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中观精要》汉译本一

作者:根登曲佩著 白玛旺杰译 来源:本站 时间:2010-05-05 16:14:00 点击数:

《中观精要》
根登曲佩著  白玛旺杰译

        我们所认为的一切「是」与「非」,都是依照「是非」在我们心中的显现来确定的。除此之外,再没有任何一种确定「是非」的其它方式了。因而,当有人问道:「这是否存在」时,对方回答:「这是存在的」。一问一答,实际上,是甲某在探问乙某:在你的心中显现出来的是「存在」还是「非存在」。乙某所答的「存在」二字,实际上也是表达一种思想,即:「在我心中显现出来的是存在」。如此类推,有关「善与恶」,「好与歹」,「美与丑」——等等。所有提问的根本目的,纯粹是为了探知对方的想法而已。对方所作的肯定回答,也纯粹是对方,依照自心中产生的想法来确定的。因此,两个意见相异的人,会因他们各自秉持的观点不同,而将无休无止的诤论下去。至于他们达到一致的意见时,双方才会善甘罢休。当他们的意见达到一致时,他们将会把所共识到的问题,归纳到「存在」、「知识」、「真理」等范畴之内。这样,对同一问题持相同观点的人数越多,该问题也随之越具「分量」,变成「重要」的啦。但是,任何一个与此相异的观点,将会被斥责为「邪说」或「错乱感觉」,遭到多数人的围攻与唾弃的。
          有两种方式可以使相互分歧的意见达成一致:一、根据某一经典:譬如,两位穆斯林信徒在争论骆驼之肉可否食用,但当他们读到古兰经中记载「骆驼之肉可食」的开许后,两人之间的争论便会自然平息下去。他们会在「骆驼之肉可食」之上达到一致的观点。二、根据某种逻辑事实:譬如,甲乙两人争论山背后有没有火,如果甲乙双方亲眼目睹到山顶上冒着烟时,也会在冒烟的事实之上,肯定山背后有火,从而达成一种共识。总之,通过眼识看见同一个事实,达到共同的认知,乃是我们人类所与生具有的特性。但是,我们是否可以根据多数人有相同的观点,便认为多数人的观点,是一个永恒不朽的真理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在一个人人患有黄胆性肝炎的地方,所有的人都会将白海螺视为黄色,而不是白色。但是,白海螺依然是白色的海螺,它不会因为患有眼疾的人,视其为黄色而变质成黄色的啦。因此,不用说数百人,数千万人,所有的人类,甚至三千世界的所有生命,集合在一齐也不能够改变海螺是白色的事实。所以,我们所认为的「有」与「无」,「是」与「非」,仅仅是「有无」与「是非」,在我们心中的显现而已。因此,数百数千个意见相同的人集聚在一起,他们所认为正确的东西,便会自然成为一种不可扑灭的真理。而任何一个与其唱反调的声音,就会遭到诽谤,被斥为「邪说」了。
         一般我们讲到的「有」或「存在」等,是那些能够在我们心中可以显现的部分。而「无」与「非存在」则是那些不能够在我们心中显现的部分。「即非有,也非无」的法性,则应当属于后者之列,而非前者了。
         《四百颂》中记载(1):「是故世间众有情,莫不变成疯子焉」。月称菩萨对上述诗偈进行注解时,用一个极为精彩的例子,说明相同观点的多数人,是如何将持反对意见的少数人变弄成虚假不实。故事讲到,很久以前,某国有位精通占术的算命先生,一日,他跑到国王面前进言:「七天之内,将有一场大雨,任何一个人,只要雨水进入口中,将会统统变成疯子」。国王闻之,立刻派人把自己饮水专用的井口盖的严严实实,不让一滴雨水落入井中。而臣民百姓则没有国王的条件,雨水进入到口中,他们一个个地变成疯子了。此时,举国上下,唯独国王一人保持清醒。但国王的行为举止,在臣民们的眼里就变得怪诞异常。于是,臣民们就异口同声地斥责国王,并讥讽国王才是真正的疯子。最后,出于万般无奈,国王本人也就饮雨水同流合污到疯子之列了。
         我们从无始生命的轮回中,如此深深地陷入并沉醉于无明之中。的确是名副其实的大疯子。因而,对于像我们这样的疯子所确认的「是」与「非」,「有」与「无」,又有什么可以凭信的呢?这样的疯子即使千百万人凑在一起,也不能使他们所坚持的「是」或「非」变成有根有据的实事啦。
