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日报编辑部评出2021年青海省十大新闻
作者:佚名
来源:青海日报
时间:2021-12-31 13:21:38
点击数:

3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强调要结合青海优势和资源,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体现本地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6月7日至9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青海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化改革开放,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在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成就,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青海篇章。新华社发

7月29日至30日,中国共产党青海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在西宁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中共青海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 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青海篇章的决定》,研究《中共青海省委关于加快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的行动方案》,对贯彻落实《决定》和《行动方案》作动员部署,总结上半年全省经济工作,安排下半年重点任务。 12月23日至24日,中国共产党青海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在西宁召开。全会总结今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明年任务,审议通过《关于召开中国共产党青海省第十四次代表大会的决议》。全会决定,中国共产党青海省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于2022年5月在西宁召开。

今年前11个月,全省完成发电量910.3亿千瓦时,其中新能源发电量313.7亿千瓦时,占比34.5%,同比增长近四成,外送电量276.8亿千瓦时。青海电网新能源日发电量、新能源发电出力连续5次创新高,成为全国首个实现新能源是第一发电电源的省份。

12月20日,西宁综合保税区正式通过国家验收,填补了我省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空白。12月9日,“西宁市-越南同登”中越公铁联运国际货运专列在西宁市成功首发;12月15日,“青海海东-西藏日喀则-尼泊尔”公铁联运南亚班列首发仪式在海东市平安区平安驿铁路货场举行。 作为连接欧亚大陆桥的重要战略通道和沟通西南、西北的交通枢纽,青海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带动下,正从以往对外开放的边陲、末梢走到了前沿地带和重要区域。

中共青海省委8月16日印发《关于加快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的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率先打造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新高地,打造美丽中国、美丽世界的青海样板,这对于奋力开创新时代青海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8月18日,国际科学期刊《自然》发布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重大科学进展: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专家团队对冷湖进行了连续3年关键数据的监测,研究结果显示,冷湖天文观测基地光学红外观测条件可以比肩国际一流大型天文台,具备世界一流的视宁度和承载我国未来重大天文科学设施潜力。 12月22日,中科院国家天文台、青海省科技厅、青海省海西州人民政府在京签署共建“青海冷湖天文基地”合作协议,各方将在青海冷湖地区共同打造国际一流天文观测基地。新华社发

2021年5月22日02时04分(北京时间),在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北纬34.59度、东经98.34度)发生M7.4级地震,震源深度17公里。青海于2时30分启动重大地震灾害Ⅱ级应急响应。此次地震共造成7县40个乡镇35521人受灾。

10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主旨讲话时宣布:中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位列中国首批,成为青海省第一个国家公园。

今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省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时重要讲话精神,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开局良好,产业“四地”建设扎实推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防范财政金融风险有力有效,民生保障水平持续提高,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4月12日至13日,中国文物报社、中国考古学会主办的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在北京召开。4月13日上午,评委会经过综合评议,最终投票选出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青海都兰热水墓群2018血渭一号墓”荣膺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相关推荐