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海南州职业技术学校暑假家访侧记

作者:州职校党委办 来源:青海湖网 时间:2014-09-01 15:04:00 点击数: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海南州职业学校组织全体党员教师认真领会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实质,结合职业教育特点,为深入宣传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海南州职业学校关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实施方案》。要求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促进职校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家校之间深入有效的沟通和了解,进一步提高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水平。海南州职业学校放假前对暑假家访活动、学生实习、招生宣传做了精心安排,由校领导带队,各处室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等24名同志,分赴州属五县、36个乡镇,258个行政村、社区,重点对单亲学生、家庭困难学生、学困学生重点进行家访,共走访学生家庭270余户,入户率达到97%,家访工作达到了预期效果。
  一、走群众路线、促家校联系,助立志成才
  海南州职业技术学校家访活动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以关心关爱学生,教育激励学生,服务引导学生为宗旨,以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加强师德建设,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为目标,密切学校教师与学生家长的联系,提高教师队伍的工作能力和责任感,拓宽思想教育工作和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学校的渠道,逐步构建更加完善的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相结合的“三位一体”职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创建民族团结的新模式。
  家访前我们对学生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学校现有学生中单亲学生、家庭困难学生和学困学生共164人,占学生总数的41%,依据这一实际作为学校、作为教师来讲,尽全力关心学生、服务学生,把家长视为亲人。因此我们通过家访,就是要求我们把工作做到学生家里去,像走亲戚一样加强与学生家庭的联系。“零距离”地拉近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帮助解决单亲学生、困难学生和学困学生家庭最需要,最期盼解决的一些实际问题,通过有针对性的家访,给每户带着慰问品和藏汉两文的《致学生家长一封信》对国家、省、州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和我校紧紧围绕海南经济发展的“三大产业”,积极拓展专业。国家财政先后投资近700余万元,建设汽车维修与运用,民族传统工艺和涉农专业三个实训基地,今年新建平面设计,电子商务、影视制作、财会专业等实训室,并同省内外高职(院)校主动对接,在校中职生不但能学到知识,掌握技能,也能上大专、上本科,上研究生,努力为每个学生打造升学、就业创业的新平台。
  二、强组织领导,细活动方案,访真实情况,改工作作风
  为加强对家访活动的组织领导,放假前对各班的单亲家庭,学困学生、生活困难学生进行摸底调查初步掌握学生家庭基本情况,要求各小组对这些学生入户家访,积极开展访问谈心活动,为确保家访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及时对家访方案进行了合理优化,开拓思路,大胆创新,紧紧围绕办学思路,学校管理,特别是国家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中职生升学就业新形势以及党对中职生各项优惠政策和我校紧紧围绕海南经济发展的“三大产业”转变观念,想方设法拓展专业,由过去的三个专业发展到现在的15个专业,以及学生的就业状况进行介绍,尤其是我校同省内外大专院校已在畜牧兽医、会计等九个专业签订了升大专就读的协议。让学生家长不但看到学校的发展,学生在校学习的基本情况感受到学校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让家长对学生的发展和成才信心倍增。

[FS:PAGE]

  为使家访工作做到实事求是,真实了解学生家庭的客观情况,要求各家访组要撰写家访情况报告,详细记录被访学生姓名、时间地点,学生家庭情况及学生现状及原因分析学生家庭生活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加强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的措施,进行反思和总结,为取得次此家访工作的实效性,学校要求“带着问题访,带着任务访,带着真情访,”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扎实的工作作风深入县、乡、(镇)、村、社区深入学生家庭主动送去学校的关心,做到和学生及家长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密切与学生及家长的关系,促进彼此间的沟通和交流。在家访过程中,结合县情和学生实际同家长一道帮助学生制定发展规划,引导学生在技能提高和理论学习上科学发展,切合实际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尽快成才,服务家乡。
  家访结束后我们也在反思工作作风,积极思考“我为学生做了什么”,“学生需要什么”,“我为学生再做点什么”这就要求我们要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从而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和职业教育的理念,改进工作方法,增进教师同学生和学生家长的相互了解、相互信任,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全体教职员工服务学生的意识,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效益。
  三、对家访工作的一些体会和认识
  通过家访使我们认识到:
  一是,通过全面的家访,深入到每一个家庭细致了解,与家长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加强了社会、家庭、学生的联系,了解了家长的期望与要求,了解了学生的个性与想法,加强了师生感情,对以后的学生管理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是,面对面的家访,了解了家长对子女的关切与期望,也了解了一些学生家庭的生活困难,增强了我们做好贫困生帮扶工作的责任感,也让我们更加热爱学生,不让贫困学生辍学,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的信心。
  三是,家访目的在于与家长交流情况,交换意见,共同研究教育学生的内容和方法,家庭是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的身体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家访工作过程中我们认识到,教育引导学生一定要与家长联系,双方只有同心协力,才能事半功倍,达到教育目的。
  四是,转换访谈方式,为家访工作增加新的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家访的方式也随着改变。由于人们的职业特点、个人阅历、经济状况、文化素质、思想修养、性格脾气各不相同,学生家长可分为好多不同的类型。在今后家访工作中,我们要针对农牧区的特点不断转换家访工作方式,利用电话家访,网络家长会,给学生家长一封信等多种形式进行家校联系,丰富家访活动载体,使学校、家庭、学生之间的沟通渠道更加通畅。
  通过家访,我们不仅了解到平时无法了解的情况,掌握学生家庭生活困难的真实情况,通过我们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学校的基本情况以及党和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关心对家长做介绍,培养了情感沟通,达成了共识,使师生关系进一步融洽,感情进一步加深,关系进一步密切。取得了社会和家长对学校管理工作的关心、支持和认同,也使我们深感职业教育的责任,激发了工作热情,也弘扬了师德正气,树立了教师的良好形象,密切了家校合作、和谐一致,提高了教育的针对性、目的性和时效性,也是我校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具体体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