         当我们仔细地考虑一下我们所认为的「有无」,「是非」等时,我们会发现,这一切无一例外地,都是由我们自己的心来确定的。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信赖自己所认为正确的那些东西呢?答案仍然是否定的。因为我们的心就像一位庸俗的算命先生一样,他滔滔不绝,满口胡言乱语,所言完全不着边际,但是,有时候,像瞎猫儿碰到死老鼠似的,偶尔也能说中一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体会到这种飘忽不定的心思;早上认为是可靠的东西,到了下午又觉得已不可靠了;上半生认为是正确的东西,到了黄昏暮年,则会觉得完全是一件荒唐可笑的事情;十万穆斯林敬如圣明的东西,在十万佛教徒看来,是何等的谎诞不经。人们就这样将各自信奉的经典与自以为接近真相的逻辑,当成一种不可摧毁,坚如金刚的盾牌,并坚持认为惟有自己信从的祖师,才是最终的皈依。
          既然观点相同的多数人不能够判定真理,那么,谁是真理真正的判决者呢?如果说一个权威的准则,才是真理的判决者的话,那么,「权威的准则」又是什么?是眼睛直视一桩柱子时,能够如是看见柱子的那颗心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话,你又如何能够证明此心是真实的呢?在没搞清楚柱子是否存在之前,我们不可能得知,此心是否是一个合格的判断准则;在没有肯定此心是否是一个「权威标准」之前,我们也没有办法知道「柱子」存在与否了。
         如果我们以眼睛看到柱子,双手触摸到柱子,并且在旁边的朋友也同样看到柱子,作为柱子存在的理由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所谓「柱子的存在」仅仅是由于手和眼睛,加之朋友之所见之下,产生的一种「共识」。你不可以仅凭这一点,就证明柱子是存在的了。因为,当我们眼睛昏花错乱时,你不可能保证你的双手与你的朋友就不会不受相同的影响的了。患有黄胆性肝炎的两个人,视白海螺为黄颜色的人,即便他们以手触摸白海螺,依然是错误地认知,但海螺仍是白色的。
         有些人会罗列出数百种「有无」,「是非」的原则,并危言耸听的宣布:「这些原则是由佛陀、龙树菩萨以及古印度的大乘师们规定的,非由我本人凭空杜撰。「但是,不管是佛陀的规定、龙树的规定,还是大乘规范师们的规定。说到底,这些规定,皆由宣说者本人自己定制的。世上没有一个聪明人士敢断言道:「吾心不欺!」因此,我们用于衡量「是非」,「善恶」等标准的那些圣旨,不也就变成无稽之谈了吗。
         只要在轮回当中,我们所认为的一切,都是由这个靠不住的心来作出决定的。但对于超越世间,不可思议的究竟法性,同样用这个心,去编造一系列思维模式,并强加一些概念,武断地做出决定的话,岂不是有点太过分了吗?
         是故,在整个被谎言与谬论充斥的世界里,我们也只能依靠这个荒谬、虚假的心,来认识周遭的一切了。但是,欲诚心探求真理的人们,首先应该清楚地明白:这个荒谬不实的心,是不中用的啦。
         如果我们能够彻底印证,此心为「真实」「不谬」的话,便可以据此来证实,判断其它的一切现象。但是,人们宣称自己的心是「正确」与「实在」时,往往只是一种顽固与骄诳的情绪在隐隐作怪。对此,月称(3)在《入中观论》(4)写到:「仅凭一句真理之故,是真理也。不能够将原本荒谬的东西改变成真理。」所以,无论我们是如何顽固地坚持自己的私见,「荒谬」仍然是「荒谬」,永远不能改变成真理。
