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报告纪实:时代丰碑——贵南农垦精神

作者:徐少海 来源:海南文艺 时间:2023-02-03 08:44:36 点击数:
扎根高原 不怕困难
        在贵南这片美丽富饶的草原上,一辈辈农垦人在这里辛勤劳作、甘于奉献,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马场后代,特别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来自全国各地的垦荒者们扎根高原、不怕困难;以场为家、艰苦创业;勇于开拓、甘于奉献,把自己的青春年华献给了过马营这片热爱的土地,有的甚至将自己的终身献给了此地,还有很多人将自己的子孙留在了那里。
        贵南牧场位于青海省海南州贵南、贵德两县境内,其主体部分在贵南县,场区东到贵德县境内北山湾,西与贵南县塔秀乡相连,南靠贵南县森多、茫拉两乡,北毗贵南县沙沟、茫曲。场部在贵南县过马营镇,是西久公路的必经之路。境内有着丰富的文化遗址。早在远古时期,这里的先民们就从事农牧和屯垦戍边的活动。1980年省考古工作者在贵南县拉乙亥地区发现了全省第一处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遗址群,包括七个遗址,出土文物五千多件,出土的文物以打制石器为主,在部分石器上还能看到看书研磨的痕迹,据分析距今约有六千年,从研磨石器的使用来看,那时已经有了原始的采集业和农业。到秦汉以后,活动范围扩展到剔志河(对流经今贵南、同德境内黄河的古城)流域的“西羌”,在此过着“逐水而居”的游牧生活。隋唐时设郡县,贵南地区属浇河郡赤水县,唐高宗永隆元年派兵在这一地区屯垦戍边,在军事上防止吐蕃入侵。宋元时期,贵南地区为吐蕃的游牧地。明朝初年,贵南属宁河县,辖属临洮府、贵德卫。清初,贵南仍属贵德管辖。民国初期,青海牧区均隶属前清建制,贵南地区仍属贵德厅管辖。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马场,是在1949年前后这一历史时期,以东北民主联军、西北第一野战军为代表的全国各大军区、军分区及中央军委原总后勤部,根据军队与国防建设的需要,在地域辖区内依托地方政府设立的军马养殖、繁殖基地和与之相关的管理、经营部门。主要包括中央军委原总后勤部军马场管理局(前期称马政局,后期称军马局、军马部)与各省市、各军师级别的军马养殖、繁殖场、改良基地。
       军马场成立初期又称军牧场。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军牧场初期,正值我国抗日战争取得全面胜利、解放战争全面展开的时期。虽然在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我军就有军马参战历史,但大规模的军马参战主要在解放战争时期。军马、军骡作为当时部队后勤保障最重要的运输工具与作战工具,其性能和数量对部队来说非常重要。骑兵、炮兵屡建奇功,军马快速、灵活、威猛的优势,使党中央、中央军委认识到选育军马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随着解放战争的不断胜利,军马的繁殖、改良成为各军区十分重视的后勤保障任务。在此背景下,东北民主联军炮兵学校依据伪满洲时期日军撤退后遗留下的一些马政基础,率先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建立起我军第一个军马场—牡丹江军马场,其首任场长为郑新潮。牡丹江军马场等一批军马场的建成,为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后,各地军马场相继建立。
       1952年7月,军牧场接管了一军的莫曲沟农场。随着人员和军马生产的发展,1953年1月,贵德军牧场的编制由营级单位升格为团级单位。1953年贵南县建政,因该场场区大部分被划在贵南县境内,故改称为贵南军马场。1954年该场被西北军区统一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区第四军马场,由军区马政处领导。1956年该场隶属关系改变,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总后勤部马政局贵南军马场。同年,根据总后和省、州关于“初步利用木格滩”的指示,成立了木格滩分场,开始利用木格滩草原。从1949年9月至1956年,全场共出场军马五百六十三匹,民马一千五百匹,共生产粮油二百五十万斤,盈利三万三千元。
