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年转兴海赛宗寺圣地
安多藏区一般都是马年转阿尼玛卿山,羊年转青海湖,猴年转兴海赛宗寺,今年恰逢藏历火猴年,12年一遇,广大信众怎能错过这样一次积福祈愿的好机会呢?
赛宗寺位于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大河坝乡南部一公里处。由于赛宗山是僧侣修行的胜地,有很多神奇的佛教故事传说,加之山势险峻,葱笼秀丽,山下河溪清澈,因而成为僧侣修寺事佛的理想之地。同仁县隆务寺第二世阿饶仓大师洛桑龙饶嘉措(1860—1886年)曾有在此建寺的愿望,但未能遂愿,在他原籍住处的墙壁上绘有赛宗山地形及寺院、神猴等壁画。三世阿饶仓大师洛桑隆道丹贝坚参(1888—1959年)在二世阿饶仓大师的住处看到壁画后,认为他的前世预示未来应在此地创建寺院。因此,1921年,三世阿饶仓大师亲自来到赛宗山,勘察寺址。第二年派更登尖措等四位山居者在此修行,1923年正式建寺,完成了二世阿饶仓大师的心愿。
兴海赛宗寺
第一世阿饶仓·扎巴尖措与第三世隆务寺主夏日仓活佛均被认定为二世夏日仓的转世灵童。从此,阿饶仓活佛又是隆务寺的另一大活佛。三世阿饶仓活佛25岁时担任隆务寺“赤巴”(法台),28岁时,因六世夏日仓逝世,一度代理寺主。此后,他开始筹建赛宗寺。1923年,36岁的三世阿饶仓大师同十几位随从一起来到赛宗山,在充满吉祥的日子里举行了赛宗寺奠基仪式,取寺名为“德钦隆珠曲宗”,意为“大乐任成法寨”。以后,随着寺院的进一步扩展,改寺名为“哲嘎尔赛宗提颂云丹达尔杰林”。意为“白岩猴寨闻思功德兴隆洲”,在当地阿粗乎千户香山木、万德太、百户索洛、兴海夏卜浪千户才盖、祁连阿力克头人南喀才昂、刚察地区千户华宝藏和果洛苟日官人丹德尔的支持下,先后于1927年一1929年建成小经堂和文殊殿,1951年一1954年,建成百柱大经堂、弥勒殿和护法殿。从而使赛宗寺发展成环青海湖地区最大的格鲁派寺院和佛教文化中心。寺庙曾有20余位活佛。每逢猴年,青川甘等藏区信众前去转山朝拜,盛况空前。值此藏历猴年来临之际,欢迎各位有缘佛友组团转山朝拜!
赛宗山位于兴海县中部,为安多藏区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这座乳白色的山峦,犹如一朵盛开的白莲花,巍然耸立,直播篮天,山势峻美,远远望去,酷似一头饮水巨象,象鼻下垂于寺前钦莫河中。山上沟壑纵横,洞窟遍布,苍松古柏,葱茏秀丽。传说是藏族佛教护法神胜乐菩萨之圣地,也是称之为藏族佛教千尊菩萨之圣地。在历史上宁玛派祖师莲花生大师、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以及黄南隆务大寺第一世夏日仓?噶丹嘉措大师,第一世阿绕仓?扎巴坚赞大师等诸多佛门尊者先后在此修行活动,留有遗迹。至今有“吉祥坡”、“如意奶牛蹄印”、“莲花生大师修行洞”、“宗喀巴大师法座”、“练经洞”、“格萨尔王骏马蹄印”、“如意乳牛蹄印”、“吉祥天女骡子蹄印”,以及“印度八十罗汉巨幅灶台”等充满神秘色彩的自然佛像、佛文和名胜古迹。由于赛宗山盛名遐迩,历史上各地信教徒常来此地朝山。据传约在清末果洛阿哇活佛来此曾在赛宗山下建有参康一座。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阿哇活佛圆寂,该参康遂成遗迹。
兴海赛宗寺
