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西藏察隅:花开在云端

作者:米玛 赵永琦 晓勇 潘璐 来源:西藏新闻网 时间:2018-04-28 15:21:00 点击数:

 
察隅河畔欣欣向荣的察隅县城。
 
僜人新村村民牧卫阳、郭青在“僜家乐”招待宾客。
 
桃花点缀的古玉乡村落农田。
 
曾获“全区青年创业大赛奖”的上察隅镇阿扎村江村罗布正在制作木碗。
 
古玉乡赛马节上载歌载舞的村民。
 
驻地军医进村入户为村民开展义诊。
 
下察隅镇布巴村猕猴桃基地。
 
下察隅镇沙玛村村民在荒滩上种植石榴。
 
下察隅镇水稻梯田风光。

  沿着然乌湖边往南行,翻过海拔4800多米的德姆拉山口,就进入“西藏小江南”——察隅县境内了。大山向南的山麓高处是一片片桃树林,山下是郁郁葱葱的茂密森林。古玉乡措珠片区赛马节正当其时,盛装的村民且歌且舞。印象中西藏的赛马节通常是在盛夏时节,这里也许是气候条件优越,春暖花开,纵马驰骋,别有一番风味。

  察隅,位于西藏东南部,喜马拉雅山和横断山脉的交界地,与缅甸和印度接壤,是西藏重要的边境县之一。过去曾有门隅、珞隅、察隅藏东南“三隅”之说。 独特的地貌和气候,造就了察隅“一山有四季,四季不同天”的神奇自然景观,也不负“西藏小江南”的盛名。

  雪山和森林连绵不断,旖旎的风光里村寨点缀其间,牛羊出户,鸡犬声相闻,各种蔬菜瓜果及稻米都能在这里生长,物产丰富。以当地盛产的鸡爪谷为主材酿造的带有果香的啤酒——雪巅57,已经成为察隅的又一名片。有人说,它的名字更是意味深长——它代表着尚未列入我国56个民族中的一个群体——僜人。
[FS:PAGE]

  生活在察隅县上察隅和下察隅镇的僜人,千百年来,传承着独特的文化,有着与藏文化截然不同的民俗和文化,就像盛开在这里的“芭蕉花”,别具风格。

  曾经“与世隔绝”的僜人,如今早已与世界“接轨”。大部分僜人家庭早已开始通过互联网、电视了解世界万象,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走出村寨,在现代文明生活中如鱼得水。

  在下察隅镇僜人新村,记者见到了闻名已久的夏电夏——自治区政协委员、僜人新村村委会主任。一个衣着朴素、幽默风趣的黑瘦男人。不仅开设有“僜家乐”家庭旅馆,还凭一己之力,建有占地100多平方米、8间陈列室的“僜巴文化陈列馆”。

  “我要用心办好家庭旅馆,请大家吃僜人家的特色手抓饭,品甘甜醇香的鸡爪谷酒,我还要把陈列馆做得更好,努力传播僜人文化,那是我的梦想。”夏电夏说。

  一棵猕猴桃,成为布巴村发展产业的开始;一块基地,带动布巴村村民走上致富增收的道路。

  连日来,在林芝市察隅县下察隅镇布巴村的猕猴桃基地里,370亩连片的猕猴桃棚架缠绕上了嫩绿的新芽,棚架下一片忙碌的景象,布巴村村民和来自四川合江的“师傅”——技术员李昌玉,正在抓紧时间修整沟渠、施肥、除草、剪枝,马上就是猕猴桃开花的季节了,他们得赶在开花前让猕猴桃树“吃饱喝足”。

  布巴村,63户368人,全部由察隅县察瓦龙乡整体搬迁而来。搬迁之前的村庄背靠大山,面朝怒江,出行靠溜索,村民多在半山腰的田地里种玉米为生。如今,村道整洁,房屋宽敞。布巴村从一个靠天吃饭的深度贫困村,蜕变成了幸福安乐的“兴边富民”示范村。

  又是一个清晨,熹微的晨光中,村民可勇和“师傅”李昌玉的身影早已活跃在缠绕着幼苗的棚架间,他们共同讨论着之前可勇提出的辅助绳太宽的问题。再过几天,李昌玉将教可勇如何辨认猕猴桃公树和母树,并为开花的猕猴桃树进行人工授粉。晨风吹来,可勇站在嫩绿的树苗间向远处眺望,产业脱贫的新希望正在猕猴桃基地蓬勃生长……

  藏族人对木碗有着特殊的感情,有“一个人一辈子只用一个木碗”之说。在家用它,出门也用它,形影不离,浪迹天涯的旅人的怀里都揣着个木碗,人在碗在,碗不离人。正如藏族民歌中唱道:“情人若是木茶碗,时刻揣在怀里头。”而察隅木碗就是很多藏族人的“梦中情人”。

  察隅特殊的亚热带气候为其带来了丰富的森林资源。这里的木碗制作技艺已有上千年的历史,2007年被列入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80后”罗松群培是察隅木碗制作的传承人。他在从事木碗制作、销售的同时,成立了“阿扎冰川林下产品有限公司”, 还要种植茶叶,忙得不亦乐乎。

  他的父亲格桑赤列坐镇县城最繁华路段的公司总店和木碗销售、展厅。虽然70多岁了,慈祥中不失睿智,一切游刃有余。

  就像下察隅镇沙玛村驻村工作队队长王怀江带领全村壮劳力正在平整荒滩,种植石榴。

  这里是察隅县最靠近边境的村落之一。察隅河畔林木茂盛,春意盎然。村民玛珍、索南旺姆、贡觉拉西……劳动的场面紧张有序,又不时爆发出欢声笑语。

  这里春风拂面,野花遍地,这里是神圣的国土,是幸福的家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