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西宁电务段信号中修车间的平凡事迹

作者:贾明 赵风斌 来源:青海日报 时间:2014-03-07 10:02:00 点击数:

  黄昏中的青海湖浸润在一片金色的霞光中,显得格外迷人。在紧邻湖边的鸟岛火车站,西宁电务段信号中修车间的十几名职工正俯身在钢轨旁,给轨道电路设备箱盒粉刷油漆。
  在青藏高原,季节的交替十分模糊。从与青海隔河相望的海石湾到雪域圣城拉萨,追随着季节的脚步,信号中修车间的职工们就像一支永不疲倦的“候鸟队”,穿梭于大漠戈壁与丛山峻岭之间,他们忙碌的身影不时映现在2000多公里的青藏铁路线上。
  由于铁路信号设备零散遍布于每个车站、区间,信号中修就要按周期对各信号设备进行整修、补强、恢复和改善,以保证整个铁路的行车安全。因此,小到对一个电缆线环的绑扎整理,大到对一架信号机的整体移位,信号中修的工作都是细微而庞杂的。对于一个肢体健全的人来说,徒步1公里,也许仅需一根烟的工夫;但对中修车间的职工,用双脚去丈量这1公里的钢轨,却至少需要5个小时。绑扎导接线、给导接线塞钉点防漏泄油漆、整治区间的电容等,完成这每一项工作时,他们整个人要蹲在坚硬的道渣上,脸几乎是贴着钢轨,一道工序结束后,个个都是腿脚麻木难以直身。
  青藏高原上,极端天气时时侵蚀着信号中修车间每一名职工的身心。盛夏的柴达木,热浪翻滚,沙漠地表的温度常常会跃过40℃,而强烈的紫外线,更会轻易地灼伤人的皮肤。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铁路格拉段,空气含氧量仅为平原地区的50%,稍稍快走几步都会让人憋闷得头疼欲裂;而冰雪肆虐时气温甚至会降到零下40℃,“风吹沙石跑,氧气吃不饱,四季穿棉袄”成了职工们的家常便饭。
  抛开身体所受的苦,信号中修车间的职工们还要承受远离人群、远离亲人时情感上的孤独与煎熬。在荒漠戈壁施工期间,有时一连几个月都见不到一个女同胞,偶有列车停靠小站,工长都会破例允许他们停下手中的活,跑上站台去看车里的美女。由于绝大多数时间在一线奔忙,车间许多适龄青年都陷入无法婚恋的尴尬困境,许多女孩一听说中修工作常年在外,便立马退避三舍。为了这条高原钢铁大道的畅通无阻,他们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跬步可至千里,付出终有回报。2012年,信号中修车间的36名职工顺利完成了青藏铁路23个车站及400多公里区间信号设备的中修任务,为保证高原列车的安全正点,提供了一流的信号设备,而他们匍匐走过的里程几乎要绕地球赤道半圈。截至2013年6月底,他们还创下了连续3000天无任何责任故障的安全成绩。 夕阳下,美丽的青海湖波光粼粼,轻涛抚岸。鸟岛站上,信号中修车间的职工依然在不停忙碌,每个人的脸上都镀上了一层金色。明天,他们将奔赴下一个计划中的中修站——海拔4700多米的西藏安多火车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