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教:古老的祈福文化
“央”(gyang)是藏语译音,指福禄、福泽、财运和吉祥。“央”的观念和有关“央”的行为在藏族民间生活中无所不在,无处不有。藏族人的家中,有在装满青稞象征财富的“央岗”(福运箱、财运斗)上插上福禄箭的习俗。家中卖了牛,要从牛身上拔取些牛毛,放进自家的福运箱,否则便是将牛的“央”也一同卖掉了。自家的牛羊有“央”,村落的青稞地也有“央”。
“央”的观念源于藏族人远古的“万物有灵论”。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落后的生产力使得藏民族在谋求生存时显得力不从心,因而,在信仰意识主导下的央的观念给予人们心理满足和安慰,调节了人们的心理。正如世界各民族中最为典型的“谷魂”崇拜,藏族人观念中的“央”,同样也隐匿着祝愿与希翼。
有关青稞的巫术习俗在宗教仪式及民间信仰中均有表现。据载十三世达赖喇嘛时期,每逢三月初七,达赖喇嘛要召集布达拉宫南木加扎仓的全体喇嘛念经,念毕派人将装有各种谷物、缎子小条、珊瑚等的聚宝瓶带到藏区各地埋在田地里。藏族人相信这样做会保养地气,可使来年庄稼丰收。内装各种宝物(包括珠宝、药物、宝土、五谷、茶叶等)的聚宝瓶也会在祭山神的奠基仪式中使用,被安放在神山之顶。
据史料记载,松赞干布前的君王均靠苯教徒来维持统治,苯教徒的方法之一便是占卜术。其中有羊胛骨占卜、乌鸦叫声占卜、念珠占卜和青稞占卜。后者是占卜者检查青稞粒排列组合的情况,从青稞粒形成的图案得出占卜的结果。占卜中还有以专门用镜子判断吉凶祸福的圆光占卜。圆光即借助咒语通过铜镜看到被占卜者想要知道的一切。当圆光时,圆光者让求卜者手中握十几粒青稞,放在嘴边吹气,同时心中要专一思念自己要卜算的事,然后把青稞粒放在圆光者的手中,由圆光者将青稞撒向铜镜,然后便开始等待镜中显现的文字与图像。
我们知道,巫术是远古人类相信依靠人自身力量便可达到目的的观念的体现,念经加持后的青稞便是占卜者手中的道具,只是其中寓有浓郁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朵尔玛是由糌粑(即青稞炒熟后磨成的面粉)捏成用以供神施鬼的食品。将朵尔玛在一定日期抛向门外,是藏族寺院与民间共同拥有的行为。人们认为这样做,会将影响健康和幸福的邪恶驱逐出去,从而保障今后生活的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