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州精准扶贫工作情况
作者:海南州扶贫局
来源:青海湖网
时间:2020-07-07 16:35:23
点击数:
2015年底全州共识别认定贫困村173个,贫困人口17458户52995人,5个县均为贫困县。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30亿元,扎实推进精准脱贫各项工作,如期实现了同德、贵南、兴海、共和、贵德县五县“脱贫摘帽”和173个贫困村5.3万贫困人口退出任务,全州绝对贫困“清零”目标基本实现,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
一是保障机制到位。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担任脱贫攻坚双组长,完善州县两级脱贫攻坚指挥体系,领导包点督战、干部结对帮扶,高效落实扶贫工作。精心研究制定脱贫攻坚“九个一批”行动计划,和“十个行业”专项扶贫方案,先后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7.83亿元,配套州级财政扶贫资金4.64亿元,整合涉农资金75.68亿元。二是对口支援有力。落实对口援建资金19亿元,并保证用于民生领域和扶贫一线的达85%以上。招商引资项目167项,积极落实《青电送苏框架协议》,累计向江苏输送新能源电量达20亿度,与江苏省82所中小学“一对一”“手拉手”帮扶,先后有640名高中学生到江苏江宁中学上学, 回州高考,一本上线率达95.8%。27家江苏优质医疗单位与全州各级医院结对共建,230多人次医疗专家走进海南义诊,先后安排54名先心病儿童和600余名白内障患者接受免费治疗。特别是投入对口支援资金7362万元,实施5805户特困无房户住房建设,贫困群众住房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三是专项行动落地。深入实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低保兜底扶贫三大行动,先后建成扶贫产业园8个、扶贫车间38个、产业基地46个,农牧业专业合作社239个,实施50.5兆瓦光伏扶贫项目,带动173个贫困村的8937户贫困户实现长期稳定增收;通过加大劳动技能培训、加强劳务输出协作,实现贫困群众劳务输出3.1万人(次);统筹资金2.99亿元,设置生态管护等公益性岗位5331个;建立完善以农村低保、新型合作医疗、社会养老保险为重点的社保体系,贫困地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四是“三保障”见效。全面落实15年免费教育政策,全州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6.5%。建成标准化村卫生室428所,全面实施医疗精准扶贫“十覆盖”,基本解决了群众看病难问题;统筹资金656万元,创设“精准防贫保险”将全州8.2万名农牧民纳入到精准防贫范围,筑起了因病、因灾、因学返贫致贫防线;累计投入资金7.73亿元,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3757户,贫困户住房改造项目3908户,贫困群众住房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四是强基工作扎实。围绕贫困地区水电路等方面的短板问题,着力提高脱贫攻坚的质量和效益。投资11.7亿元,建成农村公路3000公里;投资4.85亿元,实施电力扶贫项目126项;投资5848万元,解决了14808名贫困农牧民安全饮水问题。同时,结合再造一个畜牧业大州推动产业扶贫,实现426个村集体经济“破零”。
一是保障机制到位。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担任脱贫攻坚双组长,完善州县两级脱贫攻坚指挥体系,领导包点督战、干部结对帮扶,高效落实扶贫工作。精心研究制定脱贫攻坚“九个一批”行动计划,和“十个行业”专项扶贫方案,先后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7.83亿元,配套州级财政扶贫资金4.64亿元,整合涉农资金75.68亿元。二是对口支援有力。落实对口援建资金19亿元,并保证用于民生领域和扶贫一线的达85%以上。招商引资项目167项,积极落实《青电送苏框架协议》,累计向江苏输送新能源电量达20亿度,与江苏省82所中小学“一对一”“手拉手”帮扶,先后有640名高中学生到江苏江宁中学上学, 回州高考,一本上线率达95.8%。27家江苏优质医疗单位与全州各级医院结对共建,230多人次医疗专家走进海南义诊,先后安排54名先心病儿童和600余名白内障患者接受免费治疗。特别是投入对口支援资金7362万元,实施5805户特困无房户住房建设,贫困群众住房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三是专项行动落地。深入实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低保兜底扶贫三大行动,先后建成扶贫产业园8个、扶贫车间38个、产业基地46个,农牧业专业合作社239个,实施50.5兆瓦光伏扶贫项目,带动173个贫困村的8937户贫困户实现长期稳定增收;通过加大劳动技能培训、加强劳务输出协作,实现贫困群众劳务输出3.1万人(次);统筹资金2.99亿元,设置生态管护等公益性岗位5331个;建立完善以农村低保、新型合作医疗、社会养老保险为重点的社保体系,贫困地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四是“三保障”见效。全面落实15年免费教育政策,全州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6.5%。建成标准化村卫生室428所,全面实施医疗精准扶贫“十覆盖”,基本解决了群众看病难问题;统筹资金656万元,创设“精准防贫保险”将全州8.2万名农牧民纳入到精准防贫范围,筑起了因病、因灾、因学返贫致贫防线;累计投入资金7.73亿元,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3757户,贫困户住房改造项目3908户,贫困群众住房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四是强基工作扎实。围绕贫困地区水电路等方面的短板问题,着力提高脱贫攻坚的质量和效益。投资11.7亿元,建成农村公路3000公里;投资4.85亿元,实施电力扶贫项目126项;投资5848万元,解决了14808名贫困农牧民安全饮水问题。同时,结合再造一个畜牧业大州推动产业扶贫,实现426个村集体经济“破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