         凡夫俗子,其心颠倒迷惑,我们也就不怪罪什么了。但像佛护(5)这样的大智者,所宣称的「外境存在论」,被无着批得体无完肤;而无着(6)所宣称的「遍计所执不实有,而依他起性则实成」,却也遭到后世中观派大师们的冷嘲热讽。可见,对这些学贯古今的超级大师们,我们也不能轻易信之,更何况对一般人士呢!有诗言:「婴幼年少至垂暮,变化莫测心不定,历历经验切身受,孰人还信当下心?」既然,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是可以信赖的,那么,如何是好呢?诚如前面所述,只要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服膺谎言,除了归心虚假,除了在虚设的谎言之上创制一些莫须有的原则与信条之外,没有其它任何选择。
          如果有人认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山脉、大地、岩石、河流等,在我们成佛之后,所见依然相同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草的甘香味儿,只有驴子体内的意识方可感觉得到,一旦这种意识从驴子的身体内消失之后,驴子再也感觉不到草的甘香味儿了。公鸡有一种测时报晓的意识能力,一旦此意识从公鸡身体内消失之后,公鸡再也不能知晓夜间的早或晚了。我们人类的所有知识,都是通过眼耳鼻舌身五种知觉来护摄的,如果在五识之上,再另加一个意识的话,我们对外面世界的认识将会更加开阔;如果我们额头上的两只眼睛,不是左右横向,而是上下竖立地长的话,我们所看到的外部世界的形象与颜色将会大大地不一样的了。我们所认为的一切,都是由眼耳鼻舌身来提供的,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其它任何获取知识的途径了。所有的颜色与形状,是由额头上的双眼来摄识的;所有的声音,无一不是通过两只耳朵内耳膜的振动来听闻到的。通常,人类在功能低下,作用有限的五识之外再添加一个迷乱的心,与其为伍,武断地宣称:「所有的知识尽在我的认识之内」,把那些没能出现在自己心中的道理,归结到「无」与「非存在」的概念之中。这将无疑是万祸之根。      佛陀曾清楚地表示,通过眼耳鼻舌身,远远不能体悟法性之实相。《三摩地王经》(7)中言:「眼耳鼻识非正量,舌与身识非正量(8),如此五识非正量,菩萨圣道何益有」。
         修持圣道的目的,在于了解一个没曾经验过的未知世界。但是,我们自以为认识到的「超世间法」,却是以此岸世界,尤其是以人类本身的经验为模式创造出来的。比如说,因为人类喜好珠宝,所以密严佛土的土地,房屋也被各种奇异的珠宝装饰。佛报应身的三十二随好相,实际上,也是一些人类所赏心悦目的装束。
         让我们仔细地研究一下佛报应身,以及诸天神的装束,就会惊奇地发现,他们的装束,纯粹是古代印度帝王的打扮。虽然,诸《经藏》中一味的否认佛,以及诸天神的打扮不是由人类蓄意创造的。实际上,佛菩萨的道修功德,非凡夫俗子能够测量臆想到的。但是,为了激发那些凡夫俗子对佛菩萨的喜乐、敬爱,引生他们的信念,就采取用世间尊贵的帝王相,巧妙地引导众生归心向佛了。
         假如说,佛陀是诞生在汉地的话,那么,庄严佛土的报应身,将一定会是一位留黑色长须,身穿龙袍的汉人模样。如果佛陀是出身在藏地的话,在庄严佛土,将一定会有一口直径五佰由旬的大茶桶,里面盛满由如意宝牛的奶汁与如意宝树的叶子煮成的奶茶。由此可见,我们对佛与佛陀世界的描绘,仅仅是表现我们凡夫俗子的一种愿望而已。但佛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呢﹖诚如月称菩萨所言:「啊!世尊!吾等不能够领悟您深奥的密意」。佛的密意是不能用语言来宣说的,即便宣讲出来,远非我们凡夫的智力能够领达到的。所以,如果我们对佛之不可思议的方面,能够产生一丝敬畏的话,对佛所讲的「永恒与剎那相等」,「极微与世界相同」等等,也应该生起一点净信心才是。
