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以”云藏“为钥,解锁信息化成果的无限潜能

作者:沈海娥 来源:海南融媒 时间:2025-10-20 10:08:51 点击数:
  依托海南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战略契机,拥有千年历史的藏文文明正借助数字技术焕发新生。
  10月9日,记者走进海南州云藏藏文信息技术孵化基地,走廊内绿植蓬勃生长,工位间键盘声此起彼伏,一排排屏幕上,优化后的藏文分词数据流不停跳动,将承载着厚重历史的藏文,稳稳接入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浪潮。
  借助创新示范区建设这一重要发展机遇,基地进一步强化舆论引导、监督、管控与政策宣传服务力度,在牢牢把握藏文互联网空间领导权和管理权上发挥主导作用。这一实践,不仅有效破解国内藏文网络信息服务资源有限、供给严重不足的困境,更推动藏文信息处理研究成果的技术转化与应用落地。通过为用户提供全面、准确、客观的多维信息,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推动涉藏地区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持续贡献着坚实的信息化力量。
从零到一:搭建藏文网络“入口”

  2013年4月,藏文信息技术研究中心正式启动云藏藏文搜索引擎建设项目。历经3年攻坚,2016年8月22日,我国首个藏文搜索引擎“云藏”成功上线;2017年6月,该项目通过国家级验收。目前,云藏已构建起完整生态体系——从藏文网络信息共享与检索服务发端,稳步推进云藏生态圈建设,形成集藏文搜索引擎、多端应用、国家标准藏文自动分词系统、语言智能分析平台及智能爬虫技术于一体的大型藏文网络系统。
  该系统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30余领域信息内容,拥有10项软件著作权、80余个独立应用及服务,并上线云藏APP、云藏藏汉英输入法两大移动应用,总下载量累计突破300万次。
  海南州第一民族高级中学的学生才让措告诉记者:“云藏的搜索功能非常便捷高效,只需在手机APP中输入藏文关键词,就能迅速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料,大大节省了查找时间。同时,云藏视频频道增设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栏目’,以短视频形式提供了多样学习资源。”
  一组组数据和实践的背后,是云藏团队长达9年的技术攻坚与生态构建历程。他们以藏文自动分词系统和智能爬虫技术为核心,突破语言壁垒,将分散的藏文信息整合为统一入口,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跨越式发展。
  “云藏不仅为藏族用户提供高效的信息检索服务,还通过APP、输入法等应用,让藏文数字资源触手可及,真正架起藏文世界与互联网的桥梁,夯实了数字时代的文化根基。”海南州藏文信息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人说。
  “云藏”主要包括网页搜索、新闻搜索、图片搜索、音乐搜索、视频搜索、百科系统、文库系统、知道系统、舆情监测系统、广告系统等。其核心定位便是做藏文网站的统一入口,成为藏文资源的共享中心。
  目前,“云藏”搜索用户访问总量已突破35亿次,日平均访问量达1000万次左右;用户覆盖34个省级行政区及95个国家和地区,并保持月均31个省级行政区、76个国家和地区的常态化访问规模。
技术破冰:让AI读懂藏文

  藏文搜索最大的技术难点在于分词——与汉字不同,藏文词与词之间没有空格,这给机器识别带来巨大挑战。
  研发团队成功开发出藏文自动分词与语言智能分析系统,实现同义词搜索、拉丁转写搜索、拼写检查等创新功能,还能智能分析藏文查询意图,大幅提升使用便捷度。这一突破让云藏具备本土化人工智能特性,填补了藏文信息处理领域的空白。
  团队不仅首创藏文自动分词与语言智能分析系统,还建立国内最大的藏文信息资源库与大数据库,研发云藏网络舆情分析系统,同步打造云藏APP移动客户端;在藏文输入领域,研发出具备自动联想纠错功能的云藏智能输入法。这些成果均属藏文信息处理领域的创新性研发及应用,不仅填补行业空白,目前在国内外也处于领先地位。
  4月29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发布47个数据标注优秀案例,《云藏搜索引擎藏文信息处理数据标注》入选;近日,中心自主研发的 “网络爬虫过滤方法”再获国家发明专利。
  “云藏”的创新不止于搜索。团队陆续搭建云藏百科、云藏文库和云藏知道等知识工程,将浩瀚的藏文文献典籍数字化,构建起系统的藏文信息资源库;重新升级的APP,性能更稳定、设计更具人性化,进一步丰富了藏文信息服务的形态与体验。
  如今,“云藏”已成为我国藏文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在海南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引领下,它不仅缩小了数字鸿沟,更让藏文在互联网时代焕发新生——这座高原上的“数字灯塔”,正照亮藏文在互联网时代的航路,让更多人无缝接入全球知识网络,推动藏文化在国际传播与传承中广泛发扬,为示范区打造民族地区信息化发展样板注入强劲动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