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先 加
作者:本站原创
来源:青海湖网
时间:2009-09-21 17:45:59
点击数:

李先加,藏族,1966年9月29日出生,系中国青海省贵南县人。现任青海大学藏医学院藏医系副主任、教授,硕、博士研究生导师,青海省藏医学会副会长。从事藏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2年。发表论文40余篇,专著10部。获省级科技进步奖和国际银奖3项,填补国内空白1项。
教育背景:
1974年9月—1979年7月青海省贵南县沙沟乡德茫村小学
1979年9月—1982年7月青海省海南州民族师范学校初中部
1982年9月—1985年7月青海省海南州民族师范学校首届藏医中专班
1986年4月—1986年10月西藏卫生厅举办的全国藏医临床培训班
1989年9月—1992年7月西藏藏医学院医疗系
1998年1月—1998年2月四川省都江堰市参加全国藏医骨干教师研修班
1998年9月—1998年10月青海省高校师培中心学习高等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
1999年3月—1999年5月青海医学院学习计算机基础与应用,6月青海医学院学习继续教育公修课
2000年9月—2000年12月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学习比较医学研究法(青海省政府人才培训工程计划项目)
2001年3月—2001年5月青海省高校师培中心学习计算机网络知识
2002年9月—2005年7月西藏藏医学院攻读藏医学硕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85年7月—1989年8月青海省海南州藏医院内科从事藏医医疗工作,担任职务:藏医师
1992年8月—1993年1月青海省海南州藏医院研究室从事藏医研究工作,担任职务:藏医师
1993年2月—1995年3月青海省海南州藏医院医务科从事藏医医疗、管理工作,担任职务:科长、藏医师。
1995年3月—1997年6月青海省海南州藏医院从事藏医医疗、教研及管理工作,担任职务:副院长、主治医师。
1997年7月—1998年3月青海医学院藏医系从事藏医教学工作,担任职务:讲师
1998年4月—2001年11月青海医学院藏医系从事藏医教学工作,担任职务:综合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2001年12月至今青海大学藏医学院藏医系从事藏医教学、科研及编写教材工作,担任职务:藏医系副主任、教授。
主要论文及著作:
1、“医德之谈”《青海教育》1984年第4期
2、“三位杰出的藏医学家”《章恰尔》1988年第1期
3、“国外研究藏医学概况评述”《中国藏学》1991年第3期
4、“四部医典中的人体比像新论”《西藏研究》1992年第4期
5、“略谈藏医学的起源”《雪域文化》1993年第2期
6、“藏医心理学概论”《中国藏学》1993年第1期
7、“藏西医人体胚胎学之比较研究”《西藏研究》1994年第1期
8、“藏药仁庆璋皎对101例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观察”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1995年第2期
9、“试谈藏医术语丛、甘、恰”《藏医药研究》1995年创刊号
10、“略谈藏医心理学理论基础”《雅垄医学》1996年版
11、“藏医心理学大纲”《西藏研究》1996年第3期
12、“关于发展藏医药事业的几点思考”《中国藏学》1997年第2期
13、“对藏医丛甘恰系汉语寸关尺的质疑”(汉文)《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1998年第1期
14、“对藏医心理学几点质疑的解析”《青海藏医学院学术论文集》 青海民族出版社 1998年7月第1版
15、“藏医心理学纲要”《藏学优秀论文集》(五)中国藏学出版社 2000年3月第1版
16、“藏医对心理器官的认识和藏医心理学基础理论探讨”《’2000年拉萨国际藏医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17、“新时期藏医学术事业探讨”《’99年全国藏医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0年3月第1版
18、“术前加用藏药占皎达色配合治疗肝包虫病”(汉文)合作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1年第1期
19、“藏医学起源问题新探”《中国藏学》2001年第3期
20、“论藏西医各自的基本特点”《中国藏学》2002年第1期
21、“藏西医胚胎学之深层次比较研究”《中国藏学》2002年第4期
22、“再论藏医学起源问题”(汉文)《中华医史杂志》2002年第3期
23、“藏医学寿脉诊断法的认识辨析”《象雄文化》2003年创刊号
24、“藏医经典八支集中记载的药物学之考究”《2003全国藏医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5、“藏医经典月王药诊中记载的脉学之考究”《2004全国藏医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6、“《月王药诊》中的人体组织原理研究”《中国藏学》(连载)2005年第1-2期
27、“藏医学理论体系概述”《中国藏学》2005年第1-2期
28、“论医学理论的起源及其发展”《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29、“印度吠陀医学概述”《中国藏医药研究》2006年创刊号
30、《藏医治疗学》(合编)青海藏医学院教材 1995年发行
31、《藏医外科学》(合编)青海藏医学院教材 1995年发行
32、《藏医心理学》(独著)西藏人民出版社 1996年9月第1版
