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对口支援海南州工作情况 (2010年—2018年)
作者:海南州扶贫局
来源:青海湖网
时间:2020-06-04 16:22:43
点击数:
自2010年对口支援工作启动以来,江苏省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讲政治、讲担当、讲奉献,秉承“科学援青、真情援青、持续援青”的工作理念,加强领导,建立机制,编制规划,对接项目,落实资金,选派干部,强力推进对口支援工作,使得海南州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教育科技、医疗卫生、文化旅游及干部培训、人才引进、社会管理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有力推动了海南州改革发展,藏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变化和稳定进步。
一是成果丰硕的援建项目改善了自治州基础设施条件。八年来,江苏省落实对口支援资金达19.6亿元,实施项目170多个,涵盖自治州城乡建设、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各个方面,使一大批发展急需、人民群众期盼却又无法落地的基础设施项目得以付诸实施,一大批项目相继竣工并投入使用,大项目带来了大变化,为促进自治州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形式多样的智力支援促进了自治州各项事业发展。八年来,江苏投入资金4700余万元,培训各类人员1.3万多人次;从2011年起在江苏开办了“海南民族高中班”,累计招生七届560人,高考连年取得优异成绩,开创了一条民族教育转型提质新模式。全力支持农牧民群众到江苏劳务输出,为藏区群众增收铺设了新路子,得到了海南广大群众普遍认可和广泛好评。江苏选派20多批200多名特级、高级教师走进海南,有针对性地组团开展援教工作;选派专业医疗团队不间断奔赴自治州开展“传帮带培”及巡回诊疗,使藏区各族群众享受到了真真切切的实惠。
三是亲密无间的交流交往转变了自治州干部群众观念。八年来,两地共开展各层次考察交流达700余次6300余人次,其中江苏省先后共有8位省级领导干部15次,52位厅级领导干部60余次到海南州现场调研指导工作,帮助我们探索帮扶路子,绘制发展蓝图;自治州累计选派36名厅县级干部、24名乡科级干部赴江苏各地挂职锻炼,进一步开阔了眼界、转变了观念、提升了能力;同时双方地区、部门、行业间建立了紧密的结对帮扶关系,推动对口支援工作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迈进。
四是富有成效的经济合作拓展了自治州转型发展空间。八年来,援受双方坚持把加强经济合作与搭建招商引资平台作为援青工作的突破口,不断加强和推动产业合作,通过南京经贸洽谈会、“青洽会”等平台,与自治州签约资源开发、特色产业培育合、电子商务、融资租赁等合作项目84项,签约协议资金近300亿元。特别是自2016年开始,江苏帮助我州消纳新能源电量已超20亿千瓦时,投资9.6亿元的江苏远景能源智慧风电装备制造中心有限公司于去年落户海南,预期年产值将达到20亿元,这些合作项目的落地,为自治州转型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
江苏援青干部赵芝明
江苏援青干部杭海
江苏援青干部王显东
一是成果丰硕的援建项目改善了自治州基础设施条件。八年来,江苏省落实对口支援资金达19.6亿元,实施项目170多个,涵盖自治州城乡建设、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各个方面,使一大批发展急需、人民群众期盼却又无法落地的基础设施项目得以付诸实施,一大批项目相继竣工并投入使用,大项目带来了大变化,为促进自治州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形式多样的智力支援促进了自治州各项事业发展。八年来,江苏投入资金4700余万元,培训各类人员1.3万多人次;从2011年起在江苏开办了“海南民族高中班”,累计招生七届560人,高考连年取得优异成绩,开创了一条民族教育转型提质新模式。全力支持农牧民群众到江苏劳务输出,为藏区群众增收铺设了新路子,得到了海南广大群众普遍认可和广泛好评。江苏选派20多批200多名特级、高级教师走进海南,有针对性地组团开展援教工作;选派专业医疗团队不间断奔赴自治州开展“传帮带培”及巡回诊疗,使藏区各族群众享受到了真真切切的实惠。
三是亲密无间的交流交往转变了自治州干部群众观念。八年来,两地共开展各层次考察交流达700余次6300余人次,其中江苏省先后共有8位省级领导干部15次,52位厅级领导干部60余次到海南州现场调研指导工作,帮助我们探索帮扶路子,绘制发展蓝图;自治州累计选派36名厅县级干部、24名乡科级干部赴江苏各地挂职锻炼,进一步开阔了眼界、转变了观念、提升了能力;同时双方地区、部门、行业间建立了紧密的结对帮扶关系,推动对口支援工作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迈进。
四是富有成效的经济合作拓展了自治州转型发展空间。八年来,援受双方坚持把加强经济合作与搭建招商引资平台作为援青工作的突破口,不断加强和推动产业合作,通过南京经贸洽谈会、“青洽会”等平台,与自治州签约资源开发、特色产业培育合、电子商务、融资租赁等合作项目84项,签约协议资金近300亿元。特别是自2016年开始,江苏帮助我州消纳新能源电量已超20亿千瓦时,投资9.6亿元的江苏远景能源智慧风电装备制造中心有限公司于去年落户海南,预期年产值将达到20亿元,这些合作项目的落地,为自治州转型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
五是积极作为的援青干部增添了自治州改革发展活力。八年来,以赵芝明、杭海、王显东同志为领队的三批共56名江苏援青干部带着深厚的感情,千里驰援接力帮扶,勇于担当、不畏艰险、无私奉献,尽心竭力投身藏区建设,千方百计牵线协调服务,办成了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充分展现了江苏干部敬业奉献、创新进取、务实高效的精神风貌和素质能力,赢得了自治州干部群众的交口称赞。尤其是他们在推动工作中展现出的新理念、好办法、真举措,为自治州广大干部树立了榜样,发挥了示范作用,成为推动藏区跨越发展的巨大财富。

