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天空中的仙女:玉卓玛

作者:赵勇 来源:中国空军网 时间:2017-02-17 11:38:00 点击数:

   来自藏族的玉卓玛出生于1988年10月,西藏拉萨市当雄县纳木湖乡色德村人,1997年到山西大同希望学校就读。2007年至2011年期间,在西藏民族学院文学院文秘本科专业学习,获文学学士学位;2011年毕业后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大学生特招参军。现为西藏空军某部干部。2014年12月15日,改变中国”颁奖典礼现场,星光闪耀爱心如潮,成空驻藏某场站藏族女军官玉卓玛接过奖杯,荣膺“CCTV2014年度慈善人物”。

  玉卓玛出席中央电视台颁奖典礼。

 

  玉卓玛荣膺“CCTV2014年度慈善人物”。

从命运的“弃儿”到“春蕾女孩”

  玉卓玛从小就深切感受到家乡的美丽,蓝天、白云衬托的纳木错湖水,湖边生活的牧民们热诚而纯洁的心灵,像湖水一样清澈透明,这里的泥土滋养着勤劳而善良的父老乡亲,让她感到如此亲切、如此温暖。

  卓玛,藏语意为“仙女”,加之个头娇小,平时大家都亲切地称呼玉卓玛为“小仙女”。谁能想到这个平日里总是面带微笑,连走路都哼着小曲,有着百灵鸟般清澈嗓音的藏族姑娘,却有个不幸的童年。

  1988年10月,玉卓玛出生在西藏当雄县纳木措乡色德村一个贫苦牧民家。刚出生不久,她的父母因病相继去世,4岁左右她被邻居平措边巴叔叔领养。平措边巴叔叔用他微薄的工资抚养着玉卓玛一家六口,供她的哥哥和姐姐上学。那时的玉卓玛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早点上学,可是又不敢向本来负担就已经很重的叔叔提过多的要求。

  1994年起,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积极响应“春蕾计划”,并组织开展“爱心献春蕾”捐助活动,在西藏、新疆等西部民族地区实施“蓝天春蕾计划”。 “蓝天春蕾计划”不断拓展覆盖面和受益面,资助对象由小学生、中学生,扩大到高中生、大学生;资助项目也由提供上学费用、援建学校,延伸到加强师资;资助范围由上学期间的女童,拓展到未就业的女青年。玉卓玛幸运地成为“蓝天春蕾计划”帮助对象之一。

  1995年9月1日,风和日丽,草原上的鲜花朵朵绽放,那是玉卓玛一生最难忘的一天: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在西藏、新疆、偏远山区资助首批贫困家庭失学女童,他们用爱心播撒下“蓝天春蕾计划”的第一批种子,“蓝天春蕾女童”学校开学典礼在各地区陆续举行。玉卓玛和许许多多失学女童一样,可以在温暖的教室里学习了。在童年单纯而快乐的岁月中,玉卓玛心里始终有一个信念,不能辜负那些素不相识关心帮助过她的人。
[FS:PAGE]

坚强不屈,实现梦想

  1997年9月,刚满8岁的玉卓玛考上了山西大同希望学校。民族风俗差异,地区差异,又加上汉语口语能力不好,文化功底不扎实,所以玉卓玛吃了不少苦,大大的眼睛还没上四年级就变成近视眼。在异乡学习9年时间里,为了给家人省钱,也为了利用假期补习功课,玉卓玛从未提出回家探亲的要求。她的努力付出有了回报:经过不懈的努力,她考上了位于陕西咸阳的西藏民族学院大学本科。

  2007年9月,玉卓玛来到西藏民族学院。四年学习,她得到了同学和老师方方面面的照顾,使她更加珍惜大学美好时光,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在生活中,她很善于和同学沟通,也乐于帮助同学,所以很多同学不管生活上还是思想方面有了困难也愿意来寻求她的帮助。她在生活中建立了很好的人际关系,获得了大家的尊重和支持。

  2008年8月暑期,玉卓玛来到西藏当雄县曲登二村牧区义务支教。整个暑假,玉卓玛和老师为这些牧区的孩子讲课,玉卓玛负责小学的汉语教学工作,给他们讲述外面的新鲜事,为他们描述了一个更广阔的世界。从那些小孩子身上玉卓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也想到了未来的他们,鲁迅先生的话,浮现在她的脑海:孩子就是未来,就是希望。

  玉卓玛觉得,是西藏民族学院让她学会成长。“这里有和我一起度过四年的好朋友、老师,也有伴我四年的校园、图书馆、食堂,一切一切,都是美好的回忆。西藏民族学院,让我完成了我求学时代的梦想,给了我想要学到的知识。”玉卓玛说,“我希望用我所学的知识回报家乡,实现当初志在求学,报效西藏的心愿。”

  从西藏民族学院大学毕业以后,玉卓玛顺利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大学,实现了成为一名军人的梦想。“在陕西渭南考核期间,空军的各位领导特别关心与鼓励我们‘蓝天春蕾学生’。”玉卓玛说,“当我接到被空军录取的电话通知时,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激动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兴奋与感激已经无法用言语形容!这是我一生中又一次最难忘的时刻,我不仅实现了当一名军人的梦想,而且成为西藏‘春蕾女童班’的第一批空军干部。我参军入伍了,实现了儿时的梦想!”

