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卜楞寺正月金刚法舞
拉卜楞全景图
拉卜楞寺是格鲁派六大寺之一,始建于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该寺正月十四日的法舞被称为“羌姆钦”(vcham chen),意为“大法舞”,是主活佛第二世嘉木样·官却久美旺吾(1728—1791年)时期从扎什伦布寺引进。据《安多政教史》介绍,第二世嘉木样在西藏求学期间,曾师从六世班禅·贝丹益西(1738—1780年)学习“铁堡坛城”等密法。1759年准备返回安多时,在热振寺又从六世班禅受听了“法王内外密三法的随赐”,他所学的这些密法与正月法舞的内容密切相关。该书并言:“(拉卜楞寺在祈愿法会期间),按照扎什伦布寺实行的规例跳大舞、骷髅舞(kengvcham)。”《拉卜楞寺正月大法舞略论》一文中记载六世班禅曾给第二世嘉木样赐一法舞文献,至今藏于拉卜楞寺。嘉木样从班禅学习密法,成为拉卜楞寺以后建立法舞表演的契机。
据《三世佛之总身至尊贡却久美旺吾传·佛子海津》(以下简称《第二世嘉木样传》)载,久美旺吾年30岁时赴后藏拜见班禅,旋又赴萨迦,从萨迦贡噶洛追大师受听“业阎罗十三尊”(lasgshin bcu gsumma)等的随赐。久美旺吾年42岁的土阴牛年,赴阿坝毛儿盖寺院,期间受到擦科索芒女土司卓玛措的供养,曾观看过擦科地方的歌舞,女土司还献了两只狮子和两位牧童的舞蹈面具。同年,“返回寺院途中,在若尔盖上部, (遇见)一位作为班禅代表前来为扎什伦布寺的表演法舞者募集资金的人,此人禀告云:‘班禅大师指示在扎西其寺(即拉卜楞寺——译者)按扎什伦布寺的仪轨建立法舞铁堡表演,命我认真传授。’(第二世嘉木样)闻后十分高兴,下令其不要耽搁,速来拉卜楞寺。”之后不久,“扎什伦布寺的募集者已到达,遂指示四十多位僧人学习法舞,并予观看。”土阴牛年即1769年(乾隆三十四年),拉卜楞正式开始了法舞的学习。第二世嘉木样45岁的水龙年,用一千两白银制作了法舞全套服饰。《第二世嘉木样传》记载:“(嘉木样)赴内蒙古之前,曾指示扎什伦布寺的募集者向一百多位僧人完整传授大法舞铁堡仪轨,(此时已完成,请嘉木样)观赏,遂向他(指扎什伦布寺的法舞教师——译者)赐各种礼物,对僧人们欢喜赞赏。”
嘉木样于水龙年(1772年)从内蒙古返回寺院,此时大法舞的学习亦完毕。同年,在寺院大会上,嘉木样就大法舞做过指示,“‘以前德瓦仓(拉卜楞寺一活佛名)曾给我诚恳留下无论如何要在寺院建立此大法舞的遗嘱,因此不要视为支差或敷衍了事,应给与重视。’讲说了(有关法舞)制度行为方面极为深刻的教导。”嘉木样的讲话,旨在使僧人们认识法舞表演的的严肃性和重要性。拉卜楞寺能将法舞顺利引进,与嘉木样的有力支持是分不开的。拉卜楞寺在第一世嘉木样建立有密宗“外修法王十六角铁堡仪轨”的修习,后来称之为旧铁堡仪轨。而正月法舞表演的的仪轨属于“内修法王九角铁堡仪轨”,遂称之为新铁堡仪轨。
嘉木样48岁的火阴鸡年(1777年),观看了正月法舞表演,据载:“正月十四日,观赏法舞时,一只乌鸦飞来,将衔着的一块肉扔在了杂门支手上的颅碗中,(嘉木样)命人将肉放在铁堡中。此为护法神亲自完成事业的象征。”按常理推断, 1772年拉卜楞寺院僧人修习完法舞后,至少第二年应开始正式的表演,但《传记》中未见记述,可能是省略了。之所以记载1777年的法舞表演,与传文中所说的当时发生的奇特事件有关。
《第二世嘉木样传》中的这几段记载,弥足珍贵,为我们了解拉卜楞寺正月大法舞的渊源和产生过程提供了详实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