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州县乡村五级干部拧成一股绳——下巴再不是旧模样
三月的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巴沟乡下巴村,已是春意浓浓。
沿着弯曲的乡村小路,一位身材魁梧、脸庞黝黑的男子在村庄造林带收拾围栏。跟他攀谈时,他对下巴村的情况很熟悉,而且有许多探索性的思路。
“你是该村的村长或书记吧”?他爽朗地笑了,说带你们去找书记和村长。村长尕藏本听了刚才的情况,笑弯了腰,他说,这位藏民同胞是青海省林业厅南北山绿化指挥部的姜鸿海处长,是驻下巴村工作组组长。仔细打量,姜处长乳白色的棉衣已经有点脏了,灰色的裤子皱皱巴巴,褐色的旅游鞋沾满了泥土,头发还有些凌乱,和蔼的表情和风趣的语言给人一种温暖与包容。
2013年1月份走进下巴村,第一感觉就是贫困和落后。裸露的地皮,低矮的房子,村民们渺茫的眼神,农闲时间在村小卖部门前闲谈或打牌的男人们,以及村民之间的不团结,村两委班子工作的不到位,将一个活生生的落后贫困村摆在了驻村干部面前。
“全村83户352人,分成了两个小集体,邻里间互相猜忌,饮水管道每年雨季冲毁而无人修护,村民贫富差距很大,村集体经济“空壳”,10年没有一个项目落实到村,下巴村成了巴沟乡干部们的头疼村……”。驻村工作组成员海南报社副主编扎西东主对下巴村原来情况这样介绍到。
如何改变村容村貌、改善村民生产生活质量,转变落后的发展观念?这是驻村工作组面对和思考的现实问题。
扶贫先扶智,共识一达成,在姜鸿海组长的带领下,省州县乡四级干部,分别领任务,走访农户、与群众座谈交朋友,与两委班子成员交心谈思想。一次次沟通,一次次设身处地的对话,在讲政策、说外面世界的对比中,村民的观念活泛了,村两委班子的责任心增强了。看到契机,协调县就业局对村民开展了泥瓦工、厨师、挖掘机、电焊工等技能培训,手把手教,现场实习。村民德阳、仁青才让、普加通过学习培训,2014年,德阳开挖掘机,挣了5万元。村民才让太、向秀也通过技术培训,外出务工,今年还买了小桥车。他们说,现在生活好了,早晨开车去上班,晚上回家,着实感受了一下上班一族的生活。贫困生才让梅朵经驻村工作组帮扶,在海南州职业技术学校藏医专业学习。他说,“原来不知道出路在哪里,现在我要抓住这难得的学习机会,学好藏医技术,以后的路我想会好起来的”。
下巴村人均1亩的耕地、人均不到100亩的草地,面对资源与环境的双重约束,驻村工作组与村民多次沟通,把发展的重点放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念“林草戏”,走生态与民生和谐发展的路子。协调省林业厅、同德县林业局投资27万元造林270亩,并实施了25万元的新农村村庄造林绿化和造林灌溉设备、围栏,10.8万元的林地管护房等。年前,村长尕藏本把自家的120只山羊卖掉了,他说,那一段时间,心疼坏了,每年1万多元的收入没有了。但为了下巴村的常绿和长远发展,还是值得的。两三年后,树长高了、村庄绿起来,草茂盛了、生态好起来,饲草料可在家门口自给,养羊的成本也降低了。
巴沟乡尕哇玛村40岁的村民仁增卓玛将在下巴村新建的磨坊里磨好的面粉、麸皮装上了自家的车里,他说,“1小时磨好了600斤麦子,还不用自己动手,把麦子拉到磨坊,就等着装面了,省时省力。”
仁增卓玛说的下巴村磨坊是驻村工作组开展的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一点,用50万元的扶贫资金建起覆盖同德县周边3个乡群众以及同德县城群众磨面、榨油为一体的粮油加工设备,在带动下巴村产业发展的同时,服务周边群众。这是下巴村驻村工作组让下巴村群众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上的第一步。另外,他们还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成立行业互补的产业综合合作社,让每一位村民都有事干,都增加收入,都体现价值。已确定2015年将实施投资100万元的养殖小区和“高原美丽乡村”等惠及全村的大项目和惠及个户的小事实。引用驻村工作组姜鸿海组长的一句话,来到村里,不办点实事,心里难受。党和政府派我们到村里来,是对我们的信任,也是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大好机会。
他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姜鸿海组长起草了《关于如何处理好村两委班子的关系》的调研文章,准备对村两委班子的成员进行培训,他说,下巴村的发展终将要靠村两委班子和全体村民来支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现在村两委班子和村驻村工作组齐心合力办了许许多多的事,把村民优秀的传统思想文化保留下来,与现代先进的发展方式、发展理念融合起来,相得益彰,共同促进,这一目标已逐渐形成。
近2年来,群众文化活动丰富起来了,群众间的交流和沟通多了,互帮互助已成为生活常态。2015年春节期间全县群众文化活动中,该村获得了民族服饰表演一等奖,道德风尚奖。每月的9日整理村环境卫生已成为常态。一个欣欣向荣,朝气蓬勃的下巴村在发展致富的道路上迈步前行。而姜鸿海组长对家庭、对妻子的愧疚化作一个买新手机作为补偿的实际行动;扎西东主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看儿子的照片,把思念深深埋藏在心底……
离开下巴村时,下午4点的阳光照得大地暖洋洋的。驻村干部和村社群众的身影在再见和德毛的祝福中化作了一个点,消失在视线中。而省州县乡村五级干部拧成一股绳使下巴村旧貌换新颜的故事仍在继续。
全省万名干部下乡开展帮扶活动,不是一句空话。下巴村驻村干部转作风,严纪律,在帮民富中讲政策,讲法治,以实际行动和实际效果诠释了——全省万名干部下乡开展帮扶活动在实践中得到了不断丰富完善,经历了由单一的政策宣讲活动发展为全面推动农牧区工作平台的历程,已成为党和政府加强“三农”工作的有力抓手,成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