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从乡村走来的藏族作家

作者:李崇轩 来源:青海湖网 时间:2014-06-08 10:04:00 点击数:

一位从乡村走来的藏族作家
         ——记海南州检察院退休干部仓生荣

  仓生荣,乳名拉毛尖措,1956年12月出生在平安县古城乡沙卡村一个普通农民的家庭。生不逢时,那个时候正是国家最困难,百姓最贫穷的年代,孩子们吃不饱肚子是常事。
  有一段日子,他寄住在邻村的外婆家,外婆一家人虽然目不识丁,但却崇尚文化。每天晚上,外婆就给家人讲一些从别人那里听来的如《野人婆》、《摘花的三姊妹》、《蛇癞瓜》等民间故事,他听得津津有味,以至忘了日子的苦难。
  舅舅也为了自己识字,将带有彩色图案的字从书本上一张张的剪下来很有规则地码在一起,让他一起天天看图认字。
“你要识字,只有识字的人将来才不会当睁眼瞎,识了字就会写出并知道更多更好听的故事。” 舅舅认真地说。
  识更多更好的字,将来编写更多更好的故事的愿望就从那个时候起在脑海里萌动着。
  可刚背起书包上学,“文革”的急风暴雨开始了。在学校停课闹革命的大环境下,他一度终断了上学。
  后来,学校的秩序有所恢复的时候,在一位堂叔的帮助下,大龄的他,直接插入到四年级的后半学期上完小学,又上完了初中。幸好,当时在同学中少数民族孩子有初中毕业证书的并不多,在他一位爷爷的帮助下,用半考试半推荐的形式直接上了大学。
  在大学入学以后,仓生荣更痴情于文字带给人们的美妙境界。看着书本上的故事,听着老师的讲述,他也有一种通过文字向别人说点什么的冲动,写作也成了他的爱好。

[FS:PAGE]

  1980年仓生荣大学毕业被分配到贵南县民族中学,他给学生上语文,这个课程虽然和自己的专业不大对称,但和写作十分吻合,在上完课以后,他一方面备课、批改作业,一方面写作,他写了几篇自以为能感动人的故事寄到《群众文艺》和《西芷文学》,可泥牛入海不回头的尴尬,使他懂得这不是件光靠热情和自我满足就能实现的事情。
  于是他便苦心学习别人的优秀作品,并联络几位校友创办了诗歌刊物《幼苗》。通过这个刊物他们互相学习和交流,大有长进。有一天一位懂藏文的校友将他的一篇散文作品翻译后寄给了省上的藏文刊物,发表后邀请他到省上参加了首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会。会上,他聆听了大学中文教授和著名作家们的讲授,受益匪浅。
  回到学校后恰好有一位全国优秀班主任和一位全省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材料由校长安排给了他,他写的两份材料都非常成功,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好评。
  诗歌刊物的悄然流传和先进材料的撰写成功,使他有了良好的影响,组织上把他调到了县委宣传部。在宣传部,又经过业务的培训和实践锻炼,写了大量的通讯报道和杂文,成为了几家报社的通讯员和特约记者。不久,组织上鉴于他的工作成绩,提拔为一个乡上的副书记。
  当了乡上的领导,几天的快感以后,新的烦恼来了,领导工作和写作是两张皮,一天忙完行政工作以后无法静下心来写东西,可不写东西心里又有一些空虚,感到以前的努力也会变为徒然,心里很不是滋味。一天,他把这种烦恼写信说给了远在果洛教学,在写作上已有成就的一位远房的舅舅。舅舅来信说想走仕途就一门心思走仕途,别搞创作,要搞创作就一心一意搞创作,别想仕途问题,二者不能兼得。在这种情况下,仓主荣放弃写作,忙碌于各项行政事务。
  1992年,仓生荣调到海南州检察院。一开始做办公室主任。做这份工作虽然也和文字打交道,但毕竟事务繁多,难以静心。后来在自己的要求下,调整到研究室。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理论研究和文学创作的双丰收。被吸纳为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和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并在《民族作家》、《青海湖》、《青海检察》、《日月山》、《群众文艺》、《倒淌河》、《河湟》、《金银滩》、《西藏文学》、《杂文报》、《青海日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与人合著有《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宝典》一书,在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有文学作品集《缤纷高地》。两次荣获最高人民检察院颁发的金鼎文学奖,2013年7月参加由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组织的首期作家代表团出访俄罗斯,2013年8月退休。
  但退休后他也是“退而不休”。经常参加省州县召集的文化交流活动,帮助完成了由德布、陈列奥赛先生撰写的青海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尕布龙传》一书部分章节的校对修改工作,帮助省检察院完成了全国最美检察官——格尔木市检察院陈永洁女士先进事迹的撰写推荐工作。目前他正着力于实现一个更大更美的梦想,就是写一部反映高原农村牧区生活的长篇小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