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专访藏族民间雕刻艺人——叶群·塔贤

作者:多杰卓玛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09-03-05 11:30:05 点击数:

叶群·塔贤
3月4日,青海湖网记者在海南州会议中心独家采访了荣获“第十三届中国杰出青年农民”称号的石雕艺人叶群•塔贤,在他今天的荣誉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和经历的苦痛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只有他手上的伤疤见证了这一切。他把自己在生活中所有的感悟都融进了自己的画笔,融进了一件件石雕作品中。在他清澈的眼眸中浮现出的那份激情是对艺术的虔诚、对弘扬藏族民间文化的一份责任和对事业的忠贞以及对家乡的热爱所涌现出来的。
    青海湖网:您刚开始是受什么而启发,最初是受了什么影响而使得如此热爱绘画?
    塔贤:说不上受启发,因为出生在偏僻的同德牧区、交通不方便,没有路、没有学校,放牧是我生活的全部,草原、羊群、蓝天成了我朝夕相处的伙伴。那时候,我一天最期盼的是放牧回家后跑到村附近寺院里看画师们作唐卡和壁画,画师们手中幻化出的每一幅画都很亲切,是我从来都没有见过的,然后第二天放牧时就凭借着自己的想象力模仿。因为没有纸和笔,我就用石子、树枝、黄土块……做最初的绘画工具。
    当时特别渴望上学,但是自己没有机会也没有福气上学,所以很沮丧,心想一定要学到一技之长。因为天生就很喜欢绘画艺
术,所以放牧时一心专注于在地上、冰上、石块上用泥土绘制着自己心中构思的那一幅幅画,但家里的羊被我放得一天比一天少。(他笑着说)
    青海湖网:您真正开始绘画雕刻是什么时候?是什么力量使得你如此坚持不懈?
    塔贤:1992年我15岁的时候,我的一个亲戚从县城给我带来一沓纸和几管绘画颜料,我非常高兴,因为那是我第一次用纸笔绘画
。当我将放牧时用纸和笔绘出来的一幅人物肖像拿回家时,一直很反对我画画的父亲看了以后也很惊奇,那是他第一次没有因为画画责骂我。
    准确地说酷爱藏族民间艺术促使我一直努力,我将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场景和事物如牛羊、树木、人物,打酥油、捻毛线、搭帐篷等等,通过绘画雕刻的形式呈现出来,当每一件作品成功完成,立刻焕发出超乎寻常的生命力的那一刹那,我也会感到无比的欣慰,我觉得我虽然没有上过一天的学,不懂一个汉字,不会说一句完整的汉语,但我亦真可谓是天生我才必有用,哈哈…(他说着又笑了)
    青海湖网: 您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石雕艺术中心”现在的情况及对未来的打算?
    塔贤:目前为止,我有三十多名学生,年龄在15岁至30岁之间,其中有十几名学生现在已经娴熟地掌握了石雕技艺,和我一样他们各自能够独立完成自己的作品,还有一部分学生正在学习当中,这些学生都是待业的大学生和牧区的牧民,我们老家的经济不算好,农牧民的日子过得并不富裕,我教大家一门手艺后最起码能够养家糊口,这是我最初的想法。但是,现在我不只是这样认为,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将我们集创作、加工、销售三位一体的“石雕艺术中心”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兴办一个“绘画雕刻工艺美术制造厂”。把贫困户子女以及没有工作的回乡大中专毕业生都招进厂子里,给他们传授石刻、木刻、骨刻、油画、水彩画以及草图、速描等我所学技术经验,另外再扩大我们产品的销路,使我们更多的作品能远销海内外,为家乡群众增加收入、共同致富开创出一条新路子来。
    我知道这对于我一个没有念过书的人来说这会很难,但我会一直努力,我相信功夫不会负有心人。
    青海湖网:最后您给我们谈一下这次荣获第十三届中国杰出青年农民后的感想
    塔贤:获得这个荣誉我很高兴,对于我来说能够有现在的成绩是我意想不到的事情,像做梦一样,但是我不会满足于现状,我会将这个荣誉化作一种动力,继续挖掘和弘扬藏族民间绘画雕刻艺术,我更要不断地汲取一些藏文化知识,在生活中继续探索,传承好藏族民间艺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