         如果,我们把心当作一种衡量是非的尺子的话,心便会把「极微」,确定为物质的最小单位,也会把「宇宙」,确定为最大的物质形态。同时,还会确定,在小体积的「极微」中,不能容纳大体积的「宇宙」。所以,不管佛的神通能力有多大,他也不能够违背,或者破坏已成事实的原则。如果佛能够把「宇宙」,放进「极微」之内的话,他能否以同样的神通,把诸法改变成不待现于内心的「真实有」呢?他能否将众生,一下地改造成佛呢?佛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因为众生非佛,诸法性空之故。要不然,岂有佛力改变不了的现象呀。
         如果有人以仅仅宣布「极微与宇宙相同」,便成为世俗真理的诽谤者,成为邪说的鼓吹者的话。佛自己也亲口讲过:「极微与宇宙,大小相等」,那么,佛本人不也就成为一个十足的断见,邪恶的实践者吗?总之,人们认为「极微」与「宇宙」,是两个根本相违的反体。但同时又认为,佛是针对一些特殊的情况,才宣说「极微与宇宙同等」之理论。这说明我们在一般逻辑上,也是漏洞百出的。实际上,佛看出极微与宇宙的相同,并不是表明佛威力过大,把两个体积大小不一的对等物,改变成等同之物。而是因为在佛的无二智慧性中,没有我们众生之大小相违的二元思想。佛穿透诸法实相,视大小平等一味。他从来没有通过任何一种神通变幻的能力,把一个非存在的事实,说成是存在的了。
         在我们心中,有与无,是与非,大与小,善与恶等,是相互对立着的。因而,「极微之中不容宇宙」之说,也是由我们这个被冠以「正量」的心,创造出来的一大奇迹。所以,我们应该明白,真正在示现神通的不是佛,而是我们自己。
         《入菩萨行论》的序言中讲到:「月称菩萨曾经从图中的母牛挤出奶汁,改变了人们执一切为实有的心。」如果这个现象世界是真实(量成)的话,图中之牛就不会有肠子、肺、奶乳等之类的内脏器官了。从一个没有内脏器官的图中之牛,能够挤出牛奶的话,说明月称菩萨在诽谤缘起的道理,岂能说他是在改变人们的实执之心呢?
        《噶当师弟问道录》(9)中记载:某日,阿底峡尊者通过神通变幻,把自己的整个身体缩小后,钻进一个碗口大小的泥塑佛像之内。然后说道:「今天我所示演的这一切,在诡辩逻辑学家们的眼里,是极其矛盾的。就让他们这样认为好了。诸法之本性不就是如此吗(超越逻辑思维)?对此,我阿底峡敢在印度、藏地的所有智者面前立誓。」
         在我们眼里,「非无,即有;非有,即无」。「有」与「无」不能并存,它们是直接相违的两个反体,「即非无也非有」,在我们看来是完全不可能的。所以,人们高声呼叫:「非小,即大,非大,即小」,「如果大与小无分别的话,因缘法则岂不就完全废了吗?」等,人们还认为「大小同体」的观点,是对中观应成派抉择空性见时应当远离的「八离戏论」的最大挑战。显而易见,这是因为我们无法超越「有与无」的局限,在我们心中能够产生的也只是「有」或「无」,除「有与无」之外,我们再也不认识任何其它的了。但是,我们不能据此就否认那些在我们心中未能显现的实事了。
         比如说,在藏北的边远牧区,除了牛羊的奶汁,人们对其他甜香的东西没有任何经验。所以,一提及甜香之物,这里的人们一定会自然地说:「啊!那是牛羊的奶汁,除了牛羊的奶汁,没有什么甘甜之物的了。」在他们看来,不是奶汁的香甜之物,是完全不可能存在的。「非奶」与「香甜」,是最大的两个相违反体。如果跟他们争论说:除了牛羊的奶汁外,还有其它香甜之物的话,你在他们的眼里,将会成为一个诽谤真理的荒谬论者。
         假设,对于一位除了王某和李某以外,不认识其它任何人的人来说,如果他肯定了屋子里面住着一个人,并肯定了住着的人不是王某时。他便会不假思索地说,里面住着的人一定是李某。因为他只认识王某和李某,所以,他会坚持地认为,屋子里住着的人,不是王某的话,那一定就是李某的啦。
         我们的心就这样地,在有与无,在是与非等等之间漂来漂去。无法在一个「即非有,又非无」之上定住下来。
         佛陀本人曾清楚地宣讲:「中观之道,即不落有无两边的中庸之道。」佛陀在《摩诃迦叶尊者品》中讲:「谓迦叶有,是一边;谓迦叶无,则是另一边。有无二边的中央之道,则是超越语言,思维的中观道」。《宝积经》(10)载:「有无即是一争执;净与污也一争执,争执不化痛苦因,无争便能得解脱。」
