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藏学家恰嘎多杰才让
藏族文化:在和谐的阳光下绽放绚丽光芒
——访藏学专家恰嘎·多杰才让
藏学专家恰嘎·多杰才让
原青海省海南州文联主席恰嘎·多杰才让在海南工作的几十年间,恰嘎·多杰才让从来没有放松和间断过藏学研究工作。他先后组织编写了《格萨尔儿童文学丛书》、《神奇的格萨尔艺人》、剧目《格萨尔王传·贾察统帅》等10余本著作和10余篇《格萨尔》研究方面的论文。其中《格萨尔儿童文学丛书》在1999年荣获青海省第四届文艺创作评奖优秀作品奖、荣获青海省第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等。他担任主编出版了《海南民间文化丛书》,出版了《恰嘎·多杰才让文集》5卷;2009年出版了《恰嘎·多杰才让学术论文集》;还出版了《藏族文学史》第一部等18本书。
从事藏学研究三十多年的恰嘎·多杰才让让对自己的民族和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和扎实的基础,对藏区发展的感受极为深刻。 在喜迎建州60周年之际,记者带着敬佩之意,采访了恰嘎·多杰才让。
记者:您如何看待我州安多藏族文化的发展?
恰嘎·多杰才让:“海南州是安多藏族文化的‘富矿区’,千百年来这片沃土孕育了灿烂多姿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解放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地方党委、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使这些优秀的文化传统得以传承、保护和开发。”
记者:请您谈一谈我州民族教育及其藏族语言文化的发展情况?
恰嘎·多杰才让:“今年是我州建州60周年,在这60年的风风雨雨中,海南州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农牧民进城入住,尤其是民族教育文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现在州上有民族高中、民族中学还有职校,各县城有民族初中,藏族聚居的乡镇和村社也有以藏语文教学为主的寄宿制小学,政府对民族教育的投入一年比一年多,我州教育布局调整后, “州办高中、县办初中、乡办小学、村办学前教育”的办学思路,整合优化中小学教育资源。教育得到平衡发展,农村、牧区儿童享受到城里孩子同等教育。师资力量和教学质量前所未有,藏族语言文字在整个行政、执法机关普遍使用。各地寺院也得到了有力保护和建设,尤其是赛宗寺、鲁仓寺等寺院进行学历教育使在整个藏区影响巨大。”
记者:解放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州优秀的文化传统得以传承、保护和开发,具体表现在那些方面?
恰嘎·多杰才让:“截止目前,海南州已有藏族拉伊、藏族扎念弹唱、藏族唱经调音乐、尚尤则柔4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贵南藏绣”等7个项目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4名。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挖掘整理工作取得突破进展,内容包括海南地区的民间民俗、民间传说、民间煨桑赞词、民间佛塔、塔贤石雕等,几乎涵盖了藏族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公开出版了海南藏族民间谚语、民歌(拉伊)、民歌这三套集成,集中反映海南藏族民间文化的音像作品随处都可以看到。今年海南州群艺馆精心打造的《海南锅庄(2)》 已顺利出炉,这无不体现对藏族文化的重视度。”
记者:如今每到一个地方,大街小巷都可以听到藏族歌曲优美的旋律,每一次文艺演出藏舞是主角,藏文化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藏文化如何在和谐的阳光下不断绽放出独特的绚丽光芒?
恰嘎·多杰才让: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藏文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用藏文书写的文献卷帙浩繁,为记录和传承灿烂的藏族文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现在藏文仍是藏民族最基本的交际工具。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藏文向着信息化方向发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藏文已经走在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字信息化的前列,并在信息化时代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州发展速度很快,变化非常大。各少数民族群众沐浴在好政策的阳光下,共同享受着发展带来的福祉,我们对未来充满着憧憬和希望,未来的藏文化发展有着光阔的空间和美好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