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海南州扶贫开发局加快建档立卡精准扶贫工作

作者:张克清 来源:青海湖网 时间:2014-08-13 16:37:00 点击数:

  实施精准扶贫,关键在于突出扶持重点,要圈出贫困区域、划定贫困群体、制订具体帮扶措施,改“大水漫灌”为“滴灌”,目的在于提高扶持效果。为此,根据州委、州政府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出台的《海南州农村牧区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实施办法》的精神,当务之急是要按照“识别到人、帮扶到户、落实到位”的要求,抓好三个工作环节。一是把扶贫对象弄准确。首先是按照省州核定我州的贫困人口数量,由各县各乡镇、村的贫困人口详实数据。其次是采取公开、公平、公正的程序和步骤,把各地扶贫对象户和农村低保户平稳、准确地识别出来。然后将识别出来的扶贫对象户和低保户,建立规范的档案,做到户有卡、村有簿、县乡有电子档案,同时要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动态管理制度,使贫困对象进退有章可循。二是把扶持措施搞对路。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逐个分析致贫原因,号准“脉”,找准症结,选好“药方”。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要求,逐户制定帮扶计划,明确挂牌帮扶责任人,确定具体的帮扶任务、标准、措施和时间节点,做到“一家一户调研摸底、一家一户一本台帐、一家一户一个扶贫计划、一家一户结对帮扶、一家一户回头跟踪扶贫效果”,提高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力争通过未来几年帮扶,全州建档立卡的扶贫对象收入水平有较大提高,贫困发生率有较大幅度降低。三是把帮扶责任落到位。以“精准扶贫”为载体,各县制订了《关于农村牧区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实现对贫困户帮扶全覆盖,为每户帮扶对象指定一名党员干部作为帮扶责任人,并将帮扶情况和帮扶成效作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确保帮扶工作落到实处。帮扶责任人和帮扶实施情况建立电子档案,以便随时查询。参与帮扶工作的党员干部,要切实增强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坚持高标准要求、高效率工作、高质量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