我们十分珍惜江苏援青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把对口支援工作作为撬动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迅速开展、扎实做好受援各项工作,使江苏省的关心关注和支持帮助转化为自治州各项工作增效的动力和信心。八年来,我们严格按照青海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积极做好相关配合支持工作,努力使江苏援青工作及援青干部有受力点和支撑点。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保障工作运转。八年来,我们主动与援青干部搞好配合,在落实江苏援建工作上想在前头、做在前头。将对口支援工作纳入全州重要议事日程,及时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对口支援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对口支援联席会议制度和责任体系。州、县单独设立工作机构,做到了机构、人员、经费、办公场所四到位,形成了上下联动、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二是完善工作机制,确保资金项目安全。八年来,我们及时制订并完善对口支援项目管理、规范援青资金使用等相关制度,确保了援青资金每年用于民生领域和基层项目均达到了85%以上。加大监管力度,大力实施好援建项目,确保了援建项目的质量和效益。三是密切衔接交流,促进交流交往交融。八年来,我们积极主动与江苏省各级各部门汇报沟通衔接,每年组织州党政代表团赴江苏汇报衔接工作,组织各部门业务骨干,各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分批次到江苏学习交流。同时,我们先后选派30余名厅县级干部到江苏挂职锻炼,对于拓宽我州干部视野,驱动观念更新,促进能力提升,维护民族团结等方面起到显著的作用。四是主动做好服务,激发干部潜能。八年来,我们积极主动做好对援青干部的服务工作,坚决按要求做到了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大胆放手,生活上关心照顾,管理上严格要求,为援青干部发挥聪明才智和成长进步创造了较为良好的条件,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力促进了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五是树立先进典型,广泛深入宣传。八年来,我们利用和借助我州的一切宣教媒体和平台,深入宣传中央对青海藏区的关怀和爱护,大力宣传江苏省委、省政府以及各级各部门对海南州各项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将15名援青干部选树为“海南州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作为先进典型进行广泛宣传,教育全州广大干部群众永远感恩党中央和江苏人民的关心帮助。同时,我州精心编排的大型藏族歌舞剧《千里和缘》专门赴南京、常州等地进行感恩演出,得到了江苏人民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进一步增强了我们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共同繁荣进步的信念和决心。

在江苏省的极大关怀支持下,经过援受双方八年来的务实合作和不懈努力,对口支援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效,为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强大动力和发展后劲。一是有力地促进了自治州经济快速发展。201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8.18亿元,增长6.2%,全社会固定资产增长24%,投资增速稳居全省第一。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45亿元,同口径增长26.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31亿元,增长6.8%;城乡常住居民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0803元和11404元。这些成绩的取得,既是党中央关怀支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也是自治州各族干部群众努力拼搏、感恩奋进的结果,更是江苏省倾力帮助、支援推动的结果。二是有力地促进了自治州脱贫攻坚步伐。援受双方坚持对口支援向精准脱贫聚焦,将85%以上援建资金投入基层民生和扶贫领域,群众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住房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得到切实解决,全州贫困人口从2010年的11.6万人减少到2017年3.2万人,有力地推动了精准脱贫攻坚步伐。在对口支援助推下,海南农牧区基础设施条件切实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提高,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真正让藏区各族群众充分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切身感受到了江苏对口援青带来的实惠。三是有力地促进了自治州发展能力提升。援受双方坚持加大“输血”力度与增强“造血”功能双措并举,着力在自治州强基本、打基础、提能力上下功夫,一方面加大援建资金投入和项目建设力度,扶持特色产业发展,打牢自治州转型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加强对自治州各行各业优秀人才和业务骨干的培养培育,选派大批技术人才到艰苦边远地区支援帮扶,使藏区干部群众观念得到全新转变,工作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同时,援受双方通过加大合作共赢力度,使越来越多的江苏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与自治州加速结合,有力地提升了自治州改革发展的能力。四是有力地促进了自治州社会和谐稳定。援受双方全面把握对口支援政策,务实推进各项援建工作,重点解决创业就业、劳务输出、扶贫扶志等民生问题,使自治州各族群众更直接、更广泛、更持续受益,使藏区各族干部群众切身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有力,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巨大的制度优势,感受到了祖国大家庭的无比温暖,感受到了江苏人民兄弟般的情谊,更加坚定了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决心,全州上下呈现出守望相助、和谐稳定、携手共进的生动景象,连续多年保持了稳定安宁的社会局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