兴海县赛宗寺于1929年建立显宗学院,内设卡多、堆仲、堆钦、洛柔、达柔、央萨尔、央贡、吾玛、佐、都哇等16个学经班级,系统学习佛教有关因明学、般若学、中观学、俱舍学、戒律学等显宗知识。寺院每年还从西藏哲蚌寺、甘南拉卜楞寺及本省塔尔寺、隆务寺、石藏寺等请来著名学者讲学,学风极盛。本寺设有“尕龙巴”学位,学僧获得“尕龙巴”学位,可留寺任经师、管家、干巴等职,有资格外出念经或考取“格西”学位。
[FS:PAGE]
1954年,在给以百柱大经堂为主的三大殿堂举行开光仪式时,喜饶嘉措大师(曾任青海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在开光颂词中赞扬道:“赛宗寺如此圆满的百柱大经堂,除了拉萨噶丹寺的大经堂堪与相比,在康、安多地区,乃至青海塔尔寺都是少见的,凡是阿饶仓大师迎请到赛宗寺的佛像、佛经、佛塔都与布达拉宫、扎什伦布寺、塔尔寺和拉卜楞寺等所供的相似。”当时从各地前来朝拜和参加庆祝活动的万余人,庆祝活动进行了6昼夜,规模空前。
兴海赛宗寺
百柱大经堂是寺内最大的建筑物,可与西藏噶丹寺大经堂媲美,殿内供上师瑜伽百佛像、阿饶仓大师像,以及《甘珠尔》、《丹珠尔》大藏经,《宗喀巴师徒全集》等佛教经典著作。
弥勒佛殿内供弥勒佛巨型坐像,高达7米,是青海省境内最大的佛像。护法神殿内供大威德佛、六臂护法神、吉祥天母。文殊菩萨殿内供文殊菩萨、不动佛、药师佛。阿饶仓大师佛堂内供洛迦夏惹、观音及弥勒佛。
根据兴海县委统战部1956年统计资料,当时该寺共有牛2000头,耕地210亩。此外,僧众私有牲畜马293匹、牛1571头、羊5849只、骆驼2峰、骡子6头,各昂欠共有牲畜马600匹、牛550头、羊4000只、骆驼82峰、骡子24头、水地100亩。昂欠还办有马场1个、牛场1个、羊场3个、驼场1个,有放牧员阿卡29人。另有“塔哇”44户160余人。香火部落主要为今天的兴海县河卡镇阿粗乎、尚吾部落,子科滩镇的夏卜浪部落和唐乃亥乡的拉德部落等。1958年,全寺共有大小殿堂、佛塔18座,昂欠15院,僧舍150多院,共计1086间,寺僧519人,包括同仁地区的修行僧人,共619人,内有转世活佛28人,僧官1人,经头2人,管家8人,干巴11人。主体建筑百柱大经堂与西藏甘丹寺大经堂媲美,内供阿绕仓大师、兜率天众、十六尊者等巨幅塑像和千佛铜像以及《甘珠尔》、《丹珠尔》全套大藏经、《宗喀巴师徒全集》等许多经典著作,另有众多曼遮、象牙、托钵、净水杯、银灯、铜灯等贵重法器。
兴海赛宗寺
兴海县赛宗寺院,原来活佛众多,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寺主阿绕仓?洛桑隆朵丹贝坚赞大师是安多青海地区著名的爱国宗教人士,曾任青海省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另有祁加仓、卡加仓、藏哇仓、科乃亥仓、加羊夏茸、祁加夏茸、拉加仓、加赛仓、普什扎仓、直格尔仓、塔秀仓、德芒仓、夏布拉、查哇仓、石乃亥夏茸、萨加仓、多仁巴、庄友仓、尕日美、桑洛仓等活佛。
[FS:PAGE]
兴海县赛宗寺院,原由寺主阿绕仓·大师洛桑隆朵丹贝坚赞大师总领全寺,下设大管家1人 总管寺内外事务、寺主昂欠及其亲眷的有关事宜。大管家下设干巴9人,分管寺内外有关经济、对外交往、各种纠纷调处、人事任免等。宗教方面:大经堂内设活佛1名,即“支角乎”,活佛下设僧官1人,督促僧众学经、执行寺规,有批准僧众外出念经等权力。并负责办理寺院僧人还俗或入寺手续。均与僧官职务相等的有领经师,即翁则2人 负责僧众念经。僧官和翁则下面设经堂管家2人,负责经堂内点灯、添神水、供饭、供茶等;事务管家2人,负责众僧财产的收支事务。除上述以外,寺主的昂欠内另有一套组织机构,在大管家总领之下 还设有3名事务小管家:一名负责昂欠的家务和起居;一名负责宰杀牛羊,供应肉食品等;另一名负责购置物品等事务。在事务小管家之下又有20余名勤杂人员分别干具体事务 这些人虽为僧人,但不识经文,不参加经堂活动。另外昂欠内还有2名不是僧侣的管理负责人,一名负责经营昂欠的土地,另一名负责管理昂欠的牲畜,是农牧业生产管理者。