33、《藏药配方集》(合编)青海海南民族印刷厂 1996年12 月发行
34、《汉藏对照人体解剖学词典》(独著)北京民族出版社 1998年6月第1版
35、《全国藏医专业本科教学大纲》(共22门)担任第一副主编 1998年发行
36、《藏医人体学》(独编)全国藏医本科教材编写大纲 2001年颁布
37、《藏医治疗学》(独编)全国藏医本科教材编写大纲 2001年颁布
38、《藏医精神病学》(独编)全国藏医本科教材编写大纲 2001年颁布
39、《藏医学概论》(合编)全国藏医本科教材编写大纲 2001年颁布
40、《藏医精神病学》(主编)全国藏医本科教材之一 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4年出版发行
41、《藏药方剂学》(主编)全国藏药学专业本科教材之一 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7年出版
42、《藏医教学内容改革与人体学研究》(独著)青海民族出版社 将于2008年出版
43、《藏医治疗学研究》(独著)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7年出版
44、《藏医心理学系统研究》(独著)北京民族出版社(汉藏对照) 2004年出版
45、藏医学与印度阿喻吠驼医学基础理论比较研究《中国藏医药》2007年第3期
46、藏医药学理论体系与其它医学发展史比较研究 中国藏学出版社 2008将出版
47、《四部医典》精选(主编)(藏医学专业研究生教材)2007年青海大学印制
科研与获奖情况:
1、1995年本人参与制造的省级科研项目“藏药七十味珍珠丸及仁庆璋皎的研制开发”于1997年获青海省科技成果证书。
2、2005年开始主持“藏医教学改革与多媒体实验室建立的应用与研究”省级项目,目前正在研制藏医药教学课件阶段。
3、1999年至2000年承担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赞助的院级项目《增进人类健康》4个课题,该项于2001年已验收通过。
4、1997年至1998年参与承担并完成了国家级课题《全国藏医专业本科教学大纲》的编写工作(他承担第一副主编)。该题获国家教育部2001年度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5、主要代表作《藏医心理学》,填补了藏医学史上以往没有完整、系统的心理学空白。该书1997年获首届国际民族医药科技研讨会优秀论文奖;1999年获青海省第八次科技进步奖;2000年获国际藏医药学术会议二等奖(国际银奖)。
7、1998年获青海医学院院级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优秀奖。
8、2000年获青海省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小岛奖励基金。
9、2001年获青海省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称号。
10、2002年获青海藏医学院院级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
11、2003年获美国利众基金会中国国内优秀教师奖。
12、2006年《藏医心理学研究》获首届中国藏学研究成果学术论文三等奖。
13、2006年主持科技部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藏医白脉病研究”。
14、2007年主持中日合作项目“藏药五味马钱子汤散药效及抗肿瘤机理研究”。
工作业绩:
在教学上,先后承担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留学生等的《藏医学史》、《藏医人体学》、《藏医保健学》、《藏医三因学》、《藏医治疗学》、《藏医内科学》、《藏医精神病学》等主干或重要课程的教学任务;在临床上,担任青医附院藏医门诊部的诊治工作,采用传统方法来医治乙肝、心血管疾病、关节炎等疑难杂症,这一举措不仅帮助广大患者解决了疾病,同时也对宣传和推进藏医药事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近年来,他作为民族医药学专家参加国家级学术鉴定和课题评审若干次,2001年1月应日本传统医药联合会的邀请赴日本国参加藏医学专题演讲会,对国际藏医界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专题讲座和讲学等活动,使对外宣传和传播藏族优秀传统文化起到很好的作用;2005年11月,因美国医学基金会的邀请,前往美国进行实地考察,并对哥伦比亚大学、华盛顿大学、加州大学、拜斯替尔自然医科大学等院校进行访问、讲学、交流和建立合作关系;负责全国藏医本科统编教材即“二十一世纪藏医本科教育规划教材”的调研、编写、审定、出版等工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该系列教材(共26门,所需经费计人民币140余万元)于2004年8月份将全部出版发行;2003年,他积极争取了现代医学本科教材即“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系列教材的编译项目经费(共28门,人民币100多万元),本项目旨在编译出一套利用藏语言文字学习现代医学专业知识的教材。由五省区部分民族高等院校有识之士自发组织实施的一项现代医学教材翻译工程,整套教材编译工作由青海藏医学院牵头,青海医学院协助、联合西藏藏医学院、甘肃中医学院藏医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北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等18所院校共同完成;为了适应我国藏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更好地培养出一批合格的藏医药方面的企事业管理人才,经过他广泛调查并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全世界可算唯一的藏医药经济管理学本科专业2004年终于在青海藏医学院开办招生。