       1957年,移交给国家农垦部,由青海省农垦厅代管,并易名为贵南牧场。1961年9月,复归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总后勤部,遂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贵南军马场。1964年,将贵南县沙沟公社的3个生产队划归该场,并开始执行“以农业为基础,以养马为主体,农牧结合,多种经营”的生产建设方针。1976年改属青海省畜牧厅领导,复称贵南牧场。1982年以后,改属青海省农林厅领导。1985年,全场有1887户、7876人,其中职工2322人;草场59.8万亩,耕地21.8万亩,林地和宜林地2.6万亩,其他用地15.3万亩;马1800匹,牛3400头,羊40600只。
       2001年成立青海省贵南草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归属三江集团领导。公司是以农业、草畜产业、加工业为主的综合企业,总面积150万亩,耕地34万亩(其中退耕还林草23万亩),天然草场70万亩,下设一个股份制的丰润草畜有限责任公司,六个农牧业分公司,一个集体所有制的东科牧业大队,拥有牧草加工厂、精炼植物油厂、牛羊种畜繁殖场、全日制中小学、民族寄校、职工医院、招待所、林业站、水管队等下属企事业单位主要经营范围为油籽经济作物种植加工、牲畜饲养和草产品再加工、中藏药材、农牧生产资料销售、水果、蔬菜、食用油、食品、服务业等,通讯、水、电、交通等基础设施健全。
       贵南吴堡湾农场在县城东面4公里处。于1956年筹建,在原拉曲乡吴堡湾村设场部,时有耕地16000余亩,以后逐年扩大,耕地面积急剧增加。1960年称为吴堡湾联合企业公司,塔秀、大仓、巴洛滩等农场,均归公司领导,当时耕地面积491261亩。1962年,又称吴堡湾农场,撤去分场,改建6个中队,以后20年间,有耕地75000多亩,其中水浇地2155亩。修建小型水电站两座和机修修理、副食加工厂等。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场部设有完全中学1所,小学1所。根据1982年人口普查资料,全场共有544户,2635人。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吴堡湾农场,将耕地、房屋移交贵南县安置龙羊峡库区移民,同年3月29日,省、州、县有关部门主持交接工作,至4月6日正式移交完毕,人员先后迁往海西德令哈农场等处,农场的撤销对龙羊峡库区移民的安置创造了有利条件。
       贵南巴仓农场在县城西36公里处,原吴堡湾联合企业公司所属的巴洛农场和大仓农场合并后改为巴仓农场。原巴洛、大仓两个农场于1958年2月和1960年7月分别建成,总规划面积为27.69万亩,其中耕地24.79万亩。1962年农场根据上级指示,部分耕地退农还牧,保留耕地70404亩。1963年有粮食耕地27123亩,油料耕地20505亩,有各类牲畜5236头(只)。1966年由农场修建拉乙亥大渠,在黄河沿岸的白刺滩、尕马台、托勒台开垦耕地6000余亩,种植小麦、蔬菜、栽培苹果树,收成良好,并在茫拉河下游拉干修建1300千瓦水电站一座,场部迁至白刺滩。后因托勒台、尕马台地处龙羊峡库区,故撤出人员,放弃耕地。1985年白刺滩尚有耕地4000亩,种植小麦、蔬菜、培育苹果树18年,正值盛产期,可年产各种果蔬15万斤,果蔬除供农场外还运销至县城、恰卜恰等地。1983年改称为青海省巴仓劳改农场,归属省司法厅劳改局领导,场部由白刺滩迁至巴仓,农作物除白刺滩可种植小麦外,其余耕地只能种植青稞、油菜、洋芋,农业机械化程度高,有耕地66075亩,在白刺滩和巴仓设有完全中学和小学各两所。1985年巴仓农场有634户,3212户。
       贵南马场、吴堡湾农场、巴仓农场的诞生与发展正是我国社会建设从弱小走向强盛的一个缩影。今天,关于他们的记忆离我们渐行渐远,但一代代农垦人艰苦卓绝的创业史将永远定格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舞台。那个如同火一样激情的年代已成为永恒的记忆,那一个个大山一样深沉的背影化作历史的丰碑。今天我们把目光短暂地停留在这里,不仅仅是要牢牢铭记先辈艰苦创业的光辉业绩,更是要把他们这种扎根高原、不怕困难,以场为家、艰苦创业,勇于开拓、甘于奉献的精神传承下去,它将激励我们这代人不忘初心牢记历史继续前行,谱写新时代发展的辉煌篇章。
 
以场为家  艰苦创业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当人们还沉浸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的喜悦中,百废待兴,为了增强国力,振兴新中国农业,大力发展国民经济,开发边远省份的需要,响应国家号召,一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由转业军人、工人、农民、知识青年组成的建设大军,浩浩荡荡挺进了亘古沉睡的贵南高原,从此拉开了贵南农垦事业发展帷幕。
