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贵南县五措并举稳步推进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

作者:州扶贫开发局 来源:青海湖网 时间:2014-07-31 15:57:00 点击数:

  为切实做好贫困村扶贫对象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建立健全扶贫对象识别机制,贵南县结合贫困村实际,采取五项措施稳步推进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组建工作机构。成立了以县乡村三级的农村牧区贫困村扶贫对象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领导小组,按照“乡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的原则,全面安排部署各乡镇农村扶贫对象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做到责任到人,确保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的顺利进行。二是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按照工作总体安排部署与要求,多次召开会议充分讨论研究,研究制定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各乡镇和贫困村工作职责及具体任务,有条不紊地推进扶贫对象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三是广泛动员,宣传培训到位。基于农牧区广大贫困群众文化素质低、理解能力差,特别是一些特困群众不识字和白天忙农活的实际,乡镇成立宣传小组,上门逐户面对面宣传讲解,帮助广大群众了解农村扶贫对象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使他们真正理解农村扶贫对象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提高广大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为全面开展农牧区扶贫对象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四是规范程序,识别公开民主。农牧区扶贫对象识别准确与否,在工作中严把“报—查—评—审—批”五个环节,严格按照贵南县农村牧区贫困村现状和建档立卡工作程序开展工作,即“报”即群众申报:由农户如实填写《农村贫困户申请》,报村委会审查。申报时,要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群众自愿、坚持实事求是、坚持规模控制。“查”即入户调查:各工作组深入所联系的村,逐户调查农村常住户2013年家庭收入,认真填写农户的上年家庭人均纯收入,核查以家庭为单位,坚持做到核查家庭收入与综合评估家庭实际生活状况相结合,根据测算结果,依据识别标准,按人均纯收入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将农户分为五保户、低保户、扶贫低保户和扶贫户四种类型。“评”即民主评议:由村民主评议小组根据核查出的贫困农户家庭收入和生产生活条件,通过“五查五看、五优先”(即,查家庭收入、看经济来源;查家庭资产、看消费水平;查家庭劳力、看劳动观念;查居住条件、看生活环境;查致贫原因、看贫困程度,民政局已审批的低保户家庭、残疾人家庭、独生子女户家庭、单庄独户生活贫困的家庭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纳入)进行评议和排序。“审”即审核和公示:实行村委会和乡镇政府“二级审核公示”制度。审核时坚持集体审核原则,严格审核程序;公示的形式规范,做到格式统一、时间统一、地点统一和举报电话统一,并抓好公示结果的衔接,处理好信访及投诉,及时纠正偏差。“批”即上报县扶贫开发局审批:由县扶贫开发局对上报的贫困人口,进村入户抽查复审无误的基础上审批并公布结果,最终确定贫困人口。做到贫困对象瞄准到户、识别到人,杜绝出现“关系户”、“人情户”。五是加强督查,确保工作实效。多次组织人员深入各乡镇村督查指导,对贫困户名单及相关档案进行抽样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出纠正,需要解释的进行耐心解释,确保做到公开、公平、公正。通过村干部反映、向村民了解情况以及到贫困户家实地察看、询问等多种方式核实,确保识别对象不错位、不缺位,实现了符合政策的一户不漏、不符政策的一户不评,让真正需要扶持的贫困农牧户享受到国家改革发展的成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