教育背景:
1974年9月—1979年7月青海省贵南县沙沟乡德茫村小学
1979年9月—1982年7月青海省海南州民族师范学校初中部
1982年9月—1985年7月青海省海南州民族师范学校首届藏医中专班
1986年4月—1986年10月西藏卫生厅举办的全国藏医临床培训班
1989年9月—1992年7月西藏藏医学院医疗系
1998年1月—1998年2月四川省都江堰市参加全国藏医骨干教师研修班
1998年9月—1998年10月青海省高校师培中心学习高等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
1999年3月—1999年5月青海医学院学习计算机基础与应用,6月青海医学院学习继续教育公修课
2000年9月—2000年12月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学习比较医学研究法(青海省政府人才培训工程计划项目)
2001年3月—2001年5月青海省高校师培中心学习计算机网络知识
2002年9月—2005年7月西藏藏医学院攻读藏医学硕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85年7月—1989年8月青海省海南州藏医院内科从事藏医医疗工作,担任职务:藏医师
1992年8月—1993年1月青海省海南州藏医院研究室从事藏医研究工作,担任职务:藏医师
1993年2月—1995年3月青海省海南州藏医院医务科从事藏医医疗、管理工作,担任职务:科长、藏医师。
1995年3月—1997年6月青海省海南州藏医院从事藏医医疗、教研及管理工作,担任职务:副院长、主治医师。
1997年7月—1998年3月青海医学院藏医系从事藏医教学工作,担任职务:讲师
1998年4月—2001年11月青海医学院藏医系从事藏医教学工作,担任职务:综合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2001年12月至今青海大学藏医学院藏医系从事藏医教学、科研及编写教材工作,担任职务:藏医系副主任、教授。
主要论文及著作:
1、“医德之谈”《青海教育》1984年第4期
2、“三位杰出的藏医学家”《章恰尔》1988年第1期
3、“国外研究藏医学概况评述”《中国藏学》1991年第3期
4、“四部医典中的人体比像新论”《西藏研究》1992年第4期
5、“略谈藏医学的起源”《雪域文化》1993年第2期
6、“藏医心理学概论”《中国藏学》1993年第1期
7、“藏西医人体胚胎学之比较研究”《西藏研究》1994年第1期
8、“藏药仁庆璋皎对101例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观察”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1995年第2期
9、“试谈藏医术语丛、甘、恰”《藏医药研究》1995年创刊号
10、“略谈藏医心理学理论基础”《雅垄医学》1996年版
11、“藏医心理学大纲”《西藏研究》1996年第3期
12、“关于发展藏医药事业的几点思考”《中国藏学》1997年第2期
13、“对藏医丛甘恰系汉语寸关尺的质疑”(汉文)《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1998年第1期
14、“对藏医心理学几点质疑的解析”《青海藏医学院学术论文集》 青海民族出版社 1998年7月第1版
15、“藏医心理学纲要”《藏学优秀论文集》(五)中国藏学出版社 2000年3月第1版
16、“藏医对心理器官的认识和藏医心理学基础理论探讨”《’2000年拉萨国际藏医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17、“新时期藏医学术事业探讨”《’99年全国藏医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0年3月第1版
18、“术前加用藏药占皎达色配合治疗肝包虫病”(汉文)合作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1年第1期
19、“藏医学起源问题新探”《中国藏学》2001年第3期
20、“论藏西医各自的基本特点”《中国藏学》2002年第1期
21、“藏西医胚胎学之深层次比较研究”《中国藏学》2002年第4期
22、“再论藏医学起源问题”(汉文)《中华医史杂志》2002年第3期
23、“藏医学寿脉诊断法的认识辨析”《象雄文化》2003年创刊号
24、“藏医经典八支集中记载的药物学之考究”《2003全国藏医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5、“藏医经典月王药诊中记载的脉学之考究”《2004全国藏医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6、“《月王药诊》中的人体组织原理研究”《中国藏学》(连载)2005年第1-2期
27、“藏医学理论体系概述”《中国藏学》2005年第1-2期
28、“论医学理论的起源及其发展”《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29、“印度吠陀医学概述”《中国藏医药研究》2006年创刊号
30、《藏医治疗学》(合编)青海藏医学院教材 1995年发行
31、《藏医外科学》(合编)青海藏医学院教材 1995年发行
32、《藏医心理学》(独著)西藏人民出版社 1996年9月第1版
33、《藏药配方集》(合编)青海海南民族印刷厂 1996年12 月发行
34、《汉藏对照人体解剖学词典》(独著)北京民族出版社 1998年6月第1版
35、《全国藏医专业本科教学大纲》(共22门)担任第一副主编 1998年发行
36、《藏医人体学》(独编)全国藏医本科教材编写大纲 2001年颁布