         但是,现代的某些学者们,一旦耳闻到诸如「非有」,「非无」之类的教言时,马上会就地打听,这类教言,出自何人之口。如果得知这类教言,是由藏地古代学者们提出来的话,便会用恶毒的语言去攻击、污辱,说这种学者是持断见的蠢货。但是,一旦听说这些教言是佛陀和龙树菩萨所讲的话,就会马上改变态度,说「非有,意指非真实有;非无,即指在世俗假有之上并非无耶。」他们使用这样的文字,来修饰,补丁自己的观点,企图把佛菩萨的教言与自己的心意结合起来。实际上,他们这样做,是害怕批评佛菩萨后,会被背上恶人断见者的唐坏名声。敢指责藏地古代学者们的话,则将成为挑战权威的英雄汉。
         「非无」、「非有」、「离言」、「性空」等概念术语,在佛菩萨的经论中出现的次数,与在藏地古代学者们的著作中出现的次数,差不多一样,几乎不相上下。但一听到藏地学者,提出一些诸如「法性本空,远离言思」的观点时,有些人就会马上把它说成是疯话、断见,并加以抨击。但是,也许有人会作出稍微谦恭的姿态,言:「虽然,藏地古代学者们,在思想见地上没有什么大的出入。但在阐述过程中,就没有像宗喀巴大师那么清楚罢了」。既如此,我们也可以这样说:「佛陀在他所证悟的见地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出入。但在阐述自己的思想时,就竟讲一些『般若智慧,远离思议』,『有者,即属性有;无者,即属性无』之类的语言」。为此,格鲁派的一些学者,又用一些美丽的语言粉饰说:「实成即是者,即属性为实成;非有者,即属性非有」。所以,我们为何不可以说,「佛陀本人的宣法讲道方式,也不够精确的了」呢?
         所以,如果想排斥上述观点的话,就把古代藏人的观点与佛的观点一并排斥;接纳他们的观点的话,也一齐接纳。请不要因为害怕被众人唾弃而随意改变自己口中之舌,去愚弄欺骗众人。
         作为一个「真理」的追求者,首先应该明白,我们所认识到的一切,均无任何根据,纯粹是一种心理的臆造。如果仅仅对这么一丁点儿的了解,就感觉坐立不安的话,那么,这种恐惶与不安,实际上,是对空性见地的一种原始惧怕。否则,人们没有任何理由,如此这般地,把有与无、是与非、净与污、善与恶、佛与众生、天堂与地狱等等,二元观念,硬说成是「真实不欺」的因缘法则,并极尽所能地捍卫与护持。认为与因缘法则相违是断见邪说,还说什么「需要破除的并非因缘二论,而是在因缘二论之外的实成」。如此怪论,完全是出自于那些沉溺在文字游戏中的学者们之口的。
         在他们看来,常常伴随于我们心中的「自我意识」,不是我执,所以就不能破除。但是,什么是俱生我执呢?假如一个人对你说「你是贼」时,你会马上反驳你为什么说我是贼呢﹗﹖」此时,一个赤裸裸的自我,从你的心里跃出来进行自卫,那便是俱生我执。
         如果说,经常相随于我们的这个意识,是正量标准的话。那么,当听到有人说「你是贼」时,在心中所产生的自我防卫意识,也只不过是加强了一点在我们心中的所谓正量标准而已。怎么会是「实有执」了呢。如果说它是实有执,那么,当别人说「佛非皈依处」时,我们立即会反问「佛为何不是皈依处呢?」这种本能的反应,不也是一种实有执了吗?同样,当别人说「此非瓶」时,我们本能式的反驳「这不是瓶子,又是什么?」「我敢肯定这就是瓶子」,这种强烈的认同意识,也是对瓶子的实有执,怎么会成为正量标准的了呢。故之,依他们来看,当意识处于微弱状态时,此意识是正量标准。但当它发生了变化,成为一种强烈的意识时,便像一棵被风吹动的树,倒向实执那一边去了。这种(逻辑)不也太离谱了吗?
         「证悟空性,首先要了解空性的障碍」这是一种极为普遍的说法。宗喀巴大师也说:「在没有证悟空性之前,纯粹存在与真实存在;真实非存在与纯粹非存在之间,是很难区分开来的。」他还认为,中观应成派与中观自续派之间,很难找到共识的最终原因也在于此。所以,在没有证悟空性之前,我们没法辨别出一个不受意识支配的真实有,也没法相信被假模假样地辨认出来的所谓空性障碍。