       艰苦创业是一种崇高的思想境界,也是成就事业不可缺少的精神动力。第一批农垦人来到贵南时候,面临的是高寒缺氧、草柳丛生、野兽出没、蚊虫密集、风沙肆虐。身处“千里荒原万里天”的戈壁和“疾风卷溟海、万里扬砂砾,仰望不见天、昏昏竞朝夕”的瀚海,他们为了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共同利益,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中开拓、奋进,以“蚂蚁啃骨头”的坚毅,凭自己的双手和一些简单的工具,车推、人抬、肩挑、人背……为贵南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尤其为当地的农牧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那时的贵南,基本上是交通闭塞,物资匮乏,风沙大,高寒缺氧,自然环境和气候都非常恶劣,周边是荒滩或沙漠,这对初来高原的内地人来说是严峻的考验和挑战,但这些意志坚强的年轻人就在这种严酷环境下开始了生存、拓荒和创业的过程。从此,寂寞的贵南高原迎来了开发一个又一个大会战。这个过程漫长而艰辛,非常人想象之所及,从搭起帐篷,支起炉灶,按照“边设计、边开荒、边建设、边生产、边发展”的五边政策进行着开垦土地的壮举,抗风沙、冒严寒,以人畜力为主,凭着顽强的毅力,特别能吃苦的创业精神,用热血的青春推动了当地经济事业的蓬勃发展。星移斗转,岁月更替,他们怀揣着那个时代的青春梦想,凭借着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心,凭借着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满怀着一腔热情和豪情,用勤劳的双手和聪明才智,艰苦创业,辛勤耕耘,付出了青春的汗水,甚至有的付出了鲜血和生命,从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无垠的贵南大地上铭刻着他们青春的印记。他们以无私奉献的精神书写了高原农垦文化的不朽篇章,唱响了贵南高原各民族团结奋进的乐章。贵南马场、吴堡湾农场、巴仓农场一个个我们熟悉又即将忘却的名字,在那个艰苦的时代为贵南社会经济发展中筑起了一座座不朽的精神丰碑,扛起了一个时代一代人的神圣责任和使命。
       时光褪去了青春,磨灭了激情,春夏秋冬不分的季节,风卷扬沙的天气里,多少波澜壮阔的创业序幕从这里开启,在这里演绎了多少催人泪下的故事,展示了多少热血儿女的风采。春天,在开出的荒土地上播下希望的种子,秋天里收获累累硕果,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他们首先从解决生存起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挖窝子”“挖窑洞”“干打垒”……开荒地,锄野草,将多少草场改良,又将多少荒滩变为沃土,低矮的窝棚见证了他们风餐露宿的身影,万顷青稞地中渍透了他们辛勤耕作的汗水,广袤草原上留下了他们艰苦创业的足印。他们扎根贵南高原,以场为家,虽然那些“猪号”“马号”、场部、电影院、供应站、子弟学校等等建筑群体,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落寞在不为人知的角落已成瓦砾,但这一切在很多人眼里宛若历史古迹般的存在,六十多年来的烟云虽然已经逐渐退去,但历史瞬间定格在记忆中一幅幅浓缩着拓荒者的印象却依然是那样的历久弥新,动人心魄,无不诉说着那个激情似火的年代,他们在沉寂的高原上留下的深深印记,传递着厚重的垦荒创业的时代强音,汇聚成老一代农垦人扎根高原、不怕困难;以场为家、艰苦创业;勇于开拓、甘于奉献的精神源泉。
       几十年过去了,当年那一批批来自全国各地、五湖四海的热血青年,如今都已皓首鹤发,年近古稀,甚至有一部分人已作古离世。打开尘封的历史记忆,回放那些为贵南社会事业发展的日日夜夜奋斗的场景,重新演绎那些用理想、用忠诚点燃的青春岁月,感抚艰辛创业走过的人生轨迹,衷情依然犹在,心潮依旧澎湃,充满了无悔与怀念。在贵南的发展历史中,他们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老一代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完成了党和国家交付的政治任务和生产任务,可谓是“献了青春献生命,献了生命献子孙”,他们这种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发扬光大,成为我们今天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随着时光的推移和时代的变迁,昔日的荒凉之地,在一代代农垦人的努力下,焕发出勃勃生机,干净整洁的高原小镇、碧波荡漾的机青稞基地、一望无垠的油菜花观光基地、绿草如茵的贵南草原……今天虽然高楼大厦已经遮蔽了昔日的土坯房,但他们与时代的发展同甘苦共患难,见证了贵南社会发展印迹和崛起,在他们渐行渐远的身后,留下的便是激励后人们勇于开拓的精神动力。感慨往昔,在这片热土上,曾留下了多少前辈们为之耕耘开拓的足迹,这段继往开来的历史长河里,汗水与艰难交织,青春与创业相伴,世纪的天空,永远承载那段历史,铭记那段过往……