兴海赛宗寺
兴海县赛宗寺院,主要宗教活动有四种形式:第一种是固定的念经时间称之为“全经堂”,一年有4次,即农历正月初八日至二月十一日的祈愿法会;四月初一日至五月初一日的学经活动;六月十五日至八月初一日的坐夏活动;十月二十三日至十一月二十三日的大法会(其间十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五日为五供节)。另外每月初八、十、二十五日3天亦在经堂内举行经事活动,要求寺主以下僧人都必须参加,不得随便请假或外出。经事期间寺院周围划线为界,不许僧众越界,禁止妇女人寺;第二种是观经会,主要举行跳欠活动 每年有2次 一次在农历正月十一日至十五日;另一次在农历三月初五日;第三种是辩经会,每年在农历五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七日举行。此间僧人按经文级别分层次辩论,辩论的优劣作为评定经文级别的参考依据;第四种是祭俄博,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九日至十二日举行 除祭祀活动外,寺僧可尽情娱乐,如跳绳、打球、下棋等。并由寺院和昂欠分别供肉饭1天 类似群众过节。
兴海赛宗寺
兴海县赛宗寺院,佛像、佛经、佛塔等极为丰富,均与格鲁派六大寺齐名。1958年后关闭 1962年一度开放 “文革”中再次封闭。1979年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开始落实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1981年5月重新开放该寺院,先后重建了小经堂、弥勒殿、阿绕仓大师佛堂、菩提塔、八大佛塔和大经堂。并兴建了5座昂欠和200多院僧舍。特别是1988年以来,兴建百柱大经堂,弥勒佛殿;1990年以来兴建三层楼式文珠菩萨殿,护法神殿;现有寺僧540余人。于1977年2月13日第四世阿绕仓·丹增格勒旺布大师在兴海县温泉乡赛塘村一个普通牧民家里诞生;于1992年9月21日由阿嘉·洛桑图丹仓、参直合·更登勒谢丹巴嘉措仓、却藏仓·洛藏丹贝旺秀仓等藏传佛教高僧一致认定为第三世阿绕仓·洛桑隆朵丹贝坚赞大师之转世灵童;现为寺院主持,并任青海省兴海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该寺院还有科乃亥仓、祁加仓、直格尔仓、卡加仓、藏哇仓、尕玛尔,普什扎仓、吾加仓,查哇仓,次承智华仓等活佛系统。科乃亥仓任寺管会主任,并任兴海县政协委员会副主席。一代年轻的活佛,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家乡,思想进步,作为宗教界知名人士,具有超前意识和开拓精神,为了继承和宏扬藏传佛教大业,构建和蔼,造福人类,无私奉献,功德圆满。近长达九十年灿烂历史长河的兴海县赛宗寺院,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方针、政策和路线指下,在安多藏区,广传佛法,闻名遐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