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密法器——嘎巴拉碗
嘎巴拉供碗,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藏
在密教法器中有一件十分神秘,且令人恐怖的骷髅容器,称作“嘎巴拉碗”又名托巴,是由人的头盖骨做成的一种骷髅碗,又称内供颅器、人头器,是“修无上瑜伽密部”举行灌顶仪式的法器,为藏传佛教常用法器之一。以人骨制,乃是取其无常之意。不过制作嘎巴拉碗的头盖骨,必须来自修行有成的喇嘛,依其生前遗愿制成。在头盖骨边再镶银或镶金。其上有盖,其下有座,座三角形,满缀代表火焰的花纹。颅器有表供养之甘露,或代表一切福德智慧资粮。
起源
关于嘎巴拉碗的起源,可循的文献记载相当稀少。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将《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中的这样一段文字视作为其出现的主要线索:
“我闻在昔,佛月光明,以头施檀,普渡众生,左旃檀涂,右利刀割,于此二人,不分别拨。五印三藏,古德多有,用是义例,自施其首。十方十色,一以化之,同凡悲抑,共圣慈悲。是真供养,无供养者,作赞饶舌,波罗般若。”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月光明佛悲悯苍生,为了普度众生,最后连自己的头颅都施舍出去了。于是,印度、藏地的高僧大师们都纷纷沿用此例,死后将自己的头颅施舍出去,作为宗教仪式上的法器以使用。
18世纪的嘎巴拉供碗——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藏
于此相应的记载可见于《经律异相二十五·月光王头施婆罗门三》及《贤愚经·之六》中,二者皆对此有着细致生动的描述。以《经律异相二十五·月光王头施婆罗门三》为例:印度波罗奈国的国王大光明王,心慈一切,不逆人意,美名远扬。有一小国国王心存嫉妒,便差使一婆罗门跋山涉水前来波罗奈国,要求大光明王将头颅施舍出来。为了表达自己的信仰,大光明王不顾王后,太子,乃至天神的劝阻,毅然割下了自己的头颅,交与婆罗门,从而成就了佛教史上的一段千古佳话。
除此之外,在著名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关于嘎巴拉碗起源的相关线索关于骷髅碗使用《格萨尔王传》记载:“格萨尔王在长臂妖王面前束手无策。后因得到王妃梅萨的帮助,格萨尔王一连三天,设法弄干了妖王存于嘎巴拉碗中的寄魂海,用金斧子砍断了妖王的寄魂树,并射死了妖王的寄魂牛。妖王法力尽失,最终格萨尔王镖落了妖王额间闪闪发光的小鱼,从而杀死妖王,得以征服魔国。”
外表无任何修饰,内部镶嵌有青铜嘎巴拉碗
以上两则故事的真实性尚待考证。由于文献资料的匮乏,笔者尚无法对嘎巴拉碗的出现源头做出直接判定。但纵观整个佛教发展史,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藏传佛教中嘎巴拉碗的出现和使用并非突然,而是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FS:PAGE]
嘎巴拉碗本为早期印度湿婆教男性瑜伽师三大标志器物之一(另外两件分别是达玛如和天杖),在印度这些苦行者被称作“持颅骨者”。他们起初并非僧侣,只因随意杀死一名婆罗门而被判处流放之罪。这些赎罪者通常会住在林中茅屋,无人路口,树下甚至墓地,以乞讨为生。他们必须进行苦修,身穿麻布围腰或身披狗皮、驴皮,随身携带人颅骨制成的僧钵,并把被他们杀死的婆罗门的颅骨插在木棍上做旗帜。很快这些持颅骨者的苦修为湿婆教所吸收,成为其中一个极端的派别。
许多印度教的法器也正是这时为佛教密宗修行者接受并广泛使用。这些器物包括各类骨制饰物、骨灰标志、皮围腰、利刃、胫骨号角、天杖等等,而嘎巴拉碗正是其中的一种。
象征意义
在藏密艺术(唐卡,壁画,塑像)中,嘎巴拉碗多以一种象征性符号的形式,与其他多种器物配套出现。一般说来,嘎巴拉碗的符号意义多于其实用意义。作为藏传佛教中经常出现的神秘标志之一,我们可以在许多神灵形象手中见到这一器物。这些神灵包括瑜伽师、大成就者、空行母、本尊神和护法神等等,他们通常用左手(象征智慧)将嘎巴拉碗捧至胸前,并在与之相配的右手(象征方法)中持有钺刀或金刚杵之类的器物。
嘎巴拉供碗——美国鲁宾艺术博物馆藏
嘎巴拉碗不仅作为密宗法器使用,还是一种重要的供养器,作为一种贵重的舍利进行供奉,只供于护法神殿和密宗师、行者的修炼禅房,或密宗室内,在寺院的大殿中是根本看不到的。佛教徒对其是相当敬重的,认为这是“无量六波罗蜜功德所熏”,是高僧戒、定、慧修持的结果,非一般人头骨可比,而且因为修持,大多的嘎巴拉碗都“隐隐有文”。
在藏密中,钺刀形象往往是与嘎巴拉碗配套出现的形象之一,许多本尊神和怒相护法神都持有钺刀。他们往往多将其放在胸前嘎巴拉碗的上方,表示“智慧”与“方法”的结合。嘎巴拉碗作为“智慧”钵,用来收集供神食用的鲜血和器官;而钺刀则为“方法”武器,专门用以斩断邪恶怨敌的命脉和器官。将钺刀置于嘎巴拉碗之上的另一层含义便是象征方法(钺刀)源自智慧(嘎巴拉碗)。但这多仅对男性神灵而言。对于某些怒相女神来说,有时这个象征意义恰恰相反:她们左手中握有钺刀,代表断灭一切概念化的智慧,而右手所捧的嘎巴拉碗则代表方法“留有慈悲”。
但无论怎样,智慧与方法的结合,都是嘎巴拉碗作为一种符号出现所想要表达的主要意义之一。
纯自然人头骨嘎巴拉碗,内外均无任何装饰
另有部分观点认为,嘎巴拉碗作为苦行僧的饭钵,具有“大悲”和“空性”的象征意义。它时刻提醒着修行者们,要牢记死亡与无常,以及生命的短暂和稍纵即逝;不要过于贪恋尘世间的功名,亦不要为一时间的爱恨所困扰。
此外在某些场合,嘎巴拉碗与达玛茹(或钺刀)、天杖一道,代表了神的身、语、意。(天杖代表“身”,即善举或善业;达玛茹(或钺刀)代表“语”,即动听的话语;而嘎巴拉碗则代表“意”,指被净化过的思想。)
现在的嘎巴拉碗也有用其他材料制成的,被赋予了保平安,祈吉祥的含义。嘎巴拉供碗严格按照藏传密教的尺寸和仪轨,用金银或铜铁,玉,玛瑙,猴天灵骨等制作的碗型供器,主要用于佛坛上盛放各种供养品,如甘露,甘露丸,七宝,藏香,青稞酒,酥油,等等,其用途与灌顶甘露嘎巴拉碗有区别,而殊胜之意义无二。
手持嘎巴拉碗的玛哈嘎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