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二谛理论的雏形及发展

作者:诺日本 来源:青海湖网 时间:2013-12-23 17:27:00 点击数:

青海湖畔的经幡
  佛教所谓“二谛”有胜义谛与世俗谛之分,又称真谛与俗谛,真谛即事物的本质,俗谛即事物的表象。佛教“二谛”理论是从中道思想演化而来,“中道”思想与“二谛”理论,并非随佛教的产生而形成,而是早在原始佛教之前,也就是吠陀时期就有其理论雏形,后经小乘部派佛教之发展,到大乘才得以完善。佛教所说的“二谛”从形式上可概括为对客观世界一分为二的表述。如:客观世界是存在的还是非存在,是真实的还是虚幻的。从内容上可概括为从表象(俗谛)到本质(真谛)的认识过程。以佛理为真谛,以常识为俗谛。然而在大乘佛教之初佛理真谛多以“中道”思想而论,但“中道”思想广而泛之,其广度可包含世间所有对立观念而互不相违,致使我们无力揣测中道相状,更无法将其统一。二谛的应用将对“中道”相状作出具体划定,引证出统摄一切的超验本体为各宗真谛。如:唯识宗以“识”为本体统摄主、客观之现象。中观宗以“空性”为本原统摄一切矛盾。二谛以本体而有,又复灭于此本体。
一、吠陀时期的中道思想
  吠陀是现存古印度最早的宗教历史文献,对吠陀而言有广义和狭隘两种理解,从广义上说,吠陀就是其文献的总称,包括:四部吠陀本集(Samhaitā)、梵书(Brāhmana)、森林书(Aranyaka)、和奥义书(Upanisad);从狭隘上说,仅指四部吠陀本集,包括:《梨俱吠陀本集》(Rgveda)、《娑摩吠陀本集》(Sāmaveda)、《夜柔吠陀本集》(Yajurveda)、《阿闼婆吠陀本集》(Atharvaveda)。其中《梨俱吠陀本集》是各类吠陀文献中出现最早的,也是最具哲学思想的本集。《梨俱吠陀》全书共有10卷,包括神曲1028支,其中最古老的一些赞歌产生于公元前1500年左右,大部分赞歌产生于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1000年之间 1。《梨俱吠陀》的成书时期,学术界存在着很大分歧,一般地说,《梨俱吠陀》成书的下限约为公元前800年,上限推定为公元前2000年,这一结论似被学术界公认为比较合理2
  所谓吠陀时期主要指四部吠陀本集的产生时期,它的产生时代大致在公元前16世纪左右至公元前9世纪。总体而言吠陀本集主要是关于神的歌颂、祷文、祭词、咒语等的汇集,但也有不乏哲学思想的萌芽。如在《无有歌》(《梨俱吠陀》10.129.1)中说:“无既非有,有亦非有,无空气界,无远天界”很明显这一颂是对常识“无”与“有”的界定,而这一界定超乎世间一般的“无”与“有”的概念范围,因为世间一般认知以“无”与“有”仅作否定与肯定的断定。而吠陀哲学家们则走中间道路,用“非有”贯穿“有”与“无”,使其对立又统一。对立是因为“无”与“有”是矛盾的,统一是因为“无非有,有亦非有”即“无”不是永恒为“无”,“有”也不是永恒为“有”。《无有歌》认为,泰初没有“有”也没有“无”。如果“无”与“有”都不是存在的,那么它们之间就有很大的相互转化空间,即“无若非有,有亦非有,无既是有,有亦为无”的推定,而这种方式在中道般若经典中亦有相同的描述。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既是空,空既是色。” 3《无有歌》(《梨俱吠陀》10.129.2)第二颂中说:“死既非有,不死亦无;黑夜白昼,二无迹象”这一颂提出的“死”与“不死”的原理,是继上一颂“无”与“有”原理的延续。我们同样可以用上颂的推理方式进行分析。“死”与“不死”即“死”与“生”是常识不可调和的矛盾,犹如黑夜与白昼,然而用全面否定的形式“非有”考查时,生死亦可统一,因为死的现象不会永恒地存在,生也不可能永不消失,故说“死既非有,不死亦无”意即“不死”、“不生”,这样就把常识的“死”与“不死”用超乎观念的方式作统一“不死亦不生”或“非死非生”。这一表述亦如上颂对“有”、“无”的表述相同,其形式是将对立的概念(观念)同时以予否定来实现对立面的统一。如:

[FS:PAGE]