         有些人认为,当我们的心理产生「此瓶存在」的意识活动时,随之也会产生「此瓶真实有」的执着心理。并认为意识活动与执着心理两者很难区别开来。
         那么,理性与实执,一个被认为是成佛的首要条件,另一个则被认为是所有过患的母胎。但此二者彼此相似,几近乱真,如同形影相随,很难分辨去舍。故此,没有必要为之分野划界,统统否定破除便就是了。
         如果说,认为「天亮了」的心是正量心,那么,「该整装系带」的念头,也应该是正量心。同样,「喝茶」,「吃糌巴」等等所有心思念头,都是地地道道的正量心。所以一天到晚,在我们的意念活动中,没有一个念头是应该被否认,被破除的。试问,那个被称为「实执」,应予破除否认的心,是从何而生的呢?从无始生命起,我们业已深知熟悉的这个「实执心」,如果在一天时间内,在我们心里仅仅产生一两次,实属离奇稀有的了。     我们对那些习惯了的事情,往往会产生第一个反映。譬如说,当你在路上遇见自己的父亲------一个婆罗门大师走过来时。你的第一反映一定会是「噢!我父亲来了」。而不会是什么「婆罗门来了」,「大师来了」之类的了。这些在《因明学》(11)的著作中已详细论及。从无始以来,我们深深地习惯于「实执心」,所以,当我们看到「瓶子」时,第一个反映一定会是此瓶子为「实有」的心了。因此,不管我们对瓶子、柱子,存在,非存在等,进行如何的思维分析与逻辑推理,来加以否定。也不能将把眼前活生生的瓶子置若罔闻,而去否定瓶子实体之外的一个抽象「实执」。对于这点,不要说古代的学者们,连格鲁派中,具有实证经验的贤哲们,也都考虑得非常周详。比如,章嘉仁波切(12)曾经不悦地批评那些不切实际者们说:「忽略这个生动活泼的现象世界,寻找一个不复存在的兔角去否定」,贡唐丹贝卓美(13)与班禅罗桑曲坚(14)等大师也曾发表过相同的观点。
         有些人认为,如果用合理思维去否认瓶子,柱子的存在,就会产生一种虚无飘渺的断见,为此而懮心忡忡。其实,这是一种不必要的担心。因为,看着一个实实在在的瓶子在自己眼前,凡夫俗子的心里,绝对不可能产生「此瓶完全不存在」的「断见」。
         如果在眼睛看到柱子,双手触摸到柱子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产生一种「此瓶虽然现于我前,但实际上是空的」,这样一种有感而发的念头的话。这种念头即是现空不二的中观之见,怎么会成为断见呢?
         总之,认为瓶子根本不存在,或者,眼睛亲自看见柱子,心里油然生起一种虚妄不实的感觉的话,就没有什么理由害怕成为断见的了。有诗云:「心中虽然断为无,双眼望见活脱脱,黄帽堪布虽末宣,早知此为虚幻心。」如果把黄金、石土、草木一齐掷入火中焚烧的话,能燃烧掉的,就会被烧成灰土;未能烧毁的,则将遗留下来。同样的道理,如果用合理思维,对一切现象世界,不加以区别进行否定的话,一个虚幻不实的世界,将会遗留下来。所以,我们不能够把原本虚幻的因缘法,从诸多现象中分割出来,让它独自保持圣洁,不染受合理思维判断的影响。
         不承认「常规真理」,并不意味着对因缘法也应采取持疑的态度。因为,所谓的「常规真理」,就是学者们为了把常规世界的现象,进行分割演绎时,所采用的三段式逻辑(15)。实际上,是那些学者们,本着维护自己观点的目的,用无明杂染的宗派之见,对现象世界进行一系列的特征描述后,根据自己的概念推断抉择一个自认为正确的东西,并冠之以「真理」,「信实」,「不欺」。也就是说,所谓的「真理」,只是六道轮回中的生命,其心中与生俱有的意识,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一种转换与变相罢了。比如说,当小孩的手接触到火时,小孩会「呱呱」地哭喊起来,其父亲走过来,会带着教训的口气给小孩讲述道:「你的手是肉做的,而火是烧烫的。手触到火上,当然会被烧痛的」。这样,通过权威的经教与讲述道理的方式,「真理」就被创造出来了。所以,只要我们能够感知大地、岩石、山脉等现象的存在,我们就无法否认「三宝」、「业果」、「因缘」等现象的存在了。如果一个人对需要感知的世界,即感官世界以外的东西,没有一丝的感应;而仅仅感应到,一些不需感应的感觉世界的话,那么,此人一定是一位无精神追求的凡夫俗子。
