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藏族自治州教育脱贫攻坚情况
作者:海南州扶贫局
来源:青海湖网
时间:2020-06-02 15:14:01
点击数:
十三五以来来,我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 强化责任担当,严格落实党组书记抓脱贫攻坚的主体责任,高度重视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积极落实教育惠民政策,大力开展教育资助政策宣传工作, 让资助政策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全面实施15年教育资助政策,认真落实营养改善计划、“三江源”异地办班办学经费和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等各项教育惠民政策,建立有效的教育帮扶机制,“决不让一个孩子因为家庭困难而失学”。确保贫困家庭孩子都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或者高质量的职业教育、职业培训,最终达到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目标。
为教育脱贫攻坚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切实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学校各项工作,筑牢意识形态主阵地。深化民族教育改革,强化“文理并重”与“职普并举”培养人才理念,注重培养理工科人才与实用技能型人才。坚持投入优先支持,彻底改善办学条件。自2016年以来,坚持兼顾集中办学和就近入学原则,适量恢复建设一批农牧区小学,进一步优化学校布局,形成了办学规模适度集中、教育资源均衡利用、寄宿制为主的办学模式,使数以万计的广大农牧区孩子享受到与城镇孩子同样的、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累计投资13.65亿元(其中中央财政6.06亿元、省级财政2.16亿元、地方配套5.43亿元),实施了一系列教育建设项目,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其中:投资9142万元,实施义务教育建设项目58个;投资6949万元,实施藏区项目4个;投资2260万元,实施“三区三州”项目4个;投资18403万元,实施教育现代化项目27个;投资165万元,实施教师周转房项目1个;投资17209万元,实施学前教育项目73个;投资9194万元,实施薄弱高中建设项目7个;投资2661万元,实施特殊教育学校项目1个;投资6350万元,实施职业教育项目7个;投投资38337万元,实施州县自筹各类项目8个。同时,投入9891万元配备了教学仪器设备、图书和体音美器材,加大学校硬件投入,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学校已经成为全州各地最倩丽的一道风景。深化教育对口支援,促进地区教育发展。自2016年对口支援工作开展以来,江苏省援建资金在教育方面共投入资金9408万元。先后实施了海南州职业技术学校莫多藏医藏药实训基地、海南州职业技术学校危房改造工程(加固)、常牧镇曲丹峪教学点、拉德教学点、贵德县民族完全小学等5个教育项目,极大地改善了全州的办学条件。先后选派2名干部挂职州教育局副局长,累计选派9名专业技术人才到我州部分学校挂职任教,2018年徐州、盐城、扬州选派11名校长、教师到对口县基层学校开展1年的支教服务。实施了江苏高校在读研究生支教活动,累计200多名研究生先后赴我州开展支教。从2017年开始,引进320多名特高级教师,开展了名师进课堂、名师点评课等活动。累计安排对口支援教师培训经费690余万元,共培训中小学教师1991人次。并在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挂牌成立了“海南州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开展“进青送教”活动6次,培训中小学教师2690人次;建立“手拉手”帮扶学校82所,常州-共和、南通-贵德、扬州-贵南实现了“手拉手”结对全覆盖。同时,从2018年开始,实现江苏高校对口招收海南州学生计划,江苏省南通大学、扬州大学等9所高校定向招生我州学生39名。2017年以来,江苏高职院校对口招收海南州中职民族学生近318名,实施三年免费教育,帮助贫困家庭通过职业教育摆脱贫困。坚持经费优先保障,增强教育发展后劲。州委州政府依法履行教育支出责任,强化保障能力,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全部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全面构建起与政府财政体制相适应的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全面实施15年教育资助政策,依法确保教育经费“两个只增不减”,教育经费投入始终成为自治州财政第一大民生支出。仅仅2018年全州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17.52亿元,比上年增长7.42%,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16.31%;生均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教育支出2937.88元,比上年增长。
为教育脱贫攻坚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切实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学校各项工作,筑牢意识形态主阵地。深化民族教育改革,强化“文理并重”与“职普并举”培养人才理念,注重培养理工科人才与实用技能型人才。坚持投入优先支持,彻底改善办学条件。自2016年以来,坚持兼顾集中办学和就近入学原则,适量恢复建设一批农牧区小学,进一步优化学校布局,形成了办学规模适度集中、教育资源均衡利用、寄宿制为主的办学模式,使数以万计的广大农牧区孩子享受到与城镇孩子同样的、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累计投资13.65亿元(其中中央财政6.06亿元、省级财政2.16亿元、地方配套5.43亿元),实施了一系列教育建设项目,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其中:投资9142万元,实施义务教育建设项目58个;投资6949万元,实施藏区项目4个;投资2260万元,实施“三区三州”项目4个;投资18403万元,实施教育现代化项目27个;投资165万元,实施教师周转房项目1个;投资17209万元,实施学前教育项目73个;投资9194万元,实施薄弱高中建设项目7个;投资2661万元,实施特殊教育学校项目1个;投资6350万元,实施职业教育项目7个;投投资38337万元,实施州县自筹各类项目8个。同时,投入9891万元配备了教学仪器设备、图书和体音美器材,加大学校硬件投入,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学校已经成为全州各地最倩丽的一道风景。深化教育对口支援,促进地区教育发展。自2016年对口支援工作开展以来,江苏省援建资金在教育方面共投入资金9408万元。先后实施了海南州职业技术学校莫多藏医藏药实训基地、海南州职业技术学校危房改造工程(加固)、常牧镇曲丹峪教学点、拉德教学点、贵德县民族完全小学等5个教育项目,极大地改善了全州的办学条件。先后选派2名干部挂职州教育局副局长,累计选派9名专业技术人才到我州部分学校挂职任教,2018年徐州、盐城、扬州选派11名校长、教师到对口县基层学校开展1年的支教服务。实施了江苏高校在读研究生支教活动,累计200多名研究生先后赴我州开展支教。从2017年开始,引进320多名特高级教师,开展了名师进课堂、名师点评课等活动。累计安排对口支援教师培训经费690余万元,共培训中小学教师1991人次。并在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挂牌成立了“海南州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开展“进青送教”活动6次,培训中小学教师2690人次;建立“手拉手”帮扶学校82所,常州-共和、南通-贵德、扬州-贵南实现了“手拉手”结对全覆盖。同时,从2018年开始,实现江苏高校对口招收海南州学生计划,江苏省南通大学、扬州大学等9所高校定向招生我州学生39名。2017年以来,江苏高职院校对口招收海南州中职民族学生近318名,实施三年免费教育,帮助贫困家庭通过职业教育摆脱贫困。坚持经费优先保障,增强教育发展后劲。州委州政府依法履行教育支出责任,强化保障能力,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全部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全面构建起与政府财政体制相适应的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全面实施15年教育资助政策,依法确保教育经费“两个只增不减”,教育经费投入始终成为自治州财政第一大民生支出。仅仅2018年全州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17.52亿元,比上年增长7.42%,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16.31%;生均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教育支出2937.88元,比上年增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