37、《藏医治疗学》(独编)全国藏医本科教材编写大纲 2001年颁布
38、《藏医精神病学》(独编)全国藏医本科教材编写大纲 2001年颁布
39、《藏医学概论》(合编)全国藏医本科教材编写大纲 2001年颁布
40、《藏医精神病学》(主编)全国藏医本科教材之一 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4年出版发行
41、《藏药方剂学》(主编)全国藏药学专业本科教材之一 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7年出版
42、《藏医教学内容改革与人体学研究》(独著)青海民族出版社 将于2008年出版
43、《藏医治疗学研究》(独著)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7年出版
44、《藏医心理学系统研究》(独著)北京民族出版社(汉藏对照) 2004年出版
45、藏医学与印度阿喻吠驼医学基础理论比较研究《中国藏医药》2007年第3期
46、藏医药学理论体系与其它医学发展史比较研究 中国藏学出版社 2008将出版
47、《四部医典》精选(主编)(藏医学专业研究生教材)2007年青海大学印制
科研与获奖情况:
1、1995年本人参与制造的省级科研项目“藏药七十味珍珠丸及仁庆璋皎的研制开发”于1997年获青海省科技成果证书。
2、2005年开始主持“藏医教学改革与多媒体实验室建立的应用与研究”省级项目,目前正在研制藏医药教学课件阶段。
3、1999年至2000年承担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赞助的院级项目《增进人类健康》4个课题,该项于2001年已验收通过。
4、1997年至1998年参与承担并完成了国家级课题《全国藏医专业本科教学大纲》的编写工作(他承担第一副主编)。该题获国家教育部2001年度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5、主要代表作《藏医心理学》,填补了藏医学史上以往没有完整、系统的心理学空白。该书1997年获首届国际民族医药科技研讨会优秀论文奖;1999年获青海省第八次科技进步奖;2000年获国际藏医药学术会议二等奖(国际银奖)。
7、1998年获青海医学院院级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优秀奖。
8、2000年获青海省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小岛奖励基金。
9、2001年获青海省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称号。
10、2002年获青海藏医学院院级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
11、2003年获美国利众基金会中国国内优秀教师奖。
12、2006年《藏医心理学研究》获首届中国藏学研究成果学术论文三等奖。
13、2006年主持科技部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藏医白脉病研究”。
14、2007年主持中日合作项目“藏药五味马钱子汤散药效及抗肿瘤机理研究”。
工作业绩:
在教学上,先后承担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留学生等的《藏医学史》、《藏医人体学》、《藏医保健学》、《藏医三因学》、《藏医治疗学》、《藏医内科学》、《藏医精神病学》等主干或重要课程的教学任务;在临床上,担任青医附院藏医门诊部的诊治工作,采用传统方法来医治乙肝、心血管疾病、关节炎等疑难杂症,这一举措不仅帮助广大患者解决了疾病,同时也对宣传和推进藏医药事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近年来,他作为民族医药学专家参加国家级学术鉴定和课题评审若干次,2001年1月应日本传统医药联合会的邀请赴日本国参加藏医学专题演讲会,对国际藏医界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专题讲座和讲学等活动,使对外宣传和传播藏族优秀传统文化起到很好的作用;2005年11月,因美国医学基金会的邀请,前往美国进行实地考察,并对哥伦比亚大学、华盛顿大学、加州大学、拜斯替尔自然医科大学等院校进行访问、讲学、交流和建立合作关系;负责全国藏医本科统编教材即“二十一世纪藏医本科教育规划教材”的调研、编写、审定、出版等工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该系列教材(共26门,所需经费计人民币140余万元)于2004年8月份将全部出版发行;2003年,他积极争取了现代医学本科教材即“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系列教材的编译项目经费(共28门,人民币100多万元),本项目旨在编译出一套利用藏语言文字学习现代医学专业知识的教材。由五省区部分民族高等院校有识之士自发组织实施的一项现代医学教材翻译工程,整套教材编译工作由青海藏医学院牵头,青海医学院协助、联合西藏藏医学院、甘肃中医学院藏医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北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等18所院校共同完成;为了适应我国藏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更好地培养出一批合格的藏医药方面的企事业管理人才,经过他广泛调查并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全世界可算唯一的藏医药经济管理学本科专业2004年终于在青海藏医学院开办招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