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德县做好“整合”文章 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陶亚荣
来源:青海湖网
时间:2022-08-25 08:34:21
点击数:
年初以来,贵德县深入挖掘自然禀赋,坚持“一盘棋”发展思路,优化人、地、钱等要素配置,整合各方面资源力量,大力培育农牧业龙头企业,聚力推动乡村产业集约化、规模化、高质量发展,带动农牧民群众实现多元增收。2022年上半年,全县脱贫群众人均纯收入达7620.98元,同比增长9.06%;农牧民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5211元,同比增长7.1%;农牧业总产值1.55亿元,同比增长4.41%。
整合土地资源。紧紧围绕“生态循环农牧业、农作物良种繁育、果蔬种植、食用菌种植、冷水鱼养殖”五大特色产业,强化乡村产业发展布局,积极统筹各项目用地需求,科学规划流转土地,盘活低效、闲置、撂荒等土地资源,实现土地高效利用、产业集约发展。去年全县实施的55个产业项目中,通过土地整合实施的项目12个,用地面积占比达到全部项目的21%。
整合项目资金。针对产业项目资金链短、效益不明显、长远发展困难等问题,统筹整合财政、金融、社会、协作帮扶等项目和资金,集中力量培育规模以上乡村产业,着力构建“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乡村产业投入格局。投入1630万元实施的拉西瓦镇卫当口高标准牦牛养殖基地,整合亚洲金融合作联盟精准扶贫基金、中央省级财政衔接资金、江苏援建资金、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等,带动周边80余户群众年均增收4938元,吸纳30余名农村劳动力稳定就近就业,人均年收入2.4万元。
整合队伍力量。选优配强驻村工作队力量,在稳定脱贫村、乡村振兴试点村驻村工作队基础上,增派134名工作队员进驻一般村开展脱贫人口稳定就业、脱贫产业培育壮大、扶贫项目资产管理等工作。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乡村产业发展,积极与江南大学、青海农林科学院等高校院所共建科研平台,并以顾问指导、柔性引才等方式引进人才14名。着力提升农业发展服务队伍工作效能,选派40名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科技服务,科学引进秋葵、红笋、羊肚菌、芦笋、菜心等新品种20余个,有力促进了特色产业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
整合土地资源。紧紧围绕“生态循环农牧业、农作物良种繁育、果蔬种植、食用菌种植、冷水鱼养殖”五大特色产业,强化乡村产业发展布局,积极统筹各项目用地需求,科学规划流转土地,盘活低效、闲置、撂荒等土地资源,实现土地高效利用、产业集约发展。去年全县实施的55个产业项目中,通过土地整合实施的项目12个,用地面积占比达到全部项目的21%。
整合项目资金。针对产业项目资金链短、效益不明显、长远发展困难等问题,统筹整合财政、金融、社会、协作帮扶等项目和资金,集中力量培育规模以上乡村产业,着力构建“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乡村产业投入格局。投入1630万元实施的拉西瓦镇卫当口高标准牦牛养殖基地,整合亚洲金融合作联盟精准扶贫基金、中央省级财政衔接资金、江苏援建资金、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等,带动周边80余户群众年均增收4938元,吸纳30余名农村劳动力稳定就近就业,人均年收入2.4万元。
整合队伍力量。选优配强驻村工作队力量,在稳定脱贫村、乡村振兴试点村驻村工作队基础上,增派134名工作队员进驻一般村开展脱贫人口稳定就业、脱贫产业培育壮大、扶贫项目资产管理等工作。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乡村产业发展,积极与江南大学、青海农林科学院等高校院所共建科研平台,并以顾问指导、柔性引才等方式引进人才14名。着力提升农业发展服务队伍工作效能,选派40名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科技服务,科学引进秋葵、红笋、羊肚菌、芦笋、菜心等新品种20余个,有力促进了特色产业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