       贵南农垦精神已成为一种精神文化,一个时代的象征,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承载着那个时代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它以国家兴盛为己任,用单纯充实的理想信念,执着务实的敬业态度,无私奉献的实干精神,挺起了那个时代的脊梁。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处,更高的山峰等待我们去攀登、更长的道路等待我们去丈量。现如今,有些年青年人在纷繁复杂的物质世界里迷失了理想信仰,这与老一辈农垦人相比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但我们的大部分人民传递着正能量,信仰高尚,忠诚守职,奉献国家。所以,回顾历史,我们由衷地感谢老一辈农垦人为我们创业留下的物质财富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倍加珍惜老一辈农垦人的奋斗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的新年致辞中讲道:“我们正在从事的事业是伟大的,坚韧不拔才能胜利,半途而废必将一事无成”。是的,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青年一代,要传承老一辈农垦人的务实拼搏,要扛起这个时代的历史重任,谱写新时代发展的辉煌篇章,这样我们才无愧于今生,无愧于这个时代……
       今天在这里我们要向贵南马场、吴堡湾农场、巴仓农场的农垦事业开拓者和奋斗者们,深深致敬,亲切缅怀,历史永远不会忘记你们,贵南人民不会忘记你们,你们扎根高原、不怕困难,以场为家、艰苦创业,勇于开拓、甘于奉献的精神,今后将继续激励我们砥砺前行、勇往直前。
 
勇于开拓 甘于奉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一批批热血青年响应党的号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来到贵南这片大地,用青春、心血、智慧,生动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诠释了伟大的建党精神,形成了具有鲜明区域特色和行业特点的贵南农垦精神,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甘于奉献是贵南农垦人基于对职能使命、自身价值的理性认识,而表现在心理、行为上的真诚和自愿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主动付出的精神状态。从外在行为的规范性上看,表现为不计得失、淡泊名利、自觉奉献、勇于献身。农垦人秉承“老黄牛”精神,无不把自己的青春乃至一生、连同儿孙后代毫无保留地献给贵南这片土地而感到光荣,无不为亲身投入开发贵南发展事业而感到自豪。以舍小家、顾大家、保国家的家国情怀,为贵南各项事业贡献了毕生力量,展现了一种无我的境界。
       贵南农垦精神不仅是农垦人的精神财富,也是贵南人强大的精神支撑。“党号召我们去哪里,我们就去哪里”“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干事创业”。为响应党和国家召唤,那年那月,这里,有脱下戎装的军人,有来自祖国各地的支边干部和青年学生,他们面对高寒、干旱、缺氧、狂风,白手起家,靠镢头、铁锨起步,在垦荒造田中“脱掉”了白嫩的面皮,在默默无闻中增长为党为国分忧的本领,在意志磨炼中坚定政治立场和政治追求,展现了奋斗的风采,提升了忘我的境界,始终坚守一心为民的理想信念,为当地的发展奉献了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一代又一代农垦人克服艰难恶劣环境,以宽广的胸怀和坚毅的品格为国兴业,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支援国家建设,维护边疆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农垦文化丰富多彩,可志可书。第一代农垦人大都来自转业官兵、知识分子、支边青年等。贵南地区农场分布广泛,特色鲜明,产业发展各有侧重。当前,我们应当通过一系列史志馆建设、修志工作及文化宣传活动,大力弘扬秉承贵南农垦精神,激励后人以史为鉴、开拓创新。