  玉卓玛常常提到在西藏民族学院求学的日子里,老师和同学的关爱给了她强大的动力。她也许不知道,在她的班主任看来,这个小个子的藏族女孩用坚韧、感恩、乐观感染和影响着她身边的每一个人。她的班主任刘鹏老师说,玉卓玛同学是一名非常优秀的藏族孩子,她勇于面对困难,乐观开朗又多才多艺,更难能可贵的是她将对社会的感恩转化为强大的学习动力,她的好品质和好作风影响了班级一大批人。

汉藏文化的传播者

  玉卓玛用歌声传递她的爱心和感恩。

  “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他们的妈妈叫中国,叫中国... ...”一阵动听的歌声随着一个娇小的身影从远处走来,正在训练场上休息的官兵顿时热闹起来,纷纷喊着:“‘小仙女’,再来一首!”只见一个藏族女军官面带微笑地走到训练场中间,清清嗓子,又高歌一曲《青藏高原》,博得了官兵的阵阵掌声。她就是驻藏空军某场站维护中队设备师玉卓玛。

  2011年6月大学毕业后玉卓玛被特招到部队,在刻苦钻研本职业务的同时,更发挥自己天生的文艺特长,组织官兵开展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丰富大家的业余文化生活。由她一手带出来的锅庄队、锣鼓队,在驻地小有名气,经常被周边单位和村庄邀请前去演出。每逢部队重大节日,她都主动申请担任各类晚会的编导,一招一式地教官兵排练文艺节目,并在上级组织的汇演中多次获奖。

  为了便于与驻地群众沟通交流,玉卓玛还主动请缨,开办了藏语培训班。她结合自己所长,在每周四晚的“军官夜校”带领官兵学习藏语,该部官兵掀起一股学习藏语的热潮。得知场站驻地百姓信息闭塞、文化活动缺乏的现状后,玉卓玛经常组织“军车影院进藏寨”活动,带领部队技术骨干为藏族群众传授致富知识,帮助200余名群众脱贫致富、30多名群众成为致富能手。该场站被评为“2014年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地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玉卓玛也被西藏自治区评选为“最美格桑花”和空军2014年“拥政爱民”先进个人。

  当时部队的场站一直有个难题,机场附近有一座天葬台,每逢举行天葬,成群飞来的秃鹫给飞行带来隐患。一边是民族风俗,一边是军事飞行,遇到这种情况,要么临时取消或延迟飞行,要么提前人工驱鸟净空,军地双方的误会和矛盾时有发生。

  一边是繁重的训练任务,一边是民族风俗习惯,为了处理好这个矛盾,玉卓玛多次到天葬台与喇嘛们沟通协调,最终签订了军地双方飞行安全合作协议,建立了情况互通机制。如今,每次天葬前,喇嘛都主动通知场站,确保了飞行安全。
[FS:PAGE]

用实际行动传递爱心

  玉卓玛和战友们进藏寨为藏族群众解除病痛。

  玉卓玛和战友们进藏寨为藏族群众解除病痛。

  玉卓玛积极投入“春蕾女童”的帮扶工作。

  在部队组织的“三互”活动中,玉卓玛经常主动深入周边村庄进行走访,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现身说法,给群众宣讲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并为藏族群众送医送药、帮困济贫、扶老助残。她还当起了驻地江当乡小学的“编外辅导员”,利用节假日教孩子们学汉语,送去衣服和食品。

  毕业一年以来,玉卓玛每个月拿出自己三分之一的工资,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一些贫民家庭、困难朋友和同学累计捐助了近6万多元,用爱温暖了更多的“春蕾女童”。玉卓玛说: “虽然钱不多,但这是我向前辈学习爱心开始的起点。我会用我的真心、用我的真诚行动去献爱心。”她还用自己的工资资助了2名贫困家庭儿童,并联系爱心人士,给他们推荐了三名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资助。

  “因为好心人的关爱,我从来不曾孤单!”玉卓玛说,自己今后也要用爱去温暖同样需要关怀的“春蕾女童”,让爱心接力棒代代相传。

  2011年,玉卓玛代表空军“春蕾女童”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纪念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成立30周年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九次向“春蕾计划”捐款仪式,并在人民大会堂发表了《感谢恩人的关爱和养育》的演讲。2012年,她当选为西藏自治区第九届团代表。2013年10月1日,玉卓玛与自己的战友索朗一起,筹建了“爱·梦”资助项目,并希望这个小项目能够长期发展,去关心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玉卓玛的大学班长王小峰说,玉卓玛进校后就立志学成回藏工作回报社会。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她的诺言。虽然从小失去双亲,但在爱的浇灌中,玉卓玛以爱传递爱,时时刻刻向周围的人释放着正能量。场站官兵说,她是为大家带来快乐和幸福的“仙女”;藏族群众说,她就是藏密中的“绿度母”,润泽于众,慈悯于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