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俱舍论》序文问答题

作者:索达杰 来源:青海湖网 时间:2008-08-17 10:49:50 点击数:

1.请简单介绍世亲论师
    答:世亲论师被誉为世界智者之顶饰,与无著菩萨一母所生。于那烂陀寺出家后,严持戒律,精通三藏。后据有部《大毗婆沙论》造《俱舍论》,于其中融合了经部诸宗的观点,而被誉为聪明论。经无著菩萨的劝说后,论师转而弘扬了大乘。尊者一生造论颇丰,被誉为“千部论主”。尊者每日讲授二十堂大乘课程,担任授戒之亲教师、轨范师之职,并辩论制伏外道。尊者真正以“讲辩著”智者三大事业度日。当时所有的大智者对尊者皆毕恭毕敬,五体投地。尊者一生广弘佛法,大兴寺庙,被誉为第二大佛陀。尊者培养了诸多不可思议的大弟子,最具代表性的四大弟子即精通戒律之殊胜弟子阿阇黎功德光、精通俱舍之殊胜弟子阿阇黎坚慧、精通因明之殊胜弟子阿阇黎陈那、精通慧度之殊胜弟子阿阇黎解脱部。
    2.请简单介绍蒋阳洛德旺波尊者
    答:蒋阳洛德旺波尊者是极为著名的大成就者。尊者从小极具悲心、相续调柔。尊者出家后,闻思修精进,每日很少睡眠,因而腰带不曾解开过。尊者二十三岁时被授于金刚阿阇黎位,二十七岁时结集《续部集》,二十八岁时依止文殊菩萨化身蒋阳钦哲旺波尊者,并得到上师欢喜摄受。尊者讲经说法中极重视基础法门的修行,说任何高深大法,若无基础则修也无益。有些着魔之人经尊者加持,皆得痊愈。尊者示现圆寂时,大地散发奇妙异香,天空彩虹环绕。五天后,尊者躯体缩小到能被放置在一只小盘子中。荼毗大典时,木料全部自然燃烧起来,彩云遍满天空。
    3.本论的梵语、藏文、汉意分别是什么?
    答:梵语:阿伯达玛够卡嘎热嘎
        藏语:秋温波奏戒策累俄雪巴
        汉意:对法藏颂
    4.何为对法七论?
    答:对法七论是《发智论》与六足论,是说一切有部的七种根本论著,即《发智论》、《品类足论》、《识身足论》、《法蕴足论》、《施设足论》、《集异门足论》、《界身足论》。
    5.译者顶礼文殊童子的必要是什么?
    答:这是为了使翻译圆满等实现诸多暂时与究竟的愿望。
    一、顶礼文殊菩萨是让人们明白此论是论藏的注疏。
    (西藏第四十一王朝之国王阿多赤热巴巾,被称为具发髻国王,是大势至菩萨之化身,每次见到出家人都极为恭敬,他皆将头发披开于地上,让出家人走过。这位国王规定:翻译律藏,译礼为顶礼本师佛陀;翻译经藏,译礼为顶礼诸佛菩萨;翻译论藏,顶礼文殊菩萨。)
    二、论藏意义深遂难知,顶礼诸佛的智慧总集文殊菩萨,是为祈祷加持如理通达。
    三、祈祷遣除翻译中的障碍。
    四、可以令读者了知译者的身份乃佛教徒。
    6.世亲论师通过哪三个方面赞叹佛陀?
    答:一、自利断证圆满:“何者尽毁一切暗”,直接宣说了断除圆满,间接说明了证悟圆满,因为断除烦恼圆满,则证悟智慧必然圆满。
    二、他利事业圆满:“引众脱离轮回泥”,众生皆于轮回泥中难以自拔,是佛陀引得众生脱离轮回之淤泥。
    三、成办他利之方便圆满:“如理说法佛”,为了利益有情而如实宣说自己所证之道。
    7.什么叫两种不知之痴暗?什么是四不知因?
    答:两种不知之痴暗:具染不知之痴暗与非具染不知之痴暗。
    四不知因:
    ·因佛法深细而不知:如舍利子尊者不知如来之戒蕴。
    ·因对境遥远而不知:如目犍连尊者不知母亲已转生到具光世界。
    ·因时间久远而不知:如舍利子尊者不知华杰施主具有随解脱分善根(此善根是成就解脱之因)。
    ·因分类无量而不知:对于如孔雀翎羽之颜色等的产生原因,各种之分类,无法了知。
    此四不知因属非具染不知之痴暗,阿罗汉亦不能知,唯佛陀能一一了知。
    8.什么是轮回泥?
    答:泥是淤泥是有蛙等小含生集聚之地,难以逾越,必须仰仗他者才能越出。同样,轮回也是凡夫众生集聚之处,有爱的浸润,即以爱而耽著不舍,难以越过,必须依靠佛陀方能跨越。
    9.什么是对法?如何分类?
    答:法:不舍本身的为法,如色法不舍变碍之相;
    对:能现前胜义法涅槃故称对。
    对法:是对向涅槃之法,即以此对法可以令修学者相续现前涅槃。对法分胜义对法与世俗对法:
    胜义对法:见道、修道以及无学道的无垢智慧及其随行分(指与无漏智慧俱有的心心所、四相、得绳以及无漏戒等),或者说所属五蕴或四蕴。
    世俗对法:是趋入胜义对法之因。包括诸慧,即俱生智慧以及闻思修所生三慧,此四种有漏智慧;还有诸论,即包括有关胜义与世俗对法内容的七部论藏等所有论典。
    胜义对法是果,是真正意义的对法;世俗对法是因,就是从其是胜义对法之因的角度,其亦名为对法。
    10.对法藏之藏是什么意思?