  这种方式与佛教阐释“中道”原理是相近的。“中道”一词的首次提出是在佛陀初转法轮时为五比丘宣讲不落苦乐二边正法而首次应用,如《弥沙塞部五分律》卷十五:“世有二边不应亲近,一者贪着爱欲说欲无过,二者邪见苦形无有道迹,舍此二边便得中道。” 4此中所说就是原始佛教的苦乐中道,佛陀本人对中道的阐释,也是对两种对立观念(二边)以全面否定而宣说中道的。如:苦与乐是对立的两种状态,若肯定其中之一就有否认另一状态的嫌疑,也会产生对其中之一的执着,所以佛陀本人也同时否定苦与乐来调和两者的矛盾,而这调和的最终形式就是 “中道”观念。即舍此二边(苦、乐)为“中道”。中观宗的创始人龙树也是依此方式提倡中道思想。如其著作《中论》卷一云:“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 5龙树对生灭、断常、一异、有无八个对立观念亦作不断否定来实现对空性的认识。而以“不”或“非”否定八个蕴含世间所有矛盾对立观念的形式世称“八不中道”。中观宗的这种方式在吠陀后期的《奥义书》中有大量的例证,同样以不断否定以求达到对“梵”的认识,如《广林奥义》(3.8.8):“这个不灭者(梵)不粗,不细,不短,不长,不红,不湿,无影,无暗,无风,无空间,无接触,无味,无香,无眼,无耳,无语,无思想,无光热,无气息,无嘴,无量,无内,无外。”奥义书对梵的描述是将把世间几乎所有显见或可认识的观念一一否定来实现对梵的认识。像这样的论述在奥义书中颇多,先不以考究,因为奥义书为后期吠陀的产物,下一节将要论述,在此仅探讨《梨俱吠陀》中有关中道思想的原理。对比吠陀与佛教“中道”原理,其主要方式是以“全面否定”来实现两种对立观点的相融,如吠陀哲学家用“非有”来否定对立的两端,以求实现对“梵”的认识。中观宗亦用不断否定的形式来实现对“空性”的认识。从时间而言《梨俱吠陀》产生时期约在公元前16世纪,而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如果“中道”思想不仅限于字源而立,而是以义理探究思想渊源,客观地说追溯到吠陀时期可成定论。诚然吠陀哲学家对对立的观念是通过全面否定来实现统一,但这种统一的状态是抽象不可意会的融合(如同佛教的中道),具有不确定性,也就是说是没有本体的统一性。我们要问的是:生死、有无是属于抽象的精神现象,日夜是具体之物理现象,是否存在一个能统摄一切矛盾现象(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体,寻找出一个包含一切的本体呢?吠陀哲学家在《梨俱吠陀》(10.129.3)中回答: “太初宇宙,混沌幽冥,茫茫洪水,缈无物迹,由空变有,有复隐藏,热之威力,乃产彼一”。可以看到,吠陀哲学家们力图用“彼一”作万物的本体,世界万物都是从空 而变有,就像万物都从“彼一”产生,然后又将复归本体“空”或“彼一”。这样吠陀哲学家们就从模糊的统一相状中找到了包含一切物质与精神现象之本体,这一本体统摄一切主、客观之现象,这一原理对后期吠陀如《奥义书》中提及的“梵我同一”、“梵”为本体的理论及佛家理论中二谛之真谛 “空性”理论建立具有绝对意义。
二、吠陀后期的二谛理论
  吠陀后期是指公元前9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其代表思想标本为奥义书。奥义书是对四部吠陀本集哲学思想的总结,从广义上说亦属于吠陀文献。但是由于吠陀哲学家之间因阐释吠陀经的观点不同产生了不同派别的吠陀学派,而不同的吠陀学派又产生了不同的奥义书。据不完全统计现今提名奥义书的就有多达200多种,然细细考查,其实质皆为挂名“奥义书”而非吠陀文献。现公认为最古老且直接阐述吠陀哲学的原始奥义书作品有:(按时间、学派分为如下)
1、阐释《梨俱吠陀》的他氏学派作《爱达罗氏奥义》或称《他氏奥义》、乔氏学派作《海螺氏奥义》或称《乔氏奥义》。
阐释《娑摩吠陀》的坦多学派作《歌者奥义》。阐释《夜柔吠陀》7的鹧鸪氏学派作《泰帝力耶奥义》又称《鹧鸪氏奥义》、力授氏学派的《广林奥义》。
以上五种奥义书为散文体式,其产生年代约在公元前800至公元前500年之间。
2、阐释《娑摩吠陀》的闍弥尼学派作《由谁奥义》。阐释《夜柔吠陀》的石氏学派作《石氏奥义》、力授氏学派作有《自在奥义》,(缺学派名)《白骡奥义》8
以上所列奥义书以诗体形式撰写,其产生年代约在公元前500年至公元前1世纪之间,其中由谁奥义书兼有散文体和诗体形式。
3、阐释《夜柔吠陀》的慈氏学派作《弥勒奥义》。阐释《阿闼婆吠陀》的有《蛙氏奥义》和《疑问奥义》9
上述奥义书均为后期散文体式撰写,产生时间约在公元前后。奥义书的内容是庞杂的,但从宏观而言其核心是探讨世界的本原和人的本质。梵为世界本原的观念在梵书中已有提出,只是到奥义书时才得以发展并成为奥义书的主导思想。奥义书哲学家对 “梵”的探究从起初单一的相状上升到“三位一体”的超验结合。如《广林奥义》:“不死原人,于此大地,永放光辉;不死原人,内我为体,永放光辉;他正是我,此是不死,此即是梵,此即一切。” 10奥义书对“梵”的描述提及众多,但归结起来不外两种:“上梵”与“下梵”,这就是奥义书的“二梵”理论。

