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改革开放30年:金色海南之共和篇章

作者:本站 来源:青海湖网 时间:2008-07-22 09:32:39 点击数:
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更高层次上全力推进富裕文明新共和建设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锐意进取,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创造性活动的30年。
     30年来,共和县紧紧抓住改革开放的有利时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思想,加快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特别是“九五”和“十五”时期,全县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大好机遇,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完成投资16亿元,实施了一大批惠及农牧民的水电路等农牧业基础设施项目,农牧业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农牧业生产能力迅速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并取得了辉煌成就。
     回顾过去我们充满自豪,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30年的发展经验已成为我们解放思想的强大动力。我们将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州委、州政府提出的“三个走在前列”和“六个全州领先”的总要求,坚持好字优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两线三区一中心”的县域经济发展布局,全力推进富裕文明和谐新共和建设进程。
     坚持发展生态农牧业,加快发展农牧区经济。以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群众收入、促进农牧区全面发展为目标,突出抓好特色养殖基地、饲草料基地、牛羊育肥基地、优质奶牛基地、良种畜基地、万亩良种基地、库区水产养殖基地七大基地建设。在此基础上,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强化农村牧区公共服务,认真搞好村庄规划,使农牧民人居环境有较大的改观。
     坚持发展劳务经济,构筑转移农牧民、减少农牧民、富裕农牧民的新格局。围绕培训、输出、维权三个环节,以实施“阳光工程”为契机,加强农牧民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农牧区劳动力转移步伐,实现万名农牧民转移就业目标,努力打造具有共和特色的劳务品牌。
     坚持培育壮大特色工业,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上取得新突破。以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攻方向,搞好系列产品开发和综合利用,大力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牦牛肉、羔羊肉、毛纺织、乳制品等高原绿色畜产品。进一步扶持壮大雪峰乳业、可可西里等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发精、特、新、专产品,延长产业链条,扩大生产规模,不断增强其辐射带动能力。依托电力优势,适度发展以鑫源铁合金厂等为主的高载能企业,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符合环保要求的工业发展格局,提高工业对地方经济的拉动能力,在促进以农畜产品加工为主的特色工业经济发展上走在全州前列。
     坚持以高原特色旅游业为龙头,大力促进服务业发展。依托青海湖王牌旅游景区和县境内知名景点,突出民族特色,突出地方特色,支持鼓励有经营意识的农牧民兴办“茶园”、“农家乐”“牧家乐”和“民俗村”等农牧区旅游业,提高文化品位和服务档次,进一步拉动地方经济增长。以倾力打造民族特色城镇为方向,努力在发展小城镇上走在全州前列。加快以恰卜恰镇为中心的各类专业市场培育,引导农牧区不断扩大集贸市场和活畜交易市场,繁荣城乡市场,为广大农牧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大力发展休闲健身、社区医疗、家政服务等社区服务业,营造有利于扩大服务消费的社会氛围,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先行,为增强发展后劲提供新支撑。按照统筹规划、适度超前的原则,搞好水、电、路、农牧等方面的建设规划,加强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确保基础设施建设与资源开发规划相协调,与城镇规划建设相适应,努力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上保持全州领先。
     坚持可持续发展,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上迈出新步伐。围绕青海湖和共和盆地两个重点区域,不断加大保护和建设力度,重点抓好青海湖流域周边地区综合治理以及青海湖湿地保护项目,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积极稳妥地实施好“三北”四期防护林等一系列生态项目,突出解决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草场退化等问题,为全州乃至全省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做出重大贡献。