         一旦我们达到了古代咒师们所描述的「究竟法性,超越思议」的境界时,大地、岩石、因缘、三宝等,所有善恶中性的感觉将统统消失,取而代之的将是体意双运,二谛双运,善恶双运,吉凶双运。彼时,遍知一切智慧的千千万万部分,将圆融在真实法性的智慧中,与之变成一体。
         一般而言,我们凡夫俗子对于自己所相信的东西,有些是出于情愿,有些是出于不情愿,也有些是出于无可奈何。但是归根到底,莫过于相信自己的感觉罢了。因而,所谓的「信奉」,就是指经验感觉的力量,迫使我们的心识,不由自主地去偏执某一外境。
         没有人会把梦中的经验当真。但是,睡梦中出现的苦乐以及种种恐怖可怕的感觉与感受,我们不得不信服。比如说,梦见自己从一个万丈高的悬崖往下坠落,如果按照三段逻辑的推理,那将是必死无疑的了。但,梦境出现了转机,从悬崖上掉下来,又从底谷返回,升飞到天空。此等现象,以逻辑推理,则是完全不能够成立的。从悬崖上坠落时的恐惧感;还有飞升腾空的欢乐心情。种种经验的变化,对我们的心而言,又是无法否认的实事。鱼儿可以在水中悠闲自得,而人在水中,则害怕被水淹死。不同的觉受,对鱼儿和人,都是不得不接纳的实事。
        区分「我方承许」(16)与「他方承许」(17),是中观应成派理论中,最与众不同的特点。「他方承许」是指还没有从二元观念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的凡夫俗子,对某一现象所作的不由自主的承许。但是,凡夫俗子的任何感觉与想法,则不能被证悟法性的瑜珈师主观地接受。此即中观应成派所指的「我方承许」。当一位没有任何主张的立论者(诘难者),在禅定状态中一言不发时,有主张的敌论者。以权威的经教,或以严密的逻辑,对立论者进行辩论时,所回答的将纯粹是他自己的主张。所以,这个「无主张」的思想,如果用文字、概念,特别用诡辩逻辑去描述的话,是极其不适合的。
         从心底里接受「大地的存在」,是属于「我方承许」,出于无可奈何,迫不得已地承认「大地的存在」,即属「他方承许」。佛陀在菩提树下合目静坐七日,是佛陀本人「无承许」的观点。但,转法轮,讲述四圣谛法,引导众生开悟解脱,则是以慈悲为原则的「他方承许」。其实,这并非中观应成一派独有的见识,任何一个承认世俗谛与真义谛,了义与不了义的宗派,都有相同的见解。《释量论》(18)中也讲到:「真如本性,平等无别;超然姿态,静待外境」,在很多梵文的批注中清楚的讲到,佛陀在讲经说法时,也承许物质世界的存在。
         每个人的思维、觉受,以及表达方式,都是以主观的「我方承许」与情面的「他方承许」两方面表现出来。如果依此为据,宣布佛陀与众生的思维与觉受也一样的话,就没有人会相信的啦。
         在现代寺院的一般辩经中,如果你害怕被对方驳倒的话,最好的方法莫过于保持不答复的姿态,对对方抛出的任何一个诘难,均作「不维护任何主张」,「不维护任何主张」的答复。便能在玩笑与嬉戏中,轻而易举地击败所有的诘难者。   三段式逻辑,是在人们的分别心之上建立起来的。如果你把它作为一种武器,想去击败理论上的敌手的话,其结果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如果用它去攻击「不维护任何主张」的观点的话,进入法界的入口处,又被封锁地严严实实。所以,陈那(19)在《集量论》中对逻辑的种种缺陷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知识,建立于二元思想之上, 
正量,取决于真假外境。 
在不实的虚妄中,二者如此地相互依托,
孰人能够凭信「常规真理」。