[FS:PAGE]

三、二梵与二谛理论
  《广林奥义》:“确实,梵有两种形态:有形和无形,有死和不死,固定和活动。” 11《慈氏奥义》:“确实,有两种梵:有形者和无形者。而有形者不真实,无形者真实。” 12《疑问奥义》中也提出梵的两种相状即“上梵和下梵。” 13对于梵的相状的描述,奥义书中提及的很多,大体而言梵的相状可归结为此二种:即“上梵”与“下梵”。上梵者为“无形之梵”,下梵者为“有形之梵”。这就是奥义书的“二梵”理论。奥义书中对上梵的描写在《广林奥义》中说:“这个不灭者(梵)不粗,不细,不短,不长,不红,不湿,无影,无暗,无风,无空间,无接触,无味,无香,无眼,无耳,无语,无思想,无光热,无气息,无嘴,无量,无内,无外。” 14又说:“眼睛看不到,语言说不到,思想想不到;我们不清楚,我们不知道该怎么样说明它(梵)。” 15《蛙氏奥义》:“不可目睹,不可言说,不可执取,无特征,不可思议,不可名状,以确信唯一自我为本质,灭寂戏论,平静,吉祥,不二。” 16对此上梵的描述我们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无形之上梵不可描述、不可言传、不可思索、无规定性。佛教胜义谛亦有超越一切言语或不可思议之意。如《摩诃般若波罗密经》卷二十六中说:“最第一义(胜义谛)过一切语言、论议、音声。”17 下梵的论述在《广林奥义》中说:“这有形者(下梵)是不同于风和空间者。它有死,它固定。” 18有形之下梵不同于上梵,它可说、可思、可规定。二梵理论同佛教的“二谛”理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佛教所说的“二谛”亦有俗义与胜义的分别,俗义谛谓有为法,如同有形之梵。胜义谛谓无为法,如同无形之梵。现从时间、定义、特点对二梵与二谛作一比较来理清二者的关系。
  二梵的提出约在公元前9世纪,二梵有无形之上梵与有形之下梵的一体二分法。结合奥义书中对上梵的描述我们可以试着对其下个简要定义,上梵者谓超越一切言语不可思维的境界体验。它以无形而具备不可描述、不可思索、无规定性。下梵者谓生灭变化的世间现象。它以有形而具备可说、可思、固定的特性。佛教二谛理论的构建,在四部阿含经中均未找到理论支撑,到部派佛学时期虽有零散的记述,但也足不可构成理论体系的分量。后期有部与经部的二谛理论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大乘佛学的影响,因此我们将二谛理论构建的成熟时期推到大乘佛教时期。
  大乘佛教时期约在公元1至3世纪。佛教二谛亦有无为法胜义谛和有为法俗义谛之分。胜义谛为不可言说,以圣者显见或了悟空性的境界,因无为而故不可描述、不可思议、无规定性。俗义谛为言传意达,以世俗显见或世俗真理,因有为而故可说、可思辩。二梵与二谛的比较中我们看到二者是如此相像,但也不能依此推定二者只是名相不同其实质是相同。其实二者的最大区别,就是前者最终成为一个实有的造物主或是本源,而佛教的空性真谛是不承认有个自性的实体,故说空性本体。如果就其义理探究,按历史的久远,客观地说是可以将二梵理论作为二谛的雏形考究。

[FS:PAGE]

