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州先行开展“五个专项”整治行动
海南州深刻把握中央、省委关于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在扎实开展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坚持先行作为,突出问题导向,创新活动载体,主动回应人民群众对解决当前农村牧区、城镇社区、寺院存在的各类突出问题的期待,结合州情实际,在全州集中开展“整顿软弱渙散村社、区‘两委’班子”、“打击‘黄赌毒’和恶势力违法犯罪”、“整治城乡环境卫生”、“藏传佛教寺院强化管理守法持戒”、“集中化解重点矛盾纠纷和突出信访案件”等五个专项整治行动,集中解决突出问题,以专项整治行动的实际成效推动全州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
一、高度重视、精心部署。把开展“五个专项”整治行动,作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自选动作”和重要载体,作为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和进一步增强党性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问题的“四风二问题”、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有效举措。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过问,并先后召开书记议事会、州委常委会议专题研究“五个专项”整治行动方案,提出明确要求,并成立专门领导机构和专项行动小组,由州委、州政府有关领导牵头负责,深入研究梳理各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反复修改完善行动方案,切实增强方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二、突出重点、专项整治。一是坚持点面结合、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注重实效,明确责任、有序推进的原则,扎实开展整顿软弱渙散村社区“两委”班子专项行动,着力解决部分村和社区“两委”班子团结不顺、领导能力不强、发展目标不清、致富能力不足、村风民风不正的突出问题,为村社区”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工作做好充分准备、奠定群众基础。二是以解决当前社会治安突出问题为切入点,突出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开展打击“黄赌毒”和恶势力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使全州治安环境得到明显好转。三是以改善城乡面貌为重点,开展整治城乡环境卫生专项行动,着力解决垃圾乱扔、广告乱贴、摊位乱摆、车辆乱停、交通乱象的“五乱”问题,达到城乡环境“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标准,形成城乡容貌整洁、人居环境改善、城乡管理有序、居民素质提高的良好局面。四是坚持以法治寺、以戒管僧的理念,按照“把脉诊断、红脸出汗、治病除疾、触魂动心”的要求,运用整风的作风,开展藏传佛教寺院强化管理守法持戒专项行动,着力解决藏传佛教寺院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增强僧侶自我教育、自我反思、自我整改、自我管理的能力,促进寺院管理的规范化、民主化、制度化。五是开展集中化解重点矛盾纠纷和突出信访案件专项行动,着力解决一批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点矛盾纠纷和突出信访案件,坚决杜绝群体性事件、进京赴省到州上访事件、个人极端事件和重大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
三、深入动员、扎实推进。州委、州政府召开了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州先行开展“五个专项”整治行动动员会议,对专项整治行动进行安排部署。要求各专项行动小组和各县、州直各责任单位按照主题鲜明、突出重点,宣传造势、形成氛围,专群结合、依法治理,有机衔接、相互配合,担当负责、善作善成的基本要求,以严格的标准、严厉的措施、严明的纪律,全力推进专项整治行动。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专项行动小组组长和各县、州直各责任单位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切实把开展“五个专项”整治行动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有力抓手,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州委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与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行区结合起来,全力打好专项整治攻坚战。二是切实落实责任。各专项行动小组和各县及州直各责任部门单位进一步分解目标任务,落实责任措施、时间进度和工作要求,统筹推进”五个专项”整治行动。对准焦距、找准穴位、抓住要害,对顽固性问题集中攻坚,对新发现问题及时跟进,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预防,用实际行动体现作风转变。三是强化督查通报。州县领导小组督查组加强分类督导,定期督促检查,及时发现问题,通报整治行动进展情况,促进专项整治行动各项要求落到实处。综合运用座谈走访、明察暗访、民意调查等多种手段,督促有关部门单位在整治突出问题上出实招、见实效,不断使专项整治行动向纵深推进。四是建立长效机制。把“五个专项”整治领域制度建设作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的重要内容,真正把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体现在夯实基层基础、加强社会管理、促进民族团结、提升文明程度上,把“五个专项”整治行动的一些好做法好经验通过制度确立下来,确保作风建设的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