世间规则,未经研究与分析,
宗派理论,经过切磋与提炼。
二者相依托,互为根据。
孰人能够凭信“常规真理”。
 
仅是一种心灵的变幻,此世界虚妄不实。
而其固有的自性,则不以心灵而变化。 
真实与虚幻,相互交替。
孰人能够凭信「常规真理」。 
立论者,企图掩饰自己天大的过失,
敌论者,计较他人针眼般的瑕疵,
此胜则彼负,如日夜之更替。
孰人能够凭信「常规真理」。
 
现而不实,破除执着实有的常见,
非现不实,摒弃虚无飘渺的断见。
一种原则否定另一种原则,
孰人能够凭信「常规真理」。
 
实有执着,造成对朋友的依恋,
正量标准,认识到朋友的恩惠。
增加贪欲,其二者不分伯仲。
孰人能够凭信「常规世界」的真理。
 
实有执着,认为敌人是真实的,
正量标准,认识到敌人的威胁。
增加怨恨,二者不分上下,
孰人能够凭信「常规世界」的真理。
 
推理逻辑(比量)来自于心的感性经验,
而现实中的真假又靠推论逻辑来判断。
儿子的诞生,证明了父亲的存在,
孰人能够凭信「常规世界」的真理。
 
理论的建立,源自于创始者们的思想,
创始者们的思想,又是通过理论来证实的。
如果能够自作主张,何需依赖别人,
如果不能自作主张,谁人可以信赖。
 
正确的理论﹐引自于权威的经典,
而经典的权威与否,又要靠理论来印证。
理论中能够领悟到的话,何必苦苦求寻权威,
理论中领悟不到的话,权威何有所用。
 
弥勒佛示现真身,无着菩萨仅见母狗一条(20),
不要轻信,未被检验的第一感觉(自然心)。
中观(21)与唯识(22),观点相反,势不两立。
谁敢相信那些智者的思想。
   凡人寻求真理,
得悟天生的实执心,才是衰败的根源。
而学究们找寻真理,
得到的,却是更加糟糕的「被宗派异说染污的实执心」。(遍计实执)
 
在「有无」,「是非」,「真假」等,
被喋喋不休地,争论的世界里。
经常所见到的,被称为「知识」,
熟练习惯了的一切,就成了「正量标准」。

多数人的喜好,变成真理, 
众所公认的一切,成为心所归依的教派理论。
每个人,有自己不同的判断标准,
金刚盘石般的圣旨,被人们用作判断是非的依据。
 
每翻一座山,人们信奉一种不同的宗教,
有数千位智愚不等的人,哄起而信从。
他们各自宣称「惟有此派,真实不欺」,
对如此之自我标榜,
同类者,闻之将欢乐喝彩。
而别人听后,将会感觉反胃恶心。
 
在生命轮回的六道世界里,
十人赞同,却有百人反对。
人类所见闻到的,天神闻所未闻,
因而,谁能判断真假的区别。
 
毕生致力于智慧的追求,
哲人,有时也难免失误。
因此,莫把世间颠倒的感觉, 
当成一种「正量标准」。
 
心怀己所需要,己所喜爱的心思,
并视之为衡量一切的,「正量标准」。 
这像是在海市蜃楼,消失的空地上,
复见珠宝,堆积如山的幻景一样。
 
每一次,脸部表情的变化;
还有,镜子层面稍微的更变,
均可导致镜中影像,现示异样的面目。
知识----飘忽不定的镜中影映,
定会在变化中过时、消隐。
 
智力分析,使我们对存在产生怀疑,
手指触针,又使我们感觉存在的真实。
难道,针刺的痛觉,只是手指的感受?
抑或,感觉会错乱,疼痛非实在呢?
 
探求存在的根源,怀疑到存在的实在性,
得悟出存在的非实在,又想到存在的真实。 
追求真实,得到的却是虚幻,
经验到虚幻,又觉得虚幻本身是真实的。 
  

        说中观派不承许任何观点,并不意味着他们一辈子就缄口不语,月称菩萨也曾讲到:「这是那烂陀寺院(23),我是月称,这是我的袈裟,佛是从菩萨之中产生的」。很显然,月称菩萨在这里,就已经承许了很多的观点。讲到有无承许的问题时,我们必须得把常规分析与真实分析二者区别开来。但是,也许有好事者会如此发难:「你在真实分析阶段所言的『不承许观点』,本身就是一种承许」。这种极端挑剔的态度,就像有人说「我要睡觉,请别说话」时,另外一个人走过来故意戏弄地说:「你说你要入睡,让我们莫讲话,本身就说明你自己不想睡觉的了」。这真是一种无聊的游戏。据说从前有一群天鹤在天空中飞行,领头的天鹤警告其它众天鹤道;「现在我们不要出声讲话了,否则,就会被别人射死的」,众天鹤听后,齐声回答道「不讲,不讲,不讲﹐﹐﹐﹐」逐渐地,所发出来的声音,反而越来越大了。
         总之,如果说在禁语,吃斋期间的圣誓,以及佛陀在对十四种邪见的问难(十四无记)(24),莫置答复的沉默等,属于合理的话。那末,无承许的观点也应该是合理的。有偈道:「前世后世被问及,世尊佛陀示沉默」。如果按照律藏经典中所言,「无言以对」是最彻底的失败的话。那末,佛陀不就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吗?劝君切莫以持有这样的(荒唐)逻辑,而沾沾自喜了。圣天菩萨(25)言:「谓何如此甚深法,莫传根器不适者,故此世尊知一切,智者仰视齐颂扬」。圣天在多处赞扬了佛陀对有些问题,所作沉默回答的超越智慧与善巧方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