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中的青海样本

作者:吴梦婷 来源:西海都市报 时间:2022-12-01 10:27:10 点击数:
       游客走进湟源,游古城,赏排灯。资料图
       湟源排灯。资料图
       土族花儿声名远扬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公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典型案例名单。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丹麻镇《传承民族民间优秀文化 保护土族生态文化基地》、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西滩乡《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传承民间戏曲艺术》、西宁市湟源县《用排灯讲述丹噶尔故事》3个案例上榜。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是文化和旅游部为推动民间文化艺术事业繁荣发展、丰富活跃基层群众文化设立的文化品牌项目,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条件主要以民间文化资源或特定的艺术形式,并对当地群众文化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地区为主。
       海东市互助县是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土族在饮食、服饰、建筑和语言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习俗,而土族的音乐、舞蹈、刺绣等艺术传承更是百花齐放。丹麻土族花儿是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在互助县,当地群众用土族花儿吟唱民族风情,描绘美好生活。每年夏天,互助县丹麻镇的土族花儿会吸引着来自甘肃、宁夏等西北多地的花儿歌手和游客来此赏美景、“漫”花儿。
       海东市还通过举办花儿比赛等活动,选拔、推介和培养一批有实力、有发展潜力的花儿传承人,为土乡文化事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土族花儿声名远扬。
       眉户戏走出村庄登上大舞台
       边麻掌眉户戏是海北州门源县西滩乡边麻掌村戏曲团社演出的一种眉户戏剧。每当眉户戏开演,十里八乡的村民们便聚集在戏台子前,听着曲子,乐在其中。
       边麻掌眉户戏在传统曲调的基础上,融入了门源的地方语言、民间音乐和风俗习惯等,形成了具有当地风俗文化特色的地方戏剧。2017年开始,边麻掌村眉户戏业余剧团创作《老来难》《高额彩礼》等代表性剧目,让眉户戏班子成为乡风文明宣传、弘扬社会正能量的载体。
       如今,边麻掌村以“党支部+剧团+群众”的模式,成立了剧团公司,让边麻掌村有了村集体经济,当地文旅部门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不仅让眉户戏剧团的演员们有了收入,更让眉户戏走出了边麻掌村,登上了更大的舞台。
       湟源排灯扮靓古城
       每年元宵佳节,彩灯高挂,大家在喜迎佳节的同时感受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西宁市湟源县,一排排湟源排灯扮靓了有着“茶马商都”之称的丹噶尔古城。
       据了解,湟源排灯是流传于湟源县的一种民间节日灯彩艺术,起源于清代中期,起初是丹噶尔的商户为了在夜间招揽顾客,制作商号广告牌灯箱,在里面点上蜡烛,挂在大门上。此后又逐步发展成为有底座、图案、形式迥异的排灯。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湟源排灯逐渐采用电、光、声等现代技术和新型材料,形式上增加了悬挂式、立柜式、屏风式、中堂式等,除绘画外增加了堆绣、刺绣、皮影、剪纸等艺术形式,内容上精选具有教育意义的典故、传说和当地自然风貌、文物古迹及民间故事等,使湟源排灯这一高原民间艺术有了全新的艺术生命力。
       记者从西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心了解到,近年来,西宁市从加强非遗调查、记录和研究、非遗项目保护等方面,逐步健全完善非遗保护传承体系,有效促进了加牙藏毯、湟源排灯、青绣等传统工艺资源的合理利用,湟源排灯等4个项目纳入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经过多年的传承保护和发展,目前,西宁市共有国家级项目13项、省级项目30项、市级项目74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4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55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91人。
       青海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多元灿烂
       记者从省文化和旅游厅了解到,此次我省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典型案例名单的3个案例各具特色。在青海大地上,民族民间文化已成为推动各地文化建设、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
       不仅如此,海晏县河湟剪纸,乐都区九曲黄河灯会、洪水火龙舞、高庙社火、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纳顿节、官亭正月火花会等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都以本土多样的表演形式,呈现青海各民族丰富独特的民间艺术和青海文化的多元特征。
       青海通过采取多种保护方式,以产业融合发展推动非遗传承,使一批非遗项目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这些丰富多彩、具有浓郁高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被人熟知,也让群众近距离感受到青海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我省建成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藏族文化(玉树)、格萨尔文化(果洛)生态保护实验区等一批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海西德都蒙古族文化、互助土族文化、循化撒拉族文化等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传承体系更加完善,区域性整体保护更加有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