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岩羊之乡:巴塘基里
基里村的矮岩羊
基里村的简介
巴塘县位于四川省版图的最西部,是川藏线上的重镇。基里(兹瓦)村位于巴塘县竹巴龙乡,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与横断山脉西坡交汇处的金沙江上游东岸的川、滇、藏三省(区)的结合部。离巴塘县城45公里,离竹巴龙乡政府所在地9公里,东与刀许牧场毗邻,北与竹巴龙乡自林贡相接,南与苏哇龙乡归哇村相邻,西与西藏芒康县朱巴龙乡更汝村隔金沙江相望。基里村(藏语为兹瓦),基里村的边界线为兹夏桂,夏多,美录东,扫道玉,操多崩(玛尼石)为准。地理坐标:E:99°00′00″–99°09′17″,N:29°38′23″-29°48′55″,海拔大概为2400米。
基里村的矮岩羊
矮岩羊,藏语叫“兹瓦刺纳”,体型中等,体重约为岩羊的一半。雄羊角粗壮,自头顶略向两侧伸出,角尖向后微向上。两角内侧各具一明显的纵棱,在基段较直,近角尖微向外侧扭转。雌兽角短小较直,纵棱几乎不向外侧扭转。角从基至尖向外扭转约180°。冬毛银灰色,夏毛呈褐灰色,雄体口鼻到额部具暗褐色纵纹,体毛基部和中部为黑褐色,毛尖为淡黄色。矮岩羊主要分布于金沙江巴塘县竹巴龙乡基里村。
[FS:PAGE]
美丽的巴塘基里
矮岩羊被证实为新物种
美国籍的国际狩猎家当•考克斯向中国林业部提出了申请,经过漫长的等待后,他终于获准狩猎雄性成年矮岩羊。1994年4-7月,考克斯3次来到巴塘县竹巴龙乡基里村桑达沟。当年7月,考克斯击伤了一只矮岩羊,得到了这只珍贵的雄性矮岩羊标本。经过10年论证,国际狩猎家当•考克斯2004年6月证实,四川省甘孜州巴塘县竹巴龙乡基里村的矮岩羊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动物物种。这一生活在基里村的新国宝仅存几百只,已濒临灭绝边缘。矮岩羊的分类地位从它被发现后就一直存在着争议。新捕获的矮岩羊让生物学家有了分子研究的标本。生物学家们反复比对发现,矮岩羊的体形、角及四肢均与一般的岩羊有着明显区别,所以从形态、构造上,按照传统分类方式,再次肯定矮岩羊可以作为新物种。
发现矮岩羊之旅历时70年
最早发现矮岩羊与众不同的,是西方探险家斯科瑞特。1936年,斯科瑞特来到巴塘县竹巴龙乡基里村桑达沟。他雇佣了正在桑达沟放牧的两个基里村民带路。当时矮岩羊的数量还不像现在这样稀少,但细心的斯科瑞特发现,与常见的大角、大身子的高山岩羊不同,矮岩羊长着很乖巧的小羊角,身子玲珑。据相关史料记载,斯科瑞特当时就带了7只标本回国。这批动物标本被美国费城博物馆珍藏。矮岩羊在西方露脸后,不少生物学家就对这个奇特的物种进行了研究,但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有关“矮岩羊是一个独立的新物种”的观点才正式亮相。提出这一论断的是澳大利亚生物学者格瑞斯。他在研究费城博物馆珍藏的标本后,正式宣布了这一论断。
[FS:PAGE]
美丽的巴塘基里
数量太少濒临灭绝
据内江师范学院生物学王教授说,调查显示,巴塘县内的矮岩羊不超过200只;在1998年和2000年,他与另一位专家精确调查,统计到栖息在巴塘县竹巴龙乡基里村一带的河谷、支流两侧地势陡峭的悬崖绝壁上的矮岩羊,种群数量为141只左右。整个矮岩羊种群的数量不可能超过500只,比大熊猫数量少多了。
矮岩羊的保护
目前,矮岩羊已经被列入四川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我国特有动物物种,并正在申报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基里村民也意识到了矮岩羊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动物物种,保护那种世界珍稀动物应该从自身做起。几年前,所有村民已经禁猎野生动物包括矮岩羊。有识之士也给当地群众讲述了保护矮岩羊的重要性。
总之,世界上最珍稀动物物种矮岩羊主要生活在巴塘县竹巴龙乡基里村。希望有关部门加快申报矮岩羊列入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更希望相关部门授予基里村为“世界矮岩羊之乡”称号。基里村民也积极筹办"巴塘基里国际矮岩羊文化旅游节"来保护矮岩羊的同时带动当地的旅游和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