     坚持改革开放,不断注入发展新动力。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建设法治、责任、服务和效能政府。坚持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草场征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努力创造平等竞争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大力实施开放融入战略,千方百计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借船出海”、“借梯登高”,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借助外力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在全社会营造亲商、安商、留商、富商的良好招商氛围,努力在扩大招商引资规模上保持全州领先。 
    相关链接:    
[FS:PAGE]
农牧民生活条件得到提高 
    出行难的问题得到解决。道路交通方面投资达3.26亿元,实施通乡油路建设项目7项,铺设油路316.28公里,在全县11个乡镇农业村社铺筑村级硬化路300多公里,牧业村硬化路166.5公里,实现了乡通油路,村通硬化路的目标;投资293.5万元实施通村砂路160公里,投资795.05万元建成村级配套小桥27座,独立中桥3座,使县乡道路畅通无阻。 
    照明难的问题得到解决。累计投资20582万元,解决了全县100个村的照明用电,告别了我县改革开放前农牧区群众用酥油灯照明的历史。固定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5.3万户,电话普及率达43部/百人。 
    花钱难的问题得到解决。改革开放后一系列惠民政策的全面实施,群众收入连年增长,特别是“十五”时期通过实施“两减免、三补贴”等政策,广大群众尽其所能提高经济收入,积极性空前高涨,收入节节攀升。农牧民人均收入从1978年的156.39元,提高到2007年的3161.75元。 
    住房难的问题得到解决。随着农牧业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改变了牧民群众以前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习惯,“三配套”、“七配套”等草原配套设施的日益完善,牧区群众实现了全面定居;广大农民告别了“土担梁”的土房,90%以上的农民实现了土房向大瓦房和“小洋楼”的“三级跳”,人均居住面积也扩大了近一倍。
    教育事业得到空前发展
    认真落实“科教兴县、治穷先治愚、科技先行”的方针,逐年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使教育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2004年起“普九”和“两基”教育工作的全面展开,全县11个乡镇已达到国家“两基”验收标准,“普九”人口覆盖率达100%,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99.88%、98.2%、96.3%,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1.6%。医疗卫生事业全面发展新建了全县18个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健全了全县医疗保障体系,健全了县有中医院、乡有卫生所、村有卫生室的三级医疗保障体系,解决了农牧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农村牧区新型合作医疗保障政策的实施,使全县农牧民看病难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
     截至2007年底,全县现有农村低保户2248户7100人,城镇低保户4424户11398人,五保户339人。全县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968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651名,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445名。
     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采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州群众文体活动广泛开展,丰富了各族人民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民间社火、民间文艺表演、民族传统射箭、民歌演唱表演比赛、“优秀电影进社区进农牧区”等活动已成为农牧民之间交流的主要方式。
    交通与城镇建设成果显著
     “十一五”初期全县公路建设和城乡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投入资金翻了一番,新建和改建通乡公路4条,建成了恰卜恰至铁盖、恰卜恰至沙珠玉、恰卜恰至切吉、九道班至塘格木、恰卜恰至龙羊峡等通乡油路,实现了通乡油路黑色化,以恰卜恰为中心的路网四通八达。新建改建通村砂路和配套小桥;全县100个行政村村级道路硬化达70%(其中农业村达86%,牧业村达50%);城镇建设着重对旧城进行改造,新建住宅小区九个,投资达4.4亿元;改扩建城镇道路8条,投资5957.6万元,投资2110.8万元对镇区五座桥梁进行了改建;投资1133万元实施了青海湖广场、黄河路道路改扩建工程,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休憩场所2处,4.88万平方米;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主要街道安装路灯528盏,埋设排污管道3235米,投资146.7万元,购置压缩式垃圾车2辆,安装垃圾斗50个,安装公厕3座;投资531万元进行城市电网改造、镇区树木移植、自来水管网迁移、路灯和人行道整治、排水井盖维修等。
     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治理
     1978年起我县实施“生态立县”战略,以生态治理土地防止沙漠化为中心,以治理“一库”(龙羊峡),一沟(曲沟),二滩(塔拉滩、切吉滩)为生态环境目标,共投资2.2亿元,实施了一批国家生态环境重点项目工程,全县森林面积比2000年以前增加16.57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了0.7个百分点。生态工程的实施,有效遏制了工程实施区的水土流失,区域生态环境状况明显改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