       我们要以老一代农垦人发展榜样,以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执着的政治追求,把爱党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融入实现中国梦的壮阔奋进之中,在爱党爱国的炽热情怀中勇担使命。贵南农垦精神不仅是贵南人的精神旗帜,也是贵南人强大的精神动力,它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精神之源的血脉,其核心是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精髓是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党号召我们去哪里,我们就去哪里”,放弃内地优越条件,克服艰难恶劣环境,以宽广的胸怀和坚毅的品格为国兴业,并做出了突出成绩,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颂歌。爱党爱国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这种基因深深植根于中华儿女心中。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以农垦人为榜样,胸怀大局,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之中,以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执着的政治追求,把爱党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融入实现中国梦的壮阔奋进之中,在爱党爱国的炽热情怀中勇担使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我们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传承和弘扬农垦精神,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要通过对贵南农垦精神的传承和创新,让大家牢记农垦精神的价值理念,以伟大奋斗精神创造民族复兴伟业,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感悟党的坚强领导,感悟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认同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把党的初心、党的使命铭刻于心,在新时代的火热实践中锻炼成长,在奋力奔跑、努力追梦中为党尽忠、为国尽职、为民尽责。
       在贵南开发和建设实践中,农垦人不怕牺牲、艰苦奋斗、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托起了国家的梦想、民族的希望。新时代,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同样需要以农垦精神“造血”,在贵南特定的空间,依托农垦精神,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统筹推进城乡融合,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高质量打通“两山”转换通道,大力推进乡村振兴,高标准打好生态保护攻坚战,让绿色成为贵南最动人最绚丽的色彩。
       贵南的历史是一部厚重的创业史、奋斗史、发展史和改革史。一辈辈农垦人为了屯垦开发贵南,披荆斩棘、百折不挠,在荒山荒漠、瀚海戈壁,用自身坚强的意志和扎实的作风形成了具有高度政治觉悟、严格组织纪律、崇高奉献精神、坚强意志品格的贵南农垦红色基因,今天,我们不但要了解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史,还更要向身边的一些农垦模范人物事迹学习,热爱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秉承农垦精神的时代价值,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承下去。

作者简介
 

徐少海

       笔名海纳百川,土族,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青海作家协会会员。长期在基层一线从事文学创作工作,现供职于贵南县委宣传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