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非遗”遇见“时尚”,这样的潮流你爱了吗?
作者:
来源:青海省文化旅游
时间:2023-02-16 08:57:35
点击数:
州级非遗项目:郭密发饰



古老的种子
它生命的胚芽蕴藏于内部
只是需要在新时代的土壤里播种
而非遗在衰落遗失的边缘坚守
千年的瑰宝
日新又新,生生不息
它生命的胚芽蕴藏于内部
只是需要在新时代的土壤里播种
而非遗在衰落遗失的边缘坚守
千年的瑰宝
日新又新,生生不息
贵德郭密发饰是对贵德县尕让乡拉西瓦镇罗汉堂地区藏族发饰的称呼。贵德县位于青海省东部,海南藏族自治州东南部,面积3504平方公里,辖4镇3乡,素有”高原小江南”之美誉。贵德县古为羌地,汉设河关县,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贵德藏族发饰主要分布于常牧镇、河东乡、新街乡、河西镇、拉西瓦镇、尕让乡。
郭密发饰的制作属传统技艺,具有地域性,民族性,宗教性等特征,是藏族非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以身体作为载体的文化符号,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显性表征是一种综合性的民俗文化事像和文化崇尚,经济模式,个性特征,审美心理和风俗习惯等诸多方面的外在集合体。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信仰,特殊的技艺和多元文化融合的,适合高原生态生产,审美为综合性的载体,是民族智慧的结晶体现了民族精神,其制作设计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每一件发饰都拥有独特的意义和内涵。



对于研究青海牧区社会生产发展及民俗风情,意识形态等具有主要的历史价值,自身特点与刺绣艺术共治一炉,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郭密发饰工艺流程复杂,是贵德农牧区劳动人民长期的智慧结晶,且难以被现代技术所替代,是一份及其宝贵的历史遗产。对传承和发展贵德藏族传统文化有重要的载体意义和价值。


贵德郭密发饰是藏族的特型发饰,在贵德藏区中很流行,一般将发辫梳成许多小辫,分为三组,中间一组为主辫,分向左右的为“泽黎”左,中,右三组小辫向后拢在一起,用辫套吊在身后,两边的细辫上佩有各色修制而成的装饰品,形状上窄下宽,下接黑丝绒,用一种四周用红,黄丝线层层绣制的硬长布条上修有花草树木等图案,而且缀满珊瑚,海螺,银圆等饰物,一般将两边的细辫装入发套上部披在后面。长度与藏装相等,宽约3、4寸,中间的发辫上戴一种海螺或贝壳制成的圆形装饰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