    答:藏有二义:
    一、能摄藏,即此论摄藏、涵盖了对法七部的所有精华之义故名为“藏”;
    二、所依,此论的所依即是对法七部等,对法七部等名对 法藏,所以此论就以所依论的名字命名亦名为对法藏。 [FS:PAGE]11.为什么宣说对法?
    答:对法是观察四谛一切法,并对向于涅槃之法。如果没有辨别有漏无漏一切法的智慧,则无有其他的方法可以灭尽根本与随眠的一切烦恼。烦恼是三有的根本,烦恼未灭,则必依之而造业,以业牵引将永远漂泊在世间三有大海中。所以为了引导众生出离三有而宣说对法。
    12.请辨析“传闻此论乃佛说”之义。世亲论师对此持什么观点?
    答:对于对法七论是否为佛所宣说有不同的观点。
    有部宗认为对法及佛散说于经藏、律藏中,后由七位阿罗汉所结集;世亲论师以“传闻”一词来表达对有部宗之说法的不满;以甲智论师之意,论主同意经部观点,即对法七论非佛所宣说,而是由阿罗汉所造;多罗那他的《印度佛教史》及明朗译师的《漫谈佛教》中说,若说因为对法七论中有过失则非佛所说,那么亦不应为阿罗汉所说,因为说阿罗汉说法有过失。
    以上说法皆有根据,但也可以这样理解,即佛曾散说了对法,阿罗汉们也作了结集。而其中所存在的某些过失,只不过是阿罗汉为了建立自宗的一种不同见解而已。
    13.此论必要等四法为何?
    答:一、所说(内容):有漏无漏一切法,以“诸法”来表达;
    二、必要:说诸法而令弟子相续中生起辨别诸法的智慧;
    三、必要之必要(即究竟之必要):依辨别之智慧最终获得有余、无余涅槃;
    四、关联:必要之必要依靠必要,必要依靠所说内容,此为关联。或者所说诸法与能说的此论相互联系为关联。
   14.什么是有漏法?什么是无漏法?
    答:有漏法:漏即烦恼,因为烦恼在这些有为法中,通过所缘或相应的方式连续不断地随顺增长,所以这些有为法(苦集二谛)称有漏法。
    无漏法:道谛及三种无为法是无漏法,烦恼缘这些法虽然会生,但不会随顺增长,故是无漏法。
    15.烦恼是以何方式增长的?
    答:烦恼是以所缘与相应的方式增长的:
    以所缘的方式增长:依靠所缘境以爱、见执为我所,从而增长贪心等所有烦恼。
    以相应的方式增长:有漏法与心所一起,加上眼睛等增长缘以相应或能依的方式增长烦恼。
    16.三种无为之法相是什么?
    答:虚空:是指不被色法阻碍的一种常法,因其远离了能障所障并能容纳色法的缘故。
    抉择灭:依靠无间道无漏智慧力远离所破有漏法的一种无为、常有、善事的灭。
    非抉择灭:能永远制止所破未来法产生的一种无为、无障、无记常法,未来法不能产生,只是因为缘已不具足。这就是抉择灭以外的非抉择灭。
    17.举例说明非抉择灭的具体含义?
    答:非抉择灭是指能永远制止未来法产生的一种灭法,但这种灭法与抉择灭不同,抉择灭是以智慧断除所断后,而离开烦恼系缚的一种灭法;非抉择灭法并非是以断除所断烦恼令其不生而安立灭法,而是说未来法不能产生是因为缘不足而安立灭法。比如说眼睛专注蓝色物体心不散乱,就此一刹那中,唯有缘此蓝色而生之识,而于此时间同时存在的另外的色、香、味、触等未被缘取而也已成为过去,那么在未来世缘这些色、声、香、味、触而生之识毕竟不会再产生,因为境已成为过去,而不能再被缘取,也就是缘不具足,故成非抉择灭。
    18.关于三种无为法有无实体,有部与经部有何不同观点?
    答:有部宗:三种无为法具有实体:
    一、虚空能起到无阻无碍的作用;
    二、抉择灭能除本身的所破法;
    三、非抉择灭可制止本身的所破法产生。
    经部宗:三种无为法名相有,但其实体不存在:
    一、虚空只不过远离了有阻碍的所触而已,并无实体;
    二、抉择灭仅仅远离了自己的所破而已,并无实体;
    三、非抉择灭也只是说一法在因缘不具足的情况下未生而已,并无有一实体之灭法。
    此处所谓有无实体,在有部即说一切有部承许三世一切法实有,即一切法皆具有一种实在的体相,如说灭法具有一种实有体相,说命根、同类等不相应行皆实有体相。而经部则对有部承许无为法、不相应行法等有实体皆一一进行遮破。如说抉择灭,只不过是以智能断除了烦恼,而烦恼已经不存在了而已,并没一个实有的其他之法在相续中又重新存在,然而有部在这时却安立了一个灭法,并说其与烦恼等法一样具有实体。当然,有部、经部皆据所化众生根基以及自宗见解而作安立,但经部以上对有部某些成立有实体的观点的遮破,确实更加合理。经部对于无为法等法的名相之存在并没有遮破,而是遮破此等法具有实体。
    19.《俱舍论》共分几品,品名如何?
    答:《俱舍论》颂词上共分八品。
    第一品:分别界品;
    第二品:分别根品;
    第三品:分别世间品;
    第四品:分别业品;
    第五品:分别随眠品;
    第六品:分别圣道品;
    第七品:分别智品;
    第八品:分别定品。
    论主亲自作的《俱舍论》长行文中又加了一品,即破我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