根,藏族著名女歌手德乾旺姆,实力派女唱将降央卓玛,高原红组合,桑布扎组合以及四川阿坝州歌舞团,青海海北州歌舞团参加了2011年的藏历年晚会演出。
[FS:PAGE]
青海2012藏历水龙年文艺晚会《龙腾雪域》资料图片
2012藏历水龙年文艺晚会《龙腾雪域》在青海省藏剧团、甘肃省甘南州民族歌舞剧团联袂表演的大型舞蹈中拉开帷幕。在三个小时的晚会中,来自北京、四川、甘肃、西藏、云南,以及青海省的200多名演员先后登台亮相,尽展才艺。黄南州民族歌舞剧团气势磅礴的藏戏《月舞神韵》、甘肃省甘南州藏族歌舞剧团洒脱的龙头琴弹唱《弦舞飞歌》、黑土地组合遒劲飘逸的藏族歌曲《扎木念》等精彩节目,为晚会增添了浓郁的节日气氛。
另外,民歌、则柔、小品、相声应有尽有,传统与现代相得益彰,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藏族歌舞文化艺术。2012年的藏晚由过去的两个小时增加到三个小时,更加丰富了节日期间的藏语电视荧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