四、二谛理论在藏地的发展
  二谛是佛教真理观的核心,说有说无,都不离此而设立。 “二谛”依词源探究,就汉文《大藏经》而言,在阿含部《增一阿含经》卷三记载“世尊告诸比丘若有一人出现于世,便有一人入道在于世间,亦有二谛。”19 此可为二谛词源的出处。但这里仅说二谛一语而并未作出半点说明。后期佛教经论中虽多以“佛说二谛”为名,但公认的原始圣典集结出的四部阿含中并未找到论述二谛的经论。二谛的概念在小乘佛典中有零散的论述但都不很充分。一些论述明晰的论典又是出现在大乘佛教产生后的小乘佛典中。大乘佛典般若经典中则论述颇多。但般若经典为大乘形成后的论典,不可认为是佛陀本人的论述。至此我们就有这样的问题,二谛概念的提出,就文献而言,是否为佛陀本人所提出有待我们继续考究,整理文献。二谛理论在藏地的发展本文将通过文献角度进行梳理阐述,如上所述,二谛是从中道思想演化而来,中道实为二谛,但二谛是中道的具体化。对中道与二谛阐释最多最详尽的莫过于般若和中观类经典。藏文文献阐述中道思想的经典又有译文与论著之分。先说所译经典,后说藏地本土论著,以此纵向论述藏地之发展情况。所译经典当依藏文《大藏经》为据。藏文《大藏经》分《甘珠尔》和《丹珠尔》两部分,共有经典4570多部,囊括了几乎所有印度佛教经典。《甘珠尔》意为佛语部,是对佛陀语录所作的译文。《丹珠尔》主要是印度,西藏佛教大师、学者、译师对《甘珠尔》的注疏和论著的集成,但《丹珠尔》中几乎没有收集藏地高僧大德的论著,从中充分体现了忠实原典的原则。藏文《大藏经》翻译整理规模宏大且译注统一,其中参与译注的印度大德高僧就有102人之多,加之藏文本身就是以梵文语言、语法体系为基础而创制,使得译文更能忠实于原典。藏文《大藏经》中收录般若类译文经典40部,中观类藏译本152部。同比汉文《大藏经》般若经典多36部,中观类经典多131部。藏文《大藏经》中以二谛为名的论著共有6种,分别是:阿底峡《入二谛论》(若干颂)嘉准生译,达摩嘎惹玛底《入二谛论难义释》(若干卷)嘉准生译,耶喜领波《二谛论》(二十七颂)耶喜德译,耶喜领波《二谛论释》(一卷) 耶喜德译,寂护《二谛论释解说》(三卷)耶喜德译,《佛说世俗胜义二谛经》(两卷)却利楚称等译。汉文《大藏经》中以二谛为名的论著只有1本。是隋唐时期胡吉藏所撰《二谛义》(两卷)。对比藏汉《大藏经》从文献角度而言,藏文《大藏经》对般若、中观学的发展可谓提供了充足的资料储备,是现今研究佛教史料与理论公认的权威一手资料。
  藏地本土所著论著,从历代184位高僧大德所撰文集中不完全统计,以中观与般若名义的论著中中观类有125文,般若类有271文。以二谛为名的论著有7种。分别为:甲操杰《二谛建立及正见导文大宝鬘》,夏玛•根登丹增嘉措《二谛善说四部宗派》,喇嘛祥•尊珠扎巴《二谛双运及科判》,赤甲拏巴•嘉央丹毕尼玛《菩提道次第略论之二谛庄严释》,觉尼•智巴夏珠《四部宗派二谛》,拉泽•耶喜切彭《二谛与北方三十七法要义》,华丹却杰《四部宗派二谛义理善说海》。藏文典籍浩瀚如海,我们汲取的也只是零星散云。要想整理全部藏地文献犹如大海捞针,就上述文献,也是从两万多文集目录中粗略统计而出。纵观藏地佛教典籍,无论是般若还是中观类,都相当丰富。更为重要的是藏文般若、中观类典籍中对二谛的探讨与分析非常精要且论述颇多。

[FS:PAGE]


注释:
1.姚卫群:《印度宗教哲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第18页
2.巫白慧:《梨俱吠陀》神曲选,商务印书馆,2010,第6-7页
3.《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八册No. 251
4.《弥沙塞部和酰五分律》卷十五,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二十二册 No. 1421
5.《中论》卷一,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三十册 No. 1564
6. 《夜柔吠陀》又有“黑夜柔”和“白夜柔”之分,此段所列之《泰帝力耶奥义》属“黑夜柔”《广林奥义》属“白夜柔”。
7.《石氏奥义》及《白骡奥义》属《黑柔吠陀》,而《自在奥义》则属《白柔吠陀》。
8.《弥勒奥义》属《黑柔吠陀》,《蛙氏奥义》及《疑问奥义》因其内容复杂,学派不易考定,故略去其所属学派。
9.《广林奥义》2.5.1
10.此中所谓空之非空无所有之空,而是一种物质原素。在《梨俱吠陀》中时常提及五种物质原素,即:地、水、火、风、空。
11.《广林奥义》2.3.1
12.《慈氏奥义》6.3
13.《疑问奥义》5.2
14.《广林奥义》3.8.8
15.《由他奥义》1.3
16.《蛙氏奥义》7
17.《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二十六,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八册 No. 223
18.《广林奥义》2.3.2
19.《增壹阿含经》卷三,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二册 No. 1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