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南县塔秀乡村达龙村第一书记:马世明
作者:
来源:
时间:2020-06-11 09:34:32
点击数:
根据省委、省政府以及司法厅、监狱局党委统一部署,青海红十字医院(青海省监狱管理局中心医院)的马世明同志(扶贫(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于2015年10月10日到达贵南县塔秀乡政府报到,于10月20日正式进驻达龙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工作开展至今,认真贯彻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一系列安排部署,健全基层党组织建设,维护农牧区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强化帮扶意识、健全工作机制、拓宽帮扶思路、落实扶贫项目、解决农村实际困难,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打牢精准扶贫基础,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广大牧民群众的肯定。
通过一年以来扎实有效的工作,达龙村村容村貌彻底改变,基础设施趋于完备,增收致富途径不断拓宽,广大农牧民群众致富能力不断增强。2016年底,通过乡、县、州、省四级验收,达龙村贫困户实现82户,332人整体脱贫。
自开展扶贫(驻村)工作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相关部门以及派出单位的大力支持下,马世明同志带领扶贫(驻村)工作队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1、广泛宣传动员,发动党员、群众共同参与,通过严格筛查甄别,核定贫困户82户,332人,通过摸底、申请、评议、公示、再评议、再公示的工作方法进行筛查和甄别,得到广大群众认可;
2、完成了“九个一批”的精准分类工作,并制定出《达龙村精准扶贫实施方案暨“九个一批”的专项行动计划方案》,制定出贫困户“精准脱贫”分户计划并实施;
3、落实“双帮”工作机制,落实派出单位党员、干部按照3:1的比例与贫困户结对认亲;
4、积极组织党员、群众开展“三带三推”、“两学一做”、“三联七做”等主题宣讲和学习活动;
5、发动社会共同参与,建立“达龙村扶贫社会捐助专用账户”,开展社会企业、单位、个人的社会捐助活动,用于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灾害救助等扶贫助困工作;
6、驻村工作以来,落实联点共建单位及各类社会帮扶物资(药品、医疗器械、米、面、油、燃煤、餐具、被服、办公设备等)折资达40余万元;
7、发挥派出单位医疗资源优势,由青海红十字医院派出专家医疗队开展疾病普查、义诊和健康宣教活动;
8、在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2016年达龙村实施“易地搬迁”及“高原美丽乡村”系列建设项目,从住房、饮水、道路、电网升级改造、羊圈建设、村道亮化、环境整治等多方面进行集中建设完善;
9、根据当地实际和贫困户根本需求,一年以来,通过举办技能培训班的形式,共培训87人(烹饪55人、藏绣20人、司机12人)掌握脱贫技能;
10、高度重视资料、台账的建立,科学分类整理,目前已归整6个大类,18册,6000余页;
11、有效落实“产业发展资金”的使用,每贫困人口购买母犏牛1头(共322头),养殖繁育、输送鲜奶获利;
12、达龙村2016年贫困户整体脱贫,目前已通过乡、县、州、省四级验收。
通过一年以来扎实有效的工作,达龙村村容村貌彻底改变,基础设施趋于完备,增收致富途径不断拓宽,广大农牧民群众致富能力不断增强。2016年底,通过乡、县、州、省四级验收,达龙村贫困户实现82户,332人整体脱贫。
自开展扶贫(驻村)工作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相关部门以及派出单位的大力支持下,马世明同志带领扶贫(驻村)工作队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1、广泛宣传动员,发动党员、群众共同参与,通过严格筛查甄别,核定贫困户82户,332人,通过摸底、申请、评议、公示、再评议、再公示的工作方法进行筛查和甄别,得到广大群众认可;
2、完成了“九个一批”的精准分类工作,并制定出《达龙村精准扶贫实施方案暨“九个一批”的专项行动计划方案》,制定出贫困户“精准脱贫”分户计划并实施;
3、落实“双帮”工作机制,落实派出单位党员、干部按照3:1的比例与贫困户结对认亲;
4、积极组织党员、群众开展“三带三推”、“两学一做”、“三联七做”等主题宣讲和学习活动;
5、发动社会共同参与,建立“达龙村扶贫社会捐助专用账户”,开展社会企业、单位、个人的社会捐助活动,用于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灾害救助等扶贫助困工作;
6、驻村工作以来,落实联点共建单位及各类社会帮扶物资(药品、医疗器械、米、面、油、燃煤、餐具、被服、办公设备等)折资达40余万元;
7、发挥派出单位医疗资源优势,由青海红十字医院派出专家医疗队开展疾病普查、义诊和健康宣教活动;
8、在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2016年达龙村实施“易地搬迁”及“高原美丽乡村”系列建设项目,从住房、饮水、道路、电网升级改造、羊圈建设、村道亮化、环境整治等多方面进行集中建设完善;
9、根据当地实际和贫困户根本需求,一年以来,通过举办技能培训班的形式,共培训87人(烹饪55人、藏绣20人、司机12人)掌握脱贫技能;
10、高度重视资料、台账的建立,科学分类整理,目前已归整6个大类,18册,6000余页;
11、有效落实“产业发展资金”的使用,每贫困人口购买母犏牛1头(共322头),养殖繁育、输送鲜奶获利;
12、达龙村2016年贫困户整体脱贫,目前已通过乡、县、州、省四级验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